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趕緊點頭稱是的逃了出去,不一會兒方從哲就和韓曠走了進來,而這時候淩雪疑已經退到李建城身後站在他身邊。方從哲和韓曠兩人進來自然也看到了此女,看皇帝的樣子兩人並暗道:看來外界傳言皇帝對此女有意的說法並非是虛假的。
兩人先是朝拜皇帝,李建城揮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他自己一邊整理著那些玉牌一邊對他們說道:“方首輔和韓學士前來,是不是這國務卿的人選都已經理定好了啊!”
方從哲上前一步站出,他拿出一個小帖子遞給王安說道:“回稟陛下,正是此事,這是名貼還請陛下過目。”
方從哲這話說的,根本就沒有讓李建城修改的意思,而他李建城既然決定了要放棄朝政,也沒有要插手的意思。他確實就是立行公事的在查看,想必這些名單已經是他們談判無數次的結果了,恐怕也容不得他李建城在進行幹預了。
王安拿過名單,李建城仔細的翻看著那名單,他發現整個名單中三十五名國務卿總共三十五票其中東林和齊楚哲三黨人數各占四層每一邊都有15人!而還有5票卻不在這幾黨中間,擁有這幾票的人他們是屬於朝堂上的那些中立人員。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發現,看來這東林和另外三黨在怎麽囂張跋扈也無法無視那些中立派的意見啊!還是給他們留了五票。
這五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讓他李建城自己去聯係這些人,加上他的也才10票完全無法和那四黨抗衡。但是他李建城怎麽可能傻到去加入這場選票爭奪戰中去呢?他李建城才是應該被爭奪的對象,他隻有穩坐釣魚台才是符合他身份的王者之道。
就在這個時候李建城忽然在名單上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這是東林黨這邊的一個人名,這個人的名字正是葉向高。
看到這個人的名字李建城是驚奇不已啊!他立刻就對韓曠問道:“韓學士,你已經說服葉先生了?他願意來內閣上班了?朕看到這上麵有葉先生的名字啊!”
上班?韓曠有些不太適應皇帝的這些新詞,他啞然道:“呃,陛下,這個,微臣並沒有說服葉相公任命內閣職位。但是葉相公聽了陛下這個國務會後並表示願意加入國務會,微臣今天來就是要向陛下稟報此事的,不知道像葉相公這樣無職位的能否加入國務會!”
李建城聽了他的話卻是先愣了一下,接著就是啞然失笑了!沒想到這個葉向高居然想出來這麽一個辦法,這還真是耐不住寂寞啊!這人想出仕但卻又不願屈居人下,沒想到他居然要加入國務會。嗬嗬,李建城暗笑兩聲,葉向高這是在開先河啊!這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於是李建城並對韓曠笑道:“嗬嗬!可以啊!這有什麽不可以的,朕有說過加入國務會的人是一定要在朝堂有任職的嗎?像葉先生這樣德高望重被大夥認可的人這有什麽不可以的!嗬嗬,你回去告訴葉先生,這件事情朕準了!”
韓曠和方從哲都沒有想到皇帝這麽好說話,因為這些人早就看出來李建城並非是真的有意要讓葉向高回來,他隻是拿他當槍使不想任命內閣大臣而已,這些人哪一個會是傻子,李建城那點花花腸子他們怎麽可能看不出來。隻是這個問題都是雙方無法輕易讓步的事情而已,所以大夥才暫時同意了他李建城的觀點。
韓曠抬手行禮道:“謝皇上恩點,微臣一定將話帶到!”
李建城點了點頭,那份名單還給方從哲道:“這人員的問題朕覺得沒有什麽問題了,朕之前承諾的國務院朕也已經命人在設計,不日朕就會出資進行修建。修建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那麽國務會的臨時會議所就安排在建極殿(建極殿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舉行,裏麵朕已經讓人做過布置了!嗯,今天是11月27號,那麽下個月一號就好開始正式推進國會的進程,方首輔和韓學士下去之後就可以著手準備了。”
兩人聽了李建城的話並行禮稱是,現在的李建城也是越來越犀利了起來,即使是麵對方從哲和韓曠這樣政治老油條他也能輕鬆自如,李建城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可這兩人都還沒有離開的意思,李建城並望著他們道:“怎麽了,兩位愛卿還有什麽事嗎?”
方從哲和韓曠對望一眼,接著上前一步道:“回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李建城見了道:“方首輔有話請說,無需如此客氣!”
麵對李建城那一雙望著他的大眼睛,方從哲還真是有些無所適從,他說道:“呃,啟稟陛下!這個,陛下,近來我朝一直都有官使缺乏的事情,而今年陛下又貶除了一眾官使,雖然由下部上任了很多人,但是這下方官吏缺乏的問題卻是更嚴重了,臣等前來就是想和陛下商議一下這件事情!”
李建城聽了他的話鄒起來眉頭,如方從哲所說這明朝確實是從萬曆怠政開始就有缺乏官使得事情,這也是導致明朝社會不安定的一個重大因素。
於是李建城就問道:“這件事情方首輔和韓學士以為要如何解決!”
韓曠站上前來說道:“以微臣和首輔商議我們覺得應該要早開科舉!”
科舉製度並非自明朝起,卻在明朝發揚光大,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隻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
當時的考試分為三級,第一級是院試,考試者統稱為童生,這童生可不是指孩童,七八十歲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試範圍是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別以為秀才好考,考試成績有六等,隻有在這個考試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稱號,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資格去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叫“錄科”。
下一級的考試叫鄉試,這個所謂鄉試不是指鄉裏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裏出題,而且有名額限製。在這一級別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這舉人可就不簡單了,是有資格做官的。
最後一級會試,這個考試隻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也就是說,你的對手將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將在你們中間挑選三百人(可能有變動),但要注意,這三百人並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進士,他們隻是“貢生”,要想當進士,你還要再過一關。
那就是科舉考試的考場。當時的考場可不是今天光線明亮的教室,還有一大堆家長在外麵抱著西瓜等你。明代考試的考場叫做貢院,其實從其結構環境來看,可以稱其為牢房,他是一種單間房,叫做號房,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
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覺到,這幾乎就是一個籠子。考生在進去前要先搜身,隻能帶書具和燈具進去,每人發給三支蠟燭,進去後,號門馬上關閉上鎖,考生就在裏麵答題,晚上也在裏麵休息,但由於房間太小,考生隻能蜷縮著睡覺,真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就是經過這樣艱苦的考試之後,考生們才迎來了他們人生中最後一試,這就是殿試了。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將麵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這些可憐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頭的,他們隻能戰戰兢兢的答完問題,然後退出等待自己的命運。
整個考試就是這麽艱難,比咱們今天麵對的要幸苦上更多,李建城聽了韓曠的話就說道:“這提早開科舉嘛,可以是可以,隻是朕記得朕要開科舉時間應該安排在後年吧!現在怎麽提早也要到明年啊!考生們趕得及麽?”
方從哲聽了說道:“呃,陛下,這朝廷缺的人實在太多,這實在無法在拖一年,此事久則與朝堂天下安定不利!”
明朝的官員們都不是沒有眼光的人,李建城也點點頭說道:“既然這樣那就開吧!不斷今天開,明年也繼續開,反正是缺人,多開幾場也沒問題吧!這也是給那些趕不及的學子一個公平吧,不能讓人就這麽錯過了機會!”
皇帝這麽一說方從哲和韓曠都麵麵相似,皇帝居然要連開科舉兩年,這對於仕林人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方從哲和韓曠都沒有理由去阻止,本他們要求提前也許還得罪人了,這皇帝的這時候的公平原則這倒是一件好事,於是兩人都紛紛讚賞了皇帝,然後就請辭了。
這兩人快快的都走了,隻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李建城卻在想:科舉,這是選拔人才的時候啊!這個能不能想個辦法把他自己想要的人才也選出來,安排進朝野呢……
兩人先是朝拜皇帝,李建城揮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他自己一邊整理著那些玉牌一邊對他們說道:“方首輔和韓學士前來,是不是這國務卿的人選都已經理定好了啊!”
方從哲上前一步站出,他拿出一個小帖子遞給王安說道:“回稟陛下,正是此事,這是名貼還請陛下過目。”
方從哲這話說的,根本就沒有讓李建城修改的意思,而他李建城既然決定了要放棄朝政,也沒有要插手的意思。他確實就是立行公事的在查看,想必這些名單已經是他們談判無數次的結果了,恐怕也容不得他李建城在進行幹預了。
王安拿過名單,李建城仔細的翻看著那名單,他發現整個名單中三十五名國務卿總共三十五票其中東林和齊楚哲三黨人數各占四層每一邊都有15人!而還有5票卻不在這幾黨中間,擁有這幾票的人他們是屬於朝堂上的那些中立人員。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發現,看來這東林和另外三黨在怎麽囂張跋扈也無法無視那些中立派的意見啊!還是給他們留了五票。
這五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讓他李建城自己去聯係這些人,加上他的也才10票完全無法和那四黨抗衡。但是他李建城怎麽可能傻到去加入這場選票爭奪戰中去呢?他李建城才是應該被爭奪的對象,他隻有穩坐釣魚台才是符合他身份的王者之道。
就在這個時候李建城忽然在名單上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這是東林黨這邊的一個人名,這個人的名字正是葉向高。
看到這個人的名字李建城是驚奇不已啊!他立刻就對韓曠問道:“韓學士,你已經說服葉先生了?他願意來內閣上班了?朕看到這上麵有葉先生的名字啊!”
上班?韓曠有些不太適應皇帝的這些新詞,他啞然道:“呃,陛下,這個,微臣並沒有說服葉相公任命內閣職位。但是葉相公聽了陛下這個國務會後並表示願意加入國務會,微臣今天來就是要向陛下稟報此事的,不知道像葉相公這樣無職位的能否加入國務會!”
李建城聽了他的話卻是先愣了一下,接著就是啞然失笑了!沒想到這個葉向高居然想出來這麽一個辦法,這還真是耐不住寂寞啊!這人想出仕但卻又不願屈居人下,沒想到他居然要加入國務會。嗬嗬,李建城暗笑兩聲,葉向高這是在開先河啊!這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於是李建城並對韓曠笑道:“嗬嗬!可以啊!這有什麽不可以的,朕有說過加入國務會的人是一定要在朝堂有任職的嗎?像葉先生這樣德高望重被大夥認可的人這有什麽不可以的!嗬嗬,你回去告訴葉先生,這件事情朕準了!”
韓曠和方從哲都沒有想到皇帝這麽好說話,因為這些人早就看出來李建城並非是真的有意要讓葉向高回來,他隻是拿他當槍使不想任命內閣大臣而已,這些人哪一個會是傻子,李建城那點花花腸子他們怎麽可能看不出來。隻是這個問題都是雙方無法輕易讓步的事情而已,所以大夥才暫時同意了他李建城的觀點。
韓曠抬手行禮道:“謝皇上恩點,微臣一定將話帶到!”
李建城點了點頭,那份名單還給方從哲道:“這人員的問題朕覺得沒有什麽問題了,朕之前承諾的國務院朕也已經命人在設計,不日朕就會出資進行修建。修建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那麽國務會的臨時會議所就安排在建極殿(建極殿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舉行,裏麵朕已經讓人做過布置了!嗯,今天是11月27號,那麽下個月一號就好開始正式推進國會的進程,方首輔和韓學士下去之後就可以著手準備了。”
兩人聽了李建城的話並行禮稱是,現在的李建城也是越來越犀利了起來,即使是麵對方從哲和韓曠這樣政治老油條他也能輕鬆自如,李建城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可這兩人都還沒有離開的意思,李建城並望著他們道:“怎麽了,兩位愛卿還有什麽事嗎?”
方從哲和韓曠對望一眼,接著上前一步道:“回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李建城見了道:“方首輔有話請說,無需如此客氣!”
麵對李建城那一雙望著他的大眼睛,方從哲還真是有些無所適從,他說道:“呃,啟稟陛下!這個,陛下,近來我朝一直都有官使缺乏的事情,而今年陛下又貶除了一眾官使,雖然由下部上任了很多人,但是這下方官吏缺乏的問題卻是更嚴重了,臣等前來就是想和陛下商議一下這件事情!”
李建城聽了他的話鄒起來眉頭,如方從哲所說這明朝確實是從萬曆怠政開始就有缺乏官使得事情,這也是導致明朝社會不安定的一個重大因素。
於是李建城就問道:“這件事情方首輔和韓學士以為要如何解決!”
韓曠站上前來說道:“以微臣和首輔商議我們覺得應該要早開科舉!”
科舉製度並非自明朝起,卻在明朝發揚光大,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隻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
當時的考試分為三級,第一級是院試,考試者統稱為童生,這童生可不是指孩童,七八十歲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試範圍是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別以為秀才好考,考試成績有六等,隻有在這個考試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稱號,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資格去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叫“錄科”。
下一級的考試叫鄉試,這個所謂鄉試不是指鄉裏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裏出題,而且有名額限製。在這一級別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這舉人可就不簡單了,是有資格做官的。
最後一級會試,這個考試隻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也就是說,你的對手將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將在你們中間挑選三百人(可能有變動),但要注意,這三百人並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進士,他們隻是“貢生”,要想當進士,你還要再過一關。
那就是科舉考試的考場。當時的考場可不是今天光線明亮的教室,還有一大堆家長在外麵抱著西瓜等你。明代考試的考場叫做貢院,其實從其結構環境來看,可以稱其為牢房,他是一種單間房,叫做號房,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
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覺到,這幾乎就是一個籠子。考生在進去前要先搜身,隻能帶書具和燈具進去,每人發給三支蠟燭,進去後,號門馬上關閉上鎖,考生就在裏麵答題,晚上也在裏麵休息,但由於房間太小,考生隻能蜷縮著睡覺,真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就是經過這樣艱苦的考試之後,考生們才迎來了他們人生中最後一試,這就是殿試了。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將麵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這些可憐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頭的,他們隻能戰戰兢兢的答完問題,然後退出等待自己的命運。
整個考試就是這麽艱難,比咱們今天麵對的要幸苦上更多,李建城聽了韓曠的話就說道:“這提早開科舉嘛,可以是可以,隻是朕記得朕要開科舉時間應該安排在後年吧!現在怎麽提早也要到明年啊!考生們趕得及麽?”
方從哲聽了說道:“呃,陛下,這朝廷缺的人實在太多,這實在無法在拖一年,此事久則與朝堂天下安定不利!”
明朝的官員們都不是沒有眼光的人,李建城也點點頭說道:“既然這樣那就開吧!不斷今天開,明年也繼續開,反正是缺人,多開幾場也沒問題吧!這也是給那些趕不及的學子一個公平吧,不能讓人就這麽錯過了機會!”
皇帝這麽一說方從哲和韓曠都麵麵相似,皇帝居然要連開科舉兩年,這對於仕林人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方從哲和韓曠都沒有理由去阻止,本他們要求提前也許還得罪人了,這皇帝的這時候的公平原則這倒是一件好事,於是兩人都紛紛讚賞了皇帝,然後就請辭了。
這兩人快快的都走了,隻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李建城卻在想:科舉,這是選拔人才的時候啊!這個能不能想個辦法把他自己想要的人才也選出來,安排進朝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