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從太祖開始,就很努力地在恢複漢人正統,也恢複教育,讀書人的身份在過去就已經很高了,現在卻是更大幅度地提升。
偏偏隻有那些自己建立鄔堡的世家大族,才從亂世裏勉強保留下一些讀書種子,到現在,他們居然還是奇貨可居,並不願意把自己的知識大範圍傳播。
正經的經書尚且流傳不多了,琴、棋、書、畫四藝更是從略微也算普及的技藝,變成隻有高端人才才能掌握的。
如今真正精通四藝的讀書人,鳳毛麟角。
至於這裏的女孩子們,除了世家大族的閨秀之外,能正正經經寫幾個字,認識自己的名字,那就相當難得,要是再懂一些管家算賬的知識,便足夠嫁給中上等的人家去做新婦。
朝廷為了鼓勵世家大族多開辦書院,培養人才,也給出很多特權,如今四大書院的山長,地位簡直堪比朝廷裏的宰相,影響力恐怕比宰相還要更大些。
每年平民百姓想進入四大書院讀書,都是千難萬難,楊蘊秋隱約能夠猜測到,這個世界進入四大書院的難度,比高考考上名校的難度,絕對高了不止十倍。
楊蘊秋覺得他自己考恐怕也考不上,沒辦法,誰讓這根本就是架空的曆史,他知道的那些文章典籍,這個時空可能就是完全不存在。
當然,因為文化浩劫的緣故,他也不是特別確定,恐怕隻有盡量搜集一些古時候遺留下來的書籍對照一番,才能知道究竟。
可惜書籍珍貴,被世家大族壟斷。現在船上有的,世麵上流傳的那些的經義文章,楊蘊秋完全沒見過,而且也太淺顯無趣了點兒。
浩浩中華天朝上國,從來都文化鼎盛,見到這般情形,哪怕不是自己的世界。楊蘊秋的心裏麵,多多少少有點兒不是滋味。
與此同時,讀書人的數目很少,但武人的數目卻很多。
不隻是江湖上的有所謂的俠士,還有綠林人物,朝廷也有提刑司,也有‘裁決軍’,裁決軍都是朝廷自己組織的高手。
太祖起家的時候,收集了許多古籍。裏麵就有不少珍貴的武林秘籍,所以他自己培養出來的高手,比江湖上的那些高手隻強不差。
為了約束江湖人的行動,於是就組成了裁決軍,平日裏絕對感覺不到他們的氣息,可一旦江湖人的舉動威脅到國祚。或者有人去提刑司舉報,並且提刑司調查完畢,確認罪行。裁決軍就會出動,而且每每成功的多,失敗的少,就是好些綠林強人,也都栽在朝廷手裏。
楊蘊秋這才確定,眼下這個朝廷還是很安穩,並不是擺設,秩序井然。
有秩序挺好的,楊蘊秋要是想得到這個世界,想打造基地。那亂世容易露頭,但以他現在手底下的實力,本身開拓的基地都沒消化掉。真沒興趣再多收集幾個,若隻想安安穩穩地呆到可以回家,便順利離開,還是有秩序的地方比較容易生存。
亂世人命如草芥,他就是不怕,也討厭那些層出不窮的麻煩。
船上的書實在很少,楊蘊秋很快就讀完了,閑來無事,阿紅照顧的好,就幹脆就教阿紅下棋、畫畫來打發時間。
這顯然令人驚訝,高義甚至大驚,見他是真心實意,也不免為阿紅高興,叫了阿紅過去,正正經經地拜了先生。
楊蘊秋雖說看過書,知道現在知識難得,到底並沒有真正感受過,也沒有那個概念,隻當哄小孩兒玩了,上午和阿紅擺擺棋譜,下午就教她畫幾筆畫,晚上還拉著小姑娘講講故事。
高姑娘到是很自覺地走避,再不肯在他眼前亂轉,大概是不肯偷師,隻是偶爾總忍不住用不知是幽怨,還是難過的目光掃他幾眼。
阿紅到是一日快活過一日。
後來楊蘊秋晚上講故事的時候,便把船上的幾個侍女,還有高姑娘都叫來聽,說的隻是一些佛經,或者哲理小故事,都不長,也不很紮眼,可這些女孩子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隻是偶爾他夾雜幾個鬼故事講出來,嚇得一群女孩子嘰喳亂叫,吵得那些船上的船工,還有高家的侍衛都探頭探腦的,卻也別有意趣。
楊蘊秋講出來的那些故事,也都讓人抄寫整理好,送到了高義的案頭。
由此可見,高家真不是什麽普通人家,普通人家也養不起那麽多能識文斷字的奴仆。
高義看到一則講‘鬼怪報仇’的,讀了楊蘊秋說的因果報應之類的說法,看著看著,就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運功調息良久,這才恢複,忍不住若有所思地呢喃:“家裏習武的長輩,不到四十歲就身體衰老,越發不中用,反而是不喜歡習武,不喜歡出去闖蕩的讀書人,更健康一些……莫不是因為外麵惹禍太多,才招致禍患?”
雖然文化傳播被阻斷,可宗教影響力卻是日益深厚。
這個時代的人多相信神佛,也信果報,武林人士雖說在這方麵不大講究,但身在這樣的時代,自然從心裏頭還是信的。
高義這會兒就忍不住琢磨,等回去之後勸勸父親他們,家裏暗處的產業要是能轉型,就趕緊轉型,他們高家已經夠有錢的,實在沒必要一直做刀頭舔血的買賣。
那樣的生意來錢是快,但眼瞅著小輩裏出息的越發少,病病歪歪地增多,長輩們的功夫也衰退,還要時常惦記著,別讓人找上門尋仇,日子過得也太沒戰戰兢兢。
不說高義怎麽若有所思。
船終於靠岸了。
居然半點兒想象中必定會有的風波。都沒有遇上,高義驚喜之餘,卻更加不舒服,最讓難受的時光,就是等候即將落下來的刀子的時刻。等刀子真正落下,反而不用想那麽多。
裴家那邊放了話,一定要讓高家得到教訓,不可能讓他們順利把貨物都送回鄔堡去,沒有在船上出手,必然會在岸上出手。
如果失言,裴家也就不用在道上混了。
這些是高家的家務事。高義不會跟楊蘊秋說,楊蘊秋自然不知道,他字心心念念著趕緊去逛一逛,看看情況。
岸上就是歸縣,算是上縣,人口不少,街麵也十分繁華。
楊蘊秋下了船,即便是他,腳踏實地的時候。也不免長長吐出口氣來。在船上搖搖晃晃這般久,任誰也受不了,再說,他很少坐船。
靠了岸,他本要先去衙門入籍,高義就拍著胸口大包大攬地給攬下來。連連保證一定把事兒都給辦妥,讓他先跟高家的下人們去安置。
碼頭上停了好幾輛車,還有十幾個人下人在等待。每個人手裏都是高高的挑著燈籠,上麵大紅的高字,顯得喜氣洋洋。
楊蘊秋沒先上車,等到下人們把行禮都打包好,送到車上,又等高姑娘也上了馬車,這才帶著阿紅上去。
車輛不算好,幹淨是很幹淨,就是不夠大,也不夠平穩。
當然。楊蘊秋是見慣了好東西,這才覺得不好,其實在歸縣。這樣的車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夠坐得上,拿出自己的皮草當坐墊,他自己跟阿紅一起坐。
沒多長時間,就到高家的一座別院。
位置不錯,周圍的環境也還算清淨,就是這個別院的裝潢有點兒俗氣,不夠雅靜,仆人們正忙忙活活地收拾東西,一派雜亂。
阿紅笑道:“這房子是前兩天才收回來自用,以前租借給一個鹽商住,東西都要拆換,咱們來得早了些,怕是得忙一陣子。”
其實高家在歸縣還有一些別院,可位置和環境都比它差得遠,高義就寧願麻煩一點兒,再說,勞累的都是下人,他們當主子的坐享其成,耽誤片刻也無妨。
楊蘊秋幹脆就讓阿紅她們幾個侍女帶著出去逛逛街。
這是個陌生的位麵,市井之間是小道消息流傳最廣的地方,他想知道些當地的民情風俗,老呆在屋子裏聽別人說,自然比不上自己出去轉一轉。
阿紅如今對楊蘊秋絕對是言聽計從,回過高義,又領了一些碎銀子,換了幾串大錢,就很開心地帶著自家先生出門。
結果她自己買的東西,到比楊蘊秋買的多很多。各種蜜餞,小點心,小玩具,還有看著精致,實際上完全不值錢的首飾,零零碎碎買了一大堆。
楊蘊秋也不覺感歎,女孩子習武果然有好處,拎著一大袋子東西,居然半點兒也不覺得累。
四下轉了轉,街市上綢緞莊,首飾鋪子都挺多的,最豪華的還是永安書肆。
歸縣隻有這一家書肆,是由官府開辦,阿紅細細給他解說了幾句,在歸縣,想買書居然要縣裏發的憑證,還得排隊等。
楊蘊秋聽得滿頭黑線,明明讀書人越發的少,那些世家大族不去廣納門徒,竟還搞成這樣,再如此下去,讀書人的地位再高,又能形成什麽影響力?
這個世界上,終歸還是勢力大的一方占據主導地位的。
不過,朝廷和開明的世家諸公,顯然都察覺出不妥,努力在鼓勵人們讀書,隻是書籍很少,還是靠手抄,連印刷術都不存在,書本想大範圍售出,的確有困難,再加上世家雖知道應該培養人才,盡量培養讀書人,可敝帚自珍的思想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被克服。大家都是你藏一手,我也藏一手,生怕別人把自家的底牌學了去,事情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也並不奇怪。
隨意閑逛了一會兒,就看見一家酒樓。
楊蘊秋到不怎麽餓,不過,的確逛街也逛煩了,幹脆就上去叫了一壺酒,幾個小菜,略微歇歇腳,這種茶樓酒肆,本是消息最靈通的地方。
坐下,他就打發阿紅去買她垂涎已久的桂花糕,然後把一塊兒碎銀子塞給店小二,笑道:“小二哥,在下初來乍到,打算在歸縣落戶。置辦一份產業,不知道咱們歸縣有沒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地方。”
店小二拿了賞錢,一看,夠他兩個月的工錢了,心下高興,連忙事無巨細地說了一遍歸縣都有哪些世家豪門不好招惹。
“公子,咱們歸縣討生活並不難。可還是有些得注意,最近一段時日,隻要不去招惹兩個大姓就好,一個是裴家,一個是高家,這兩個在歸縣都有大買賣,又向來不對付,偏偏還是綠林道上的好漢,別看高家的管家個個慈眉善目。其實也都是一怒拔刀的主兒,至於裴家,那是連門麵工夫也不肯做,去年,高家二房的小公子,和裴家大房的長公子為了晚翠樓的月河姑娘起了衝突。打得頭破血流,裴家的長公子還一不小心,傷了腦子。聽說是傻了,請了大夫都看不好,兩家鬧到現在,彼此之間的衝突更嚴重,您就小心一點兒,別被攪合進去。”
店小二又說歸縣的縣令姓程,叫程非,是個老實人,能力不強,性情卻好。在歸縣連任兩屆,就是歸縣的父老們不願意他走。
一任地方官,先不說能力如何。隻要他老老實實,不要作踐人,對老百姓來說,就相當難得。
店小二顯然也是個大嘴巴,不用楊蘊秋問,各種有用沒用的都說了一大堆。
“可惜,咱們歸縣付先生的文圖書院辦不下去了,哎,那些大富大貴人家的公子,還有世家的公子,都願意去鳳縣那邊,就守著天下四大書院的天恩書院,哪怕進不去,就近找個先生讀書,也能沾染些四大書院的斯文氣,誰還肯讀自己縣裏的文圖書院,隻是苦了縣裏的窮苦人家,以往付先生能支應的時候,並不介意縣裏的窮孩子去蹭課,能認識幾個字,學些算數,回家就能找份不錯的工作,養家糊口,如今這個便利恐怕要沒了。”
不一會兒,阿紅回來,楊蘊秋又問了幾句閑話,就放了店小二去照應其他人。
在酒肆裏吃過一會兒酒,楊蘊秋就沒有繼續轉,和阿紅回去,沒想到,剛一回去,高義就幫他把戶籍辦好了,還很體貼的把身份憑證,路引之類都準備齊全。
他這屬於從海外回鄉歸附,程縣令很高興,除了照例賜下的三畝良田外,還讓縣衙貼補了五貫銀錢,高義全幫他帶回來,交接清楚。
楊蘊秋笑了笑,心裏記得自己得了高義的恩惠,雖說都不是大事,他也辦得成,可要是沒有高家帶他來,又沒有高家的人脈關係,他以後想發展也難得很,說不得還真要幫他一把。
他已經看出來,高家現在是外鬆內緊,外麵看著防備鬆弛,其實裏麵幾乎是三步就一個崗哨,高家必然是遇見了對頭。
想必就是在市井裏聽來的那個裴家。
裴家的長公子病成了傻子,又怎麽肯輕易放過高家?
本來他拿到戶籍了就打算搬出去住,現下看來,馬上走反而不合適,楊蘊秋便在高家的別院裏又住下,每日教導一下阿紅下棋作畫,偶爾也教一點兒樂理,看著古代一妹子辛辛苦苦,嚴肅認真地背樂理知識,到也頗有意思。
這日,楊蘊秋隨意地吃了幾口雪霜米,又夾了兩片肉片,漫不經心地吃著,就看見外麵進來一個侍女,和高義說了句話,高義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怎麽了?”
楊蘊秋問了句。
高義深吸了口氣,板著臉道:“我的商隊被人襲擊……幸好貨物損失沒太嚴重,這一次是先讓阿文他們去探探路。”
其實,哪怕是探路,他也做得很真,短時間之內,再沒有更好的應對,他是分出了好幾撥人當掩飾,結果,不隻是真正的商隊讓人家給打了個措手不及,這幾夥兒假的也都被對手襲擊,而且高家的人,一觸即潰,相當悲慘。
高義無語。
這就是一力降十會。
都說裴家的人是大老粗,可人家不精通水戰,你又準備的很充分,人家就不和你在水裏較量。
裴家的人就令大軍壓陣,全麵布防,哪怕明知道有很多方向的商隊就是擺設,並不是真正押運的人選,人家還是,如獅子搏兔,依舊拚盡全力。”
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你的陰謀詭計,反正全打趴下就行。
楊蘊秋聞言失笑,對裴家人的做派,還真說不上不喜歡,他現在是站在高家一邊,其實這裏麵可分不出對錯,端看雙方出招。
“高家和裴家,在歸縣的人手相差很多?”
高義苦笑:“不隻是人數的問題,我們家的那些人都疏於操練日久,養尊處優慣了。”裴家那邊還是黑道上的買賣占了大頭,論武力,沒法子比。
這些年高家和裴家不分勝負,不過是仗著是在京城,大家動腦子多,動手的時候少,真要動手,看硬功夫,高家真有些底氣不足。
楊蘊秋勾了勾唇角:“不如就繼續走海路?距離還近一些呢。”
聊了這麽久,他知道高家的貨物是要送去京城,其實不必走陸地,海路也可以,隻是走海路的話,要過一個‘月上彎’,裏麵暗流多,礁石多,而且還沒有海圖,實在是不能冒險。
偏偏隻有那些自己建立鄔堡的世家大族,才從亂世裏勉強保留下一些讀書種子,到現在,他們居然還是奇貨可居,並不願意把自己的知識大範圍傳播。
正經的經書尚且流傳不多了,琴、棋、書、畫四藝更是從略微也算普及的技藝,變成隻有高端人才才能掌握的。
如今真正精通四藝的讀書人,鳳毛麟角。
至於這裏的女孩子們,除了世家大族的閨秀之外,能正正經經寫幾個字,認識自己的名字,那就相當難得,要是再懂一些管家算賬的知識,便足夠嫁給中上等的人家去做新婦。
朝廷為了鼓勵世家大族多開辦書院,培養人才,也給出很多特權,如今四大書院的山長,地位簡直堪比朝廷裏的宰相,影響力恐怕比宰相還要更大些。
每年平民百姓想進入四大書院讀書,都是千難萬難,楊蘊秋隱約能夠猜測到,這個世界進入四大書院的難度,比高考考上名校的難度,絕對高了不止十倍。
楊蘊秋覺得他自己考恐怕也考不上,沒辦法,誰讓這根本就是架空的曆史,他知道的那些文章典籍,這個時空可能就是完全不存在。
當然,因為文化浩劫的緣故,他也不是特別確定,恐怕隻有盡量搜集一些古時候遺留下來的書籍對照一番,才能知道究竟。
可惜書籍珍貴,被世家大族壟斷。現在船上有的,世麵上流傳的那些的經義文章,楊蘊秋完全沒見過,而且也太淺顯無趣了點兒。
浩浩中華天朝上國,從來都文化鼎盛,見到這般情形,哪怕不是自己的世界。楊蘊秋的心裏麵,多多少少有點兒不是滋味。
與此同時,讀書人的數目很少,但武人的數目卻很多。
不隻是江湖上的有所謂的俠士,還有綠林人物,朝廷也有提刑司,也有‘裁決軍’,裁決軍都是朝廷自己組織的高手。
太祖起家的時候,收集了許多古籍。裏麵就有不少珍貴的武林秘籍,所以他自己培養出來的高手,比江湖上的那些高手隻強不差。
為了約束江湖人的行動,於是就組成了裁決軍,平日裏絕對感覺不到他們的氣息,可一旦江湖人的舉動威脅到國祚。或者有人去提刑司舉報,並且提刑司調查完畢,確認罪行。裁決軍就會出動,而且每每成功的多,失敗的少,就是好些綠林強人,也都栽在朝廷手裏。
楊蘊秋這才確定,眼下這個朝廷還是很安穩,並不是擺設,秩序井然。
有秩序挺好的,楊蘊秋要是想得到這個世界,想打造基地。那亂世容易露頭,但以他現在手底下的實力,本身開拓的基地都沒消化掉。真沒興趣再多收集幾個,若隻想安安穩穩地呆到可以回家,便順利離開,還是有秩序的地方比較容易生存。
亂世人命如草芥,他就是不怕,也討厭那些層出不窮的麻煩。
船上的書實在很少,楊蘊秋很快就讀完了,閑來無事,阿紅照顧的好,就幹脆就教阿紅下棋、畫畫來打發時間。
這顯然令人驚訝,高義甚至大驚,見他是真心實意,也不免為阿紅高興,叫了阿紅過去,正正經經地拜了先生。
楊蘊秋雖說看過書,知道現在知識難得,到底並沒有真正感受過,也沒有那個概念,隻當哄小孩兒玩了,上午和阿紅擺擺棋譜,下午就教她畫幾筆畫,晚上還拉著小姑娘講講故事。
高姑娘到是很自覺地走避,再不肯在他眼前亂轉,大概是不肯偷師,隻是偶爾總忍不住用不知是幽怨,還是難過的目光掃他幾眼。
阿紅到是一日快活過一日。
後來楊蘊秋晚上講故事的時候,便把船上的幾個侍女,還有高姑娘都叫來聽,說的隻是一些佛經,或者哲理小故事,都不長,也不很紮眼,可這些女孩子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隻是偶爾他夾雜幾個鬼故事講出來,嚇得一群女孩子嘰喳亂叫,吵得那些船上的船工,還有高家的侍衛都探頭探腦的,卻也別有意趣。
楊蘊秋講出來的那些故事,也都讓人抄寫整理好,送到了高義的案頭。
由此可見,高家真不是什麽普通人家,普通人家也養不起那麽多能識文斷字的奴仆。
高義看到一則講‘鬼怪報仇’的,讀了楊蘊秋說的因果報應之類的說法,看著看著,就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運功調息良久,這才恢複,忍不住若有所思地呢喃:“家裏習武的長輩,不到四十歲就身體衰老,越發不中用,反而是不喜歡習武,不喜歡出去闖蕩的讀書人,更健康一些……莫不是因為外麵惹禍太多,才招致禍患?”
雖然文化傳播被阻斷,可宗教影響力卻是日益深厚。
這個時代的人多相信神佛,也信果報,武林人士雖說在這方麵不大講究,但身在這樣的時代,自然從心裏頭還是信的。
高義這會兒就忍不住琢磨,等回去之後勸勸父親他們,家裏暗處的產業要是能轉型,就趕緊轉型,他們高家已經夠有錢的,實在沒必要一直做刀頭舔血的買賣。
那樣的生意來錢是快,但眼瞅著小輩裏出息的越發少,病病歪歪地增多,長輩們的功夫也衰退,還要時常惦記著,別讓人找上門尋仇,日子過得也太沒戰戰兢兢。
不說高義怎麽若有所思。
船終於靠岸了。
居然半點兒想象中必定會有的風波。都沒有遇上,高義驚喜之餘,卻更加不舒服,最讓難受的時光,就是等候即將落下來的刀子的時刻。等刀子真正落下,反而不用想那麽多。
裴家那邊放了話,一定要讓高家得到教訓,不可能讓他們順利把貨物都送回鄔堡去,沒有在船上出手,必然會在岸上出手。
如果失言,裴家也就不用在道上混了。
這些是高家的家務事。高義不會跟楊蘊秋說,楊蘊秋自然不知道,他字心心念念著趕緊去逛一逛,看看情況。
岸上就是歸縣,算是上縣,人口不少,街麵也十分繁華。
楊蘊秋下了船,即便是他,腳踏實地的時候。也不免長長吐出口氣來。在船上搖搖晃晃這般久,任誰也受不了,再說,他很少坐船。
靠了岸,他本要先去衙門入籍,高義就拍著胸口大包大攬地給攬下來。連連保證一定把事兒都給辦妥,讓他先跟高家的下人們去安置。
碼頭上停了好幾輛車,還有十幾個人下人在等待。每個人手裏都是高高的挑著燈籠,上麵大紅的高字,顯得喜氣洋洋。
楊蘊秋沒先上車,等到下人們把行禮都打包好,送到車上,又等高姑娘也上了馬車,這才帶著阿紅上去。
車輛不算好,幹淨是很幹淨,就是不夠大,也不夠平穩。
當然。楊蘊秋是見慣了好東西,這才覺得不好,其實在歸縣。這樣的車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夠坐得上,拿出自己的皮草當坐墊,他自己跟阿紅一起坐。
沒多長時間,就到高家的一座別院。
位置不錯,周圍的環境也還算清淨,就是這個別院的裝潢有點兒俗氣,不夠雅靜,仆人們正忙忙活活地收拾東西,一派雜亂。
阿紅笑道:“這房子是前兩天才收回來自用,以前租借給一個鹽商住,東西都要拆換,咱們來得早了些,怕是得忙一陣子。”
其實高家在歸縣還有一些別院,可位置和環境都比它差得遠,高義就寧願麻煩一點兒,再說,勞累的都是下人,他們當主子的坐享其成,耽誤片刻也無妨。
楊蘊秋幹脆就讓阿紅她們幾個侍女帶著出去逛逛街。
這是個陌生的位麵,市井之間是小道消息流傳最廣的地方,他想知道些當地的民情風俗,老呆在屋子裏聽別人說,自然比不上自己出去轉一轉。
阿紅如今對楊蘊秋絕對是言聽計從,回過高義,又領了一些碎銀子,換了幾串大錢,就很開心地帶著自家先生出門。
結果她自己買的東西,到比楊蘊秋買的多很多。各種蜜餞,小點心,小玩具,還有看著精致,實際上完全不值錢的首飾,零零碎碎買了一大堆。
楊蘊秋也不覺感歎,女孩子習武果然有好處,拎著一大袋子東西,居然半點兒也不覺得累。
四下轉了轉,街市上綢緞莊,首飾鋪子都挺多的,最豪華的還是永安書肆。
歸縣隻有這一家書肆,是由官府開辦,阿紅細細給他解說了幾句,在歸縣,想買書居然要縣裏發的憑證,還得排隊等。
楊蘊秋聽得滿頭黑線,明明讀書人越發的少,那些世家大族不去廣納門徒,竟還搞成這樣,再如此下去,讀書人的地位再高,又能形成什麽影響力?
這個世界上,終歸還是勢力大的一方占據主導地位的。
不過,朝廷和開明的世家諸公,顯然都察覺出不妥,努力在鼓勵人們讀書,隻是書籍很少,還是靠手抄,連印刷術都不存在,書本想大範圍售出,的確有困難,再加上世家雖知道應該培養人才,盡量培養讀書人,可敝帚自珍的思想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被克服。大家都是你藏一手,我也藏一手,生怕別人把自家的底牌學了去,事情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也並不奇怪。
隨意閑逛了一會兒,就看見一家酒樓。
楊蘊秋到不怎麽餓,不過,的確逛街也逛煩了,幹脆就上去叫了一壺酒,幾個小菜,略微歇歇腳,這種茶樓酒肆,本是消息最靈通的地方。
坐下,他就打發阿紅去買她垂涎已久的桂花糕,然後把一塊兒碎銀子塞給店小二,笑道:“小二哥,在下初來乍到,打算在歸縣落戶。置辦一份產業,不知道咱們歸縣有沒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地方。”
店小二拿了賞錢,一看,夠他兩個月的工錢了,心下高興,連忙事無巨細地說了一遍歸縣都有哪些世家豪門不好招惹。
“公子,咱們歸縣討生活並不難。可還是有些得注意,最近一段時日,隻要不去招惹兩個大姓就好,一個是裴家,一個是高家,這兩個在歸縣都有大買賣,又向來不對付,偏偏還是綠林道上的好漢,別看高家的管家個個慈眉善目。其實也都是一怒拔刀的主兒,至於裴家,那是連門麵工夫也不肯做,去年,高家二房的小公子,和裴家大房的長公子為了晚翠樓的月河姑娘起了衝突。打得頭破血流,裴家的長公子還一不小心,傷了腦子。聽說是傻了,請了大夫都看不好,兩家鬧到現在,彼此之間的衝突更嚴重,您就小心一點兒,別被攪合進去。”
店小二又說歸縣的縣令姓程,叫程非,是個老實人,能力不強,性情卻好。在歸縣連任兩屆,就是歸縣的父老們不願意他走。
一任地方官,先不說能力如何。隻要他老老實實,不要作踐人,對老百姓來說,就相當難得。
店小二顯然也是個大嘴巴,不用楊蘊秋問,各種有用沒用的都說了一大堆。
“可惜,咱們歸縣付先生的文圖書院辦不下去了,哎,那些大富大貴人家的公子,還有世家的公子,都願意去鳳縣那邊,就守著天下四大書院的天恩書院,哪怕進不去,就近找個先生讀書,也能沾染些四大書院的斯文氣,誰還肯讀自己縣裏的文圖書院,隻是苦了縣裏的窮苦人家,以往付先生能支應的時候,並不介意縣裏的窮孩子去蹭課,能認識幾個字,學些算數,回家就能找份不錯的工作,養家糊口,如今這個便利恐怕要沒了。”
不一會兒,阿紅回來,楊蘊秋又問了幾句閑話,就放了店小二去照應其他人。
在酒肆裏吃過一會兒酒,楊蘊秋就沒有繼續轉,和阿紅回去,沒想到,剛一回去,高義就幫他把戶籍辦好了,還很體貼的把身份憑證,路引之類都準備齊全。
他這屬於從海外回鄉歸附,程縣令很高興,除了照例賜下的三畝良田外,還讓縣衙貼補了五貫銀錢,高義全幫他帶回來,交接清楚。
楊蘊秋笑了笑,心裏記得自己得了高義的恩惠,雖說都不是大事,他也辦得成,可要是沒有高家帶他來,又沒有高家的人脈關係,他以後想發展也難得很,說不得還真要幫他一把。
他已經看出來,高家現在是外鬆內緊,外麵看著防備鬆弛,其實裏麵幾乎是三步就一個崗哨,高家必然是遇見了對頭。
想必就是在市井裏聽來的那個裴家。
裴家的長公子病成了傻子,又怎麽肯輕易放過高家?
本來他拿到戶籍了就打算搬出去住,現下看來,馬上走反而不合適,楊蘊秋便在高家的別院裏又住下,每日教導一下阿紅下棋作畫,偶爾也教一點兒樂理,看著古代一妹子辛辛苦苦,嚴肅認真地背樂理知識,到也頗有意思。
這日,楊蘊秋隨意地吃了幾口雪霜米,又夾了兩片肉片,漫不經心地吃著,就看見外麵進來一個侍女,和高義說了句話,高義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怎麽了?”
楊蘊秋問了句。
高義深吸了口氣,板著臉道:“我的商隊被人襲擊……幸好貨物損失沒太嚴重,這一次是先讓阿文他們去探探路。”
其實,哪怕是探路,他也做得很真,短時間之內,再沒有更好的應對,他是分出了好幾撥人當掩飾,結果,不隻是真正的商隊讓人家給打了個措手不及,這幾夥兒假的也都被對手襲擊,而且高家的人,一觸即潰,相當悲慘。
高義無語。
這就是一力降十會。
都說裴家的人是大老粗,可人家不精通水戰,你又準備的很充分,人家就不和你在水裏較量。
裴家的人就令大軍壓陣,全麵布防,哪怕明知道有很多方向的商隊就是擺設,並不是真正押運的人選,人家還是,如獅子搏兔,依舊拚盡全力。”
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你的陰謀詭計,反正全打趴下就行。
楊蘊秋聞言失笑,對裴家人的做派,還真說不上不喜歡,他現在是站在高家一邊,其實這裏麵可分不出對錯,端看雙方出招。
“高家和裴家,在歸縣的人手相差很多?”
高義苦笑:“不隻是人數的問題,我們家的那些人都疏於操練日久,養尊處優慣了。”裴家那邊還是黑道上的買賣占了大頭,論武力,沒法子比。
這些年高家和裴家不分勝負,不過是仗著是在京城,大家動腦子多,動手的時候少,真要動手,看硬功夫,高家真有些底氣不足。
楊蘊秋勾了勾唇角:“不如就繼續走海路?距離還近一些呢。”
聊了這麽久,他知道高家的貨物是要送去京城,其實不必走陸地,海路也可以,隻是走海路的話,要過一個‘月上彎’,裏麵暗流多,礁石多,而且還沒有海圖,實在是不能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