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隊長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專門組織了一個小隊,讓他們反複試發射火箭,以便能掌握發射技巧……這個隻能是實踐中練出來的。【ㄨ】


    先前,張國安島主領著他們加工了一遍火箭,然後把注意事項講了講後,就讓他們自己連加工帶試射,自己練手去吧。


    這種火箭的成本近似於無,當然,工匠的手工費用還是要算上的,特別是那個火箭筒皮……銅皮最好加工,但是貴了些;鐵皮最便宜,可是加工上費事。


    為了解決鐵皮的加工問題,張國安島主隻能親自出馬。


    他先前給大宋工匠們留了作業,要他們想辦法把真空式蒸汽機的垂直直線運動變成圓周旋轉運動,這個問題倒很快被大宋工匠們解決了。


    大宋這個時候民間早就一種叫“旋作”的簡易車床,專用好鐵來進行金屬切削和加工,這是人類機械加工史上具有裏程碑性質的重大進步。


    他們還早就發明了凸輪,並把它應用於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鏈上。


    凸輪也是一種可以把垂直直線運動變成圓周旋轉運用機件。


    但是八道河的大宋工匠們試了一下後,馬上把這個方法放棄了。


    原因很簡單,凸輪與從動件間隻是點或線接觸,易磨損,隻宜用於傳力不大的場合,而且從動件的行程不能過大,否則會使凸輪變得笨重,更重要的是,凸輪輪廓精度要求較高,需要他們反複加工。


    這要是與曲柄軸杆比起來,太費事了。


    這個時期流行一種大紡車,它的結構是由加撚卷繞、傳動和原動3部分組成,原動機構是一個和手搖紡車繩輪相似的大圓輪,輪軸裝有曲柄,需專人用雙手來搖動。


    所以,他們設計曲柄軸杆來說。絕對不費事。


    這個時空的工匠至少會三種傳動方式,齒輪、皮帶和鏈式……


    歐洲人直到1770年才開始使用鏈式傳動帶,比大宋晚了800年左右。


    事實上,張國安島主的水力紡機和織布機一點沒有讓大宋的工匠們震驚。這個時候的水力紡車也有很多,當然,結構的複雜程無法和他的紡車比。


    大宋後期已經出現了以水為動力驅動的水轉大紡車,主要用於加工麻紗和蠶絲,這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紡織機械。一晝夜可紡麻紗100多斤。


    說一句閑話。如果好奇的話,在大宋詩詞中搜索水車的字詞,它出現的頻率遠比後世要多得多……那麽是什麽讓這個民族的機械加工技術在下行式發展?你懂的。


    所以,張國安島主絕不會放任韃靼強盜集團滅掉大宋!


    人類有時候會屈從野蠻,有時候整個社會的人都被灌了狼奶……但是,總會有一絲光明與良知在引領著人類回歸常態!


    張國安島主“發明”了熱軋鋼板設備,他按照兩台真空蒸汽機的動力極限,設計了三組主輥筒連軋機……采用無動力輥筒帶來輸送,兼以人畜混合動力牽引。【ㄨ】


    這三組主輥筒的精鑄和精磨相當費事費時,在質量的均勻、表麵的磨光兩項上。大宋工匠們花費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


    它當然要比連續式拔絲機結構複雜多了。


    但是,這種設備完全在大宋工匠的理解範圍內,他們甚至還會主動幫助調整重心和輥隙……胡鎮北廠長凝視著這台熱軋鋼板設備,好半天說:“若是把它立將起來,不正好可以擠碎石塊嘛?!就不用一一敲碎了……”


    張國安島主樂嗬嗬地說:“但是,你們精鑄和後期處理的過程太慢……你再想一想它還可以做什麽?”


    胡鎮北廠長又想了半天,沒有說出什麽來。


    張國安島主輕聲說:“榨糖……”


    “噢,壓榨甘蔗!那可大有用,輥筒也不用這樣龐大……”


    張國安島主點頭說:“最終還是看你們加工的水平了,光有想法不行。”


    這台所謂的熱軋機讓鋼板或是銅板的加工成為了較為簡單的事情。


    對於加工出來的板材。張國安島主首先就讓大宋工匠製成水桶或水壺之類的用具……他實在煩死了用沉重的木桶拎水或是用銅壺燒水。


    為了防鏽,他讓工匠們打製完畢後直接鍍錫。


    鍍金、鍍銀和鍍錫或是鍍鉛技術早在幾千年前就出現了,隻不過采用的是熱鍍法。


    比如鍍金,古人利用金的物理性好。把它與水銀合成金汞齊,然後塗在銅的表麵,再通過加熱使汞蒸發,金就依附銅的表麵,燦爛眩目。


    鍍錫則更容易。


    錫的溶點不過二百多度,溶成液體後。無論是浸泡還是塗抹都可以鍍上。


    張國安島主還準備用鍍錫鐵皮當罐頭呢,因為錫鐵皮對人無害,本來就是一種食品級產品。


    當然,用它當火箭筒身也非常合適,因為它更耐腐蝕,放多久都可再用,隻不過要現裝黑火/藥發動機和戰鬥部位的爆炸藥……


    黃祖隊長對張島主把錫鐵皮用在水桶和水壺上有些不舍,他說:“若是製成盔甲多好?!”


    張國安島主不由得微笑了,他想到了罐頭人,說:“是不是鍍成銀的更加亮閃閃?”


    黃祖隊長頓時暢想起來,說:“正是!穿在身上甚是威武。”


    “拉倒吧,你失去了靈活性,掉水裏就淹死了。”


    “……”


    最終,張國安島主給他們設計了拚裝式甲襯,還有大圓沿鐵皮帶皮襯的軍帽,在戰場上隻要一低頭,便能防住流箭射到麵門和脖子上。


    這一套行頭是準備上真正的戰場上用的,現在還用不上,所以,張國安島主不急於馬上裝備全隊。


    他要求黃祖隊長能深刻明白特種作戰的含義,盡管他自己從沒有當過兵,隻是從電影小說上了解了一星半點……但是完全可指導別人。


    黃祖隊長當時越聽越明白,再加上有火箭這個好物件配合,他完全明白了張島主的意思。


    黃祖隊長馬上又寫了一份作戰報告。


    大概內容是,他們先到黃島附近,在姚麥建成的那個海島上修整,然後利用有明月的夜間,前往密州地區。


    他們不用在密州造船廠附近上岸,可以離遠一些,等到淩晨時,正好趁海風未起之時,他們架好火箭,隻需連續不斷地打去就行。


    那距離早在情報中說明過了。


    其實他們還曾經試著在海船上發射過,可以把火箭發射架架在舷邊,發射時可以讓尾焰衝著海麵……張國安島主一點也沒有阻攔他們的嚐試。


    結果可想而知……在海風中,它除了打不中自己的船,根本就不知道飛哪裏去了。


    張國安島主當時想,如果這個可用在海戰中,後世上,就不可能先拚命發展艦炮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