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培隊員對著雞米說:“我給你解開了繩子,你莫要跑,你的爹爹和娘親都在那兒呢。”


    雞米感覺這個人不是很凶的人,就說:“那裏不遠的,平常我們都去那裏打水打魚。”


    其實兩方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麽,但是他們還在說。


    張德培隊員對著雞米說:“一切都是可以交換的,你們為何偏要去偷搶呢?莫非這就是主家們常說的叢林社會?”


    雞米看到他把那鐵棍子背到了後背上,更高興了。


    先前,那個跪在外麵的人是寨子裏除了族長之外最能打的勇士,他在那喊著讓大家投降,千萬不要反抗了,說他們有天雷和能噴火的鐵棍子,中者必死!


    當時寨子裏的人也有證明的,這樣,長老們才真信了。


    好像,他們真的就不殺人了。


    雞米說:“你們要是有了那‘黃鐵’,你們會走嗎?”


    好吧,張德培結束這無聊的雞同鴨講,他們誰也聽不懂誰的話,他做了一個快走的手勢。


    張德培發現這個小土著能看懂他的手勢,這讓他高興了。


    這條寨子的西北麵真的有一條河,不過按照主家的標準,隻能算是溪了。


    張德培沿著岸上的沙灘走了走。


    這時候是下午了,他們看見,那沙灘上在陽光的照耀下,真是金星點點!


    他們蹲下來,扒拉著沙子細看,可以看到真的有小小的金子,幾個人都大樂,抓起砂子來,揣進了兜子裏。


    主家有讓他們看見奇怪的石頭或是物件,就要拿回去給他看的命令。


    他們回去後,把沙子給郭勿語副隊長看,大家湊過來後,看著都高興了!


    這是要發財了。主家又可以買很多好物件了,因為主家從來不攢錢鈔------


    郭勿語副隊長馬上改了主意,這個竹寨子不能燒了,留著它吧。正好可以用來淘金。


    他馬上下令,把人都放了,關進這個竹寨子裏,不帶回去了,到時候好用他們來幹活。


    他們則在寨門口紮下營來。


    同時安排了一隊人馬上把那些天然金塊和砂子送給主家。還囑咐那些隊員說,莫要走漏了風聲。


    這個好處是我們的,大家當然都心照不宣了。


    ---------------------------------------------------------------


    張國安一邊在指導著染料商於聯的燒製,一邊等著平息土著的消息。


    硫化染料最容易用低溫燒製出來的,是青色和藍色。


    染料商於聯當時就大喜,發財了!


    一擔靛青要五十多貫,而如果用此物,怕是連十貫的費用也用不上!


    還有那藍色呢?


    他當時就用那臭堿水試染了一下,藍色雖然不是很明亮,但是色調很正。


    染料商於聯心想。有這兩樣就夠用了。


    但是張國安指導說:“你再加溫,加長時間,它們還會有變化,隻不過要自己慢慢試製,畢竟,這裏與殷地安國的情況不同。”


    實話是,他可不舍得把工業溫度計交給他們來使用。


    染料商於聯心裏最後一塊石頭落地了,他說:“好說,好說,在下讓工匠們反複試製。單單有這兩樣,便是足夠了。”


    張國安點點頭,不管了,很簡單。利益會驅使他們研究的。


    當他正在組建石硫農藥廠的時候,硫礦區的消息傳回來了,殺死了幾十個土著,還送回來了一些俘虜和傷員。


    張國安歎了一口氣,這還是叢林社會,沒有辦法。


    他馬上找來帶過來的一個醫生。給傷員看病。


    但是,他對郭勿語副隊長帶隊去抄了他們的寨子,感到不妥,這有些過分了。


    半大小子可能衝動了。


    但是,事已如此,他也隻好又等著消息。


    劉綱和其它幾個開礦的人來找他了,說:“那些俘虜,莫不如賣給在下,嘿嘿,這采礦的人手還是不夠啊。”


    張國安搖著頭說:“不能賣給你們,他們的罪行沒有那麽大,可以讓你們使用,但是,你們必須給報酬------”


    劉綱笑著說:“那是當然,在下這些人,當然會給張船首報酬了。”


    張國安搖著頭說:“不對,是給那些土著報酬------”


    “------”


    張國安解釋說:“雖然他們是土著,但是,我想在這裏立兩個規矩,那就是勞動一定會有報酬,一切東西都可以通過交換得到!”


    劉綱訕訕地笑著說:“非也,此地不是八道河------他們不過是土著。”


    張國安好心地說:“眼光放長遠一些吧,這個兩個規矩很簡單,是人都能學會它們,如果在這裏都學會了,也遵守了,你想,你以後會掙到大錢的。


    一個真正安全、和諧的環境下,所有人都會好過。


    劉綱和其他開礦人商量了一下,同意了張國安的兩個規矩,沒有辦法,他是島主。


    隨著木板房都一一搭建完畢,這裏有了一個小村子的模樣了。


    張國安不想去管人家在這裏要怎樣生活和發展,他給這裏建起了基本的生活條件,說過的,也做到了。


    日本農民還在四周的空地上種上了蔬菜,如果再運一些水牛來,這裏就可以開荒了。


    但是,張國安不想先管這裏,八道河地區的糧食非常充足,他們暫時無需回大宋購買糧食。


    緊接著,他的流求衛隊回來了一支小分隊,神神秘秘地找到了自己。


    張國安在自己的木板房裏,倒出了那些天然金塊,足有一公斤了!


    而且,那個隊員還拿出了一些砂子,張國安把它們輕輕攤開在桌子上,肉眼可見有砂金粒。


    張國安笑了,他當然知道流求島上的主要金礦在哪裏,隻不過現在不是開挖的時候。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隨隨便便一條小溪裏,竟然有這樣多的砂金。


    這真是一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的時期。


    前文提到過,金銀之物作為貴金屬,在大宋很值錢,但“值錢”不等於是“錢”。


    金銀被列到國家的貨幣係統中,大概是在唐朝。


    但是中國是個缺金缺銀的國家,像歐洲金幣、銀幣那樣廣泛流通是不可能的。一直到明朝中後期吧,白銀從歐美大量流入,銀子才成為完全的貨幣形態,銀本位的貨幣係統才開始正式確立。


    在南宋,普通人身上裝錢,一貫就是個極限了,一來政府不允許,二來想想你身上裝著1000個一元硬幣是個什麽景象?


    南宋政府規定,超過一貫的買賣,得用“交子”或是“會子”,但是這個法令不太徹底,因為沒有辦法全程監控。


    而且規定商旅做生意,攜帶的銅錢也不得超過10貫。


    要是敢把錢幣帶到國境外,那更是有罪,在南宋,起碼要被流放。


    大宋不是有一個錢鈔法嘛!


    這時的金銀主要是用於地方政府上供、朝廷賞賜、軍費、國費開支以及大額海外貿易等,並不會在民間流通。


    老百姓要花銀子,得先去某個“金銀交引鋪”換了才行。


    金銀不必說,交是交子,引是鹽引和茶引,要把金銀換成銅錢或是交子才行。


    現在南宋臨安城裏有一百多個這樣的鋪子,打一個比方吧,金銀那就像在那麵世界裏拿著銀行卡一樣,你卡上就算有一百萬,你也買不上地攤上的一碗麵吃。


    張國安想了想,感覺用來和大宋進行大額交易最好用它了,交子嘛,他留著給別人發工錢用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