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周分類vip推薦,今日兩更7000字犒勞訂閱支持正版的書友,一更送到


    【本章即占領印尼(2)】伍廷芳與荷蘭駐華公使交涉後,荷蘭果然不肯以三百萬銀元的價格把印尼賣給中國,這也在宋驍飛的意料之中。美國人1902年還未完全擺脫國內的經濟危機,主要外交利益在美洲,所以對於中國準備出兵印尼保護華僑沒有異議。英國的態度卻讓人捉摸不透,既不說支持,也未說反對。宋驍飛知道,國家的外交,說到底無非是利益兩字,英國沒表態支持中國,那是利益還沒給足。宋驍飛便派人去召見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讓他來總統府。


    宋驍飛與朱爾典是故交,他們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宋驍飛在朝鮮任職期間。在會客廳,朱爾典先到了,宋驍飛走進去,和他禮節性地寒暄了兩句,見到朱爾典的胡子比以前越發濃密了,開玩笑說:“老朋友,你的名字很有中國味道,胡子也要中國化了嗎?”


    1902年,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爵士50歲了。作為一個英國人,他生命中倒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中國度過的,以至於身上都有了許多中國的痕跡。比如他的名字“朱爾典”:朱顏鶴發的朱,卓爾不群的爾,雍容典雅的典,雖是音譯,卻十足的中國味道,既達且雅。朱爾典很佩服宋驍飛,覺得他這麽說也沒什麽不妥。他摸著翹起的胡子哈哈大笑。用流利的中國話說:“大總統日理萬機,還有空接見我,真是蓬蓽生輝。”


    宋驍飛一笑。說:“最近中國話進步不少呀,都用上成語了。不過你這個‘蓬蓽生輝’用得不對哦,應該我用才對。”


    朱爾典說:“哦,多謝指教。不過大總統找我來,一定又有什麽好事。”


    宋驍飛說:“那當然,沒有大禮,我可不敢驚動你。說老實話。你覺得中國現在和英國的關係怎麽樣?我對你工作的支持怎麽樣?”


    1902年,中國的進口產品中,七成以上來自英國。在華的外企,40%以上是英國或英國參股的,而且自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實施關稅保護,歐洲列強起而效仿以來。英國的出口貿易受到嚴重挑戰。因此東方市場對帝國更顯重要,1894年-1902年,匯豐等英國銀行在華放貸額達白銀2.06億兩,英國“炒房團”在華房地產投資達萬美元;截至1902年,英國握有中國政府1億美元的債券。而且中國六艘一萬五千萬噸的軍艦也是從英國購買,這筆大訂單讓朱爾典又撈了不少回扣。正是由於宋驍飛大力發展與英國的關係,朱爾典這個駐華大使不僅自己發了大財,還獲得英國女王授予的爵士爵位。


    1902年的日不落帝國。雖不能說日薄西山,但較之維多利亞時代的全盛。已是今非昔比。美國的崛起,從經濟方麵有趕超英國之勢,而外交方麵也不樂觀,德國愈發咄咄逼人,在巴爾幹、北非、巴勒斯坦,不斷製造麻煩。英國國內,議會正為了向富人階級增稅的《預算法案》吵得不可開交。所以對於中國,英國是極力拉攏的。所以朱爾典回答宋驍飛說:“大總統對鄙人和大英帝國的關係十分重視,我們兩國自然是極好的友邦,前陣子大總統提議的中國、英國、美國、意大利等四國結盟,對付德國、法國、俄國、奧匈同盟的事情,英國政府也很感興趣,估計很快中國、英國、美國、意大利就可以簽訂合作協議。”


    宋驍飛說,“德國、法國、俄國、西班牙四國中,最不好對付的就是德國,你也知道,日耳曼人天生就是好戰的民族,我敢大膽預言,以後整個歐洲都會被德國人拖進戰火,所以我們中國和英國應該大力合作,早作準備。”


    德國皇帝此時是威廉二世,他出生時是臀位生產,使他罹患了厄爾布氏麻痹,以致於左臂萎縮。很多時候他拍照時刻意側著半身,巧妙凸顯出功能正常的右手,並且遮掩有缺陷的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二世經常用左手戴著手套,讓左手看起來比較修長,他也喜歡用左手倚著佩劍或拐杖,讓自己看起來比較體麵一點。因為罹患嚴重疾病,導致腦部功能有問題。他如此的健康問題,使他日後性格變得充滿野心而且衝動魯莽,以及待人接物方麵表現得無比自負和驕橫,他1888年6月即位,到1890年3月,就辭退了德國“鐵血宰相”和陸軍上將俾斯麥。德國和奧匈帝國結盟,此時都奉行積極對外擴張的政策。英國和德國雖然在巴爾幹、北非、巴勒斯坦等地有衝突,還沒有到開戰的地步,朱爾典問:“大總統的意思是?”


    宋驍飛說:“我也不瞞你們英國。中國並不懼怕德國、法國、俄國、奧匈的聯盟。他們這個聯盟很不穩固,雖然德皇威廉二世不再繼續俾斯麥所倡導的孤立法國的政策,但法國之前在普法戰爭受到德國極大的羞辱,未必就會和德國一心,而且德國和法國在摩洛哥有利益衝突。俄國對德國人也懷有戒心。中國準備和德國翻臉,馬上武力收回德國人租借的膠州灣。如果英國政府能提供幫助的話,中國準備收回德國人修建的膠濟鐵路,交給英國人去繼續修建。”


    膠濟鐵路,又稱膠濟線,東起青島,西止濟南,始建於1899年,營業線路長度384.2公裏,是連接濟南、青島兩大城市,是橫貫山東的運輸大動脈,李鴻章當總統時期,允許德國修建膠濟鐵路,此時已經修建完成了一半,而膠州灣是德國借七國聯軍侵華時候,強行占領的,名義上是租借,也沒說什麽時候還。


    朱爾典這才明白,宋驍飛不僅要出兵印尼,還想繼把法國的租界取消後,再把德國的勢力趕出中國。德國目前還無力顧及遠離本土的膠州殖民地。朱爾典對宋驍飛如此了解世界大勢很是驚訝,不過把德國勢力趕出中國,符合英國人的利益,朱爾典說,“我可以說服英國政府,來幫助中國收回膠州灣。”


    宋驍飛說,“中英兩國還可以簽訂一個秘密協議,由英國海軍封鎖馬六甲海峽,阻止德國、法國的艦隊從歐洲趕來支援。到時候,中國占領印尼之後,可以把靠近馬來聯邦和新加坡的島嶼交由英國管理。”


    馬六甲海峽全長約1080公裏,西北部最寬達370公裏,東南部最窄處隻有37公裏,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另外也是西亞到東亞的重要通道。所以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國際水道。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一旦英國封鎖了馬六甲海峽,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的軍艦就難以馳援荷蘭,中國拿下印尼就如囊中取物。


    朱爾典說:“這樣一來,英國就會把德國完全得罪了。”


    20世紀初期,德國經濟飛速發展,這在英國看來本來就是對它不利的,1867年奧匈帝國誕生,它主張與德國謀求合作,並成立了同盟國,他們旨在對外擴張,這讓英國已經很頭疼了。宋驍飛對此心知肚明,便說:“說實話,我想現在英國和德國的關係也不怎麽樣呀。我聽說德國最近幾年在大力發展海軍,就是想趕超英國海軍。中國有句老話,叫‘先下手為強’,還希望老兄你多跟英國政府溝通。”


    朱爾典說:“我盡力找人說服在倫敦的那些議員們。不過還是老規矩,戰爭的軍火和借款,中國必須優先考慮和英國合作。”


    “那是當然。”宋驍飛說,他目送朱爾典離去的背影,心想,“把德國人趕出膠州,占領印尼,再收回澳門,到時候就剩收回香港,中國領土就全部收回了。”


    朱爾典果然不負宋驍飛的期望,說服了英國政府支持中國。中國、英國、美國、意大利等四國很快也簽訂了結盟協約。1902年11月3日,中德斷交,中國正式對德國宣戰,隨即調集王士珍的第一軍兵力5萬餘人,內有英軍2個大隊,1682人、戰馬1.2萬匹,準備攻打膠州,另有各種艦船70餘艘,準備進行海上作戰。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受到德國膠州總督邁爾.瓦德克的電報後,大怒,馬上宣布膠州灣進入軍事戒嚴狀態。德國在遠東的許多僑民被邁爾.瓦德克征召入伍,或被編為預備役人員,宣布和中國開戰。


    11月5日,中國政府通牒德國政府:應將膠州租借地無條件地暫交中國接管,並將德國在中國水域內的所有船舶立即撤出,或者解除武裝。德國人未加理會,積極備戰。


    11月7日,中國第一艦隊的二十艘鐵甲軍艦到達青島海域,封鎖了膠州灣。同時,王士珍帶領攻城重炮兵和步兵沿萊州、平度向即墨推進,直抵即墨,英軍兩個大隊也在嶗山灣登陸,中英聯軍完成了對膠州德軍的包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總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落凡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落凡心並收藏重生之大總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