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張國安設計的棉紡生產現在隻能走以水力作為原動力的路子。


    八道河地區的那條攔水水壩已經把水麵抬高了兩米多,這已經改變了它原先是季節性溪流的特點,基本實現了兩岸農田能施行簡單的自流式灌溉,這也是張國安敢於再一次大規模開荒的原因。


    現在對這條水壩有了更高的要求了,需要它為水力紡紗和水力紡織提供較為穩定的原動力。


    這樣,需要再一次抬高它的水位……張國安算了一下,這個水頭至少要到三米五高!


    這個工程量不小,但是難度不是很大。


    張國安完全把去印度地區的遠航安排交給了蔡二郎船長,讓他組織人手,組織貨物,責令半大小子小二和王征兩人帶二十名火帽式和三十名火繩槍手,十五名炮手隨船同行。


    張國安觀察過,這兩個半大小子在海上訓練時,表現非常好,也許天生就有能適應海洋生活的人。


    其它隊員也差不多都是這樣,要比其它人更適合。


    張國安專門找過他們兩個。


    張國安說:“你們到了任何停泊地點,每一個人都要寫一篇日記,要準確,不能誇張……兩個人不能一樣!”


    兩個半大小子愣了一下,小二搶著說:“放心,張主家,我定不會讓他抄襲我的……”


    王征一直認為自己除了比不上楊友行,寫情況報告水平最好了。


    “哧!我如何會照抄你的?!上一次張主家還給了我一個良加的評價,而你是良減……”


    張國安沒有理會他們兩個的爭吵,又說:“隻能自衛,不得在別人麵前炫耀武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打跑!”


    小二眼睛亮晶晶地說:“若是看到壞人作惡呢?”


    “……”


    王征不以為然地說:“沒有犯到我,關我等何事?”


    張國安想了一會說:“隻要可能給我們造成傷害的事情,就不要去管……一切以訓練出一去能夠完全適合海戰的衛隊為主!”


    兩人半大小子馬上幹淨利落地回答了,“是。主家!”


    張國安接著命令出發時,以王征為正隊長,小二為副手;隻要返航就以小二為正隊長,王征為副手。


    其實這二十個半大小子。人人都當過帶頭人,組織過別人行動,能力不差的。


    這樣張國安就放心的組織自己的棉紡事業了。


    如果說,他組織到印度地區的海貿,更多的目的在於訓練出一批參加過遠航的隊員。那麽,他需要通過建立水力棉紡廠培養出一批有一定技術的產業工人……


    一開始他直接跳過珍妮機,準備上馬卷軸紡紗機。


    它以水力為動力,不必用人操作,而且紡出的棉紗堅韌而結實,解決了生產純棉布的技術問題。


    但是水力紡紗機體積很大,必須搭建高大的廠房,又必須建在河流旁邊,並有大量工人集中操作。


    張國安感覺沒有必要在廠房上花費太大,所以最後選擇了騾機。


    騾機在珍妮機綻子牽伸的基礎上吸收水力紡紗機羅拉牽伸的優點。並加以改進。


    所以,它紡出的棉紗兼具珍妮紡紗機的紗細和水力紡紗機的紗堅實兩種優點,似騾兼具馬與驢的優點一樣,因此定名為騾機。


    隻不過它的結構複雜了一些,容易出故障。


    但是這個都容易克服……


    張國安找來了木匠和鐵匠,發給了他們不同的三視圖紙,讓他們分頭加工和打製。


    他感謝先前朋友們給他留下的底子:已經統一的計量單位和一些較為專業的測量器械。


    張國安現在可以驕傲的說,就算是分頭打造的設備,做到精確到半個米毫的程度都沒有問題。


    木匠借助木工機床加工圖紙上需要的部件比較方便,而鐵匠較為麻煩的是要不斷的借用銼刀和鏨子來修正。


    鐵匠胡鎮北現在正用一把銼子細心地打磨著一個羅拉牽伸件。它是由青銅齒輪傳動的喂入牽伸機構,是整個騾機的關鍵件之一。


    所以張國安對它要求嚴格。


    鐵匠胡鎮北對張國安說:“張主家,這殷地安國的工具甚是好用,若是用壞了。如何再能得到?”


    張國安對他在上次海盜襲擊未遂事件中的表現相當滿意,這才是真正把這裏當成家的人,和自己是可以同行的人,所以在技術上對他多加傾斜,可以讓他使用更好的工具。


    張國安回答說:“這個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加工中碳鋼工具,對付那個所謂的好鐵還是比較容易。”


    鐵匠胡鎮北瞪大了眼睛。說:“若是真有了那v字彈簧鋼一樣的中碳鋼……何不製成寶刀來出賣?”


    張國安心裏說,這是又來了,就盯著冷兵器不忘……


    張國安說:“這台棉紗機要是能試製成功,會比一萬把寶刀更值錢……可以讓大宋人人有棉布衣服穿,你說是不是更掙錢?”


    人人都有棉衣穿!


    這個時空,盡管大宋已經是天下最富有的國家了,但是,還有穿著紙衣的窮人,甚至,還毫不在意的寫在詩文裏。


    陸遊在《雨寒戲作》中就寫過:“幸有藜烹粥,何慚紙作襦。”


    這個紙襦就是紙衣,陸遊說還好有粥喝,不覺得穿紙衣丟人。


    鐵匠胡鎮北停了手中的銼刀,睜大了眼睛,看著張國安認真地說:


    “那土豆粉和玉米麵都是天下一等的美食了,不爭良田而產出甚多,天下人盡可食之而生;那海裏的大鯨魚也無數了,張主家輕而易舉地取之,可活人無數了;現在,如果此棉紗機能讓天下人都有棉衣可穿……張主家,你是天上掉下來,用神仙之能來幫助我等的嗎?!”


    張國安笑了,說:“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隻不過是從殷地安國來;我也沒有神仙的能力,隻不過會些科學……法陣;談不上我是幫助大宋,還是大宋來幫助我。


    我隻知道,我和妻子兩個人無法獨自過上好日子,最起碼讓身邊人過好一點,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就這樣簡單。”


    不知道鐵匠胡鎮北是明白了,還是不明白,他打磨了一會兒羅拉牽伸件,用千分尺測量了一下,看到還差了些,又接著精心銼起來。


    精鑄、打鏨、銼磨,他們就這樣一點點關鍵構件加工出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