乾清宮。


    東暖閣裏窗明幾淨,正統皇帝穿著明黃色的龍袍坐在禦案旁邊,兩個小太監跪在地上為他揉腿。大殿的角落裏,高麗上供的特質香爐中,安神香化作嫋嫋的煙霧緩緩升起。


    正統皇帝年紀大了,精力越發不濟,何況他本來就不是勤政的皇帝。奏折更多依賴於內閣票擬,楊培實告老歸田之後,內閣愈發無人,許多事務處理不來,最後還是要他這個皇帝親力親為。


    正統對於內閣頗為不滿,可是也無可奈何。楊培實那樣的政務高手,屬於可遇不可求的類型。現在內閣的這幫老頭子雖然能力不行,總算還算是勤勉,若是把他們也開缺了,可真就沒人給他幹活了。


    獨自管理這麽大一個帝國,不要說他不成,就是太祖太宗也都不成。


    陳嘉跪在離皇帝三尺遠的地方,手捧一本黃綾封麵的奏折念得抑揚頓挫。正統眯著眼睛聽著,時不時地點點頭。陳嘉念完了,他就問一句:“內閣的票擬寫的是什麽?”


    陳嘉便把閣老們擬定的處置意見讀一遍,正統覺得對就說:“照準!”陳嘉就拿起朱筆,把閣老們寫在字條上的擬辦意見照著抄在奏折上,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跪在更遠的一旁,陳嘉每批完一本,都會有小太監畢恭畢敬接過來,交給孟衝蓋上玉璽。


    批完的奏本最後統一交給通政司,由通政司按照皇帝所批,分發各衙門執行。


    陳嘉負責替皇帝執筆,所以叫做秉筆太監,孟衝負責蓋章,所以叫掌印太監。有時皇帝發懶或者貪圖玩樂,不務正業,但是活又不能不幹,就會把批閱奏章這活全部交給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來辦。


    司禮監這幫太監們實際上是分享了一部分的黃權,其權力之大有時甚至能夠超越內閣,也難怪這幫閹人會被人稱為“內相”!


    碰見一個昏庸的皇帝,太監甚至能夠一手遮天,掌控整個帝國的命運。代表人物:魏忠賢!


    當然,要做到魏忠賢那樣,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不缺,正統皇帝雖然昏庸還不至於絕頂昏聵,陳嘉想做魏忠賢,至少現在不行。


    陳嘉批了幾本手有點酸,活動了一下手腕,拿起一本奏折剛讀了一句:“臣戶科給事中左忠泣血上奏……”念到這兒忽然就沒聲音了。


    正統皇帝聽了這半天的奏折,本來也有點累了,正好睜開眼睛問:“怎麽不念了?”


    陳嘉拿著這份折子,真是有點失神。這東西是怎麽到禦前來的?


    大楚規製,所有內外奏章文書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全部要通過通政司上稟皇帝。而通政司的一把手正三品的通正使黃正檢黃大人,正是蕭宗昌的門生,也是蕭黨的心腹愛將。


    這份奏折明顯不利於蕭家,不利於趙王,可它為何又能直達禦前?料想黃正檢私匿奏折是不敢的,但是他可以把這封奏折壓上一兩天,同時透露消息給蕭家,以蕭家的勢力,自然可以讓一個從七品的小官閉嘴。


    而現在這封奏折出現在了這裏,那就說明一定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


    陳嘉乃是極端聰明之輩,腦子裏念頭一轉,便知道有這份能力,做得到這一點的,隻有朝中那幾位大佬!顯見有人是不想讓趙王太早上位,此人的目的倒是與他不謀而合,他自然也會幫著推波助瀾。


    陳嘉恭敬地說道:“這份奏章事涉……還請聖上親自過目!”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這封奏折還是不要念出來的好!


    皇帝雙目微微張開,看了陳嘉一眼,露出疑惑的神色,道:“呈上來給朕瞧瞧!”


    小太監恭敬地將奏折呈上禦覽,正統皺著眉毛看了看:“這,這真是胡鬧!”待他看完了,卻是氣的將奏折狠狠擲於地上:“蕭家養的好女兒!朕原本就不想朕的兒子娶了他家的女兒,可蕭家和皇貴妃一再苦勸,朕才遂了他們的意,沒想到蕭氏竟然如此膽大包天,隨意毒殺朝廷命官的夫人,她眼裏還有國法,還有皇憲嗎?”


    這份奏折自然就是被毒死了老婆的戶科從七品給事中,上折子為冤屈而死的老婆喊冤,要求嚴懲凶手。


    皇帝氣得在大殿內疾走,那份奏折被扔到地上,都沒有人敢去拾起來。一時大殿內靜得落針可聞。


    皇帝發了一通脾氣,慢慢地也就冷靜了下來。自從皇帝將太子禁足在毓慶宮內,皇上欲廢太子的謠言就悄悄地在朝堂上傳播開來。一時朝中大臣紛紛上書,揭露太子惡行,雖然不可盡信,但太子之不得人心,可見一斑。


    皇上本來沒有廢棄太子的決心,被這幫大臣們吵得也有些動搖了。


    單看有這麽多人反對,就是真把江山交給太子,日後他這個皇帝也坐不穩當!


    這當口,便便蕭雲芊搗鼓出這麽一件事來!


    齊家治國平天下,連家都齊不了,何以治國平天下呢?蕭雲芊能感觸這種事來,


    趙王怎麽也要擔個治家不嚴的罪名,名聲受累都是輕的。那些想要投靠趙王的人難免會想一想,蕭雲芊這還不是皇後呢,就敢這樣膽大妄為,若是將來她做了皇後,誰還能有安全感可言?


    趙王年幼識淺,又沒有葉邑辰那樣的赫赫戰功,要做太子,進一步做皇帝,本來就是最缺人望的時候,蕭雲芊不啻於在趙王的軟肋上捅了一刀子!


    皇帝在大殿裏走了兩圈,也慢慢冷靜下來了。與其說他厭惡蕭雲芊,倒不如說他已經開始厭惡蕭家。


    在父母的眼裏,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就算太子不成器,正統想廢了他,另立趙王,他也更多的是考慮到太子守不住祖宗的基業,就算要廢了他,也絕不能讓新君登基之後,害了他的性命。


    他兒子不多,一片拳拳回護的慈父之心還是有的。


    他對趙王也有了一絲忌憚,可是忌憚歸忌憚,這個時候他更想保住趙王的名聲,於是吩咐陳嘉道:“你替朕擬定朱批,叫順天府尹張全徹查此案,不能寬縱了惡人,也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順天府尹張全是蕭家的姻親,張全的堂妹就是蕭妃的嫂子,蕭雲芊的親娘。叫張全主審這個案子,皇上的意思昭然若揭,是想將這件事情壓下去。


    皇上的命令下完了,陳嘉卻道:“萬歲,不可!”


    皇上微微一愣,這是陳嘉第一次反駁他的話。他對陳嘉寵信非常,倒也沒有生氣,隻是問道:“怎麽?你有何話說嗎?”


    孟衝在一旁卻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陳嘉叩頭道:“皇上有所不知,趙王妃毒死朝廷命官夫人一事,如今已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他的西廠專門負責探查情報,這件事他當然知道得甚是清楚。


    正統眉頭一皺:“既然你早已知曉,為何不來告訴朕?”


    陳嘉不慌不忙道:“實在是奴才一直覺得這件事匪夷所思,才想查實之後再據實稟報聖上!”蕭雲芊這件事做得也的確是匪夷所思了一點,陳嘉仔細寫也能說得過去。


    皇上點點頭,表示認可了他的這番解釋,道:“說下去!”


    陳嘉道:“如今這封奏折已經經由內閣批轉,用不了多久就會人盡皆知。這個案子本來應該由刑部審理,如今皇上將它交給順天府,蕭家和張家又是那等關係,這等處置,恐怕令群臣寒心啊!此事,從內閣的票擬就可以窺見一斑。”


    正統剛才氣憤難當,倒沒有仔細看內閣的票擬上寫的是什麽。正統沉默有頃,點頭道:“拿給朕看!”


    陳嘉起身上前,拿起奏本,恭恭敬敬地遞給正統。正統翻開奏折,果然看見裏麵夾著內閣的擬票。


    自從楊培實去職,內閣首輔就由原來的次輔蔣時行擔任。出賣楊首輔的丁閣老倒是想做首輔,隻是內閣乃是天下機樞之地,最講論資排輩的地方,就是皇上也不能輕易認命內閣首輔。


    所以丁閣老雖然如願以償地入了閣,但是先做首輔還得等到蔣時行退休,或者幹脆搬倒了蔣時行。


    這個蔣首輔為人最是圓滑,八麵玲瓏,誰也不肯得罪,和的一手好稀泥。太子和趙王兩邊儲位之爭爭得如火如荼,蔣首輔卻是不偏不倚,兩不相幫,誰也不得罪。反正官已經當到最大了,政治投機也沒啥意思了。


    所以蔣首輔辦事一向溫和,正統皇帝經常看他寫的票擬,對他那一筆端端正正的小楷印象極深。


    結果一打開奏本就看見蔣首輔一手龍飛鳳舞的草書,直欲飛出紙麵:“世上竟有此等荒謬之事?真是有駭物議,聳人聽聞!著宗人府會同刑部,限期徹查此案,嚴懲凶手!”


    蔣首輔也是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了,能寫出這樣一筆字,可見是氣得不清。能把一個笑麵虎擅長和稀泥的老狐狸氣成這樣,可見內閣的態度了。


    正統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


    從七品的戶科給事中官職是小,可是也是正經的兩榜進士出身。自隋朝首開進士取士的先河,經過數個朝代醞釀,製度已經十分完善。進士因為三年一大比,每次取士不過二百餘人,備受矚目,因此認同感也比較強。進士出身的人往往憑借同年(同科同榜)、同鄉和師生網絡來運作,形成龐大的政治勢力。


    這就是文官集團。可以說,真正統治天下的不是皇帝,而是這個所謂的文官集團。他們看似鬆散,沒有一個正規嚴密的組織,可一旦利益受損也會群起而攻之。


    從法理上講,官員是要聽皇帝的,可是官員們畢竟沒有賣身給皇家,不是皇家的奴才。不是皇家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的。文官們最是注重氣節,蕭雲芊如此草菅人命,打得是整個文官集團的臉。


    因為內閣眾位閣老都是進士出身,故而他們是整個文官集團的核心,此時此刻,蔣首輔就是再想躲事也得站起來替這個從七品的小官說話,若不然,他將在清流中間名聲盡毀,日後的政治前途也就完蛋了。


    正統皇帝可以想象,若是陳嘉按照他剛才的命令將詔令下發下去,明天就會有忠直的大臣當麵勸諫,就會有無數言官禦史寫下無數的彈章,雪片一般飛到大內,放到他的禦案上。言官禦史們好名的不在少數,為此他們甚至連皇帝都敢罵!


    想想這個場景,正統皇帝也是不寒而栗!


    在一雙無形的大手操控下,這件事的性質竟然越變越嚴重!


    蕭雲芊,這次是攤上大事了!


    正統皇帝長歎了一聲,擺擺手:“罷了!教宗人府會同順天府徹查此案吧!”他可不想為了一個不靠譜的兒媳婦得罪整個文官集團。


    最後把順天府也攪合進來,也算給蕭家,給蕭雲芊留下一條活路了。


    ……


    啪!


    一個細瓷茶盞重重被摔在地上,碎瓷四濺,裏頭粘稠液體打濕了佛郎機進口來的薄絨地毯,大殿裏的太監宮女俱是低頭垂肩,屏聲斂氣,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蕭妃站在上首,鳳目含威,氣得身子都打戰了。


    “這個蠢婦!”蕭妃撫著額頭,恨聲道:“蕭家一家子精明,怎麽就養出這樣一個蠢東西出來!早知如此,當初真該遂了皇兒的意……”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大姑姑是蕭妃的奶娘,看著蕭妃從小長大的,對於蕭府這段公案都有了解。蕭雲芊的生父是蕭妃的同胞兄長,靖海侯府的世子,蕭雲芊的生母是已故的襄陽侯的獨生女兒,身份也是極為尊貴的。


    隻不過她的生母在蕭雲芊八歲的時候得了重病過世,蕭世子就另外娶了武襄伯府的嫡女做填房。那時候蕭妃已經入宮多年,因為生下皇次子被封為貴妃,武襄伯府日漸沒落,蕭雲芊的繼母麵對這樣一個尊貴的小姐,不敢打不敢罵,甚至連教育都不敢,天長日久,就養成了蕭雲芊這樣目中無人的跋扈性子。


    這時候也隻有大姑姑敢勸一勸蕭妃了:“娘娘您千萬消消氣,這裏裏外外多少事等著您做,就是王爺也全靠您在宮中幫襯著呢,您要是萬一氣病了可怎麽好!王妃畢竟年輕氣盛,有什麽不對的地方,您對提點這點兒,也就是了。這般毒死一個小官的妻子,卻是不對!有您和大老太爺在,將這件事抹平了也就是了!”


    大姑姑看了,一個從七品的小官還不好擺布嗎?


    大姑姑缺乏政治敏感性,蕭妃確看得極明白。“若是她剛幹出這件事便來尋我,本宮自然有的是法子幫她把這件事抹平了。可是如今此事已經上達天聽,奏折又發往內閣票擬,已經過了明路,一時恐怕難以善了,搞不好,連皇兒的前程也要被她誤了!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小蹄子!”


    蕭妃疲憊地坐回椅子上,揉著自己的太陽穴,大姑姑不明白這其中的厲害,她卻知道文官集團的龐大力量,她也懶得和大姑姑解釋,隻是道:“去把王妃傳進來,本宮有話要問她!”


    此時始作俑者的蕭雲芊還優哉遊哉地在自家的王府裏寬坐聽戲,那個攛掇她惹了事情的遠房表妹也在席間奉承,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惹來了天大的禍事。


    戲正聽的熱鬧,就有人傳報說宮裏來人了。蕭雲芊派了管家娘子去接,進來的卻是承乾宮的大姑姑。


    蕭雲芊驚訝地站了起來:“向姑姑你怎麽來了?”向姑姑也是須臾不離蕭妃左右的重要人物。是以蕭雲芊見了她也覺得奇怪。


    大姑姑給蕭雲芊見了禮,蕭雲芊問道:“不知向姑姑此來,可有什麽事嗎?”


    大姑姑語氣生硬地道:“娘娘請王妃進宮一趟,有要事相商!”


    蕭雲芊並不意外,道:“請媽媽寬坐,待本王妃換件衣裳,再與姑姑去見娘娘。”


    大姑姑道:“不必了!娘娘的事情十萬火急,請王妃即刻動身!”蕭雲芊這才感覺到事態不對,她正想問,大姑姑已經指著她身後的表妹問道:“此人是誰?”


    蕭雲芊笑著介紹道:“這是我遠房的表妹,姓顧!”


    大姑姑一雙精明的眼睛微微眯起,上下打量了一番顧表妹,見她穿金戴銀,長得也有幾分姿色,隻是一雙眼睛十分靈動,瞧著就是個不安分的。


    大姑姑淡淡問道:“你姓顧?”


    顧表妹沒想到宮裏的大姑姑也知道她,一時隻覺萬分榮幸,趕緊上前深施一禮:“回大姑姑的話,民女娘家正是姓顧!”


    大姑姑陰森森地道:“那就錯不了。”說完這句話,便回頭吩咐道:“來人,與我將這個攛掇著王妃的無知賤婦拿下了!”


    大姑姑進門的時候就帶了幾個宮中的健壯嬤嬤,聽了大姑姑的召喚一起圍將上來,三下兩下就將顧表妹捆了起來。


    顧表妹嚇得魂飛魄散,一邊急聲問;“不知民女犯了什麽錯,姑姑要這般對我?”


    一邊向蕭雲芊求救:“王妃娘娘救我!”大姑姑冷哼一聲,不理顧表妹,隻對幾個嬤嬤道:“你們都是死的嗎,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就叫她在這裏胡亂叫喚,還不把她的嘴給我堵了!”


    嬤嬤們熟練地掏出一塊髒抹布,直接將顧表妹的嘴給堵住了。


    蕭雲芊也被大姑姑這番舉動給鬧懵了,反應過來卻是一股怒火直竄了起來:“向姑姑你這是何意?我敬你在娘娘麵前服侍多年,叫你一聲姑姑,你怎麽就敢仗著娘娘的勢,到我這裏撒野?連我的客人你也敢拿?”


    大姑姑見蕭雲芊到了現在腦子還沒有轉過來,也不由心裏暗歎,這位主子還真是笨到了一定境界了。


    她恭敬地行禮道:“正如王妃所說,奴婢不過是一個下人,怎敢在王府裏撒野,之所以綁了這位顧表妹,都是奉了娘娘的命令!娘娘如今正在承乾宮等著王妃,咱們還是快些出發吧,若是去得晚了,奴婢可吃罪不起!”


    蕭雲芊見她抬出了蕭妃,心裏更是不悅。道:“我也不與你說,我去與姑姑說去,我治不了你,自然還有能治你的人。”說罷帶著貼身丫鬟跟著大姑姑的馬車,直趨承乾宮。


    等蕭雲芊進了承乾宮,隻見蕭妃端坐上首,麵如寒冰,身後站了一溜都是慎刑司的嬤嬤,個個身上都有一層煞氣,她們久居慎刑司,手上不知有多少條人命。


    承乾宮的氛圍更是如同烏雲罩頂。


    蕭雲芊頓時就有些怯了,告狀的事情也忘了。正要上前見禮,蕭妃已經大喝一聲:“跪下!”


    蕭雲芊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二怕的兩個人,一個就是親生父親,一個就是這位姑媽。


    聽見蕭妃的話裏隱含著無盡的憤怒和威嚴,蕭雲芊雙膝一軟就跪了下來。


    蕭妃又問:“把顧表妹給本宮帶上來!”


    蕭雲芊這時已經懵了,顧表妹是被幾嬤嬤拖進來的。嘴裏還塞著那張髒帕子。見了這等殺氣騰騰的陣勢早就嚇得腿都軟了。


    蕭雲芊正想說什麽,蕭妃已經吩咐一旁的嬤嬤:“將這個賤婢嘴裏的帕子拿了去!”


    蕭雲芊還沒來得及高興,下一句話就叫她懵了:“先給本宮張嘴二十!”


    宮裏所謂的張嘴,並不是抽嘴巴,而是用一種竹板子打人的臉。刑法極為殘酷。


    那顧表妹還沒等明白過來,就聽到這一句,幾乎嚇得癱軟在地,大聲疾呼道:“娘娘饒命!”


    一句話未說完,行刑的嬤嬤已經圍了上來,厚厚的竹板子狠狠落在顧表妹的臉上,發出聳人聽聞的啪啪聲。


    顧表妹大聲慘叫,蕭妃卻覺得猶自不解氣,隻是道:“打!給我狠狠地打!”


    蕭雲芊本來想給顧表妹求情,見此情形,頓時不敢多說話了。


    二十板子打完了,顧表妹的雙頰高高隆起,毀容那是肯定的了。行刑完了之後,她甚至張開嘴吐出了滿嘴的牙齒。


    顧表妹受了這番刑罰,早已天旋地轉,趴在地上半條命都去了。


    蕭雲芊看得毛骨悚然,蕭妃卻仍是那一番麵無表情的神態。她淡淡地開口了:“說吧,把你們兩個做的那點兒好事兒,從頭到尾,都給本宮說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繼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田並收藏庶女繼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