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平章賈似道現在還高興的一件事情,就是精鹽的數量增多了。


    由此可以操作的事情就是正式開始皇家專賣了。


    事實上內藏庫資金的充實,就是他平章賈似道資金的充實,這等於是一體兩麵的模式。


    他必須高舉官家的大旗,必須維護官家的利益,必須緊密地和官家抱團,這樣,他才可能對抗整個官僚集團。


    現在,他的後樂園裏還有十幾位審計司的人。


    他要他們就能維持大宋經濟的運行做一個較為細致的財經預算報告,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而且時間比較長,所以他叫審計司的人到自己的後樂園裏來辦公,以便隨時可以問詢。


    而他本人,則開始接著想精鹽的問題。


    他發現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地方,似乎流求大島那麵不光出產幾百石精鹽,而且,好像能解決冗兵的問題!


    幾百石幾千石精鹽不重要,而且大宋也不缺糧食,但是大宋有些維持不了養活那些廂兵的經費了。


    大宋之前,中國的軍事製度是兵農合一的,國家分土地給農民,農民替國家賣命,合情合理。


    打仗時,農民變成戰士;平時,農民種地,不耽誤農業生產,而且,戰爭具有時間和空間的不平衡性,兵農合一的製度最大的優點便是成本很低。所以無論漢朝,還是唐朝,都很能打。


    到了大宋時代,變成了終身製的雇傭兵製。


    先前說過,大宋民間遠比其它王朝要穩定,這主要是由於大宋的雇傭兵製造成的。


    有災荒了,當兵去;犯罪了,當兵去!


    這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維穩手段,但是,對國家來說,負擔非常沉重,不僅要花錢購買武器裝備。還要發給士兵薪水。


    而且可惜的是,士兵很多時候不打仗,但是薪水照樣發。


    而且,一旦雇傭了士兵。就要負擔一輩子,隨意裁兵容易引發兵變,將軍可以剝削士兵,扣押薪水發大財,如果裁兵。將軍會帶頭造反,甚至於,想要查軍隊的賬目都能逼反了將軍。


    先前說的劉整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致命的是,這種終身雇傭兵製,其實戰鬥力很弱。


    為什麽呐?


    對當過兵的人來說,更好理解這一點。


    剛剛練成的兵,戰鬥力最強。


    過幾年之後,銳氣就會喪失。


    所以,到頭來,宋朝花了很多錢。養了一幫吃閑飯的兵油子。


    盡管可以讓他們屯田,修路,修橋之類的,但是,產出極低,他們幹不幹活都是那些薪水。


    相比較而言,送到流求大島的那些廂兵們,產出倒是高了不少。


    他想到這裏,叫了兩個審計司的人員,讓他們到市舶司那裏要來流求大島送到臨安城的貨物單據。然後再算一下他們養活那些廂兵的軍費。


    審計司的人員打著算盤,一會兒就得出了結論,稟告說,如果再來五次這樣的交易。那些廂兵的軍費完全出來了。


    平章賈似道的眼珠子都要彈出來了,養兵竟然能掙錢?!


    再來五次,這意味著什麽?那個張大商用半年的時間掙回了全年的費用,剩下的半年呢,白掙了……


    他開始正式麵對了,而不隻是想著利用。【ㄨ】便讓一個門客去找回來的船長私下裏了解一下那裏發生的事情。


    這個也容易,門客找到了一個船長,一五一十的了解了基本情況。


    回來便報告了。


    平章賈似道在隨後的幾天裏思考了一下張大商的做法,發現自己借鑒不了。


    一個月發十貫會子?大宋要是真落實到實處,而不是以物來折算的話,立刻就破產了,打死都學不了。


    至於說開辦那些作坊,他想了想先前管理地方的經驗,恐怕也是前期投入太大,而且官辦的作坊,經營上也問題多多,這個也學不了。


    最為關鍵的是,張大商他們會做科學陣法,這個實在是神鬼難測了,上哪裏去學?


    平章賈似道忽然笑了,老夫為何要學他們,如果他們會科學陣法,莫不如把一些冗兵交給他們解決了,還不說真情,就算是投資到精鹽產出上吧,幾百石的,都不兩天賣的。


    精鹽在臨安城非常好賣,這也是實情,許多大商巨商之家聽聞過官員們吃的鹽比自己好,屬於特供鹽,非常不開心,有錢買不到,最傷富人心了。


    所以皇家專賣鹽店一出現,馬上一搶而光!


    平章賈似道打起這個主意也是被逼的。


    大宋的冗官、冗兵、冗費問題始終讓大宋政府的財政處於苟延殘喘的地步。


    冗兵的問題,剛剛說了,說說冗官。


    唐太宗時曾將中央政府官員從兩千多減至六百三十四人,到了宋仁宗時代中央內外屬官已超過一萬七千人,而北宋所轄疆域僅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


    這裏主要是因為在大宋的官僚體係內,官與職是兩回事,官是虛名,稱為寄祿官,用以表示一定級別與領薪俸,職才是管理具體事務的,大宋稱為職事官,後來因官員膨脹,許多職事官也不管具體事務了。


    隻有特別差派負責某事時的官員才有事做和有實際職務。


    例如“吏部郎中、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這一官號,吏部郎中是官,龍圖閣學士是職,知開封府才是實際職務,前兩項為空頭銜,而這樣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權機構。


    就算是辭職回家,也能弄到一筆按月發放的工資。


    好處也有,文人生活負擔輕了些,因而可以專心研究點東西,宋詞和理學的出現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


    如果曆史不改變,所謂十萬士人跟著大宋官家去跳海,這都是有原因的。


    缺點不用多說,一眼就看出來了。


    不光是財政問題,在大宋的官僚機構中,本官常常不管本職事務,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與朝政,侍郎、給事不領有職,左右諫議無言責,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執記筆之事,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七八。


    究其原因,封府才是實際職務,前兩項為空頭銜,而這樣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權機構。


    平章賈似道決定再試一試流求大島的接納消化的能力,他馬上讓門客寫一封信,大意是,精鹽是個好貨物,但是產出太少,所以,再派出三千廂兵助你煎鹽,要多多為官家出產精鹽,心中要牢記大宋官家的恩情。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