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德芳看了一眼下麵的文武然後繼續說道“陛下,如今威虜軍、順安軍、定州軍和鎮州軍都不足三萬兵馬,但卻可屢次擊退遼寇,臣以為,人馬之數並非決勝關鍵,而是在於將領的統禦,將士的士氣,適當的時機和有利的地勢等諸多因由,而今我大軍有勇將數名,士氣正盛,天時我與,困敵於國境之內,護送補給必可達成,擊退遼寇乃是可預見之事。”


    “皇侄所言在理,天時地利人和均在我大宋,國境之內運送補給何懼之有?重鎮守軍曆經數戰,屢敗遼人,如此令遼寇膽顫之師豈可隨意裁撤。”太宗說道“眾位愛卿,朕將增加邊關重鎮人馬,防線不會因守軍人數而有所縮減,削軍一事不得再提。”


    “是,陛下”群臣拜道


    太宗看看百官“眾位愛卿,補給遂城之事朕需有人全權負責,各位可有推舉之人或自薦之人?”


    “陛下”左衛上將軍上前道“臣願請旨護糧。”


    太宗看了看,點點頭,剛要伸手指向武將說出準奏的同時,德芳拱手道“臣願往。”太宗落音剛好在德芳說完之後,太宗自己也愣了一下,德芳抬頭看看太宗,躬身道“臣領旨。”


    文武大臣都看著太宗,太宗慢慢收回手,趙普見此上前道“陛下聖明,臣亦覺八賢王率軍護糧甚為適當,去年王爺在定州督監,率一萬大軍擊潰遼寇,八賢王與定州大軍威名早已使那遼人膽寒,且王爺對各鎮守將和行軍地形有所了解,此次護糧補給威虜軍事關重大,若是王爺領皇命親自前往,必會激勵邊關將士鬥誌,如真在途中遇到遼軍,王爺必會再次領軍重擊敵寇。”


    “陛下”寇準上前道“八賢王前往必可達成皇命,將遼寇驅趕出境。”


    太宗看看群臣“各位以為如何?”


    群臣相互看看,心想陛下方才親口準奏,絕不可能再更改,隻得道“陛下聖明。”


    太宗輕歎了口氣“那就如此吧,皇侄,此次雖是在宋境之內護糧補給,但很有可能遭遇遼軍,對戰恐難避免,萬要小心。”


    “謝陛下,臣定會達成皇命,不負聖恩。”


    太宗站起身揮揮手“退朝吧”然後走向內殿,王繼恩喊道“退朝!”


    群臣行禮,慢慢退出大殿,德芳走下禦階,元僖元侃元儶和趙普、呂蒙正、寇準圍了過來,元侃問道“王兄,您真的要去護糧?”


    “金殿之上陛下親口準奏,這還有假?”


    “王爺”趙普說道“本相實在沒有想到王爺會請命。”


    “其實。。。本王自己也沒想到”德芳笑笑“隻是聽到有些大臣主張放棄威虜軍一時氣憤吧,所以陛下決定派軍護糧補給,本王就。。。就一時腦熱,不知怎的上前請命了。”


    寇準搖搖頭“非也,非也,王爺不是腦熱,是忠勇之心致使氣血翻滾所致。”


    德芳皺著眉頭看看寇準“我說寇大人,你說的這是什麽和什麽,血氣翻滾,你以為燒開水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德芳賢王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龍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龍土木並收藏趙德芳賢王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