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真菌界真菌沒有光合色素,除粘菌的吞噬營養外,都是以吸收外界有機物質為生,故是腐食性營養或吸收營養。
真菌界分為2個亞界,即粘菌亞界和真菌亞界。
1.粘菌亞界粘菌生長在陰濕土壤、木塊、腐朽植物體、糞便等上麵,細胞沒有壁,單核或多核。
原生動物學家根據粘菌有變形蟲樣的單細胞階段,並能吞食固體顆粒,主張把粘菌放入原生動物之中。
但是粘菌有多細胞階段,它們除吞噬營養外,也能吸收有機物,所以真菌學家也歡迎它們。
已知粘菌約有500餘種。
多頭絨泡菌(physarumpolycehalum)在腐朽樹幹樹皮下常可找到,營養期呈**的多核原生質體,即原質體(smodium)。
原質體靠偽足運動、取食,很像原生動物。
條件不利時(寒冷、幹燥等),原質體產生包有堅實外殼的菌核,可潛伏多年。
條件好轉時,菌核又成原質體。
原質體的生殖結構為果體,每一原質體可產生多個果體。
果體頂端為孢子囊。
孢子囊內細胞核經減數分裂而成孢子(n)。
孢子有纖維素的細胞壁,這是和植物相同的特性。
孢子萌發而產生帶有2根不等長鞭毛的配子。
配子兩兩融合,失去鞭毛而成合子(2n)。
合子的細胞核連續有絲分裂而成一個多核細胞,即原質體。
原質體可互相融合而成大的原質體(可長達25cm)。
盤基網柄菌(dictyosteliumdiscoideum)這是一種不成原質體的粘菌。
它的營養期是單個的單核變形細胞。
它們以土壤中的細菌或腐爛顆粒為食,分裂產生多個變形細胞後,這些細胞分泌“聚集素”(即camp)而互相吸引聚集成多細胞團塊,稱為假原質體(pseudosmodium)。
假原質體成熟後產生果體和孢子。
孢子也有纖維素外殼。
2.真菌亞界真菌和細菌一樣,也是自然界中強大的有機物分解者。
它們以動、植物屍體、枯木爛葉為食物源,也可侵入活的生物體內攝取營養。
有些真菌可和藻類等他種生物組成互利的結合體,如地衣、菌根等。
除酵母菌等少數單細胞真菌外,大多真菌是多細胞的。
這些真菌形態上的一個共同特征是菌絲。
真菌的身體其實就是分支或不分支的菌絲或由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菌絲是特殊形式的細胞,可長可短,其中有細胞核和細胞質。
有些真菌的菌絲中有橫隔,將菌絲隔成一係列細胞,每細胞中或有一核或有二核,隨不同真菌而不同。
有些真菌的菌絲中無橫隔,菌絲成為一個多核細胞。
多數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
水黴(saprolegnia)這是寄生在魚或其他水生動物體表的真菌。
魚體表出現的成片白毛即是水黴的菌絲。
菌絲中有多個細胞核,無橫隔。
菌絲壁主要是一種不同於纖維素的多糖。
水黴的全身就是一團菌絲,相當於一個多核細胞。
一部分菌絲伸入到寄主的組織中去,吸收營養物,可稱為假根,長在外麵的菌絲頂端膨大而成孢子囊,從中產生多個有2根鞭毛的孢子。
孢子遊到新的寄主身上,發育而成新的水黴。
菌絲頂端還可發育成精囊和卵囊。
兩者總是很靠近,精囊中的**核進入卵囊和卵融合而成合子。
合子脫離卵囊,發育而成新菌絲。
水黴的細胞壁不含幾丁質而是由多糖構成,水黴的孢子有鞭毛,這些都是水黴有別於其他真菌之處。
接合菌綱(zygomycetes):陸生,如黑根黴(rhizopus)黑根黴的孢子是黑色的,所以菌體成熟時,滿布黑色小粒。
饅頭、麵包上的黑色毛樣黴即是黑根黴。
黑根黴的菌絲多核,無橫隔,隻在形成**時才以隔分開,菌絲壁主要成分是幾丁質。
黑根黴的有性生殖和水綿的接合很相似。
2個不同接合型(以十、一表示)的菌株靠近,菌絲上生出側枝,側枝頂端膨大而成配子囊。
配子無鞭毛。
2個不同接合型的配子囊互相接觸,融合為一,其中配子兩兩融合而成多個合子。
合子經過一段休眠後,減數分裂而成多個單倍性核,其中一個發育成新的菌絲。
菌絲成長,頂端發育成孢子囊,產生無數黑色孢子。
孢子再萌發成新的菌絲(n)。
所以黑根黴的生活史中隻有合子是二倍性的,其餘階段,包括菌絲,都是單倍性的。
子囊菌綱(aycetes):這是真菌中最多的一類,約有30000種。
我們熟知的酵母菌、青黴、遺傳學中使用的研究材料紅色麵包黴,以及藥用的冬蟲夏草、為害禾穀類的白粉菌、赤黴菌等都是子囊菌。
子囊菌一生從無遊動細胞,它們完全適應了陸生環境,既無遊動孢子,也無遊動配子。
子囊菌的菌絲有橫隔,但橫隔上有孔,細胞質可過孔流通。
各細胞中有一或多個核,核也可過孔流通。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也含葡聚糖。
大多子囊菌是“雌雄”(+、)異株的。
在有性生殖時,+、株菌絲頂部膨大,很多細胞核集中其中。
兩菌絲膨大部分靠攏融合為一,但其中細胞核不融合,而是+、核兩兩相對,萌發產生新菌絲。
這些新菌絲的每一細胞中也各含+、兩核,可稱為雙核菌絲。
雙核菌絲分支,末端細胞分化為子囊母細胞,其中+、兩核融合為一。
這個合子核減數分裂生成8個單倍性核。
各核發育而孢子,即子囊孢子(ascospores),此時的子囊母細胞即是成熟的子囊(ascus)子囊菌的迅速大量繁殖主要是靠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產生的孢子稱為分生孢子。
青黴(penicillium)。
是分布廣、生活能力很強的子囊菌。
菌絲淡綠色。
菌絲頂端有分叉之支,如埽帚狀,各小支末端有一串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落地萌發而成新菌絲。
青黴素是從點青黴(p.notatum)和黃青黴(chrvsogenum)提取出來的。
曲黴(aspergillus)。
和青黴相似,分生孢子梗不分支,而成圓球形。
製造醬油所用曲黴為米曲黴(smenhugae)。
紅色麵包黴(neurosporacrassa)寄生在麵包、糕點上,分生孢子紫紅色,子囊中含8個子囊孢子。
是生化遺傳學研究的材料。
冬蟲夏草(cordycepssinensis)寄生於鱗翅目幼體內。
成熟時昆蟲死亡,從昆蟲頭部伸出一根肉質的“草”,實即菌絲的有性生殖部分,其中充滿子囊。
擔子菌綱(basomycetes):這是我們最熟知的一類真菌。
蘑菇、木耳以及植物的各種鏽病菌都屬擔子菌,共有25000餘種。
擔子菌的主要特征是有擔子。
擔子相當於子囊菌的子囊,能產生擔孢子。
每一擔子上通常生長4個擔孢子。
和子囊孢子一樣,擔孢子也是二倍性的細胞核減數分裂產生的。
蘑菇(agaricus)食用部分是“果實”,稱為子實體(擔子果,basocarps)。
用手輕拍成熟的蘑菇,從蘑菇底麵散出的小顆粒就是擔孢子。
擔孢子萌發而成菌絲。
菌絲內有隔,隔上有孔。
細胞單核。
這種單核菌絲大多埋在地下,有+、之分。
+、株菌絲接合後,細胞核不融合,因而產生了雙核菌絲或稱次生菌絲。
次生菌絲生長分支而成緊密的菌絲團,從菌絲團產生子實體,即蘑菇。
蘑菇的底麵有從中央向外放射排列的葉狀菌褶。
菌褶也是緊密纏繞的菌絲,擔子就長在菌絲的末端。
擔子上一個細胞中的雙核融合,再經減數分裂而成4個擔孢子(n)。
一個子實體可產生數百萬個擔孢子。
靈芝(ganodermaducidum)是有名的滋補劑。
木耳(auricria)、銀耳(trine)是食物珍品。
很多擔子菌寄生在植物體內,引起植物病害,如玉蜀黍黑粉菌(ustgomaydis),菌絲寄生於玉米植株上,玉米組織受刺激,長大成瘤,其中充滿黑色孢子。
小麥杆鏽病菌(puiniagraminis)寄生於小麥、大麥等。
半知菌類(deuteromyces):許多真菌至今隻見到它們的菌絲和分生孢子,而未發現它們的子囊孢子或擔孢子,即未發現其有性生殖,甚至隻見到菌絲而未發現任何孢子。
所有這些有待繼續研究的真菌均屬半知菌。
半知菌約共25000種左右。
它們大多腐生,也有不少寄生於動植物和人體上,如人的頭癬、灰指甲、腳癬(香港腳)等都是半知菌寄生所致。
有些半知菌有捕捉水中小動物如線蟲等的能力。
它們或是長出粘性小球,用來粘住線蟲(如dactye),或是由3個細胞形成套環,當線蟲伸入時,套環緊縮而使線蟲不能逃跑。
有趣的是,套環隻有在環境中有線蟲存在時才形成。
如果將此種真菌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用有機培養基飼養,套環就不產生。
可見線蟲或線蟲的分泌物刺激了這種真菌才使真菌發生了形成套環的反應。
地衣門(lichens)——生物擴展領域的先驅在幹燥的岩石上常有灰白、暗綠、淡黃、鮮紅等多種顏色的開花樣生物,看起來幹枯而無生氣,其實生命力極強。
這就是地衣.地衣是真菌和綠藻(或藍藻)的共生體,兩者的密切結合使地衣表現為單一的植物體。
參加地衣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有時是擔子菌。
地衣的生活力很強,隻要有日光、水、空氣和少許無機鹽類,地衣就能生活,這是共生的結果。
真菌依靠藻類取得所需營養物,藻類得到真菌的保護,細胞中的水分不致過度蒸發。
真菌和藻類都需要無機鹽,這可從衝刷的雨水中取得,也可來自真菌分解岩石。
地衣可以生活在別的生物難以生存的惡劣環境中,使它得以廣泛分布於地球的各個角落。
由於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長,加速岩石的風化,促進土壤的生成,因而被譽為生命之先驅:先走一步,創造條件,使其他生物繼之而來。
真菌界分為2個亞界,即粘菌亞界和真菌亞界。
1.粘菌亞界粘菌生長在陰濕土壤、木塊、腐朽植物體、糞便等上麵,細胞沒有壁,單核或多核。
原生動物學家根據粘菌有變形蟲樣的單細胞階段,並能吞食固體顆粒,主張把粘菌放入原生動物之中。
但是粘菌有多細胞階段,它們除吞噬營養外,也能吸收有機物,所以真菌學家也歡迎它們。
已知粘菌約有500餘種。
多頭絨泡菌(physarumpolycehalum)在腐朽樹幹樹皮下常可找到,營養期呈**的多核原生質體,即原質體(smodium)。
原質體靠偽足運動、取食,很像原生動物。
條件不利時(寒冷、幹燥等),原質體產生包有堅實外殼的菌核,可潛伏多年。
條件好轉時,菌核又成原質體。
原質體的生殖結構為果體,每一原質體可產生多個果體。
果體頂端為孢子囊。
孢子囊內細胞核經減數分裂而成孢子(n)。
孢子有纖維素的細胞壁,這是和植物相同的特性。
孢子萌發而產生帶有2根不等長鞭毛的配子。
配子兩兩融合,失去鞭毛而成合子(2n)。
合子的細胞核連續有絲分裂而成一個多核細胞,即原質體。
原質體可互相融合而成大的原質體(可長達25cm)。
盤基網柄菌(dictyosteliumdiscoideum)這是一種不成原質體的粘菌。
它的營養期是單個的單核變形細胞。
它們以土壤中的細菌或腐爛顆粒為食,分裂產生多個變形細胞後,這些細胞分泌“聚集素”(即camp)而互相吸引聚集成多細胞團塊,稱為假原質體(pseudosmodium)。
假原質體成熟後產生果體和孢子。
孢子也有纖維素外殼。
2.真菌亞界真菌和細菌一樣,也是自然界中強大的有機物分解者。
它們以動、植物屍體、枯木爛葉為食物源,也可侵入活的生物體內攝取營養。
有些真菌可和藻類等他種生物組成互利的結合體,如地衣、菌根等。
除酵母菌等少數單細胞真菌外,大多真菌是多細胞的。
這些真菌形態上的一個共同特征是菌絲。
真菌的身體其實就是分支或不分支的菌絲或由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菌絲是特殊形式的細胞,可長可短,其中有細胞核和細胞質。
有些真菌的菌絲中有橫隔,將菌絲隔成一係列細胞,每細胞中或有一核或有二核,隨不同真菌而不同。
有些真菌的菌絲中無橫隔,菌絲成為一個多核細胞。
多數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
水黴(saprolegnia)這是寄生在魚或其他水生動物體表的真菌。
魚體表出現的成片白毛即是水黴的菌絲。
菌絲中有多個細胞核,無橫隔。
菌絲壁主要是一種不同於纖維素的多糖。
水黴的全身就是一團菌絲,相當於一個多核細胞。
一部分菌絲伸入到寄主的組織中去,吸收營養物,可稱為假根,長在外麵的菌絲頂端膨大而成孢子囊,從中產生多個有2根鞭毛的孢子。
孢子遊到新的寄主身上,發育而成新的水黴。
菌絲頂端還可發育成精囊和卵囊。
兩者總是很靠近,精囊中的**核進入卵囊和卵融合而成合子。
合子脫離卵囊,發育而成新菌絲。
水黴的細胞壁不含幾丁質而是由多糖構成,水黴的孢子有鞭毛,這些都是水黴有別於其他真菌之處。
接合菌綱(zygomycetes):陸生,如黑根黴(rhizopus)黑根黴的孢子是黑色的,所以菌體成熟時,滿布黑色小粒。
饅頭、麵包上的黑色毛樣黴即是黑根黴。
黑根黴的菌絲多核,無橫隔,隻在形成**時才以隔分開,菌絲壁主要成分是幾丁質。
黑根黴的有性生殖和水綿的接合很相似。
2個不同接合型(以十、一表示)的菌株靠近,菌絲上生出側枝,側枝頂端膨大而成配子囊。
配子無鞭毛。
2個不同接合型的配子囊互相接觸,融合為一,其中配子兩兩融合而成多個合子。
合子經過一段休眠後,減數分裂而成多個單倍性核,其中一個發育成新的菌絲。
菌絲成長,頂端發育成孢子囊,產生無數黑色孢子。
孢子再萌發成新的菌絲(n)。
所以黑根黴的生活史中隻有合子是二倍性的,其餘階段,包括菌絲,都是單倍性的。
子囊菌綱(aycetes):這是真菌中最多的一類,約有30000種。
我們熟知的酵母菌、青黴、遺傳學中使用的研究材料紅色麵包黴,以及藥用的冬蟲夏草、為害禾穀類的白粉菌、赤黴菌等都是子囊菌。
子囊菌一生從無遊動細胞,它們完全適應了陸生環境,既無遊動孢子,也無遊動配子。
子囊菌的菌絲有橫隔,但橫隔上有孔,細胞質可過孔流通。
各細胞中有一或多個核,核也可過孔流通。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也含葡聚糖。
大多子囊菌是“雌雄”(+、)異株的。
在有性生殖時,+、株菌絲頂部膨大,很多細胞核集中其中。
兩菌絲膨大部分靠攏融合為一,但其中細胞核不融合,而是+、核兩兩相對,萌發產生新菌絲。
這些新菌絲的每一細胞中也各含+、兩核,可稱為雙核菌絲。
雙核菌絲分支,末端細胞分化為子囊母細胞,其中+、兩核融合為一。
這個合子核減數分裂生成8個單倍性核。
各核發育而孢子,即子囊孢子(ascospores),此時的子囊母細胞即是成熟的子囊(ascus)子囊菌的迅速大量繁殖主要是靠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產生的孢子稱為分生孢子。
青黴(penicillium)。
是分布廣、生活能力很強的子囊菌。
菌絲淡綠色。
菌絲頂端有分叉之支,如埽帚狀,各小支末端有一串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落地萌發而成新菌絲。
青黴素是從點青黴(p.notatum)和黃青黴(chrvsogenum)提取出來的。
曲黴(aspergillus)。
和青黴相似,分生孢子梗不分支,而成圓球形。
製造醬油所用曲黴為米曲黴(smenhugae)。
紅色麵包黴(neurosporacrassa)寄生在麵包、糕點上,分生孢子紫紅色,子囊中含8個子囊孢子。
是生化遺傳學研究的材料。
冬蟲夏草(cordycepssinensis)寄生於鱗翅目幼體內。
成熟時昆蟲死亡,從昆蟲頭部伸出一根肉質的“草”,實即菌絲的有性生殖部分,其中充滿子囊。
擔子菌綱(basomycetes):這是我們最熟知的一類真菌。
蘑菇、木耳以及植物的各種鏽病菌都屬擔子菌,共有25000餘種。
擔子菌的主要特征是有擔子。
擔子相當於子囊菌的子囊,能產生擔孢子。
每一擔子上通常生長4個擔孢子。
和子囊孢子一樣,擔孢子也是二倍性的細胞核減數分裂產生的。
蘑菇(agaricus)食用部分是“果實”,稱為子實體(擔子果,basocarps)。
用手輕拍成熟的蘑菇,從蘑菇底麵散出的小顆粒就是擔孢子。
擔孢子萌發而成菌絲。
菌絲內有隔,隔上有孔。
細胞單核。
這種單核菌絲大多埋在地下,有+、之分。
+、株菌絲接合後,細胞核不融合,因而產生了雙核菌絲或稱次生菌絲。
次生菌絲生長分支而成緊密的菌絲團,從菌絲團產生子實體,即蘑菇。
蘑菇的底麵有從中央向外放射排列的葉狀菌褶。
菌褶也是緊密纏繞的菌絲,擔子就長在菌絲的末端。
擔子上一個細胞中的雙核融合,再經減數分裂而成4個擔孢子(n)。
一個子實體可產生數百萬個擔孢子。
靈芝(ganodermaducidum)是有名的滋補劑。
木耳(auricria)、銀耳(trine)是食物珍品。
很多擔子菌寄生在植物體內,引起植物病害,如玉蜀黍黑粉菌(ustgomaydis),菌絲寄生於玉米植株上,玉米組織受刺激,長大成瘤,其中充滿黑色孢子。
小麥杆鏽病菌(puiniagraminis)寄生於小麥、大麥等。
半知菌類(deuteromyces):許多真菌至今隻見到它們的菌絲和分生孢子,而未發現它們的子囊孢子或擔孢子,即未發現其有性生殖,甚至隻見到菌絲而未發現任何孢子。
所有這些有待繼續研究的真菌均屬半知菌。
半知菌約共25000種左右。
它們大多腐生,也有不少寄生於動植物和人體上,如人的頭癬、灰指甲、腳癬(香港腳)等都是半知菌寄生所致。
有些半知菌有捕捉水中小動物如線蟲等的能力。
它們或是長出粘性小球,用來粘住線蟲(如dactye),或是由3個細胞形成套環,當線蟲伸入時,套環緊縮而使線蟲不能逃跑。
有趣的是,套環隻有在環境中有線蟲存在時才形成。
如果將此種真菌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用有機培養基飼養,套環就不產生。
可見線蟲或線蟲的分泌物刺激了這種真菌才使真菌發生了形成套環的反應。
地衣門(lichens)——生物擴展領域的先驅在幹燥的岩石上常有灰白、暗綠、淡黃、鮮紅等多種顏色的開花樣生物,看起來幹枯而無生氣,其實生命力極強。
這就是地衣.地衣是真菌和綠藻(或藍藻)的共生體,兩者的密切結合使地衣表現為單一的植物體。
參加地衣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有時是擔子菌。
地衣的生活力很強,隻要有日光、水、空氣和少許無機鹽類,地衣就能生活,這是共生的結果。
真菌依靠藻類取得所需營養物,藻類得到真菌的保護,細胞中的水分不致過度蒸發。
真菌和藻類都需要無機鹽,這可從衝刷的雨水中取得,也可來自真菌分解岩石。
地衣可以生活在別的生物難以生存的惡劣環境中,使它得以廣泛分布於地球的各個角落。
由於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長,加速岩石的風化,促進土壤的生成,因而被譽為生命之先驅:先走一步,創造條件,使其他生物繼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