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當然記得,他們的婚事還是王爺撮合的,先帝早有賜婚旨意,不過還是等了一年多。[.tw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是啊,就在這個時候劉娥入府,陛下的乳母秦國夫人很是不快,十分厭惡劉娥,一再要陛下逐她出府,但陛下不願,後來先帝也知道了,並要立刻舉行陛下與潘皇後的大婚,陛下這才不情願的讓劉娥出府,但又不忍其受苦,就讓劉娥住在張旻家,這樣一來張旻為難了,他要避嫌,搞得最後自己都不敢回府了,於是陛下就給了張旻五百兩銀子,讓他蓋了一間小館居住,一直到了陛下登基,秦國夫人首肯,劉娥才被接入宮中。<strong>..tw</strong>”
狄妃點點頭“如此說來,劉美人入宮也有七年了,現在能有個名號倒也不為過。”
“話是如此,但傾國夫人和丞相顧慮也不無道理,陛下乃是一國之君,為了一個劉娥竟二十年不忘,還做了這麽多事,以目前來看,陛下遲早都會讓她做貴妃,如此她就是皇後之下的唯一一人,現在有關她的傳言也不少,不能不讓人擔心。”
“王爺,美人是四品,楊才人才五品,即便劉美人不是貴妃,現在皇後之下也是她為尊。”
“是啊,所以才要盡快查出謠言從何而來,知製誥寫封旨的時候,陛下說來年就會晉封劉美人為二品修儀。”
“陛下對劉美人可謂情深。”
“是啊,聽陛下說,劉美人這些年讀了不少經史典籍,學習琴棋書畫,且頗有才華,與後宮眾人相處融洽,陛下也是十分欣慰。”
“看來陛下要王爺查謠言一事也是為了保護於她。”
“當是如此”德芳點點頭“那你們就盡速去查,一有消息即刻回報。”
“是,王爺”
三日後,真宗正式下詔封劉氏為美人,楊氏為才人。
景德元年二月,宋真宗次子趙佑夭折,時年十歲,追封悼獻太子。朝廷任命太常卿張齊賢為兵部尚書;本月,冀州、益州、黎州、雅州發生地震。
中旬戌時,南清宮書房內,德芳飲茶看著本冊,狄妃帶著可兒走到門前,百裏行禮“參見娘娘”
“王爺還在書房?”
“是,還在”百裏轉身推開門,狄妃走進“王爺,都戌時了,還不休息?”
“夫人”德芳放下本冊扶狄妃坐下“我在看吏部拿來的本冊。”
“吏部?何事?”
“陛下有意調夔州路轉運使丁謂入朝。”
“丁謂?臣妾好像聽過他的名字。”
“鹹平四年,溪洞番部無故掠奪漢民,致使當地百姓不滿,朝廷就派了丁謂前往安撫,丁謂親入溪洞,並邀請各番部的首領田彥伊等人到夔州,且言陛下有詔赦不殺,這才令番部首領下令放還所掠漢民萬餘人。丁謂還以朝廷的名義贈錦袍銀帛,首領感泣,願世奉貢,並作誓刻石柱,立於溪洞。”
狄妃點點頭“臣妾想起了,當時番部所在饒粟而常乏鹽,他就上奏準許以粟易鹽。”
“沒錯,同時他還上奏黔南蠻族多善馬,請朝廷致館,犒給緡帛,歲收市之,其後徙置夔州城砦。”
“是啊,就在這個時候劉娥入府,陛下的乳母秦國夫人很是不快,十分厭惡劉娥,一再要陛下逐她出府,但陛下不願,後來先帝也知道了,並要立刻舉行陛下與潘皇後的大婚,陛下這才不情願的讓劉娥出府,但又不忍其受苦,就讓劉娥住在張旻家,這樣一來張旻為難了,他要避嫌,搞得最後自己都不敢回府了,於是陛下就給了張旻五百兩銀子,讓他蓋了一間小館居住,一直到了陛下登基,秦國夫人首肯,劉娥才被接入宮中。<strong>..tw</strong>”
狄妃點點頭“如此說來,劉美人入宮也有七年了,現在能有個名號倒也不為過。”
“話是如此,但傾國夫人和丞相顧慮也不無道理,陛下乃是一國之君,為了一個劉娥竟二十年不忘,還做了這麽多事,以目前來看,陛下遲早都會讓她做貴妃,如此她就是皇後之下的唯一一人,現在有關她的傳言也不少,不能不讓人擔心。”
“王爺,美人是四品,楊才人才五品,即便劉美人不是貴妃,現在皇後之下也是她為尊。”
“是啊,所以才要盡快查出謠言從何而來,知製誥寫封旨的時候,陛下說來年就會晉封劉美人為二品修儀。”
“陛下對劉美人可謂情深。”
“是啊,聽陛下說,劉美人這些年讀了不少經史典籍,學習琴棋書畫,且頗有才華,與後宮眾人相處融洽,陛下也是十分欣慰。”
“看來陛下要王爺查謠言一事也是為了保護於她。”
“當是如此”德芳點點頭“那你們就盡速去查,一有消息即刻回報。”
“是,王爺”
三日後,真宗正式下詔封劉氏為美人,楊氏為才人。
景德元年二月,宋真宗次子趙佑夭折,時年十歲,追封悼獻太子。朝廷任命太常卿張齊賢為兵部尚書;本月,冀州、益州、黎州、雅州發生地震。
中旬戌時,南清宮書房內,德芳飲茶看著本冊,狄妃帶著可兒走到門前,百裏行禮“參見娘娘”
“王爺還在書房?”
“是,還在”百裏轉身推開門,狄妃走進“王爺,都戌時了,還不休息?”
“夫人”德芳放下本冊扶狄妃坐下“我在看吏部拿來的本冊。”
“吏部?何事?”
“陛下有意調夔州路轉運使丁謂入朝。”
“丁謂?臣妾好像聽過他的名字。”
“鹹平四年,溪洞番部無故掠奪漢民,致使當地百姓不滿,朝廷就派了丁謂前往安撫,丁謂親入溪洞,並邀請各番部的首領田彥伊等人到夔州,且言陛下有詔赦不殺,這才令番部首領下令放還所掠漢民萬餘人。丁謂還以朝廷的名義贈錦袍銀帛,首領感泣,願世奉貢,並作誓刻石柱,立於溪洞。”
狄妃點點頭“臣妾想起了,當時番部所在饒粟而常乏鹽,他就上奏準許以粟易鹽。”
“沒錯,同時他還上奏黔南蠻族多善馬,請朝廷致館,犒給緡帛,歲收市之,其後徙置夔州城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