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府行省兼安撫大使劉整是一個會審時度勢的人,他很快就明白了現狀。
在金末時,他會毅然從一個金國人轉變成一個大宋人;在大宋末年,他會毅然從一個大宋人轉變成一個韃靼強盜集團的人,他靠的就是這種能力……至於轉變的原因,他才不理會,因為他知道,曆史一定會為自己這樣的人找到借口和原因。
他明白的現狀是,再這樣打下去,他的戰船會打光了。
而且,他純粹是在消耗,而對手,似乎越打越強……現在,呂文德這個臭賣炭出身的,竟然一次出動了三十條戰船來走私,他打仗能掙到錢,而自己不管輸贏,損失就損失了,一個四川路的支持還是不夠的。
這個時候曆史回歸原樣了。
他屢次上奏要求從襄樊之地開打的請示,終於得到了忽必烈大頭目的注意。
韃靼強盜集團不可能容忍大宋的存在,這不符合他們的生存理念,必須要消滅對方。
但是從哪兒打起,這個爭論太大了。
1267年,劉整暫時停了與呂氏集團的軍事摩擦,因為大頭目忽必烈召他入朝了。
在朝廷上,他再一次向大頭目忽必烈獻策,說:“宋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臣願效犬馬勞,先攻襄陽,撤其扞蔽。”
當然,當時群臣馬上爭吵起來,從哪一路開始正式攻打的看法都有,一時間爭吵不斷。
事實上這個時候由於當初蒙哥大舉猛攻的失敗,使眾人一度喪失了吞滅大宋的信心,無論從哪一方進攻,大家的信心都不太足。
這時,劉整鏗然有聲地說道:“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為正統。聖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問。而自棄正統邪!”
這一句話驚醒了昏昏欲睡的大頭目忽必烈,對,咱是帝王啊,有道是刀把子裏建帝國。不統一天下,何來的正統!
他突然從龍椅上跳將起來,從腰間抽出鋼刀,大喝曰:“朕意決矣!”
這一下子,群臣也馬上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
夔府行省兼安撫大使劉整眼含熱淚,看著英勇的大頭目,真是我的明主啊,呂文德,你倒黴了……他當時想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個時候,韃靼強盜集團已經基本完成了軍事物資的準備,可以開始大規模搶劫了。
劉整高興的是,他所需要的軍用之物,開始源源不斷到送來了,重點是向著襄樊地區進攻!
隻要等到明年。他們大兵一出,蜀中和兩淮之間的襄樊兩城必破!
呂文德看到劉整的水軍不再出動,他也不想把事情鬧大,擅啟戰端這個罪名可承擔不起。
於是雙方又回歸先前的局麵,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呂文德從牒報那裏聽到了劉整又開始埋頭打造水軍,據說又有打造五千條戰船的計劃。
呂文德這段時間本來感覺不太好,心口發悶,但是上一次大戰讓他神清氣爽,感覺好極了。你要打造5000條,我打造六千條!
呂氏軍事集團現在有這個條件,他們的走私活動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利潤……而且,明年他們還要準備加大棉田的畝數。去年和今年的棉花讓他們掙了大錢,所以,他們確實感受到了,自己的地方越大,就得利越多的現實。
雙方又一次開始了軍備競賽。
劉整的背後,站著整個韃靼強盜集團;呂文德的背後。站著整個京湖集團……江陵和鄂州兩城,也開始和襄樊地區越來越形成一個緊密的集團。
整個長江水係可能充滿了丁丁當當的造船聲……一切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所以說,呂文德的勝利,是整個呂氏集團的勝利,這不能不讓遠在流求島的呂雄主事高興。
張國安島主認真聽完呂雄主事的介紹,他心裏大發感慨,隻要有了自己切身的利益,大家都會蠻拚的!
這可以說是海鹽之戰,也可以說的走私之戰,京湖集團,真有可能憑借三城之地,死死拖住韃靼強盜集團!
那麽正好也配合一下,自己在海邊不能讓韃靼人輕鬆了!!
黃祖隊長完全明白張國安島主的心思,而且他對冒充海盜的想法大加讚歎,這不會給任何人添麻煩……
先前,他們從黃島造船廠帶回來的工匠在八道河地區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他們有工錢,果然如同許諾的那樣,每個月都按時發放,從不拖欠……而且,他們真的有自由,有休息日子,還可以請假,去大宋走一走。
而且,來往八道河地區的商販也越來越多,一些日常物件,很輕易的就可以買到。
由於他們當初都是以家為單位搬來的,張國安島主趁機縮小了實物供給製的範圍,隻要錢鈔發夠了,人家自己就解決了問題。
經濟上他們是自由的,而且收益合理;人身上他們也是自由的,甚至就是想回到韃靼人那裏也可以……當然,沒有人想著回去,韃靼強盜集團的匠役製度簡直是工匠們的惡夢!
一人當工匠,全家皆為工匠,而且還世襲……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任何自由可言,也許隻有張國安島主知道,後來的朱重八完整的繼承了這一點,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黃祖隊長當然看到了那些工匠們的幹勁十足了,張島主對那些黑白長槍隊隊員都頗為照顧,解除了他們奴隸的身份,更別說他對工匠們有多麽善待了。
黃祖隊長對張國安島主說:“我且去密州造船廠,能帶走的我都帶走,帶不走的,我就燒了他們的船廠,讓他們幾年中無法造船……那些工匠嘛,我也同樣帶回來!”
張國安島主說:“能帶就多帶一些,別讓他們給韃靼人出力,自己還痛苦,這裏的工作有的是……哪怕就當一個伐木工呢!”
黃祖隊長認真地點點頭,是的,用張島主的話說,現在,這裏的自然資源幾乎是無限了,隻需要勞動力開發出來,轉眼間變成錢鈔。
他馬上招來自己的手下,開始研究起密州的情報了。
密州造船廠其實就是原先幾個民辦廠子合起來的,他們都是被韃靼強盜集團強行征用了,沒有廠主敢說個不字。
那些廠主終於領教了韃靼人的厲害,他們比大金還不如,分文不付就讓人做活。(未完待續。)
在金末時,他會毅然從一個金國人轉變成一個大宋人;在大宋末年,他會毅然從一個大宋人轉變成一個韃靼強盜集團的人,他靠的就是這種能力……至於轉變的原因,他才不理會,因為他知道,曆史一定會為自己這樣的人找到借口和原因。
他明白的現狀是,再這樣打下去,他的戰船會打光了。
而且,他純粹是在消耗,而對手,似乎越打越強……現在,呂文德這個臭賣炭出身的,竟然一次出動了三十條戰船來走私,他打仗能掙到錢,而自己不管輸贏,損失就損失了,一個四川路的支持還是不夠的。
這個時候曆史回歸原樣了。
他屢次上奏要求從襄樊之地開打的請示,終於得到了忽必烈大頭目的注意。
韃靼強盜集團不可能容忍大宋的存在,這不符合他們的生存理念,必須要消滅對方。
但是從哪兒打起,這個爭論太大了。
1267年,劉整暫時停了與呂氏集團的軍事摩擦,因為大頭目忽必烈召他入朝了。
在朝廷上,他再一次向大頭目忽必烈獻策,說:“宋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臣願效犬馬勞,先攻襄陽,撤其扞蔽。”
當然,當時群臣馬上爭吵起來,從哪一路開始正式攻打的看法都有,一時間爭吵不斷。
事實上這個時候由於當初蒙哥大舉猛攻的失敗,使眾人一度喪失了吞滅大宋的信心,無論從哪一方進攻,大家的信心都不太足。
這時,劉整鏗然有聲地說道:“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為正統。聖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問。而自棄正統邪!”
這一句話驚醒了昏昏欲睡的大頭目忽必烈,對,咱是帝王啊,有道是刀把子裏建帝國。不統一天下,何來的正統!
他突然從龍椅上跳將起來,從腰間抽出鋼刀,大喝曰:“朕意決矣!”
這一下子,群臣也馬上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
夔府行省兼安撫大使劉整眼含熱淚,看著英勇的大頭目,真是我的明主啊,呂文德,你倒黴了……他當時想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個時候,韃靼強盜集團已經基本完成了軍事物資的準備,可以開始大規模搶劫了。
劉整高興的是,他所需要的軍用之物,開始源源不斷到送來了,重點是向著襄樊地區進攻!
隻要等到明年。他們大兵一出,蜀中和兩淮之間的襄樊兩城必破!
呂文德看到劉整的水軍不再出動,他也不想把事情鬧大,擅啟戰端這個罪名可承擔不起。
於是雙方又回歸先前的局麵,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呂文德從牒報那裏聽到了劉整又開始埋頭打造水軍,據說又有打造五千條戰船的計劃。
呂文德這段時間本來感覺不太好,心口發悶,但是上一次大戰讓他神清氣爽,感覺好極了。你要打造5000條,我打造六千條!
呂氏軍事集團現在有這個條件,他們的走私活動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利潤……而且,明年他們還要準備加大棉田的畝數。去年和今年的棉花讓他們掙了大錢,所以,他們確實感受到了,自己的地方越大,就得利越多的現實。
雙方又一次開始了軍備競賽。
劉整的背後,站著整個韃靼強盜集團;呂文德的背後。站著整個京湖集團……江陵和鄂州兩城,也開始和襄樊地區越來越形成一個緊密的集團。
整個長江水係可能充滿了丁丁當當的造船聲……一切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
所以說,呂文德的勝利,是整個呂氏集團的勝利,這不能不讓遠在流求島的呂雄主事高興。
張國安島主認真聽完呂雄主事的介紹,他心裏大發感慨,隻要有了自己切身的利益,大家都會蠻拚的!
這可以說是海鹽之戰,也可以說的走私之戰,京湖集團,真有可能憑借三城之地,死死拖住韃靼強盜集團!
那麽正好也配合一下,自己在海邊不能讓韃靼人輕鬆了!!
黃祖隊長完全明白張國安島主的心思,而且他對冒充海盜的想法大加讚歎,這不會給任何人添麻煩……
先前,他們從黃島造船廠帶回來的工匠在八道河地區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他們有工錢,果然如同許諾的那樣,每個月都按時發放,從不拖欠……而且,他們真的有自由,有休息日子,還可以請假,去大宋走一走。
而且,來往八道河地區的商販也越來越多,一些日常物件,很輕易的就可以買到。
由於他們當初都是以家為單位搬來的,張國安島主趁機縮小了實物供給製的範圍,隻要錢鈔發夠了,人家自己就解決了問題。
經濟上他們是自由的,而且收益合理;人身上他們也是自由的,甚至就是想回到韃靼人那裏也可以……當然,沒有人想著回去,韃靼強盜集團的匠役製度簡直是工匠們的惡夢!
一人當工匠,全家皆為工匠,而且還世襲……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任何自由可言,也許隻有張國安島主知道,後來的朱重八完整的繼承了這一點,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黃祖隊長當然看到了那些工匠們的幹勁十足了,張島主對那些黑白長槍隊隊員都頗為照顧,解除了他們奴隸的身份,更別說他對工匠們有多麽善待了。
黃祖隊長對張國安島主說:“我且去密州造船廠,能帶走的我都帶走,帶不走的,我就燒了他們的船廠,讓他們幾年中無法造船……那些工匠嘛,我也同樣帶回來!”
張國安島主說:“能帶就多帶一些,別讓他們給韃靼人出力,自己還痛苦,這裏的工作有的是……哪怕就當一個伐木工呢!”
黃祖隊長認真地點點頭,是的,用張島主的話說,現在,這裏的自然資源幾乎是無限了,隻需要勞動力開發出來,轉眼間變成錢鈔。
他馬上招來自己的手下,開始研究起密州的情報了。
密州造船廠其實就是原先幾個民辦廠子合起來的,他們都是被韃靼強盜集團強行征用了,沒有廠主敢說個不字。
那些廠主終於領教了韃靼人的厲害,他們比大金還不如,分文不付就讓人做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