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今日心情特別好,他從皇後的寢宮走出來後,一路上就一直樂著。


    皇後的身體已基本痊愈,皇帝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擔憂她的病了,這讓他感到心情特別輕鬆。


    多年來,皇帝對皇後雖然說不上有真的愛,但是,多年的夫妻生活使他們有了一種親情,皇帝對皇後還是有很多掛念的,這一次皇後病了,皇帝對皇後的病情很擔憂,在皇帝的心中,皇後還是占有一定的位置的。


    在皇帝看來,皇後雖然說不上是一位傑出的女性,也不是那種值得他去傾心愛戀的女人,可是,皇帝並沒有完全忽略她,皇帝把皇後看成是一位必須善待和同情的女人。


    皇後長得不美,但是,她的相貌並不讓人感到討厭;皇後不算聰明,但她貴有自知之明,她知道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的;皇後沒有什麽特別的魅力,但她卻特別能善解人意;皇後在維護自己地位方麵會堅持自己的一些看法,但她從來都不會表現出固執;皇後希望得到周圍人對她的敬重,但她從來沒有對人顯示出她有野心。


    皇後的這些特點讓皇帝覺得,她是可以做皇後的,跟她在一起,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情愛刺激,但是,在宮廷生活中,是能體驗到一些溫暖的,皇帝不覺得皇後很乏味。


    當皇後身體健康時,皇帝有時會忘記了她的存在,覺得沒有她好像也不缺少什麽。而當皇後病重時,皇帝卻常常會掛念她,希望她的病情能盡快好轉,希望她的身體能盡快康複,現在好了,皇後的的身體基本上恢複健康,皇帝不用再為她的病而感到擔憂。


    皇帝此次到皇後寢宮去,本來是為了看看皇後,關心她的身體狀況,可是。當他看到了皇後身體康複之後。他的注意力卻已經不在皇後身上了,皇帝關注的不是病情好轉的皇後,而是為皇後治病的德妃。


    在德妃為皇後治病的這一段時間,德妃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膽識和品德。倍受皇帝的關注。他對她越來越感興趣了。(..tw)


    皇帝感到。從德妃父親去世到德妃將皇後的病治好這一時間,德妃的種種表現是非常精彩的,以前。皇帝欣賞德妃,主要是欣賞德妃的婉麗、柔美、溫和和賢惠等特點,這是德妃在平靜的宮廷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皇帝讚賞她的這些特點,而在這一陣子,平靜的宮廷生活被打破了,皇後病重,為皇後治病的何太醫被捕入獄,並死在獄中,德妃失去了父親,她自己也受到了牽連,她被貶入洗衣房,經曆過很大的磨難,而在此危險的困境中,德妃以她的智慧,奇跡般地重獲自由,成了為皇後治病的女醫師,並成功地治好了皇後的病,在這跌宕起伏的經曆中,德妃表現格外引人注目,她有高明的醫術,有過人的膽略,有超常的智慧,有高尚的品德,皇帝非常驚奇地發現,德妃不僅僅柔美、溫和,她還有另一方麵的魅力,在她身上,具有一般嫻靜溫和的女子所不具備的勇敢、機智和果斷,皇帝發現了一個新德妃,她剛柔兼備、智勇雙全,在德妃身上,皇帝看到了美麗、膽識、智慧、善良等奇妙地結合在一起,皇帝感到,他更愛德妃了。


    此時,身體康複的皇後沒有那麽受皇帝的關注了,皇帝感到,德妃遠遠比皇後更精彩,更有魅力。


    皇後在皇帝的眼中,一直是一位沒有什麽明顯缺點的女人,而正因為她沒有明顯的缺點,也就沒有什麽引人矚目的優點,所以,雖然皇後是由皇太後親自為皇帝選中的第一位妻子,但皇帝從來就沒有真正愛過皇後,他一直隻是和她友好相處。


    在皇後之後,真正讓皇帝曾經動心的是賢妃劉香嵐,劉香嵐是權臣家族的女子,從鞏固皇權的角度考慮,皇太後對於皇帝娶了劉香嵐是讚許的,而且,賢妃也確實是很出色的女子,她聰明靈敏,舉止優雅,能說會道,她處事老練,善於與各種各樣的友好相處,在後宮的嬪妃、太監群體中,閑妃應付自如如魚得水,從來都沒有讓皇太後感到不省心,可是,皇帝寵愛了劉香嵐一陣子之後,他發現,賢妃的處世方式太老到了,她把什麽事都處理得天衣無縫,這種超一流的處世方式讓皇帝感到賢妃太圓滑了,皇帝在賢妃身上,找不到任何新鮮感,皇帝對她感到越來越膩味。(..tw)


    皇帝對賢妃越看越反感,她以虛假的言行來完善她的圓滑,整日的笑容,讓皇帝弄不懂她什麽時候是快樂什麽時候是憂愁,好像她從來都沒有憂愁,因而,她也就不像是一個有感情的貴妃;她對皇帝沒完沒了的甜言蜜語,使皇帝感到根本就沒有什麽真正的甜蜜;她時時都有自認為高明的建議,使皇帝感到一遇到她就得聽那無休止的嘮叨,後來,皇帝很討厭賢妃,經常有意避開她,不在寵幸她了。


    與賢妃相比,皇帝覺得德妃更柔美,更文雅,更聰慧,也更真誠,與賢妃在一起,皇帝經常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樂趣,與德妃相處,皇帝總有一種不想離開她的感覺,德妃不在他身邊,皇帝會很想她。


    從皇後的寢宮出來,皇帝發現,自己已經燃起了對德妃強烈的愛,他不能離開她了,他心裏想:“等德妃把皇後的並完全治好,朕要為她另選一座寢宮,讓她住進更豪華的宮殿,為了獎勵德妃為皇後治好了病,朕要竭力向母後建議,讓德妃升任為皇貴妃,當然,朕不會讓她取代皇後,但是,將來德妃一定是朕最愛的女人,朕會用很多時間和德妃呆在一起。”


    皇帝很快把他的想法付諸行動,第二日。皇帝早早地就到了皇太後的寢宮,他要把他昨夜的想法盡快對他的母後說。


    皇帝對他的母後很了解,他知道皇後是他的母後親外甥女,太後是最疼愛皇後的,多年來,皇貴妃的位置之所以一直空缺著,正是因為太後為了保護皇後,不允許有人坐上皇貴妃的寶座,但是,皇帝這一次已經下決心。他要把自己的心裏話對他的母後說。他要竭盡全力說服太後,接受德妃。


    皇帝想:“母後年紀大了,在她駕鶴西去之後,需要有一位德才兼備的後宮管理的繼任者。皇後不合適。隻有德妃何芷菡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皇帝走進了皇太後的居室。


    “兒臣給母後請安!恭祝母後貴體康安。壽比南山!”皇帝一進門便給太後行禮問安。


    “皇帝今日不用理朝政了嗎?怎麽這麽早就跑來看哀家了?”皇太後對皇帝突然到她的寢宮來感到突然,她嚴肅地問。


    “有母後周全的監督和指導,兒臣怎敢荒廢朝政。今日這麽早來看母後是有原因的,一是因為兒臣有幾日沒有來向母後請安了,理應過來問安;二是特意來向您奏報好消息的,昨日兒臣去看皇後了,皇後在德妃的精心治理下,身體已基本痊愈,她已經能向朕跪拜行禮了,估計再用十來日的靜養,她的身體便能完全恢複,母後不用再擔心皇後的病情了,用不了多久,皇後就可以到母後的寢宮來向母後請安。”皇帝高興地說。


    “這還真的是個好消息,皇後的病能治好,哀家是最高興的,皇兒,聽你這麽說,母後很高興,你終於懂得疼愛皇後,能去她的寢宮看望她,這是一件好事,皇兒長大了,知道親情愛情的重要性了,皇後的病情還沒有徹底好轉,你要多關心她,撥出些時間,常去看看她。”


    太後心裏想:“你要是早像今日這樣多疼愛皇後,她或許就不會得重病了,這次皇後患了一場重病,希望能讓你懂事,懂得以後多關心皇後,真心愛她。”


    太後繼續說:“民間常說‘家和萬事興’,你是皇帝,是天下第一家庭的最有地位的男人,你要是不懂得疼愛自己的夫人,皇家還能‘和’嗎?皇家的事業還能‘興’嗎?其實,皇後這一次生病是對你的提醒,讓你以後要多關心和疼愛皇後,你今日的表現,母後感到很滿意。”


    “兒臣謹聽母後教誨,以後一定常去看皇後,隻要能讓母後高興,母後說什麽兒臣都願意做,皇後很快就會完全康複,請母後放心!”皇帝說。


    “皇兒,你今日來找母後,應該不隻是向母後奏報皇後身體康複的事吧?母後見你今日的態度,就知道你還有話要說,想說什麽,你就大膽對母後說吧,不用繞圈子了!”太後說。


    皇帝心想:“母後果然厲害,朕說了幾句恭敬的話,她就知道朕還有話要說。”


    皇太後一臉嚴肅地看著皇帝,那種聚精會神的姿態讓皇帝有些心慌,但皇帝此時已經無法避開話題,隻要硬著頭皮說:“其實也沒有什麽重要的事,隻是,兒臣今日去看皇後,皇後提出一個建議,兒臣覺得有些道理,就想把她的建議對母後說說,聆聽母後指教。”


    “是嗎?皇後從來都沒有幹預你的政事,她提出什麽建議,你說說看?”


    “此次皇後病情能好轉,能夠保住一條命,完全是德妃的功勞,皇後她讓兒臣要記住德妃的恩情,她建議,要兒臣在母後麵前讚揚德妃,說皇室不要忘了德妃的功勞,兒臣也覺得,德妃這次是立了大功了,如果沒有她,皇後的病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治好,所以,應該獎勵德妃。”皇帝說。


    太後聽了皇帝說出的話,她心裏一震,在皇帝說出這些話之前,太後心裏已經猜測皇帝要說的,很可能是讚揚德妃的話,但是,她還是希望皇帝說的話與德妃無關,可是,皇帝卻真的說出了她最不想聽到的話,此前,賢妃孫香嵐曾含蓄地提醒過太後,說德妃一旦為皇後治好了病,有了功勞,她就一定會讓皇上來向太後請功領賞,甚至會要求當上皇貴妃,現在,皇後的病還沒有完全好,皇帝果真來為德妃講話了,太後聽了皇帝的話,心裏很不高興。


    太後想:“何芷菡果真是個厲害的角色,皇後的病還沒有完全治好,她就讓皇帝來為她請功了,她這好大喜功的野心真的早被賢妃看出來了,如此下去,後果堪憂,皇帝怎麽這麽糊塗,不但沒有看清何芷菡的心計,他還如此用心地替她講話,不過,哀家暫時不打斷皇帝的話,讓他把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方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雲山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雲山閑人並收藏江湖方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