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賈似道說:“官家,雖然那個海商的話可以信個八成,但是,還是要親眼看見結果才可以------再說,政令已出,不好急切之間改變,失了麵子。£∝頂點小說,”


    大宋官家趙禥說:“但聽師臣所言------”


    平章賈似道說:“這一次把發放這三樣祥瑞種子的規模搞大一些,讓天下人知道,大宋的國運正盛!”


    這樣的麵子工程,大宋官家趙禥喜歡。


    上一次發放祥瑞稻種,可以說是麵子、裏子都有了,民間百姓真是山呼萬歲,那田間的收益騙不了任何人,糧價都下降了些許。


    平章賈似道說:“若是真能在新開田處有大的收獲,老夫希望官家能頒布新田法,鼓勵民間百姓開墾荒田,不必隻盯著水田和小麥田------新田法的內容,老夫還要好好與官家商議,不可急迫,且看那三種祥瑞是否能有用處。”


    大宋官家趙禥說:“但聽師臣所言------”


    隨後,平章賈似道又向著大宋官家說了說廂兵之事。


    大宋官家對師臣更是言聽計從,多派出廂兵去那裏,可以省下不少的費用,這是簡單的常識。


    平章賈似道笑嗬嗬地說:“真沒有想到他們那個荒島上可以安置這樣多的廂兵,但是,大宋也不可丟了臉麵,也要大大的打賞那些海商!”


    大宋官家趙禥說:“可以從內藏府出資-----”


    現在內藏府的資金非常充實,是未有過的最好時候。


    平章賈似道說:“難得官家如此喜愛那個禦前火繩槍軍和石炮軍,還是留著養軍吧,那個海商對大宋有功甚重,賜他一個閑散官職也是可行,另外。物資上的打賞也不可少,他那裏不是喜歡鐵物嘛,除了該給他的口糧,多給一些鐵物即可------這筆錢鈔,讓戶部出了,他們在海鹽經營一項上。收入頗豐。”


    兩人又說了一些閑話,算是結束了這次工作匯報。


    現在,平章賈似道若想進皇宮拜見官家,那是隨時可以的,可見聖恩正隆。


    這一段時間,大宋朝政無甚要緊之事,韃靼強盜集團那裏也比較安定。


    平章賈似道又借機不上早朝了,他把辦公地點又改在了家裏。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小妾們鬥蟋蟀,歡叫聲傳出很遠。


    又有人私下議論了。認為他真是個蟋蟀宰相。


    但是平章賈似道不在乎的,因為在《民聲報》上,他老賈的名聲越來越好,甚至又有人開始報料說,海外又有海商通過平章賈似道向我大宋獻出祥瑞,其中一樣叫玉米,畝產能到七八石,另兩樣是亦糧亦菜的作物。畝產據說能達五十石!


    若是加上先前的祥瑞稻種,則天下無饑乎。


    更為關鍵的是。那三樣不與水田爭地,可以在旱地裏種養。


    大宋旱地是絕對不缺的!


    一時間民間沸沸揚揚,甚至有一些偏僻之地的知縣也有耳聞了,上書討要。


    民間謠言倒逼真相,大宋官家令人在邸報上明言,說。即將在皇莊開種,等試種成功,即令農官發放種子,一切如上次一樣。


    這個時候已近臘月,似乎官員都在等著除夜大假了。


    但是。這時候卻是商人們最忙的時候。


    劉錢行首的弟弟從流求回來了,足足帶回來一千石的純正硫磺,此物好賣,這時正是炮竹加工的**期,沒有幾日,便一掃而光。


    劉家算了算費用,這次真的大掙了一筆,雖然沒有珍寶古玩那些物品利潤高,但是這個生意勝在長久。


    劉錢行首接過弟弟帶來的什麽花露水之類的香料,聞了聞,果然是好物件!


    他又抹了抹清涼油,感覺實在是涼爽萬分!


    那甘油濕膚膏也不錯,椰子味道的。


    劉錢行首看了張國安的信後,大惑不解,問自己的弟弟,說:“張船首為何著重說要把這些好物件賣給那些蕃商?”


    他的弟弟說:“銷路,張船首認為銷路多要比銷售量大還好------”


    劉錢行首愣了一下,一想,也真是有道理。


    但是此物不同於珍寶啊,它明顯是讓人使用的,使用光了,還會再買的。


    於是,他準備留下一半先用於臨安城的售賣,剩下的,他安排人去刺桐城的分店了,讓那裏的掌櫃之人,召集蕃商售賣。


    對那些蕃商,高傲的劉錢行首不稀得待見他們,這不是錢鈔的事情。


    這一個時空的大宋商人,哪怕隻是一個行首,還是非常驕傲的,他們還沒有被異族打殺掉自尊心,或者是傲慢心。


    結果,那些蕃商大為歡迎。


    這一個時空的世界各國各地,也沒有一個像大宋人這樣愛洗澡,當然,像王安石之類的邋遢人還是有的,那隻不過是個性使然,不是生活習慣。


    所以,相對他們來說,別的民族中的貴族太需要這種刺鼻的香味了,可以掩蓋住身體的異味。


    蕃商們於是打聽如何可以得到更多的貨物,那個掌櫃本不想告訴他們貨源之地,但是,他的主家劉錢行首在事先都已經囑咐他定要說出來。


    結果那掌櫃的隻好告訴他們是在對麵的流求大島,一個叫八道河的地區出產此物------


    那些蕃商們再一打聽,原來那些所謂的鯨油、蠟燭竟然都是那所出!


    海外商貿有一個不同於普通商貿的地方,就是它需要的貨量要多才行,否則販運起來利潤不夠大。


    但是,要是找到貨源地可就不一樣了。


    刺桐城的蕃商都住在蕃坊,他們也選出了蕃首,負責與大宋政府交往。


    現在的蕃首正是蒲壽庚。


    先前,他的父親蒲仕賓去世後,蒲壽庚繼承父業,從事以運販大宗香料為主的海外貿易。


    這期間蒲氏家族曾一度中落,生活不甚豐裕,經蒲壽庚的精心經理後,迅速振興,走向鼎盛。


    蒲壽庚因招商與清除海盜有功,1250年曾任提舉泉州舶司,但是實際上蒲壽庚隻做了三年不足的提舉市舶使,這也符合地方官員在任三年一輪換的宋代官製。


    但是不管其任提舉泉州市舶司或離職,他都是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憑借權力更大規模地開展香料貿易集團和海商集團,並可通過各種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財富。


    蒲壽庚一聞那花露水就知道此物大有前途。(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