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暫時不占據廣東?!”商賈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全都瞪大了眼睛望著蔣理。(..tw)。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Щ.。其中幾個年輕人忍不住拱手施禮。


    “大人,難道明軍不打廣州城了?”


    “明軍初來乍到,就準備返回台灣嗎?”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蔣理表情非常坦誠,“明軍有多大人力財力物力,就打多大的仗。如果不知進退,毀壞的不光是光複大業,同時還傷害到大批心係大明的老百姓。”


    場上的這些商賈都是生意場上的老手,清廷官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情也見多了。他們心說,明軍既不攻城,也不要錢,還處處為百姓著想,這可能嗎!


    伍崇曜是廣東官府的中間人,對於明軍的打算心知肚明,但他不能說,也不敢說,隻能閉緊嘴巴,聽著同伴們相互嘀嘀咕咕。


    “看,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這明明白白是伸手要錢要糧,明軍首領的場麵話說得多漂亮!”商賈代表中的“聰明人”很多,相互之間一咬耳≈≠,m.朵,這話很快就傳遍全場。


    “啊哦!”


    場上的這些商賈都是廣東商界名流,清廷官員屢次三番過來敲詐勒索,他們早已經習以為常。雖然明軍首領說得隱晦,商賈們卻是不敢怠慢,倘若裝呆賣傻,說不定什麽時候血淋淋的刀子就送來了!


    其他不說,戰事無限拖延下去,商行生意就不要想做了,隻能關‘門’大吉。


    “請!”楊士逸一伸手,招呼商賈一個一個輪流過來清點禮物,按價算賬。商賈們‘腿’肚子直發軟,誰也不敢第一個過去,他們紛紛把目光全瞟向了廣州商界的帶頭大哥伍崇曜。


    “經略大人!”伍崇曜硬著頭皮走到前麵,深施大禮,“明軍大仁大義!對我廣東百姓百般關懷,百般嗬護。我等理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鄙人願意捐獻一萬兩銀子,以充軍資。”


    “我等理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一眾商賈跟著齊聲哀求,紛紛表示願意捐獻銀兩,以充軍資。


    蔣理腦袋都大了,當即厲聲喝道,“別吵了!我們不是山大王。”


    這一嗓子把眾人全都嚇住了,商賈們個個大氣不敢出一聲。


    蔣理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大明對廣州商界非常敬重,你們是麵對海外夷人的窗口,你們是華夏‘精’英、國家棟梁。[.tw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商賈們心說,這又是什麽‘迷’湯?!臉‘色’仍然恭恭敬敬的樣子。


    中國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社會普遍認同“耕讀傳家”的理念,出去經商即使發達,誰也不認為這是“英雄創業”,反倒覺得臉上無光,既怕朝廷追究,也怕累及後人。所以和洋商打‘交’道的十三行商人,都不願意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名字,不是改名換姓,就是沿用父親的名字,或者兄弟幾人共用一個名字,像伍家幾代人對外均稱伍浩官,天寶行梁家商名一直都是梁經官。


    蔣理看出眾人的不以為然,他隨口數說怡和行、廣利行、同孚行等十三行商號在美國與東印度公司的大筆投資,“有人說國人隻會在窩裏橫,卻不知廣東商界‘精’英身在珠江,承受清廷打壓,仍然心係八方,布局天下,眼光‘胸’懷絲毫不比歐羅巴商人遜‘色’。”


    伍崇曜臉‘色’頓時變了,怡和行高層也沒幾個人知道的數據信息,這大明經略怎麽知道的!大明錦衣衛太厲害了!


    同孚行老板潘紹光以為明軍的刀子來了,當即跪倒在地,“大人,求求您大仁大義放過我們吧,我願意獻出同孚行全部家當以充軍資。”


    蔣理有些無奈,看了一眼楊士逸。


    “潘先生想多了!”楊士逸笑嗬嗬的上前,把潘紹光攙扶起來,“大明立國內聖外王,對內為百姓服務,對外捍衛華夏尊嚴。”


    楊士逸口才了得,把中~宣部小冊子的內容繪聲繪‘色’的宣講了一遍。


    “……農業是大明的基礎,沒有糧食,我們就都餓死。工業是大明的支柱,沒有生產作坊,我們就沒有農具,沒有房屋,更沒有堅船利炮。商業是大明的命脈,沒有商人,大家不能互通有無,就必須自己挖礦、自己打鐵、自己製作農具,自己養牛、自己紡紗織布做衣服……,不然大家就隻有穿著樹皮、拿著木棍去種地。”


    他掃視了一下眾人,“商業發達,人們才可以專注於本職工作,國家經濟才能正常運轉。經略大人說你們是華夏‘精’英,國家棟梁,實至名歸!”


    楊士逸的這一席話,商賈代表們是聞所未聞,沒想到我們商人地位這麽高啊,歸不得歐羅巴諸國特別特別重商,不惜動用堅船利炮為商人撐腰。


    這些商人一直將蔣理、楊士逸視為會匪海盜之流,以為“反清複明”也不過是宣傳旗號。現在他們真正感覺到這大明朝真的不一般,不但船堅炮利,大政方略不同凡響,更是把商人當做人上人。


    潘紹光訥訥的問道,“貴軍既然一切以複興華夏為己任,一切皆為民著想,為何入粵才數日,就言稱要推出珠江。”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楊士逸緩緩說道,“我大明軍隊以‘驅除韃虜、恢複華夏’為己任,興兵來粵也是為了平定嶺南內‘亂’,讓百姓安居樂業。至於說明軍為什麽不直接占據嶺南,套用你們商界的行話,因為大明本錢不夠。”


    楊士逸表現得非常坦誠,“大明朝廷建立是大政fu,是全民政fu。首先,天下土地全部贖買盡歸國有;工業體係也都在政fu控製之下,無數的大型礦山工廠都是國有,或者說是國家控股。考試體係比現在的科舉大了最少百萬倍。所有的百姓無論願意不願意都要上學,學知識。自古皇權不下縣,大明朝廷可以直接管到村裏麵的任何人。”


    人群中有人喃喃說道,“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


    “就是這個道理。”楊士逸重重的點了點頭,“數年之內,大明將在台灣練出百萬雄兵,到時定會一戰定乾坤。”


    明軍戰士一一送上了《鐵幕降臨》、《複興黨宣言》和《國富論》等小冊子。


    手中拿著明軍發下的宣傳手冊,潘紹光神情舒展了許多,但他依然表示,“經略大人,大軍一心為著華夏複興,我等身為華夏子民,捐助一些軍資也是理所應當。”


    “軍資!”蔣理淡淡說道,“我不找你們,我找葉名琛、柏貴去要。”


    呃!伍崇曜把耳朵豎了起來。


    楊士逸把明軍給葉名琛的書信簡單說了一下,他告訴眾人一待收到500萬兩銀子,明軍立即返回台灣,洪兵也一同帶走,不願意去台灣的洪兵也會被趕出廣東。


    “大明退出珠江,戰事完全平息,葉名琛、柏貴就可以向清廷邀功請賞,他們不多掏點真金白銀,那怎麽行呢!”楊士逸笑著一邊說,還一邊掃視人群。


    伍崇曜似乎感覺到楊士逸在朝自己點頭微笑,好似自己這清軍中間人的身份已經被明軍所知曉。


    500萬兩銀子啊!眾商賈不再言語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500萬兩遲早會找到自己頭上來的。


    明軍安排得非常有條理,伍崇曜第一個被楊士逸請了出來。


    這邊一個一個商賈先後跑到楊士逸那兒,一一清點禮物,按價算賬。那邊已經結算好的、沒有輪到的商賈們聆聽中~宣部幹事宣揚大明政策。


    突然,西關方向響起“砰砰砰!”幾聲槍聲。


    商賈代表們不知發生什麽事情,有些惶恐。蔣理、楊士逸好言撫慰眾人,“大家放心,不會有什麽大事!”


    很快張大保派人來報,說是洪兵在西關擄掠,明軍警備隊正在組織圍剿。


    西關逢源街,一條廣州最繁華的街道上,幾個洪兵強行擄掠商鋪,巴立偉帶領警備隊巡邏正好撞上。


    三個想要逃跑的洪兵被當場擊斃,另外十多個洪兵嚇得渾身哆嗦,跪倒在地。為首的彪形大漢高聲叫道,“我們是洪兵,是自己人。”


    “丟你老母!洪兵,洪兵就可以擄掠百姓嗎?”巴立偉得意的把左輪~手槍‘插’進腰間,笑看自己的手下,“同誌們,不錯啊!讓你們打大‘腿’的,沒想到一下打死三個。”


    “船長,這不怪我們啊。”幾個隊員趕緊叫屈,“這些兔崽子逃得太快了,子彈也沒長眼睛。”


    “老總,打得好啊!”街上的商戶們全都簇擁過來了,“老總,這邊家夥到處擄掠搶奪,無惡不作!”


    “你們這幫壞蛋,吃飽了!擄夠了!還調戲猥褻民‘女’!”一個老先生衝過來,狠狠的踢了彪形大漢幾腳,“我踢死你們!”


    大漢左避右讓,連聲叫喚,“明軍大人,這些全是刁民,他們給葉妖頭捐助錢款對抗我們洪兵,他們全與滿清韃子一條心!”


    “老總,冤枉啊!”周邊商民們嚇得趕緊喊冤,“我們一心想著大明,給滿清捐款也是韃子‘逼’迫所致。”


    “諸位鄉親全是華夏子民!”巴立偉想起出發前的政治教育,“大家落入滿清韃子鐵蹄之下受苦受累,能存活下來實屬不易,不管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都是‘逼’不得已的事情。大明完全理解同情!”


    看著周邊商民們對自己千恩萬謝的樣子,巴立偉得意的揮揮手,“把他們全都押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幕降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夏雷暴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夏雷暴夜並收藏鐵幕降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