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芳明白呂端之意,笑著點點頭“丞相在大事上何時糊塗過?孤王明白丞相為國忠心。”德芳橫過金鐧“丞相,孤王曾向陛下立過誓,也對太子有過承諾,會輔佐太子治理家國,金鐧之下無妄言,明日孤王會立於龍椅之側,奉太子登基為帝。”


    呂端看著德芳的雙眼,慢慢躬身拱手退出大殿,德芳自語道“賢臣能吏,家國之幸。”


    新帝登基大典,趙恒坐於龍椅之上,德芳懷抱金鐧站在旁邊,前麵垂掛薄紗簾子,丞相呂端領群臣進入大殿,但並未叩拜,幾位王爺和群臣相互看看,不明所以,趙恒坐在上麵也不解,輕聲問道“皇兄,怎麽回事?”


    “陛下,想必是丞相還有什麽顧慮。”


    “顧慮?他顧慮什麽?”


    德芳指指殿階,隻見呂端走了上來,趙恒剛要開口,德芳伸出手掌示意,兩人看著呂端走到簾子前,他向簾子內看了看,然後拱手道“還請太子卷簾。”


    “太子?”趙恒看看德芳“皇兄,這.”


    德芳拱拱手,走到呂端對麵,一抬下頜,內侍趕忙卷起簾子,呂端抬頭先向龍椅望去,隻見趙恒身著龍服、頭戴龍冠端坐其上,然後又看看站在眼前的德芳,德芳看著呂端輕聲道“丞相,可看仔細了?”


    呂端躬身拱手退下殿階,然後抬頭看著德芳,德芳轉身拱手“太子承天命登大寶,大宋天朝再迎新帝,臣!恭賀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呂端和幾位王爺這才下跪,群臣也都叩拜高呼萬歲,三拜九叩之後,趙恒正式即帝位,史稱宋真宗,時年二十九歲。


    真宗即位追複皇叔廷美西京留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河南尹,秦王。真宗還念及趙元佐是自己同母兄長,恢複了趙元佐的楚王爵位。真宗曾多次表示要去看望元佐,卻都被趙元佐以生病為由拒絕了。


    同年,真宗下詔求賢,鼓勵官員上疏政見,群臣紛紛言事,五月,知揚州王禹上疏陳五事:(一)謹邊防,通盟好,使輦運之民有所休息;(二)裁冗兵,並冗吏,使山澤之利恩及百姓,(三)選賢任能,使入宮不濫,(四)裁汰僧尼,使疲民無耗;(五)親大臣,遠小人,使忠良蹇諤之士知進而不疑,奸儉傾巧之徒知退而有懼。真宗很是讚賞,於是下旨將其召回京城,拜知製誥。


    七月,直集賢院田錫應詔上疏言靈、夏之役重苦百姓。


    八月,西川都巡檢使韓景所部至懷安,其部下廣武卒劉策劃叛亂,乘夜率數百士卒起事,欲刺殺將領奪權稱王,韓景趁夜逾牆逃脫,直奔周邊行營求援。劉等人計劃不成,遂搶掠懷安城,然後佯裝求援,放鬆城鎮守兵警惕,入城之後揮軍攻破漢州、永康軍及蜀州,川蜀戰亂餘波影響甚遠,守兵見此心驚不已,多不戰而逃。


    益州鈐轄馬知節亦兼諸州都巡檢見此大怒,立刻帶兵三百追蹤劉部至蜀州,朝廷軍擊敗亂軍,劉避奔邛州。馬知節部乘夜渡江屯紮方井鎮,又與劉之眾相遇,此時招安使上官正也領兵到達,共同夾擊亂軍,當場斬殺劉,平息叛亂。


    九月,直史館孫何表獻五議:其一,參用儒將,其二,申明太學,其三,厘改遷轉,其四,複製科;其五,行鄉飲。


    監察禦使王濟上疏陳十事:一擇左右,二分賢愚,三正名器,四去冗食,五加俸祿,六謹政教,七遷良將,八練兵戍,九修民事,十升仕進。


    刑部員外郎馬亮言軍賞、逋欠等四事。


    十一月,田錫又上疏曆言九月初以來十餘州所奏“盜賊”之案。


    十二月,秘書丞、勾當京兆府三白渠孫冕上疏言九事:一擇賢才,二詢讜議,三遠邪佞,四務節儉,五明賞罰,六慎號令,七重使介,八審薦舉,九推恩信。


    真宗均一一采納,並給予了獎賞。


    真宗在位期間,非常注意節儉,勤於朝政,社會非常安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德芳賢王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龍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龍土木並收藏趙德芳賢王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