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場剿滅海盜的戰鬥,郭勿語和張德培兩個隊長,把安河級戰船和安江級戰船的配合練出來了。


    但是讓張德培副隊長不太滿意的是,他的兩條安江級戰船,還時不時要參與石炭的搶運工作。


    隻要運一次石炭,他就要把船好好清洗一遍,很累人的。


    郭勿語隊長還羨慕他呢。


    “你的船比我的大,速度還快,炮火還猛……”


    張德培副隊長看了他一眼,說:“要不你和張主家說說,咱們換換?我覺得你能專心剿滅海盜才是最好……”


    郭勿語隊長拿下了自己的細白草草帽,搔了搔頭皮,說:“不了,一切都聽主家的安排吧。”


    誰願意經常要幫助運送石炭?真不知道,到底運到何時才是一個頭,還是專門當軍人更好。


    他們多次戰鬥都能取得成功,主要功勞在阮大郎那裏。


    自從上一次接受了他的建議,這家夥馬上就活躍起來,特別是在剿滅戰鬥時,他提供了眾多的消息和典故……中年大叔的用處體現出來了。


    能在海上活這樣久,而且還能混上一個頭目的人,一定有他的特長。


    郭勿語隊長把他從勞工狀態改成了助兵,讓他帶著自己挑出的幾個海盜充當情報人員,他對整個南海非常熟悉……用他的話說,就像自己家裏的菜園子。


    在他的帶隊下,他們陸續收拾掉幾個小股的海盜。


    郭勿語隊長還挑選了一下,他把一些頭目都送到八道河地區,現在的基地還是太小,無力監管。


    他相信主家能對付了一切的人。


    最後方圓幾千裏的海麵變得安全無比。


    阮大郎看著這些流求水軍的軍服無比羨慕,特別是知道了他們的俸祿後,他有一種喘不上氣來的感覺……當上水軍,一個月竟可以掙上這樣多的錢鈔?!


    當時張德培副隊長看他的臉上漲紅,心裏還慶幸自己沒有算上出海補助,隻算平常的工錢……


    郭勿語隊長曾經許諾過。隻要他用心做,他的兩個兒子都可以收為流求隊員,待遇和大家都是一樣的。


    阮大郎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說出來,帶著他們把這南海裏的一切海盜都抓光!


    但是。不是所有的海盜都有自己的老巢,特別是阿拉伯和當地土著組成的團夥,他們是走走停停,搶到手了,轉手就在某個港口賣了。


    還有。有的時候他們也做海貿……不好區分,除非他們抓到現行。


    阮大郎熱情地介紹說:“現在大過萬人的海盜,隻能在鍋蓋嶼找到了!”


    那個地方兩個隊長都知道,他們有主家給他們畫的海圖。


    張國安島主當然知道納土納群島了,他還打聽出那裏被現在這個時空的海商們稱為鍋蓋嶼。


    這個稱呼很形象,因為那個群島的主島,從海麵上看,酷似圓弧形的鍋蓋。


    漢代前,那的海域被稱為“漲海”,群島被稱為“漲海崎頭”。主島被稱為“極大崎頭”。


    原因很簡單,由於它們正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交匯的馬六甲口,受兩洋水位落差活動影響,致使該水域水位時有升高和回落現象,


    蔡二郎船長曾經有些害怕地描述過那個漲海崎頭,說那裏水淺而多磁石,意思是說,那片水域,水淺,而且暗礁竟然還能主動吸引過往的海船!


    張國安島主笑了。說:“你肯定沒有到過那的島嶼……”


    蔡二郎船長說:“可不敢輕易靠近,一但出現萬一,還不會被島嶼上的野人吃了?!”


    張國安島主當然知道真實的情況,實際上。那片水域的許多島嶼海拔都在100米以上,其中最大的主島上,最高峰近960米,這在南海中,除了台灣島和海南島外,再沒有這樣險峻的海上島嶼。


    而且這片水域也正是淺海區。最深處100餘米,其餘約30米,不像南沙、中沙、西沙那樣深達數千米,但是,無論如何不能稱為淺水。


    自宋代以來,安南國和占城國中部的交趾洋以及婆羅洲西北的鍋蓋嶼已被作為大宋南海海域分界處,凡從外國來的船隻,過了鍋蓋嶼或交趾洋,即進入大宋之海境。


    那裏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主要出產木材、椰子,如果種植水稻的話,可以一年種三季。


    在現在這個時空,那裏根本沒有吃人的野人存在,因為那裏是海盜的天堂。


    阮大郎鼓動兩位隊長前去清剿。


    他說:“那裏有萬餘名海盜,但是,他們並不是一夥兒的人,有的居於南岸,有的居於北岸,他們之間還不和睦……我等完全有機可乘!”


    郭勿語隊長和張德培副隊長不得不好好商量了一下……那裏離下龍灣有三千多裏遠,來回就要六千多裏了,這要花費兩個多月,實在是太久了。


    張德培說:“主家讓我等在這裏,就是為了石炭……主家現在把石炭看得比糧食還重……”


    郭勿語低頭想了想,說:“我們從未遠洋行軍過,隻能看著王征和小二他們訓練,如果將來比不過他們,會是一個遺憾……不過,你說的也對,不如請示一下主家在說。”


    兩位隊長決定再等一等,但是阮大郎急了,不打海盜,他還有何用處。


    他全力建議說:“不如這樣,我帶幾個人……也化裝成商販,前去探一探情況,然後不時匯報回來,請允了我……”


    郭勿語和張德培對視了一眼,想,這個辦法好,主家說過,不打無準備的仗,特別是對實力大一些的對手,情報不準,更不能出戰了。


    郭勿語隊長馬上同意了,同時,馬上讓他的兩個兒子不用做體力活了,直接加入流求衛隊……駐下龍灣的支隊裏。


    張國安島主很快回信了,說現在不是時候,但是先要把那裏的情況摸透了再說,而且讓他們一定要學會借用當地人的力量,千萬別傲慢待人。


    兩個人都看到了回信,感覺非常高興,他們事先做的,完全符合主家的要求。


    傲慢待人?


    隻有愚蠢自大的人才會如此……張主家在八道河地區時,對土著人都是平等對待,別說那些黑白色之人了。


    兩個人派出去阮大郎後,一麵安心等著情報,一麵安心開發下龍灣。


    現在運出的石炭越來越多,但是主家還是需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