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瑾貴嬪的話,正統皇帝竟然有些不敢相信。實在沒想到皇後此人無才無德,膽子卻如此大,居然用巫蠱之術來害他。內侍總管在一旁聽得清楚,不由駭然道:“皇上這幾日夜不成眠,每每被夢魘驚醒難道竟是為此?”
正統皇帝也頗有些疑神疑鬼,宮室之中最忌諱巫蠱之物,瑾貴嬪又說得有鼻子有眼,他不由得就信了三分。
正統皇帝就算性格再懦弱,處事再優柔寡斷,此時也不由得勃然大怒。
他在寶座上呆坐半晌,良久才道:“這群膽大妄為的東西!”吩咐內侍總管:“你去傳旨給陳嘉,叫他帶人把坤寧宮給封了。”然後又指著瑾貴嬪道:“你跟著陳嘉一起去,由你指點,把皇後藏的那些髒東西找出來!”
“是,皇上!”瑾貴嬪暗暗鬆了一口氣,眼底閃過一絲喜悅。事情到此,就已經成功了大半。
皇後回到坤寧宮的寢房內,疲倦至極地靠在榻上,她在乾清宮外凍了兩個時辰,此時隻覺頭昏腦漲,整個人懨懨的,鼻涕也流了出來。坤寧宮的掌事嬤嬤隨侍在旁,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有些吃驚地道:“娘娘您起燒了,奴婢給您傳個太醫來吧!”
皇後虛弱地道:“不必了!叫廚房熬一碗薑湯喝下去就好!”皇上本來就對他們母子意見很大,現在趕上過年這個時候大張旗鼓地去找太醫,皇上不知道會怎麽想呢。
這個時候有宮女進來回稟:“飯已經擺好了,請娘娘移駕過去用膳吧。”皇後這個時候哪有心思吃飯,擺了擺手:“本宮不餓,撤下去吧。”
那宮女便去看掌事嬤嬤,嬤嬤勸道:“娘娘您好歹吃一口,您不為別的,也要多想想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可都全指望著您呢!”
這話皇後聽了便叫嬤嬤扶她起來。這時候,又有個宮女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娘娘不好了,陳公公帶人把坤寧宮圍住了!”
大嬤嬤聽了這話,不由怒道:“這奴才真是狗膽包天,連坤寧宮他也敢封!”皇後心裏卻明白,陳嘉一向謹小慎微,若是沒有皇上的聖旨,他是不會到坤寧宮來撒野的。這個時候事情已經不能再壞,她反倒冷靜了下來,隨本宮去看看!”說著帶頭走出殿外。
掌事嬤嬤和幾個宮女連忙跟上。
陳嘉果然帶著一營盔明甲亮的羽林軍將坤寧宮圍了起來。皇後上前問道:“陳公公,你這是何意?”
陳嘉上前行禮道:“奴才奉了皇上的聖旨來坤寧宮搜索違禁物品,驚擾娘娘之處還請娘娘恕罪!”
皇後冷笑道:“坤寧宮哪有什麽違禁物品,豈是你說搜就能搜的”
陳嘉道:“這點子規矩奴才也是懂的,沒有皇上的手諭,借奴才幾個膽子奴才也不敢到這裏來撒野。娘娘請看!”果然拿了正統皇帝的手書。
皇後隻覺得一陣眩暈。就算再遲鈍,也知道這裏麵有天大的事發生了。抬眼間,終於看到了站在陳嘉背後的瑾貴嬪,不由更是吃驚,“妹妹怎麽會在這裏?”
瑾貴嬪看了皇後一眼,嘴角逸出一絲嘲諷的微笑,“娘娘您在佛堂裏供奉了桐木人,上麵寫著陛下的生辰八字,實屬大逆不道之行為,嬪妾雖然得娘娘照拂多年,在此大是大非之前,也唯有大義滅親!”
“你胡說什麽!”皇後聽了這番話隻覺得背後冷汗涔涔,宮中最是忌諱巫蠱之術,打擊得也是十萬分的嚴厲,但凡被牽連到一點兒都是滿門抄斬的局麵。“本宮什麽時候做過這樣的事情,你再這樣胡言亂語,休怪本宮治你個汙蔑之罪!”
最讓皇後感到難以接受的是,她一直推心置腹,引以為心腹的瑾貴嬪居然跑到皇上麵前去誣陷她。她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掉進了別人精心布置的陷阱。
掌事嬤嬤忍不住怒聲道:“你這個賤婢,枉娘娘對你百般照拂,你竟敢到皇上麵前顛倒黑白,這般誣害娘娘,你還有沒有良心?”
瑾貴嬪微微冷笑:“是不是誣陷,等陳公公搜完了自然就知道了。”她在皇後身邊潛伏多年,為的就是這一刻,豈會被掌事嬤嬤三言兩語打動。陳嘉卻不管她們這邊的唇槍舌劍,抱拳道:“聖命在身,不敢有違,得罪了!”
一聲令下,侍衛們四散分開,衝進一間間宮室四處搜尋起來。這簡直就是啪啪打皇後的臉,皇後氣得渾身直抖,她是萬民之母,卻要受一個太監的侮辱。
陳嘉這邊,瑾貴嬪卻是一馬當先,帶著陳嘉向佛堂方向而去。她時常往來與坤寧宮,自然十分熟悉地形。皇後猶豫了一下,還是帶著掌事嬤嬤和宮女一塊兒跟著過去了。
她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的心裏,自己既然沒做,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羽林軍得了陳嘉的命令,如狼似虎地進了小佛堂,這些大老粗們下手沒輕沒重的,不大一會兒,小佛堂裏便亂成了一團,香爐也碎了,蒲團也丟到了一邊,皇後冷冷看著:“你們所說的桐木人偶在哪裏?這件事不會就這樣完了的,本宮要請皇上作主,重重懲治你們這兩個膽大妄為的奴才!”
瑾貴嬪已經撕下了溫和的麵具,指著佛龕下麵的地方尖聲說:“這裏!就在這裏,桐木人偶就被埋在這裏。”
陳嘉冷聲吩咐道:“把這裏挖開,掘地三尺也要把謀害陛下的髒東西找出來!”早有兵士拿了工具將小佛堂的地翻開,向下挖了三尺果然發現了兩個全身紮滿了細細銀針的人偶,麵目依稀就是皇上和趙王的樣子。
人偶的胸前用朱砂寫著生辰八字,看起來有些觸目驚心。陳嘉冷笑地看著皇後:“娘娘,事到如今,您還有何話說!”
那一瞬間皇後像是被嚇傻了一樣,她不敢相信自己每天都會前來祭拜的佛堂裏居然藏著這種東西,而她身為一宮之主居然什麽都不知道。
“這不是我幹的,一定是有人栽贓陷害於我!皇上,我要見皇上,我要當麵和他說清楚!”
陳嘉輕蔑道:“您想見皇上,皇上可不一定想見您!把皇後給我看好了,不許出一點岔子!”這話卻是對著手下人說的。
陳嘉對皇後的確是充滿了輕蔑,就皇後這點智商連一個坤寧宮都把不住,被人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了手腳卻還一無所知,憑什麽和蕭妃、慧妃這樣絕頂聰明的女人鬥?
乾清宮裏。
正統看著麵前擺放的兩個桐木人偶,看見人偶身上那密密麻麻的銀針隻覺得毛骨悚然,哈哈哈正統忽然狂笑起來,“這就是朕的皇後!”
正統身邊的太監宮女嚇得跪滿了一地。陳嘉忙勸道:“皇上息怒,為了這等大逆不道之人氣壞了您的龍體可不值得!”
正統看著陳嘉問:“這樣的蛇蠍毒婦,你來告訴朕,朕應該如何處置她?”
陳嘉囁嚅了一下,“有件事奴才一直想不明白,鹹福宮的太監為什麽偷了毫無用處的五色土,現在卻有些明白了。”
“嗯?”皇上斜眼看了陳嘉,“有什麽事快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陳嘉道:“臣曾與張天師閑談,張天師說過上古典籍有雲:在桐木人偶上塗抹五色土會使巫蠱之法的效力大增,對於人君更有神效!因為五色土乃是陛下富有四海的象征。”
正統悚然動容:“此言當真?”
陳嘉道:“奴才豈敢在這種事情上信口雌黃,陛下把張天師叫來一問便知真假。”
張天師此時便在宮中,皇上立刻遣了內侍去傳張天師。不片刻,一身道袍仙風道骨的張天師便出現在了乾清宮。
皇上直入主題,直接把剛才那番話問了他一遍。
張天師道:“陛下既然這樣問,貧道不敢有所隱瞞,貧道確實在一本古書上看到過這樣的記載。此等邪術極為惡毒,若是真成功了,陛下必定疾病纏身,難以痊愈。貧道早就見宮中邪氣衝天,不過聖天子自有百靈相助,當是無礙的,此事又是事關重大,貧道也就沒有像陛下提起,還請陛下恕罪!”他倒是聰明,先把自己摘了出來。
皇帝打發了張天師下去,又叫侍候的太監和宮女全都下去,隻留下一個陳嘉在側。氣憤過後,他此刻已經漸漸冷靜了下來。他緩緩道:“皇後大逆不道,證據確鑿!你去傳朕的旨意,即刻將她軟禁在坤寧宮的住室之內!坤寧宮所有侍候的宮女和太監全都一體擒拿!你再帶人去將坤寧宮和太子的毓慶宮給朕好好搜一遍,一寸地方都不許放過!”
陳嘉心下暗喜:“奴才遵命!”太子和宜貴嬪有染,偷取無色土的太監又是鹹福宮的人,這所有的一切聯係在一起,讓皇上不得不懷疑,這件事情實際上是太子和皇後共同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皇帝早死!
皇上一旦死了,太子就是最合理合法的繼承人。不用陳嘉提醒,皇帝自己就能想到這一點。
若隻是淫辱庶母,還隻是太子品格上的問題,皇帝念著父子之情,雖然一時生氣,但是就皇上這種優柔寡斷的性子,太子未必就沒有翻身的機會,可若是扯上“謀逆”的罪行,正統就是再大度,也不可能原諒太子和皇後!
何況,那個偷取五色土的太監,又確確實實是個蜀漢派來的奸細,隻不過蕭妃花了無數代價終於把他策反收服,若不是陳嘉有意放水,他又怎麽能那般輕易地就潛入了社稷壇,偷出五色土。
皇後和太子“謀逆”的性質定下來,又牽扯上蜀漢,再加上裏通外國的罪名,皇後和太子就是必死無疑!
蕭妃算無遺策,這連環之計真是狠毒。她隱忍多年,一點一點的布局,直到現在才出手,一出手就將皇後和太子逼進了死角,讓他們連一點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陳嘉一邊想著心事一邊出了乾清宮。蕭妃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整件事情看上去,跟她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她或者蕭家的人根本沒有出來說一句話。
隻不過,在他看來,蕭妃還是急了一點兒,太早將趙王推到前台未必就是好事。趙王和太子可不一樣,趙王年輕英武,在朝中甚有人望,太子一旦倒台,他身邊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股政治勢力。
到時候難免和正統代表的皇權產生矛盾,正統再怎麽樣也是天子,到時候恐怕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抬舉趙王打壓太子了。到時候被打壓的恐怕就是趙王了。
隻不過蕭妃的心情,他也能理解,正統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雖有廢太子的心思,卻遲遲不肯動作,萬一那一天他忽然死在哪個女人的肚皮上,太子還是葉敏舒,那時候趙王豈不是要抓瞎!
因此,現在出手構陷皇後和太子要冒很大的風險,不過蕭妃卻沒有足夠的耐心再等下去了。
這麽看來,另外一位隱藏在幕後,一點一點的謀劃,借力打力,不論耐性還是計謀,似乎都是更加技高一籌!
半路上,司禮監的一個管事太監拿了一本口供給陳嘉:“公公,那個蜀漢的細作已經招了!”陳嘉拿了口供翻了翻,此人招供是遲早的,陳嘉並不奇怪,他想了想道:“我有差事在身,你去一趟乾清宮,親自將這份口供交給皇上!”
那人大喜過望,陳嘉現在越來越得皇上的喜歡,禦前幾乎成了他的一畝三分地,他把的死緊,能夠在禦前伺候的,不是他的人,就是投靠了他的人,連內廷的第一號人物,司禮監掌印太監現在見了他都客客氣氣的,乖順的如同一隻貓一樣。
無與倫比的聖寵,再加上掌握著兵權,說他是大內上萬太監中的第一人,一點兒也不為過。眾太監奇怪的是,明明他可以輕易取代孟衝,拿過司禮監的大印,成為名副其實的太監第一人,可他偏偏不這麽幹,正統向他暗示過一兩次,也被他給婉拒了。
他們自然不能明白,司禮監掌印太監雖然權勢衝天,被人稱之為內相,行駛的是部分皇權,但是卻不能掌兵的。對於陳嘉來說,兵權在手,比什麽都重要。
那太監千恩萬謝地去了。這本來就是一件在皇上跟前露臉的事情,陳嘉肯給他這個機會,他怎麽會不感恩戴德。
陳嘉卻有自己的想法,煽風點火這種事,做多了難免會叫人起疑,自己還是規避一下的好,若是正統對自己生了疑心可就得不償失了。
坤寧宮裏的皇後已經被看起來了。廢後和廢太子一樣,都是震動天下的大事,不是皇上想廢就能廢了的。一般的大戶人家非到萬不得已都不會休妻呢,因為公認的一個看法是休妻是不體麵的,何況是皇家,要廢的又是萬民之母的皇後。
陳嘉到坤寧宮裏溜了一圈,幾個領頭的太監正在坤寧宮裏挖地三尺地找東西,是真正的挖地三尺。
這時候有個內侍過來稟報:“公公,皇後娘娘起燒了,額頭燙手,滿嘴胡話,您看要不要給她找個太醫來看看?”
陳嘉淡淡地擺擺手:“不必了!大過年的,請什麽太醫,晦氣!你們找找對症的藥丸子給她吃兩丸,人別死了就成!”皇後已經徹底完蛋了。別看陳嘉平日對她十分敬重,這個時侯卻連看都懶得去看她一眼。
內侍忐忑不安地去了,陳嘉又在坤寧宮裏轉了一圈,便起身去了毓慶宮。他一早就派了心腹手下來毓慶宮搜索。毓秀宮此刻也像是坤寧宮一樣亂成一團。皇上沒有下令怎麽對待毓慶宮裏太子的妃嬪,陳嘉也就不便動他們。
太子宮中妃嬪侍妾不少,個個如同世界末日一樣,人心惶惶。進來搜索的士兵自然不會跟她們客氣,許多侍妾的金銀細軟都被搶走了不少,毓慶宮內一片愁雲慘霧。
陳嘉先去拜見了太子妃,太子一天沒廢,雨馨這個太子妃就還是太子妃。陳嘉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的女人,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個沉著冷靜的太子妃。
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正殿的座椅上麵,站在她身後的幾個嬤嬤和宮女或是惶恐不安,或是麵露怒色,她卻神情平靜地像是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陳嘉恨透了楊培實,太子妃是他的孫女,他本來是想著過來看看雨馨的笑話,以便滿足一下他內心陰暗的心理,見到雨馨之後他也不由佩服楊老頭家教不一般。
對雨馨這個太子妃來說,能夠體體麵麵的有尊嚴的被廢掉,總好過哭哭啼啼的,也會更叫人敬佩。
見禮之後,雨馨冷冷看著陳嘉道:“陳公公這個時侯過來,是要看本宮的笑話嗎?怕是要叫你失望了!”
陳嘉微微尷尬,他也算鬥爭經驗豐富了,對於雨馨這種直來直去的性子還真有些不適應。“奴才也是奉聖命行事,有得罪的地方還望娘娘恕罪!”
雨馨語帶譏諷地道:“陳公公不必如此!想來太子之位怕是即將不保了,到時候咱們隻是孤弱女子,自然唯有任你們處置的份。隻不過現在本宮還是皇上親封的太子妃,皇上還沒有下旨褫奪了我的封號!本宮收拾不了您這位禦前紅人,處置個把跳梁小醜還是可以的。所以煩請你出去和你的手下們說一聲,他們查抄毓慶宮可以,誰若是再敢對太子的侍妾妃嬪動手動腳或者借機掠奪財物中飽私囊,休怪本宮不客氣!”
她是有底氣說這個話的,就算太子倒了,她身後還有娘家,還有一個好得和她一個人似的的晉王妃,安國夫人。可以斷言,就算太子被廢為庶人,在宮中,她也依然還有些影響力。
陳嘉道:“太子妃說的是,奴才自會約束手下,不會給太子妃添麻煩的。”
他和太子妃沒什麽好說的,也就退出了正殿,真的就去約束手下。陳嘉信奉“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準則,很少將人逼到絕境去,需知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太子妃嬪雖然不是個個出身高門貴族,但是後邊的勢力也不可小覷。
卻見毓慶宮的某處偏殿門口,一個披頭散發的女人像是瘋了一樣地向著一個侍衛衝過去,那侍衛正把搜刮來的金銀細軟往懷裏塞!那個女人跳腳罵道:“你這個沒長眼睛的王八蛋,你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這裏是毓秀宮,我是皇後親封的太子嬪,你敢對我無禮,等太子登基當了皇帝,我一定求太子滅了你的九族!”
那個侍衛牛高馬大的,一把就將女人推倒在地:“做夢去吧!太子和皇後全都被監禁起來了,你就等著太子被廢吧?還想當皇帝,我呸!”一口就啐到女人的臉上。
那女人坐在地上,臉上猶帶著不敢相信的神色。“你胡說!你胡說!太子怎麽可能被廢,太子怎麽可能被廢!”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五姑娘雨霞,她費盡心思嫁入東宮,做了太子嬪,本想早晚能夠取代雨馨成為東宮乃至整個天下的女主人,這一陣子她和雨馨鬥智鬥勇,用盡各種方法在太子麵前爭寵,卻沒想到太子妃的位子沒爭回來,太子先完蛋了!
自己千般謀劃,萬般算計,究竟還有什麽什麽意義?
雨霞忍不住伏地嚎啕大哭起來。
那份細作的口供送到正統的手中,正統對於太子和皇後合謀“弑君”的罪名已經深信不疑。
正月初五,皇帝召集諸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齊聚太和殿舉行大朝會。正月初五衙門的大印都沒有啟封,皇帝就著急召開大朝會,可見他廢除太子之心的急迫。葉邑辰自然也在參與之列。
皇帝命令太子跪下,命令陳嘉曆數太子的罪行,太子裏通國外,密謀弑君篡位,證據確鑿,其罪十惡不赦。皇帝命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廢為庶人,為了方便看守,仍然住在毓慶宮!皇後助紂為虐,廢為庶人,搬離坤寧宮,住進冷宮。
與此同時,皇帝下令太子的伴讀四人即行處死,平日裏與太子關係較近的官員,也或殺或貶,全都一一做了處置。
皇帝將太子交給三法司,由三法司查處議罪!一時之間朝野震動。
楊家是太子的外家,雖然暫時沒有人獲罪,卻仍然人心惶惶,大太太聽說了太子被廢的消息,當天就生病臥床不起了!
正統皇帝也頗有些疑神疑鬼,宮室之中最忌諱巫蠱之物,瑾貴嬪又說得有鼻子有眼,他不由得就信了三分。
正統皇帝就算性格再懦弱,處事再優柔寡斷,此時也不由得勃然大怒。
他在寶座上呆坐半晌,良久才道:“這群膽大妄為的東西!”吩咐內侍總管:“你去傳旨給陳嘉,叫他帶人把坤寧宮給封了。”然後又指著瑾貴嬪道:“你跟著陳嘉一起去,由你指點,把皇後藏的那些髒東西找出來!”
“是,皇上!”瑾貴嬪暗暗鬆了一口氣,眼底閃過一絲喜悅。事情到此,就已經成功了大半。
皇後回到坤寧宮的寢房內,疲倦至極地靠在榻上,她在乾清宮外凍了兩個時辰,此時隻覺頭昏腦漲,整個人懨懨的,鼻涕也流了出來。坤寧宮的掌事嬤嬤隨侍在旁,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有些吃驚地道:“娘娘您起燒了,奴婢給您傳個太醫來吧!”
皇後虛弱地道:“不必了!叫廚房熬一碗薑湯喝下去就好!”皇上本來就對他們母子意見很大,現在趕上過年這個時候大張旗鼓地去找太醫,皇上不知道會怎麽想呢。
這個時候有宮女進來回稟:“飯已經擺好了,請娘娘移駕過去用膳吧。”皇後這個時候哪有心思吃飯,擺了擺手:“本宮不餓,撤下去吧。”
那宮女便去看掌事嬤嬤,嬤嬤勸道:“娘娘您好歹吃一口,您不為別的,也要多想想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可都全指望著您呢!”
這話皇後聽了便叫嬤嬤扶她起來。這時候,又有個宮女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娘娘不好了,陳公公帶人把坤寧宮圍住了!”
大嬤嬤聽了這話,不由怒道:“這奴才真是狗膽包天,連坤寧宮他也敢封!”皇後心裏卻明白,陳嘉一向謹小慎微,若是沒有皇上的聖旨,他是不會到坤寧宮來撒野的。這個時候事情已經不能再壞,她反倒冷靜了下來,隨本宮去看看!”說著帶頭走出殿外。
掌事嬤嬤和幾個宮女連忙跟上。
陳嘉果然帶著一營盔明甲亮的羽林軍將坤寧宮圍了起來。皇後上前問道:“陳公公,你這是何意?”
陳嘉上前行禮道:“奴才奉了皇上的聖旨來坤寧宮搜索違禁物品,驚擾娘娘之處還請娘娘恕罪!”
皇後冷笑道:“坤寧宮哪有什麽違禁物品,豈是你說搜就能搜的”
陳嘉道:“這點子規矩奴才也是懂的,沒有皇上的手諭,借奴才幾個膽子奴才也不敢到這裏來撒野。娘娘請看!”果然拿了正統皇帝的手書。
皇後隻覺得一陣眩暈。就算再遲鈍,也知道這裏麵有天大的事發生了。抬眼間,終於看到了站在陳嘉背後的瑾貴嬪,不由更是吃驚,“妹妹怎麽會在這裏?”
瑾貴嬪看了皇後一眼,嘴角逸出一絲嘲諷的微笑,“娘娘您在佛堂裏供奉了桐木人,上麵寫著陛下的生辰八字,實屬大逆不道之行為,嬪妾雖然得娘娘照拂多年,在此大是大非之前,也唯有大義滅親!”
“你胡說什麽!”皇後聽了這番話隻覺得背後冷汗涔涔,宮中最是忌諱巫蠱之術,打擊得也是十萬分的嚴厲,但凡被牽連到一點兒都是滿門抄斬的局麵。“本宮什麽時候做過這樣的事情,你再這樣胡言亂語,休怪本宮治你個汙蔑之罪!”
最讓皇後感到難以接受的是,她一直推心置腹,引以為心腹的瑾貴嬪居然跑到皇上麵前去誣陷她。她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掉進了別人精心布置的陷阱。
掌事嬤嬤忍不住怒聲道:“你這個賤婢,枉娘娘對你百般照拂,你竟敢到皇上麵前顛倒黑白,這般誣害娘娘,你還有沒有良心?”
瑾貴嬪微微冷笑:“是不是誣陷,等陳公公搜完了自然就知道了。”她在皇後身邊潛伏多年,為的就是這一刻,豈會被掌事嬤嬤三言兩語打動。陳嘉卻不管她們這邊的唇槍舌劍,抱拳道:“聖命在身,不敢有違,得罪了!”
一聲令下,侍衛們四散分開,衝進一間間宮室四處搜尋起來。這簡直就是啪啪打皇後的臉,皇後氣得渾身直抖,她是萬民之母,卻要受一個太監的侮辱。
陳嘉這邊,瑾貴嬪卻是一馬當先,帶著陳嘉向佛堂方向而去。她時常往來與坤寧宮,自然十分熟悉地形。皇後猶豫了一下,還是帶著掌事嬤嬤和宮女一塊兒跟著過去了。
她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的心裏,自己既然沒做,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羽林軍得了陳嘉的命令,如狼似虎地進了小佛堂,這些大老粗們下手沒輕沒重的,不大一會兒,小佛堂裏便亂成了一團,香爐也碎了,蒲團也丟到了一邊,皇後冷冷看著:“你們所說的桐木人偶在哪裏?這件事不會就這樣完了的,本宮要請皇上作主,重重懲治你們這兩個膽大妄為的奴才!”
瑾貴嬪已經撕下了溫和的麵具,指著佛龕下麵的地方尖聲說:“這裏!就在這裏,桐木人偶就被埋在這裏。”
陳嘉冷聲吩咐道:“把這裏挖開,掘地三尺也要把謀害陛下的髒東西找出來!”早有兵士拿了工具將小佛堂的地翻開,向下挖了三尺果然發現了兩個全身紮滿了細細銀針的人偶,麵目依稀就是皇上和趙王的樣子。
人偶的胸前用朱砂寫著生辰八字,看起來有些觸目驚心。陳嘉冷笑地看著皇後:“娘娘,事到如今,您還有何話說!”
那一瞬間皇後像是被嚇傻了一樣,她不敢相信自己每天都會前來祭拜的佛堂裏居然藏著這種東西,而她身為一宮之主居然什麽都不知道。
“這不是我幹的,一定是有人栽贓陷害於我!皇上,我要見皇上,我要當麵和他說清楚!”
陳嘉輕蔑道:“您想見皇上,皇上可不一定想見您!把皇後給我看好了,不許出一點岔子!”這話卻是對著手下人說的。
陳嘉對皇後的確是充滿了輕蔑,就皇後這點智商連一個坤寧宮都把不住,被人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了手腳卻還一無所知,憑什麽和蕭妃、慧妃這樣絕頂聰明的女人鬥?
乾清宮裏。
正統看著麵前擺放的兩個桐木人偶,看見人偶身上那密密麻麻的銀針隻覺得毛骨悚然,哈哈哈正統忽然狂笑起來,“這就是朕的皇後!”
正統身邊的太監宮女嚇得跪滿了一地。陳嘉忙勸道:“皇上息怒,為了這等大逆不道之人氣壞了您的龍體可不值得!”
正統看著陳嘉問:“這樣的蛇蠍毒婦,你來告訴朕,朕應該如何處置她?”
陳嘉囁嚅了一下,“有件事奴才一直想不明白,鹹福宮的太監為什麽偷了毫無用處的五色土,現在卻有些明白了。”
“嗯?”皇上斜眼看了陳嘉,“有什麽事快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陳嘉道:“臣曾與張天師閑談,張天師說過上古典籍有雲:在桐木人偶上塗抹五色土會使巫蠱之法的效力大增,對於人君更有神效!因為五色土乃是陛下富有四海的象征。”
正統悚然動容:“此言當真?”
陳嘉道:“奴才豈敢在這種事情上信口雌黃,陛下把張天師叫來一問便知真假。”
張天師此時便在宮中,皇上立刻遣了內侍去傳張天師。不片刻,一身道袍仙風道骨的張天師便出現在了乾清宮。
皇上直入主題,直接把剛才那番話問了他一遍。
張天師道:“陛下既然這樣問,貧道不敢有所隱瞞,貧道確實在一本古書上看到過這樣的記載。此等邪術極為惡毒,若是真成功了,陛下必定疾病纏身,難以痊愈。貧道早就見宮中邪氣衝天,不過聖天子自有百靈相助,當是無礙的,此事又是事關重大,貧道也就沒有像陛下提起,還請陛下恕罪!”他倒是聰明,先把自己摘了出來。
皇帝打發了張天師下去,又叫侍候的太監和宮女全都下去,隻留下一個陳嘉在側。氣憤過後,他此刻已經漸漸冷靜了下來。他緩緩道:“皇後大逆不道,證據確鑿!你去傳朕的旨意,即刻將她軟禁在坤寧宮的住室之內!坤寧宮所有侍候的宮女和太監全都一體擒拿!你再帶人去將坤寧宮和太子的毓慶宮給朕好好搜一遍,一寸地方都不許放過!”
陳嘉心下暗喜:“奴才遵命!”太子和宜貴嬪有染,偷取無色土的太監又是鹹福宮的人,這所有的一切聯係在一起,讓皇上不得不懷疑,這件事情實際上是太子和皇後共同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皇帝早死!
皇上一旦死了,太子就是最合理合法的繼承人。不用陳嘉提醒,皇帝自己就能想到這一點。
若隻是淫辱庶母,還隻是太子品格上的問題,皇帝念著父子之情,雖然一時生氣,但是就皇上這種優柔寡斷的性子,太子未必就沒有翻身的機會,可若是扯上“謀逆”的罪行,正統就是再大度,也不可能原諒太子和皇後!
何況,那個偷取五色土的太監,又確確實實是個蜀漢派來的奸細,隻不過蕭妃花了無數代價終於把他策反收服,若不是陳嘉有意放水,他又怎麽能那般輕易地就潛入了社稷壇,偷出五色土。
皇後和太子“謀逆”的性質定下來,又牽扯上蜀漢,再加上裏通外國的罪名,皇後和太子就是必死無疑!
蕭妃算無遺策,這連環之計真是狠毒。她隱忍多年,一點一點的布局,直到現在才出手,一出手就將皇後和太子逼進了死角,讓他們連一點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陳嘉一邊想著心事一邊出了乾清宮。蕭妃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整件事情看上去,跟她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她或者蕭家的人根本沒有出來說一句話。
隻不過,在他看來,蕭妃還是急了一點兒,太早將趙王推到前台未必就是好事。趙王和太子可不一樣,趙王年輕英武,在朝中甚有人望,太子一旦倒台,他身邊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股政治勢力。
到時候難免和正統代表的皇權產生矛盾,正統再怎麽樣也是天子,到時候恐怕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抬舉趙王打壓太子了。到時候被打壓的恐怕就是趙王了。
隻不過蕭妃的心情,他也能理解,正統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雖有廢太子的心思,卻遲遲不肯動作,萬一那一天他忽然死在哪個女人的肚皮上,太子還是葉敏舒,那時候趙王豈不是要抓瞎!
因此,現在出手構陷皇後和太子要冒很大的風險,不過蕭妃卻沒有足夠的耐心再等下去了。
這麽看來,另外一位隱藏在幕後,一點一點的謀劃,借力打力,不論耐性還是計謀,似乎都是更加技高一籌!
半路上,司禮監的一個管事太監拿了一本口供給陳嘉:“公公,那個蜀漢的細作已經招了!”陳嘉拿了口供翻了翻,此人招供是遲早的,陳嘉並不奇怪,他想了想道:“我有差事在身,你去一趟乾清宮,親自將這份口供交給皇上!”
那人大喜過望,陳嘉現在越來越得皇上的喜歡,禦前幾乎成了他的一畝三分地,他把的死緊,能夠在禦前伺候的,不是他的人,就是投靠了他的人,連內廷的第一號人物,司禮監掌印太監現在見了他都客客氣氣的,乖順的如同一隻貓一樣。
無與倫比的聖寵,再加上掌握著兵權,說他是大內上萬太監中的第一人,一點兒也不為過。眾太監奇怪的是,明明他可以輕易取代孟衝,拿過司禮監的大印,成為名副其實的太監第一人,可他偏偏不這麽幹,正統向他暗示過一兩次,也被他給婉拒了。
他們自然不能明白,司禮監掌印太監雖然權勢衝天,被人稱之為內相,行駛的是部分皇權,但是卻不能掌兵的。對於陳嘉來說,兵權在手,比什麽都重要。
那太監千恩萬謝地去了。這本來就是一件在皇上跟前露臉的事情,陳嘉肯給他這個機會,他怎麽會不感恩戴德。
陳嘉卻有自己的想法,煽風點火這種事,做多了難免會叫人起疑,自己還是規避一下的好,若是正統對自己生了疑心可就得不償失了。
坤寧宮裏的皇後已經被看起來了。廢後和廢太子一樣,都是震動天下的大事,不是皇上想廢就能廢了的。一般的大戶人家非到萬不得已都不會休妻呢,因為公認的一個看法是休妻是不體麵的,何況是皇家,要廢的又是萬民之母的皇後。
陳嘉到坤寧宮裏溜了一圈,幾個領頭的太監正在坤寧宮裏挖地三尺地找東西,是真正的挖地三尺。
這時候有個內侍過來稟報:“公公,皇後娘娘起燒了,額頭燙手,滿嘴胡話,您看要不要給她找個太醫來看看?”
陳嘉淡淡地擺擺手:“不必了!大過年的,請什麽太醫,晦氣!你們找找對症的藥丸子給她吃兩丸,人別死了就成!”皇後已經徹底完蛋了。別看陳嘉平日對她十分敬重,這個時侯卻連看都懶得去看她一眼。
內侍忐忑不安地去了,陳嘉又在坤寧宮裏轉了一圈,便起身去了毓慶宮。他一早就派了心腹手下來毓慶宮搜索。毓秀宮此刻也像是坤寧宮一樣亂成一團。皇上沒有下令怎麽對待毓慶宮裏太子的妃嬪,陳嘉也就不便動他們。
太子宮中妃嬪侍妾不少,個個如同世界末日一樣,人心惶惶。進來搜索的士兵自然不會跟她們客氣,許多侍妾的金銀細軟都被搶走了不少,毓慶宮內一片愁雲慘霧。
陳嘉先去拜見了太子妃,太子一天沒廢,雨馨這個太子妃就還是太子妃。陳嘉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的女人,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個沉著冷靜的太子妃。
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正殿的座椅上麵,站在她身後的幾個嬤嬤和宮女或是惶恐不安,或是麵露怒色,她卻神情平靜地像是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陳嘉恨透了楊培實,太子妃是他的孫女,他本來是想著過來看看雨馨的笑話,以便滿足一下他內心陰暗的心理,見到雨馨之後他也不由佩服楊老頭家教不一般。
對雨馨這個太子妃來說,能夠體體麵麵的有尊嚴的被廢掉,總好過哭哭啼啼的,也會更叫人敬佩。
見禮之後,雨馨冷冷看著陳嘉道:“陳公公這個時侯過來,是要看本宮的笑話嗎?怕是要叫你失望了!”
陳嘉微微尷尬,他也算鬥爭經驗豐富了,對於雨馨這種直來直去的性子還真有些不適應。“奴才也是奉聖命行事,有得罪的地方還望娘娘恕罪!”
雨馨語帶譏諷地道:“陳公公不必如此!想來太子之位怕是即將不保了,到時候咱們隻是孤弱女子,自然唯有任你們處置的份。隻不過現在本宮還是皇上親封的太子妃,皇上還沒有下旨褫奪了我的封號!本宮收拾不了您這位禦前紅人,處置個把跳梁小醜還是可以的。所以煩請你出去和你的手下們說一聲,他們查抄毓慶宮可以,誰若是再敢對太子的侍妾妃嬪動手動腳或者借機掠奪財物中飽私囊,休怪本宮不客氣!”
她是有底氣說這個話的,就算太子倒了,她身後還有娘家,還有一個好得和她一個人似的的晉王妃,安國夫人。可以斷言,就算太子被廢為庶人,在宮中,她也依然還有些影響力。
陳嘉道:“太子妃說的是,奴才自會約束手下,不會給太子妃添麻煩的。”
他和太子妃沒什麽好說的,也就退出了正殿,真的就去約束手下。陳嘉信奉“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準則,很少將人逼到絕境去,需知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太子妃嬪雖然不是個個出身高門貴族,但是後邊的勢力也不可小覷。
卻見毓慶宮的某處偏殿門口,一個披頭散發的女人像是瘋了一樣地向著一個侍衛衝過去,那侍衛正把搜刮來的金銀細軟往懷裏塞!那個女人跳腳罵道:“你這個沒長眼睛的王八蛋,你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這裏是毓秀宮,我是皇後親封的太子嬪,你敢對我無禮,等太子登基當了皇帝,我一定求太子滅了你的九族!”
那個侍衛牛高馬大的,一把就將女人推倒在地:“做夢去吧!太子和皇後全都被監禁起來了,你就等著太子被廢吧?還想當皇帝,我呸!”一口就啐到女人的臉上。
那女人坐在地上,臉上猶帶著不敢相信的神色。“你胡說!你胡說!太子怎麽可能被廢,太子怎麽可能被廢!”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五姑娘雨霞,她費盡心思嫁入東宮,做了太子嬪,本想早晚能夠取代雨馨成為東宮乃至整個天下的女主人,這一陣子她和雨馨鬥智鬥勇,用盡各種方法在太子麵前爭寵,卻沒想到太子妃的位子沒爭回來,太子先完蛋了!
自己千般謀劃,萬般算計,究竟還有什麽什麽意義?
雨霞忍不住伏地嚎啕大哭起來。
那份細作的口供送到正統的手中,正統對於太子和皇後合謀“弑君”的罪名已經深信不疑。
正月初五,皇帝召集諸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齊聚太和殿舉行大朝會。正月初五衙門的大印都沒有啟封,皇帝就著急召開大朝會,可見他廢除太子之心的急迫。葉邑辰自然也在參與之列。
皇帝命令太子跪下,命令陳嘉曆數太子的罪行,太子裏通國外,密謀弑君篡位,證據確鑿,其罪十惡不赦。皇帝命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廢為庶人,為了方便看守,仍然住在毓慶宮!皇後助紂為虐,廢為庶人,搬離坤寧宮,住進冷宮。
與此同時,皇帝下令太子的伴讀四人即行處死,平日裏與太子關係較近的官員,也或殺或貶,全都一一做了處置。
皇帝將太子交給三法司,由三法司查處議罪!一時之間朝野震動。
楊家是太子的外家,雖然暫時沒有人獲罪,卻仍然人心惶惶,大太太聽說了太子被廢的消息,當天就生病臥床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