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安穿著灰色黑邊的直裰,帶著黑色四方巾,大步走在大宋的時空下,確實有違和感了。


    因為他雖然是大宋士紳的打扮,但是卻沒有人家那種優雅,這廝走路的速度也太快了。


    他不能不快,因為他要為建立一個屬於自己兩口子的家園而忙碌。


    這一次他一下子拿出三塊手表,而且還把表帶拆下來了,指南針另賣。


    這些貨色把劉錢行首驚呆了,這才是真正的珍寶啊!


    一時間連劉錢行首都不敢問價了,他無法估計這到底值多少錢。


    他想起來了,有傳言說官家有一塊可以在任意時刻都能準確知道時間的手表,聽聞還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平章賈似道也有一塊,聽聞是人稱“賈帶表”------


    如今,他竟然也能看到了!


    當時劉錢行首忙問:“張大商,此物和官家與平章所有之物是否一樣?”


    張國安搖頭說:“不一樣------”


    劉錢行首點點頭,看來沒有任何忌諱了。


    他小心地看了半天那三塊手表,也試了一下那三個精巧的指南針。


    劉錢行首低聲問道:“張大商此物你要如何開價?”


    張國安事先就算了一下自己起步階段的人工費用和基本花銷,他報了價,說:“那表就十萬貫,那個指南針就五萬貫吧!”


    劉錢行首不同意了,說:“那指南針同樣重要,這都不能僅看成珍寶之物了,它們在海商中更有用,所以,十萬貫也是要的!”


    張國安馬上明白劉錢行首的意思了,笑了笑,點頭同意了。


    他看這個劉錢行首很有誠意,就把後世的一些拍賣技巧講給了他聽。


    劉錢行首聽到了後,眼睛骨碌碌亂轉了一陣子。馬上想到了其中的奧妙!


    他還能抓住關鍵呢,說:“某還可以安排一些自己人趁機抬價------當然,也不能抬太高------”


    張國安頓時大服,服了。這人要是有點機會,都會耍小心眼!


    這個可真不分古今中外。


    劉錢行首活學活用,馬上開始四處發請柬,他當然都是有針對性的發放,整個臨安城裏。誰有能力購買,他心裏有數。


    他在自己家裏的花園裏用鮮花搭了一個花棚,擺放了若幹的茶桌,還在茶桌上擺放了小牌子,以便讓買家舉牌加價。


    這一天的下午,諸多大商都到了那個遮陽的花棚裏,這個時空,大家不可能都準時到,總有先來的,總有遲到的。


    先來的也不著急。花棚裏還設了一個舞台,正有一支女伎散樂隊在表演。


    此時正是樂器紛呈,舞姿蹁躚之時。


    她們是由一個吹觱篥女伎,一個吹簫女伎,二個拍細鼓女伎,一個舞蹈女伎組成,而那舞蹈女伎正是瓦肆間裏最有名氣的舞伎張真奴。


    隻見她柳腰如曼,身形如浪,引了先來的大商們的興趣,隨著完成了幾個高難度的動作。那些大商叫好聲不斷,他們把打賞錢隨手就丟了上去。


    這些散樂隊表演完後,舞台上又上來了兩個說書藝人。


    一個藝人扮演官員,另一個藝人扮演書生。


    官員問書生是哪一年出生的。書生回答說俺乃是丙子生人,那個官員一拍桌子說把這個人關進大理寺。


    書生莫名奇妙鬥膽詢問,為什麽呢?


    官員說昨天餛飩生的人都關進去了,你餅子(丙子)生和餛飩生同罪。


    花棚裏的人都笑了,這是一個隻有大宋人才知道的笑話。


    話說在宋高宗當朝時,有一次吃的時候就遇上了夾生的餛飩。高宗一生氣就下令將做餛飩廚師關進了大理寺等待審查。


    所以就留下因“餛飩生”而入獄的段子。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那打賞錢紛紛扔上台,許多大商高叫,莫要停,再來幾段。


    這兩個說書藝人也是瓦肆中有名氣的李鐵嘴和他的徒弟。


    這時李鐵嘴衝著台下的大商們一拱手道:“小藝不足掛齒,但能搏得諸君一笑,也好掙上幾個酒錢!”


    大商們中有人叫道:“但講無妨,莫說酒錢,掙上一間酒家也有可能!”


    李鐵嘴滿臉帶笑地說:“那小老兒就和徒兒說說大宋乾德年間的黨進了!”


    他倆人都幕後轉了一圈後,出來時,已經變了裝扮。


    李鐵嘴帶了一個紙糊的武將頭盔,又在鼻梁處塗了白麵,手裏拿個棍子充當大刀,怪模怪樣的。


    這一下子把全場的人又都逗樂了。


    黨進是契丹人,是一名武將,掌管京師禁軍長達十多年,除了拱衛皇上之外還要在當時的開封城巡街維護社會治安。


    但是黨進不識字,所以搞出很多趣事。


    李鐵嘴扮上了黨進狀,他的徒弟扮了一個說書的藝人。


    李鐵嘴大喝道:“你在說什麽?!”


    他的徒弟說:“說韓信!”


    李鐵嘴大喝道:“汝對我說韓信,見韓信既當說我,此三麵兩頭之人,來人啊,棍棒伺候!”


    他的徒弟委屈地叫道:“將軍,某如何能和一個漢人交談?!冤枉啊!!”


    李鐵嘴大喝道:“汝在諷刺我是契丹人嘛,狠狠打!”


    這個小段子讓大商們樂翻了,打賞錢如雨點般投上舞台了。


    兩人連連拱手感謝,接著又上演第二段。


    黨進喜歡鷹鷂,見不得有人架著鷹鷂行走。


    他的徒弟現在把一根繩子綁在胳膊上,裝成架著鷹鷂的樣子。


    李鐵嘴大喝道:“呔,放開那鷹!你們有錢買了肉不去孝敬父母,反倒拿來喂養禽鳥,真是太不像話!”


    他的徒弟不情願地解開繩子,做了放了的樣子。


    接著,他的徒弟又到幕後轉了一圈,用了一個綢緞包頭,又做架著鷹鷂的樣子。


    李鐵嘴又大喝道:“呔,放開那鷹!你們有錢買了肉不去孝敬父母,反倒拿來喂養禽鳥,真是太不像話!”


    他的徒弟這時不緊不慢地說:“這可是晉王的鷹,咱現在就回去報告有人要把鷹放了。”


    李鐵嘴馬上彎下了腰,一臉諂笑地說:“小哥小哥,別報告啊,這鷹你可一定要保護好,千萬別讓貓呀狗呀這些畜生給傷害了,我這有十兩銀子,去割點好肉給鷹吃。”


    他的徒弟這時大搖大擺地走了。


    後台傳來旁白聲:咦,為何都是一樣的鷹,對待有高低?


    李鐵嘴滿不在乎地說:“鷹是一樣的鷹,但那是趙家人的鷹!”


    台下的大商們有的都把上好的茶湯噴了!


    大宋乾德年間的晉王是誰?就是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不知道韓信是誰並不要緊,誰是晉王可是一定要知道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