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城市往台灣帶東西,如果不想經過官方通道,而是通過民間小批量小批次的運送些私貨,除非事先被人點炮而被查出來,否則,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關鍵是需要托運的人可靠。


    但是對於原先的那個同行,萬士達是一百個放心。


    他的人品不錯,隻關心過自己的日子,連電視都不看,除了因為關係到自己的利益了,別人的事情不太操心。


    萬士達給他的運貨價錢不錯,讓他憑白多了一個收入。


    萬士達輕鬆地說自己開了一家工藝品廠,運到外國去當古董,騙騙洋鬼子。


    那個同行說:“好生意,多弄點洋鬼子的錢回來,這些人都不知道送出去多少了。


    隻要你不是讓我送毒/品就行,我知道你也沒有那個路子。”


    萬士達說:“放心吧,我能那麽缺德嘛……”


    兩人笑了笑。


    萬士達臨去台灣前,真就把一份材料快遞給那個真刀真槍做事的緝私隊長。


    材料裏麵的東西全是真的,而且特別翔實,搞好了就是送他大功一件。


    萬士達哪裏能忘了以前的經曆?他隻想出一口氣!


    再說這是老家呢,隻要有點心私下裏一打聽,基本都是朋友的真實事情。


    台灣的台北市。


    在一家不起眼的賓館裏,萬士達先給吳大鵬主任打了電話,說了一下情況。


    他們原本計劃中隻是租幾個銀行保險櫃,到時候好暫存貨物。


    這個台幣的花費問題不算啥,在福建都能解決,幾千萬的,從地下錢莊走,是個人都會弄。


    萬士達拜見了一些親戚,大家聊天時,他們也都是一肚子苦水,現在台灣經濟不景氣,好多年不漲工資了……


    萬士達輕鬆地說:“我還行,給一個大老板打工,一個月幾十萬上下!”


    親戚們嘴都圓了,都投以羨慕的目光。


    萬士達這次來探親也帶了一些值錢的禮物送大家,總之吧,大家都滿意。


    這讓他心情愉悅。


    萬士達在電話裏對吳大鵬主任說:“我看,我們在這裏買一處豪宅得了,再開一個基地行不行?”


    吳大鵬主任在電話裏能聽出他的快樂,說:“好啊,你安排一下,資金夠吧?”“夠,台灣現在經濟也不景氣,豪宅也便宜。我們正好還可以設一個私人保


    險櫃,放心,豪宅區的治安挺好,以後大家來台灣也方便。”


    “好,去台灣的手續好辦。”吳大鵬主任認同了。


    萬士達哪家親戚家也沒有去住,以前哪裏有人主動邀請他?!


    算了,過去的人情冷暖,不想再提了,如今我們是真正的有錢人了,當然現


    在還不夠。


    他自己走了幾個地方挑豪宅,最後挑中了一個,在半山坡,幽靜不說,鄰


    居之間的空間大,私密性極好。


    選中了後,他從報紙上挑了一家裝飾公司,讓他把房子改裝一下。


    然後又為了張國安的計劃忙去了。


    此時,台北正在下著一場小雨,那雨勢看上去就是有一種纏綿勁兒。


    萬士達想到張國安那兩口子時,心裏也真是感慨頗深。


    要金錢,要現在的享受和尊重;還是要青春,要古代的落後和艱苦,你選吧!


    萬士達撐著看房時售樓小姐送給他的雨傘,在一個下雨的午後進了一家書店。


    那家書店的名字很怪:紅龍書店。


    他和這裏的老板張澄明有個約會。


    ------------------------------------------------------------


    在張國安新設定的計劃內,台灣和海南是他今後發展的兩個海外基地。


    當然,這是指在大宋那麵的天空下了。


    張國安設定的是,在大宋發展一段時間,然後出海,到海南,到台灣過自己的小日子去,在海麵上,他有信心防住蒙古海軍。


    在極端情況下,他可以帶人到澳大利亞去!


    當時大家都聽他一直是在說大宋大宋的,隻字不提那個是南宋。


    那時候宋子強說:“你看,你有了錢,可以治好病,到美國總能治好吧?你們想再生個孩子也隨便了吧?沒人敢管你的下半身了吧?”


    萬士達說:“現在這個時候,各種可怕的疫病防不勝防,現在就算你有了權勢,有了富貴,你治不了病有啥意思。”


    王德發當時不說話,他不想和朋友之間有分歧。


    吳大鵬笑著說:“老張啊,你也是從四十多歲的人過來的,怎麽就沒有看透呢?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你掙到了錢就是能人!


    這個生命在於什麽?質量啊!你說,在南宋,你就算有錢了能幹啥吧?!”


    宋子強馬上說:“能幹啥?能讓別人尊重你不?羨慕你不?你是帶頭先富起來了!沒有屁用呢。”


    當時安靜不高興了,她一連氣說了一大堆話,就像是21世紀的火箭炮一樣,一下子把敵對勢力的一切話語都打滅了!


    當時除了張國安,四個男人都不說話了。


    安靜憤怒地說:“一天隻想著有錢就能過上好日子的中年人是可恥的!


    我承認那麵的世界是這樣認為的------我也承認,當年我們都不算富裕,但是,你們不能把不幸都推到金錢身上!總有些其它原因吧?!”


    安靜不高興地說:“人生的青春比黃金還寶貴!你們怎麽就看不透呢------”


    安靜平靜地說:“想在大宋過好日子很容易,我們隻要想辦法讓周圍的人也過上好日子就行了------”


    那四個男人差不多是齊聲叫道:“蒙古大兵能讓你過好?!”


    安靜肯定地說:“我家張國安有辦法,一定有辦法對付他們!”


    張國安認真地點頭說:“一定有辦法!大家給我一個機會聽我講一講。”


    好吧,大家聽你說一說。


    他冷靜沉著地把自己的計劃細說了一下。


    “我們事先想在這麵建一個安全的基地,不僅利用它來傳送物資,還要用它來保護自己,這個是容易做到的,更別說隻想利用十幾年了-------但是呢,我們在這個期間拉起一支人馬來,到海外去發展,未必不可以。


    再說了,就是這個天目山地區,我建成一個遊擊地區,差不多能把敵人玩死吧?


    天目山區方圓幾百公裏了,要土地有土地,要水源有水源,有這兩樣還不夠嗎?你們想一想,誰能在山區裏跑起馬來?


    退一步,如果我們能解決了瘧疾,我們就利用台灣啊,海南啊都可以,逼急我了,可以遠走澳洲嘛!”


    張國安對於出海的自信是有原因的,不算他們自己帶的科學技術,人家南宋的造船技術也是相當牛逼的。


    宋代,造船技術站在世界之巔,並出現了很多造船中心,當時,不但官方造船,民間也造船。


    北宋時期,水軍基本成型,且配備了多種造型的戰船,造船技術高超。


    宋代造船技術在當時領先世界,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高,從而推動了航海事業發展。宋代所造的船,船體巍峨高大、結構合理、裝飾華美,並開始使用指南針導航。


    五位大叔事先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汴河裏行駛的有不同類型的船舶,其中有漕船、客船、貨船、漁船等。


    特別是他們的客船在構造、形態上與貨船的重大區別反映了大宋的造船水平。


    北宋建都開封後,每年需要大量漕船載運糧食等貨物。


    宋代對各地造船數量有明確規定,如宋哲宗元五年(公元1090年)就曾規定,溫州、明州等地每年定額建造船舶600艘。


    當時,每年打造各式船隻多達數千艘,很多地方設立了造船場,特別是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明州、溫州以及杭州等地都形成了製造海船的重要基地。


    官營作坊打造戰船、漕船;民營作坊打造商船、遊船。還分工明確呢。


    特別是長江兩岸交通要衝還設有專門修船的場所。


    在宋太宗年間,因新造舟船有常被湍悍河流漂失之虞,有一個叫張平的官員,創造了渠池泊船法,其實就是幹船塢法,“穿池引水,係舟其中”,可以免去守舟的差役。


    這樣的修船技術與現代的船塢內修造船隻的方式相似,這比1495年英國在樸茨茅斯所造建的第一個船塢要早400多年。


    為了製造船隻,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宋代出現了按照船樣設計圖紙或根據木製船模進行造船施工的技術。


    所謂船圖,就是比較詳細的船舶設計圖紙。在宋代,官方的造船廠出現並形成了一套先繪製船圖,然後造船的法則。


    而且發明出先做模型再造船的方法,也是船舶設計的一大進步。


    到了南宋時期,造船業繼續發展了。


    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福建安撫使張浚曾上書宋高宗說已在福州造了千艘大海舶,準備航海至山東以從側翼攻擊金兵。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明州定海水軍統製官馮湛打造了一艘多槳木船,這艘多槳木船“湖船底、戰船蓋、海船頭尾,用槳四十二,江海淮河無往不可,往來極輕便。”


    這是結合湖船、海船船型而製造的新型江海兩用船。


    這一時期伯官造船的類型多,有暖船、淺底屋子船、騰淺船、雙桅多槳船、破冰船等。


    船隻不僅設計合理,而且船型巨大。


    元豐元年明州製造了兩艘“神舟”,分別賜號“淩虛安濟誌遠”與“靈飛順濟”,都是萬斛之船,按現在的算法,大約都是五百噸的水平。


    當時眾人看了看資料,心裏都是很感慨。


    吳大鵬笑著說:“國安,你們兩口子早就打算在南宋不回去了吧?”


    萬士達也笑了,說:“造船資源夠全的。但是,你認為他們的船真能經得起大洋的風浪嗎?我是海上長大的------我懷疑這個時空的船經不起印度洋的海浪顛簸,他們的榫鉚結構用的太多了。”


    張國安說:“渡過台灣海峽行不?”


    萬士達肯定地說:“那太容易了,到澳洲都行,就是橫渡大洋的能力,我表示懷疑------”


    張國安拍著手說:“這就夠了!我沒有事兒橫渡大洋幹嘛!”


    可是隻要提到造船,萬士達的話開始多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