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淨說得是口水橫飛,老長的一個句子愣是從頭說到尾,中間都不帶喘氣的,顯然這可不是一兩天的功夫。
莫小夕則被他說得是頭昏腦脹,隻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蓮台寺裏除非自給自足,否則處處都要錢,而且都不是一般的貴,若是沒錢便要做工。莫小夕忽然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送走了喋喋不休的法淨,莫小夕總算覺得世界安靜了下來,這一折騰她反而感覺比修煉十天還要辛苦。
躺在床板上她覺得身下的木板床真不是一般的貴,剛才法淨走的時候帶走了她的兩百靈石,那是她十天的房費,要知道在其他地方兩百靈石都能夠買一件中階的法器了。
第一天她便如此昏昏沉沉的睡過去了,自從二十年前閉關開始她便已經很久沒有睡過這麽好的一覺了。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還是黎明,她簡單梳洗了一下,便聽見院子的外麵傳來一個人的聲音:“請問莫前輩在嗎?”
聽此人的聲音沉穩,莫小夕感覺了一下發現門外麵的那個是個築基後期的和尚,隻是聽著聲音卻顯得很年輕。
就過去把院門打開,她發現外麵站著的的確是個很年輕的和尚,穿著一身暗紅色的僧衣,微微低著頭,就這麽中規中矩的站著,頭上有九個戒疤。
“是你?”莫小夕有些意外,因為這個年輕的和尚正是她剛進封陸城時問路的那個。
“莫前輩。”和尚行了一禮,雙目中並沒有波瀾,顯然也早就知道了。
“你叫什麽來著?”莫小夕忽然想不起他的名字了,要知道和尚用的都是法號,而且聽起來都差不多。
“貧僧法源。”和尚回答。
“對了,法源。”莫小夕重複了一下,她上下打量一遍這個和尚。還算滿意,至少看著還算順眼,而且似乎也沒有之前法淨那種囉嗦的毛病。
“我知道我從今天起要為貴寺服務三年。我要去哪裏接任務?要做些什麽?”莫小夕問。
“貧僧正是為了指引前輩而來,請隨我來吧。”說完法源也不羅嗦。直接就帶著莫小夕往外走。再次來到了蓮台寺的後門,走了進去,經過了後麵的小院時莫小夕見裏麵隻有兩個煉氣期的小沙彌在打掃,並不見前一日的那個元宗老和尚,於是便問:“前日我來的時候見到的是一個元嬰期的前輩,今日怎麽不見了?”
“元嬰期的前輩?”法源停下腳步,顯得有些吃驚。“請問前輩可知道是誰?”
“他說他叫元宗。”莫小夕說。
法源的臉上閃現出了一抹詫異,可是立刻就恢複平靜了,莫小夕皺了皺眉,這和尚從昨天第一次見就是如此。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除了溫和就是溫和,一開始她還覺得此人的性子說不定像水木寒一樣雲淡風輕,可是今日再觀察卻發現他隻是純粹沒什麽情緒而已,若是整日對著一張麵癱臉。就算這張臉長得還不錯,時間長了也會覺得煩悶的。
“原來是元宗長老。”法源淡淡的說,“難怪昨晚知客院的人讓我從今日起帶領前輩。”
“元宗長老是什麽人?他是元嬰中期的修士吧,怎麽會來見我?你可知昨日真的是讓我受了不小的驚嚇!”莫小夕也不避諱,直接便這麽說。
“這……元宗長老便是這樣的人。”莫小夕覺得自己大概是眼花了。因為她似乎看到這法源的臉上出現了一點紅暈,當然轉眼就消失了。
“元宗長老是知客院的主持,原本接待外來修士都是法宣師兄負責的,不過發宣師兄最近不在,所以元宗長老才會出來吧。”法源解釋道,“前輩不必在意,元宗長老便是這樣的性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隨性慣了,有時連大主持都奈何不了他呢。”
“是嗎?”莫小夕如今仍是一想到元宗那獅子大開口的十萬靈石就覺得全身打寒戰,那個老和尚的確看起來是隨意慣的了。不過更讓她吃驚的還是法源竟然這麽隨意的評論一名元嬰期的修士,隱約甚至還有批評的意思,而且絲毫不以為意,看來這蓮台寺的確於她所知的其他門派不同。
“那你是什麽院?你們蓮台寺有幾個院?”莫小夕隨口又問,她也想盡快把這個地方弄清楚一些。
法源也不隱瞞,直接便說:“貧僧是達摩院的,除此以外還有戒律院,般若堂和羅漢堂。知客院的主持是元宗長老,前輩已經見過了,貧僧達摩院的主持是元慧長老,戒律院的是元通長老,般若院的是釋信長老,羅漢堂的則是釋緣長老。我們蓮台寺的大主持是釋軒方丈。現在除了元宗長老和元通長老外其餘的各位都在閉關,除非發生了重大的事,否則他們應該不會輕易出關的。”
莫小夕知道法源說的這些人恐怕就是蓮台寺裏的元嬰期修士了,而那個大主持釋軒方丈估計還是元嬰後期的修士,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元嬰修士她也不好再深問,不過卻也了解到這個寺院規模雖然不大,可是實力卻是不弱的。
法源帶著莫小夕直接進了寺裏,不過距離中心地區尚遠,這附近似乎多是一些事務性的院堂,時不時的會有僧人來往,有的甚至在用拖車搬運各種物資,而且修士和凡人混雜,相互見麵了無論修為高低都隻是簡單行禮,並未有明顯的階級差別。
最後法源走進了一間寫著“知事閣”的屋子,這裏麵有不少僧人進進出出。莫小夕跟了進去,發現屋子不大,裏麵就有一張長長的大櫃台,後麵還有幾個大架子,和雲霽派領任務的地方有些像。
“這是裏知事閣,我們寺裏所有的僧人都是在這裏領取任務的,前輩也是一樣。”說完他領著莫小夕走到最邊上一個櫃台前,對裏麵的和尚說:“這位是住在客院的莫前輩,結丹期,請把適合的任務拿出來吧。”
裏麵的和尚一聽莫小夕是結丹期的立刻便更加恭敬了起來,拿出數個玉簡放在台子上。
法源接著說:“每日寺裏都會列出許多任務供人選擇,一般來說煉氣期的弟子隻能做最低的四級任務,築基期三級,結丹期二級,元嬰期一級。原則上前輩既然答應為我寺服務三年,那麽便需要和寺中其他弟子一樣每月完成兩件對應級別的任務,便是說每月兩件二級的任務,當然若是您覺得當月的任務太困難,也可以降級,可是數量上便要加倍了。”
法源解釋的很清楚,這個製度和之前在碧落山和雲霽派時都大同小異,不過莫小夕還是想起了之前法淨和尚的話,她除了每月必須的兩件任務之外還要多做一件以抵扣房租。
“那麽要是我早早的把任務做完了,是不是就可以自由活動了?”莫小夕問。
“當然,”法源回答,“一個月兩件,一年便是二十四件,隻要前輩提前完成了自然可以去做一些自己願意做的事。”
這個答案莫小夕還算滿意,她可不想三年都被困在一個地方不停的完成什麽任務,她打算是開頭的一段時間抓緊時間把事情做完,之後她就可以去遊曆或是修煉了。
“不過……”法源忽然又說話了,“因為有時候可能會有突發事件,所以寺裏可能會聯係前輩幫忙,到時還請前輩包含。”
“這沒關係,我也是暫時借助貴寶地,有什麽用的到我的地方自然會出力的。”莫小夕說。(未完待續,)
莫小夕則被他說得是頭昏腦脹,隻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蓮台寺裏除非自給自足,否則處處都要錢,而且都不是一般的貴,若是沒錢便要做工。莫小夕忽然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送走了喋喋不休的法淨,莫小夕總算覺得世界安靜了下來,這一折騰她反而感覺比修煉十天還要辛苦。
躺在床板上她覺得身下的木板床真不是一般的貴,剛才法淨走的時候帶走了她的兩百靈石,那是她十天的房費,要知道在其他地方兩百靈石都能夠買一件中階的法器了。
第一天她便如此昏昏沉沉的睡過去了,自從二十年前閉關開始她便已經很久沒有睡過這麽好的一覺了。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還是黎明,她簡單梳洗了一下,便聽見院子的外麵傳來一個人的聲音:“請問莫前輩在嗎?”
聽此人的聲音沉穩,莫小夕感覺了一下發現門外麵的那個是個築基後期的和尚,隻是聽著聲音卻顯得很年輕。
就過去把院門打開,她發現外麵站著的的確是個很年輕的和尚,穿著一身暗紅色的僧衣,微微低著頭,就這麽中規中矩的站著,頭上有九個戒疤。
“是你?”莫小夕有些意外,因為這個年輕的和尚正是她剛進封陸城時問路的那個。
“莫前輩。”和尚行了一禮,雙目中並沒有波瀾,顯然也早就知道了。
“你叫什麽來著?”莫小夕忽然想不起他的名字了,要知道和尚用的都是法號,而且聽起來都差不多。
“貧僧法源。”和尚回答。
“對了,法源。”莫小夕重複了一下,她上下打量一遍這個和尚。還算滿意,至少看著還算順眼,而且似乎也沒有之前法淨那種囉嗦的毛病。
“我知道我從今天起要為貴寺服務三年。我要去哪裏接任務?要做些什麽?”莫小夕問。
“貧僧正是為了指引前輩而來,請隨我來吧。”說完法源也不羅嗦。直接就帶著莫小夕往外走。再次來到了蓮台寺的後門,走了進去,經過了後麵的小院時莫小夕見裏麵隻有兩個煉氣期的小沙彌在打掃,並不見前一日的那個元宗老和尚,於是便問:“前日我來的時候見到的是一個元嬰期的前輩,今日怎麽不見了?”
“元嬰期的前輩?”法源停下腳步,顯得有些吃驚。“請問前輩可知道是誰?”
“他說他叫元宗。”莫小夕說。
法源的臉上閃現出了一抹詫異,可是立刻就恢複平靜了,莫小夕皺了皺眉,這和尚從昨天第一次見就是如此。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除了溫和就是溫和,一開始她還覺得此人的性子說不定像水木寒一樣雲淡風輕,可是今日再觀察卻發現他隻是純粹沒什麽情緒而已,若是整日對著一張麵癱臉。就算這張臉長得還不錯,時間長了也會覺得煩悶的。
“原來是元宗長老。”法源淡淡的說,“難怪昨晚知客院的人讓我從今日起帶領前輩。”
“元宗長老是什麽人?他是元嬰中期的修士吧,怎麽會來見我?你可知昨日真的是讓我受了不小的驚嚇!”莫小夕也不避諱,直接便這麽說。
“這……元宗長老便是這樣的人。”莫小夕覺得自己大概是眼花了。因為她似乎看到這法源的臉上出現了一點紅暈,當然轉眼就消失了。
“元宗長老是知客院的主持,原本接待外來修士都是法宣師兄負責的,不過發宣師兄最近不在,所以元宗長老才會出來吧。”法源解釋道,“前輩不必在意,元宗長老便是這樣的性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隨性慣了,有時連大主持都奈何不了他呢。”
“是嗎?”莫小夕如今仍是一想到元宗那獅子大開口的十萬靈石就覺得全身打寒戰,那個老和尚的確看起來是隨意慣的了。不過更讓她吃驚的還是法源竟然這麽隨意的評論一名元嬰期的修士,隱約甚至還有批評的意思,而且絲毫不以為意,看來這蓮台寺的確於她所知的其他門派不同。
“那你是什麽院?你們蓮台寺有幾個院?”莫小夕隨口又問,她也想盡快把這個地方弄清楚一些。
法源也不隱瞞,直接便說:“貧僧是達摩院的,除此以外還有戒律院,般若堂和羅漢堂。知客院的主持是元宗長老,前輩已經見過了,貧僧達摩院的主持是元慧長老,戒律院的是元通長老,般若院的是釋信長老,羅漢堂的則是釋緣長老。我們蓮台寺的大主持是釋軒方丈。現在除了元宗長老和元通長老外其餘的各位都在閉關,除非發生了重大的事,否則他們應該不會輕易出關的。”
莫小夕知道法源說的這些人恐怕就是蓮台寺裏的元嬰期修士了,而那個大主持釋軒方丈估計還是元嬰後期的修士,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元嬰修士她也不好再深問,不過卻也了解到這個寺院規模雖然不大,可是實力卻是不弱的。
法源帶著莫小夕直接進了寺裏,不過距離中心地區尚遠,這附近似乎多是一些事務性的院堂,時不時的會有僧人來往,有的甚至在用拖車搬運各種物資,而且修士和凡人混雜,相互見麵了無論修為高低都隻是簡單行禮,並未有明顯的階級差別。
最後法源走進了一間寫著“知事閣”的屋子,這裏麵有不少僧人進進出出。莫小夕跟了進去,發現屋子不大,裏麵就有一張長長的大櫃台,後麵還有幾個大架子,和雲霽派領任務的地方有些像。
“這是裏知事閣,我們寺裏所有的僧人都是在這裏領取任務的,前輩也是一樣。”說完他領著莫小夕走到最邊上一個櫃台前,對裏麵的和尚說:“這位是住在客院的莫前輩,結丹期,請把適合的任務拿出來吧。”
裏麵的和尚一聽莫小夕是結丹期的立刻便更加恭敬了起來,拿出數個玉簡放在台子上。
法源接著說:“每日寺裏都會列出許多任務供人選擇,一般來說煉氣期的弟子隻能做最低的四級任務,築基期三級,結丹期二級,元嬰期一級。原則上前輩既然答應為我寺服務三年,那麽便需要和寺中其他弟子一樣每月完成兩件對應級別的任務,便是說每月兩件二級的任務,當然若是您覺得當月的任務太困難,也可以降級,可是數量上便要加倍了。”
法源解釋的很清楚,這個製度和之前在碧落山和雲霽派時都大同小異,不過莫小夕還是想起了之前法淨和尚的話,她除了每月必須的兩件任務之外還要多做一件以抵扣房租。
“那麽要是我早早的把任務做完了,是不是就可以自由活動了?”莫小夕問。
“當然,”法源回答,“一個月兩件,一年便是二十四件,隻要前輩提前完成了自然可以去做一些自己願意做的事。”
這個答案莫小夕還算滿意,她可不想三年都被困在一個地方不停的完成什麽任務,她打算是開頭的一段時間抓緊時間把事情做完,之後她就可以去遊曆或是修煉了。
“不過……”法源忽然又說話了,“因為有時候可能會有突發事件,所以寺裏可能會聯係前輩幫忙,到時還請前輩包含。”
“這沒關係,我也是暫時借助貴寶地,有什麽用的到我的地方自然會出力的。”莫小夕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