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浩和梁老對眼神的時候,他倆都沒注意到在縣政府門口漸漸聚集起了華林鄉的鄉民。


    這群以前專業堵政府大門的鄉民們默默地站在有著秋老虎之稱的毒辣的太陽底下,一動不動地站著。熱氣騰騰的地麵在炎陽的暴曬下泛著粼粼的白光,強勁的西北風也像被太陽曬化了般鬆軟無力,在外麵高達近四十度的高溫下,這些神情嚴肅的村民如同恒古的神,更像是古希臘的泥雕般呆立。


    人間奇遇莫過於此,在縣政府工作的人望著這群曾經讓他們一到節假日便心驚膽戰的鄉民,也是這群刁民曾經讓整個縣城都聞之色變。但近一年時間沒見,他們心中的惶恐慢慢地平淡下來,但他們沒想到這幫讓他們又恨又怕的鄉民竟然再次揭開他們隱藏在心裏的驚恐,聚集在縣政府門口。可這次這幫人竟然轉性不再是為了要救濟,而是為了一個人——他們的書記。


    這樣的轉變讓他們驚歎,更把他們折服。他們沒想到昔日隻顧自己的村民這次竟然不為自己而來,更沒想到這群如同舊時的綠林好漢此刻竟然像乖巧的綿羊般默默地站在這裏。盡管他們知道這隻是短暫的平靜,更能感受到這種平靜下蘊藏著即將噴湧的火山。但隻是眼前的光景已使他們錯愕,遑論背後潛伏的危機。


    大部分縣政府工作人員沒有把陳浩和華林鄉鄉黨委書記聯係在一起,蓋因陳浩算上這次隻來過縣政府三次,而他來的時候極為低調,唯一一次在《人民的好鄉長》那篇文章上的上鏡的圖片隻有有心人才留意,所以很多人在感歎華林鄉鄉黨委書記的魅力竟能馴服這幫桀驁不羈的村民時卻也還在迷惑,華林鄉的書記到底是誰?他們卻萬萬沒有料到那位呆在會議室裏帶著陽光般笑容的年輕人竟然是華林鄉黨委書記,更沒想到一旦這件事沒能處理好帶來的後果。


    農村有句諺語:咬人的狗不叫。


    已被鄉民們溫順的表象迷惑的縣政府工作人員此刻全然忘記這幫“刁民”的凶狠,反而升起同情的心,這麽毒的太陽可別把人曬暈,有些工作人員甚至拿出自己那把到處都是補丁的傘給他們遮太陽,更有些好事者想問他們是不是找錯了地方。


    在縣委書記辦公室裏呆著的鄭柏傑更是坐立不安,知道工作組實際目標是陳浩的他更知道這件事遠不是眼前看到的這麽簡單。


    拋卻陳浩是恩師的得意弟子,更是放在他這接受磨練的緣由。單單是陳浩在華林鄉做出的成績也讓他看重,曹家村發生的事他也知道,他不知道陳浩用什麽方法讓全體曹家村人口徑如此一致。但這件事已圓滿解決,他也不禁鬆口氣。他知道陳浩在華林鄉的威望,但沒想到陳浩的威望竟然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能讓華林鄉村民傾巢而出聚集在政府門口,這種情況他從沒見過,但他也為恩師有這樣的弟子感到自豪。


    村民能聚集在這讓他鬆了口氣卻提起心神,這種矛盾的心情導致他坐立不安。作為黨培養多年的幹部,村民這種做法有威懾政府的嫌疑,但從個人角度出發,他又讚成他們的做法,這無關私心,隻有公心,公道自在人心。


    他無權去幹涉中紀委的行動,但他必須打破這樣的僵局,否則,他怕華林鄉這幫不是善茬的鄉民會鬧事,更怕這幫人好心辦錯事。借給梁老上茶水的時機,他附在梁老耳邊簡要地把村民聚集在縣政府的情況匯報給這位脾氣耿直的長者,他相信以梁老的智慧必然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梁老眼神極其複雜地看了陳浩一眼,又打出個電話後哼了一聲走出會議室。


    陳浩卻也不鳥貌似氣哄哄的梁老,牢記著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他恭敬地和鄭柏傑書記打過招呼後也轉身離開辦公室,這種僵持的局麵是他刻意造成的。要是他配合梁老的詢問,事情也不至於弄成這樣。但一向我行我素的陳浩並不後悔,他就是要借助這次機會像想要整他的人發出信號,他不是個任人捏的柿子。


    其實,工作組這次下來兵分兩路,一路由梁老帶隊來到懷仁縣,另一路直撲肅縣。剛才梁老打電話正是詢問那邊的調查情況,沒想到陳浩通過顧彩蓮早已在蘇南省紀委部門做了財產登記,下到肅縣的工作組自然也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證據。


    且不提陳浩如何在鄉民們的擁戴下離開縣政府,也不提中紀委工作組悄悄地打點行裝回京城。


    在有心人眼裏,中紀委工作組下蘇南省這件事透著些許古怪。首先,要查一個鄉幹部,用不著動用如此大的仗勢,縣級紀委部門完全可以辦理此事,即便縣裏不行那還有市紀檢部門,中紀委一下跨越三個台階直接查實在違反常規。其次是蘇南省方麵的情況,如果說他們做出反應那是正常的情理,但蘇南省省委省政府偏偏沒有任何動靜,包括其所轄的相關市縣也沒做出反應,這樣的事完全出乎他們的想象。最後,調查和被調查對象沒有一個人對這件事發表任何言論,如同這件事沒有發生一般,這豈非咄咄怪事。


    回到鄉裏的陳浩沒注意或是根本無視躲在副書記辦公室裏王昌臨投來的複雜眼神,他接到了來自光州市大嫂宋玉梅的電話,這讓他的心情頓時開朗起來。


    沿海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光州市,這座以前是南海邊的小漁村完全變了樣,由於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被那位帶有傳奇色彩的老人畫的一個圈圈在裏麵成為國內改革開放的窗口,更在一九八零年建設160米高的國貿大廈時以“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創造了“光州奇跡”,同年建立了第一家中科院與地市合辦的光州科技工業園更成為國內各地建設高新技術園區的藍本,這座已初具規模的特區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四麵八方的投資者到這裏尋找商機,更吸引大量的外來人員前來淘金。


    宋玉梅就是這批淘金者的人員之一,在陳樹彬的幫助下,光州市第一家鴻宇西餐廳在市中心的繁華地段順利開業,優雅的環境、溫馨的氣氛和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讓西餐廳一開業就吸引大批喜歡第一個吃螃蟹的年輕人前來光顧,在這裏享受到上帝般服務的就餐者成為鴻宇的免費宣傳者,也造就了鴻宇西餐店的門庭若市。


    宋玉梅接受了陳浩的先進理念,也完成陳浩一直想開快餐店的夢想,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又在在鴻宇西餐店的旁邊又開了一家鴻宇中式快餐店,價格實惠而且分量足,菜式豐富多彩、味道也相當不錯,成為西餐店的有利補充,這兩個店把高端顧客和中低端顧客一網打盡,成為光州市盈利最好的飯店。


    滿心歡喜的宋玉梅也好像年輕了十歲,在電話裏跟陳浩嘰嘰喳喳地分享著自己的喜悅,更是在電話裏不忘稱讚陳樹彬,說要不是他在那邊的政府機關打好招呼,恐怕飯店的生意也沒有這般順利。


    最後,還不忘提醒陳浩千萬別為工作累壞了自己的身體,還要他答應她下次再見麵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養的白白胖胖,否則,她就不認他這個小弟弟。


    要不是怕耽誤陳浩的工作,她還有很多話想跟他說。其實,她更想感謝的人是他,但她沒有說出口,隻因他不喜歡。


    感冒會傳染,其實快樂的心情照樣會傳染,聽著電話裏傳來的宋玉梅開心的話語,陳浩也完全忘卻工作組給他帶來的不快,跟大嫂嘻嘻哈哈地聊了一陣,他也感覺生活還是一如既往地美好,隻要你能找到快樂的根源。


    [奉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活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奈的舞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奈的舞者並收藏重活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