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世功這邊減速,埋伏在山坡後的鑲白旗和鑲紅旗卻是是一樂,這兩旗的旗主分別是褚英之子杜度和代善長子嶽托。
鑲白旗15牛錄4500人,鑲紅旗26牛錄7800人,加上皇太極的正白旗7500人一共也有近兩萬人,這還不算他們還帶來一萬左右的漢人部隊以及蒙古騎兵。
後金3萬人也是絕對不容小視的了,杜度看著下麵的明軍笑著對嶽托說道:“哈哈,你看那些明兵傻的,一出城就和騎兵一起衝鋒,這才跑半路就累得走不動道了!”
嶽托聞言也笑了起來,明朝守軍雖然有十萬眾但是明軍是什麽樣子他們在清楚不過了,明朝施行的一係列兵役計劃搞得大部分守軍和農民一樣這是不爭的事實,10萬守軍,5萬戰鬥力是頂頂的了,所以試問對麵一幫農民對手的素質能有多高呢?
就在這時候尤世功的一萬騎兵在接觸到山坡時,忽然就停了下來不在追擊,而是準備掉頭回跑了!嶽托一見就叫道:“不好,明軍要跑,可能是識破我們了!大家給我衝下去托住他們!”
嶽托下令,滿山遍野的金軍就衝下山來,就如果剛剛明軍衝出城來追金軍一樣,這回風水輪流轉到金軍追明軍了!但是這個時候的明軍和當時的金軍完全一樣,大家都有準備知道你要玩這一手,尤世功的騎兵已經掉頭,馬不停蹄地就向著城下跑去,那些丟在老後頭的步兵更是第一個掉頭比剛剛追擊金軍還快的跑回城去了。(..tw)
皇太極帶著兩個後輩沒想到他們這麽沉不住氣。這就追了出來。而且敵人好像也已經猜到了他的挑釁。金軍追勢凶猛還有一兩裏估計就能咬住尤世功騎兵的尾巴使他不能進城,但是就在這時候皇太極下令收兵不讓追了!
杜度和嶽托都很不服氣,當然這份不服氣不是對皇太極的,而是對明軍的,嶽托問道:“四叔幹嘛不讓追了,明明還差一點點了!”
皇太極聽了回答道:“行兵之事,不可急躁。在向前走就會進入敵方炮區,沈陽城的火炮還是很厲害的。對方沒有進入我們的包圍,我等怎可輕入險區圖增傷亡呢?”
嶽托聞言也方才想起敵方炮火,也是一驚說道:“八叔教訓得是!”
就在這時候一士兵飛身進來道:“報――,報告將軍,敵軍步兵全部進城,但是對方的騎兵卻是向著城西後方跑了!”
皇太極問言立刻出去查看,果然明軍騎兵在沈陽城下轉了半圈就向著後方跑了!
杜度和嶽托也都看到了,杜度叫道:“不好,對方試出我等主力不再,肯定是去援助後方明朝百姓撤離了!”
嶽托也很懊惱。他向皇太極拱手道:“八叔還請容我帶兵去追!”
而這個時候皇太極卻是笑眯眯的說道:“嗬嗬,不必。對方這樣做也是在我們預料之中!”
兩人一聽皇太極這麽說,接都很疑惑。接著皇太極解釋了:“想來你們都知道,這一次可汗急著出兵的原因是什麽?明朝大搞百姓撤離,這對我們很不利,明朝的百姓都是勞動力,讓他們把人都撤走我等就算拿下沈陽和遼陽也不過是兩座空城而已。而對方將百姓全部撤走也有意將兩城打造成軍事堡壘這就對我們更不利了。所以可汗的意思是,人要搶城也要奪。這次我們的計劃是攻其必救!”
“一開始我們打的埋伏就是為了讓對方識破,隻有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我們的主力不再這裏,然後就會認為我等主力去堵截那些撤離的百姓了,然後就像現在這樣分兵前去救援!”
皇太極的話一說完,兩人都明白了,這是故意要削弱敵人啊!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次努爾哈赤分兵三股,皇太極帶領正白,鑲白,嚷紅三旗前來沈陽城下設計。而努爾哈赤親率正黃(45牛錄)、鑲黃(20牛錄)共兩萬滿洲戰士在加上2萬漢人蒙古人部隊在後方坐鎮,一旦沈陽分兵他們就掉頭過來和皇太極的三萬人匯合成7萬大軍,攻擊沈陽城!
而如果沈陽城龜縮著的話他可能就會和有代善、奔古爾泰、阿敏帶領的正紅旗(25牛錄)、正藍旗(21牛錄)、鑲藍旗(33牛錄)一起深人內陸追擊明朝百姓,順便去消滅那小皇帝的新軍!
現在沈陽分兵,他們自然不會放棄這次攻城的好機會,皇太極也快速向後方發遞了消息。
而沈陽城內,尤世功來到孫承宗身邊他已經和賀世賢交接,由他帶著騎兵去了後方。尤世功想來,果然如他們所料,敵人主力不再這裏,肯定是去追擊後方百姓了。
而孫承忠的想法是,剛剛有沒有去追擊後方百姓還不知道,現在沈陽精銳一調走敵人肯定不會去追擊百姓了!
說到底大家都戰略意圖不一樣,雖然努爾哈赤知道讓李建城撤走百姓對他不利,但是他對占領沈陽和遼陽徹底吞並遼東的思想絕對重於李建城撤走的百姓。占領這兩座城池對他來說意義重大,是將遼東所以地盤連成一片的契機,熊廷粥也說,要奪回遼東遼、沈不能丟,而這個道理努爾哈赤不可能不懂,他要徹底得到遼東必須要攻下沈陽和遼陽!
而在李建城看來,沈陽和遼東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完全就是拖累,要不是明朝有不割地的祖訓,李建城都準備去和平解決了。曆史明朝的敗王外敵皆都隻是曆史趨勢,而內果才是它順應大勢而死的原因。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要糾正明朝的內部李建城需要大把的時間,而這大把時間不是用來糾正的,而是用來尋找什麽叫做正確。
孫承忠也正是針對努爾哈赤的這點才做出的這個計劃,現在沈陽走了一個總兵,許賢純要實現計劃就更容易了,孫承忠接著又安排了一些防守任務,尤世賢也都沒有反對,這也是留下尤世賢的原因,這人比賀世通好說話多了!(未完待續。。)
鑲白旗15牛錄4500人,鑲紅旗26牛錄7800人,加上皇太極的正白旗7500人一共也有近兩萬人,這還不算他們還帶來一萬左右的漢人部隊以及蒙古騎兵。
後金3萬人也是絕對不容小視的了,杜度看著下麵的明軍笑著對嶽托說道:“哈哈,你看那些明兵傻的,一出城就和騎兵一起衝鋒,這才跑半路就累得走不動道了!”
嶽托聞言也笑了起來,明朝守軍雖然有十萬眾但是明軍是什麽樣子他們在清楚不過了,明朝施行的一係列兵役計劃搞得大部分守軍和農民一樣這是不爭的事實,10萬守軍,5萬戰鬥力是頂頂的了,所以試問對麵一幫農民對手的素質能有多高呢?
就在這時候尤世功的一萬騎兵在接觸到山坡時,忽然就停了下來不在追擊,而是準備掉頭回跑了!嶽托一見就叫道:“不好,明軍要跑,可能是識破我們了!大家給我衝下去托住他們!”
嶽托下令,滿山遍野的金軍就衝下山來,就如果剛剛明軍衝出城來追金軍一樣,這回風水輪流轉到金軍追明軍了!但是這個時候的明軍和當時的金軍完全一樣,大家都有準備知道你要玩這一手,尤世功的騎兵已經掉頭,馬不停蹄地就向著城下跑去,那些丟在老後頭的步兵更是第一個掉頭比剛剛追擊金軍還快的跑回城去了。(..tw)
皇太極帶著兩個後輩沒想到他們這麽沉不住氣。這就追了出來。而且敵人好像也已經猜到了他的挑釁。金軍追勢凶猛還有一兩裏估計就能咬住尤世功騎兵的尾巴使他不能進城,但是就在這時候皇太極下令收兵不讓追了!
杜度和嶽托都很不服氣,當然這份不服氣不是對皇太極的,而是對明軍的,嶽托問道:“四叔幹嘛不讓追了,明明還差一點點了!”
皇太極聽了回答道:“行兵之事,不可急躁。在向前走就會進入敵方炮區,沈陽城的火炮還是很厲害的。對方沒有進入我們的包圍,我等怎可輕入險區圖增傷亡呢?”
嶽托聞言也方才想起敵方炮火,也是一驚說道:“八叔教訓得是!”
就在這時候一士兵飛身進來道:“報――,報告將軍,敵軍步兵全部進城,但是對方的騎兵卻是向著城西後方跑了!”
皇太極問言立刻出去查看,果然明軍騎兵在沈陽城下轉了半圈就向著後方跑了!
杜度和嶽托也都看到了,杜度叫道:“不好,對方試出我等主力不再,肯定是去援助後方明朝百姓撤離了!”
嶽托也很懊惱。他向皇太極拱手道:“八叔還請容我帶兵去追!”
而這個時候皇太極卻是笑眯眯的說道:“嗬嗬,不必。對方這樣做也是在我們預料之中!”
兩人一聽皇太極這麽說,接都很疑惑。接著皇太極解釋了:“想來你們都知道,這一次可汗急著出兵的原因是什麽?明朝大搞百姓撤離,這對我們很不利,明朝的百姓都是勞動力,讓他們把人都撤走我等就算拿下沈陽和遼陽也不過是兩座空城而已。而對方將百姓全部撤走也有意將兩城打造成軍事堡壘這就對我們更不利了。所以可汗的意思是,人要搶城也要奪。這次我們的計劃是攻其必救!”
“一開始我們打的埋伏就是為了讓對方識破,隻有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我們的主力不再這裏,然後就會認為我等主力去堵截那些撤離的百姓了,然後就像現在這樣分兵前去救援!”
皇太極的話一說完,兩人都明白了,這是故意要削弱敵人啊!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次努爾哈赤分兵三股,皇太極帶領正白,鑲白,嚷紅三旗前來沈陽城下設計。而努爾哈赤親率正黃(45牛錄)、鑲黃(20牛錄)共兩萬滿洲戰士在加上2萬漢人蒙古人部隊在後方坐鎮,一旦沈陽分兵他們就掉頭過來和皇太極的三萬人匯合成7萬大軍,攻擊沈陽城!
而如果沈陽城龜縮著的話他可能就會和有代善、奔古爾泰、阿敏帶領的正紅旗(25牛錄)、正藍旗(21牛錄)、鑲藍旗(33牛錄)一起深人內陸追擊明朝百姓,順便去消滅那小皇帝的新軍!
現在沈陽分兵,他們自然不會放棄這次攻城的好機會,皇太極也快速向後方發遞了消息。
而沈陽城內,尤世功來到孫承宗身邊他已經和賀世賢交接,由他帶著騎兵去了後方。尤世功想來,果然如他們所料,敵人主力不再這裏,肯定是去追擊後方百姓了。
而孫承忠的想法是,剛剛有沒有去追擊後方百姓還不知道,現在沈陽精銳一調走敵人肯定不會去追擊百姓了!
說到底大家都戰略意圖不一樣,雖然努爾哈赤知道讓李建城撤走百姓對他不利,但是他對占領沈陽和遼陽徹底吞並遼東的思想絕對重於李建城撤走的百姓。占領這兩座城池對他來說意義重大,是將遼東所以地盤連成一片的契機,熊廷粥也說,要奪回遼東遼、沈不能丟,而這個道理努爾哈赤不可能不懂,他要徹底得到遼東必須要攻下沈陽和遼陽!
而在李建城看來,沈陽和遼東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完全就是拖累,要不是明朝有不割地的祖訓,李建城都準備去和平解決了。曆史明朝的敗王外敵皆都隻是曆史趨勢,而內果才是它順應大勢而死的原因。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要糾正明朝的內部李建城需要大把的時間,而這大把時間不是用來糾正的,而是用來尋找什麽叫做正確。
孫承忠也正是針對努爾哈赤的這點才做出的這個計劃,現在沈陽走了一個總兵,許賢純要實現計劃就更容易了,孫承忠接著又安排了一些防守任務,尤世賢也都沒有反對,這也是留下尤世賢的原因,這人比賀世通好說話多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