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張國安到了采石場,把原先用黑火/藥爆破的人找來了,在采石麵上找了一個合適的地方,開鑿一個足有一米深的爆破孔,然後裝上了兩公斤的膠質達納炸/藥,接上了引火索,然後回填上泥土。


    所有人都被趕到了足有一百丈遠。


    這距離遠遠超過了平常。


    一百丈外的人們互相交頭接耳,認為過於誇張了。


    那個原先的爆破手也是不以為然。


    張國安說:“你別當它是黑火/藥,認真些!”


    爆破手馬上認真了,一點一點和他一起放著引火索。


    這次的引火索還是張國安自己做的,加長到了七米。


    點燃後,拉著那個爆破手就跑!


    二百米外,有一個天然的岩石掩體,那裏是他們躲避的地方。


    他親手所製的引火索大約要燃燒三十秒鍾,所以他們拚命跑到後,還有一點時間。


    剛喘息了幾口氣,也沒有聽到暴炸聲。


    張國安看了看手表,都過了五秒鍾了,難道是裝土時壓斷了引火索?


    不可能是炸藥受潮了,膠質達納炸/藥抗水性極好。


    那個爆破手剛要說什麽,這時響起了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


    這一聲巨響,可能是到現在的人類曆史上,人工製造的最大一聲了!


    連張國安自己都被嚇了一跳,雙手緊抱著頭。


    他沒有看到爆破的場麵,但是三百米外的人們看到了。


    他們看見閃了一大團通紅的火光後,馬上聽見了一聲巨響,升起了十幾丈高的黑煙,無數碎石升上了天空!


    他們雖然被告之遠比以往要猛烈,但是很多人還是沒有做好準備,嚇倒在地上。


    那些碎石紛紛砸回了地上,那黑煙也不是煙霧,是泥土和灰塵。


    張國安和爆破手慢慢探出頭來,看了看爆破效果。


    他知道自己指導的這次爆破。或是填藥過多,或是爆破孔太淺了,總之效果不好。


    張國安故意煞有其事地說:“你去一道河地區爆破的時候,爆破孔還是一樣深。但是裝藥不能超過一公斤-----”


    那個爆破手臉色煞白,連忙點頭。


    張國安又看了看爆破效果,感覺還是需要說服安靜讓自己加工硝化幹油,這一下子省了多少事情?!


    隻要有冰水,溫熱法很有用的。他可以控製溫度。


    黃祖知道流求衛隊換裝了,而且還出現了百丈外可取上將軍人頭的“滅你”神槍,當時就借著送回鐵礦砂的機會回來了。


    他求鮑威隊長讓他看看那神槍,兩人關係不錯,要不然鮑威隊長可不會讓別人碰一下的。


    黃祖試完槍後,當時就去找張國安了。


    黃祖說:“張船首,在下已經篩出幾千石的鐵礦砂了,而且,也招募了幾百土著人幫忙,男女都有------是不是可以讓某回來?”


    張國安說:“招募這樣多了?說說情況。”


    “在下隻不過像張船首說的那樣。隻要幫忙篩選沙子,就給他們糧食和棉麻布-----然後就一傳十,十傳百的,那個地方的土著都知道了。


    也有想搶的,在下命人一陣亂箭射去,領著長槍隊,一下子就把他們捅翻在地,根本沒有用上火繩槍!”


    這小子還得意呢,思維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殺人不是目的,威懾才是重要的!”


    張國安的意思是。你應該用火繩槍嚇住他們。


    “正是,在下隻不過才殺了幾人-----剩下的抓住了後罰勞作。”


    張國安隻能點點頭,感覺這個小子還是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還需要再訓練一番。


    張國安同意了他的要求。讓他自己指定接替他管理那個地方的人,也讓回去的船帶回去了需要的生活物資。


    張國安說:“你可以留在這裏,但是,有一個要求,你要幫助鮑威隊長訓練出一支弓箭隊和一支長槍隊,能作為火繩槍隊行軍時的補充力量才行。具體的訓練,我希望你和他好好商量一下。”


    “在下------”


    “這是命令,完成了它再說。”


    黃祖隻好走了,他看出張國安的態度很堅決。


    喜歡冷兵器,你就好好操練去吧。


    火繩槍時代,火繩槍隊沒有冷兵器的保護是不可以的。


    張國安看著他怏怏不樂的背影,笑著想,你還不知道我將來要怎樣安排你的位置,任務還很重呢。


    張國安打算將來把他安排給揚州的李庭芝。


    在未來的1269年冬天,朝廷將命李庭芝以京湖製置大使督師入援襄陽,無論什麽原因,他的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張國安之所以想幫助李庭芝一把,就是看見他有能死守揚城,以死詢國的結果,他那時放棄了所有的投降機會。


    張國安可能是一個曆史結果主義,他認為一個人可以為他所信仰或是忠誠的事業去死,那麽這個人至少是一個正直的人。


    而且絕不會是信奉兩套道德體係,也不會是心口不一。


    所以這樣的人值得拯救!


    --------------------------------------------------------------


    張國安還對曆史上的一件事情怎麽也想不明白,胡椒這東西據說是西漢就已經有了,但是直到大宋的現在,它們竟然還是十分昂貴,一斤竟然能賣到二十貫錢!


    在這個時候的歐洲,胡椒跟黃金等值,一個人作長途旅行,可以攜帶金幣,也可以攜帶胡椒,錢花完了,用胡椒付賬,指定不會挨揍。


    歐洲人把胡椒當成香料,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香料,可是歐洲本土又不出產這種香料,全靠進口。


    當時印度和東南亞是胡椒的主產地,阿拉伯人從印度進口胡椒,運到埃及,在埃及批發給意大利人,然後由意大利人轉運到威尼斯,在威尼斯批發給各地零售商,再幾經轉手,才能到達消費者手裏。


    這個路途遙遠,程序複雜,高昂運費加上中間商層層加價,所以胡椒不貴重才怪。


    但是中國跟歐洲還不一樣,中國的海南和廣州在大宋時期已經開始產胡椒了。


    但是他們的產量太小了,遠遠供不上需求。


    兩個地方加一起,每年產量竟然不上二百斤!


    這真是讓張國安怎麽也想不明白的事情,種植胡椒是怎麽個難法?!


    他們大宋富貴人家竟然還能用胡椒來算家庭財產,甚至在大唐時代還有貪汙了八十噸胡椒的巨貪!


    那又不是紙幣。


    這個時代的富貴人家做菜需要胡椒,醫生配藥需要胡椒,道家養生需要胡椒,迷信房中術的士大夫想要壯陽,也得胡椒助陣。


    好在大宋海運極發達,外貿極繁榮,胡椒大量運入國內,自然不會像歐洲那樣稀缺了,但是對一般的老百姓來說,它仍然是罕見食材。


    就拿臨安城來說吧,老百姓平常不舍得吃胡椒,隻有貴客上門,才有可能地往湯碗裏放幾粒。


    張國安鐵定了心要大掙大宋富人的錢。


    這才是正確的發展經濟的手段。(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