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殿下,此句何意?”


    “君子心存仁善和禮數,以仁善待人,以禮數敬人。仁善對待別人的人,別人也會仁善的對他,禮讓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


    南宮點點頭“老子曾說仁者無敵就是這個道理,人與人相處猶如銅鏡互照,有時我們所看到的,或許就是自己的所言所行,因此唐太宗曾言:以人為鏡可知得失。”


    “南宮先生,那我對著你笑,你也會對著我笑嗎?”


    南宮笑笑“當然會。”


    “那我知道了,我父王每天都對著母後笑,所以母後也每天都對著父王笑。”


    南宮聽此笑著說道“是,但不僅僅是王爺和娘娘,每個人都是如此的,二殿下,我再念下一句,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


    惟憲寫好後說道“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句話講的是:如果一個人隻是吃飽穿暖,每天什麽都不做的度日,那就和禽獸相差無幾。聖賢的人為此十分憂慮,所以讓一個叫契的人擔任司徒,教導世人倫理道德,父子要有親情,君臣要有禮義,夫婦要有分別,長幼要有次序,朋友要誠信。”


    “二殿下講得很好,那老子所講的五教是什麽?”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惟憲很快便寫好,解釋道“聖人教化世人有五種方式:有如雨水滋養禾苗一般的;有促德行高尚的;有使才能通達的;有解惑化難的;有以仁善感化他人效仿的。這五種就是聖人教化的方法。”


    “二殿下真是聰慧,這章隻讀了兩次就記得如此清楚。”


    惟憲放下筆笑著“我本來就很聰慧啊”


    一旁的惟敘看看他說道“明明是前天晚上父王考你課業不會,罰你把這幾章背下來的。”


    “沒有沒有!我都會背!”惟憲搖著頭“反正我寫好了,南宮先生說我寫出來講對了就讓我出去玩。”


    南宮笑笑“不管怎麽說,二殿下能把這幾句背會也不容易了,那今天就到這裏吧,下午吳大人還要給三位講半個時辰的課業,再有一個時辰的練拳射箭,三位殿下現在都休息休息吧。”


    惟憲跳下椅子“哥哥,咱們去找母後吧。”


    惟敘拿過椅子上的小披風給惟憲“外麵冷,穿上點。”


    “哥哥你真好!”惟憲一把抱住惟敘,惟敘推推惟憲“看看你手上都是墨,趕緊洗洗去。”


    惟憲吐吐舌頭,拿過披風就跑了出去,惟敘走到惟能前伸手拉著他的手“小弟,來,哥哥帶你去找母後和妹妹。”


    “哥哥,我還沒寫完。”


    惟敘看看惟能的紙,然後坐在一旁“那你慢慢寫,哥哥等你。”


    惟憲一路小跑來到正堂,狄妃正抱著惟鈴哄她玩,一見惟憲跑進來,可兒趕緊走了過去“二殿下,您怎麽過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德芳賢王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龍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龍土木並收藏趙德芳賢王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