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培小隊長驚喜地摸著馬的脖子,感覺它的脖子強壯而有力。? ?


    馬德用生硬地大宋話說:“張隊長……此馬是天竺馬,聽說是馬瓦裏馬,隻可惜比安達盧西亞馬和夏爾馬小了一些……”


    張德培小隊長看到那馬的頭部精致優雅,眼間距比較寬,口鼻中正,嘴巴薄而堅定,那馬臉長而平,前額寬闊而光亮。


    它有獨特的大眼睛,而且分得很開,放射著智慧的光芒而且顯現著沉靜的性情。


    張德培小隊長高興地說:“莫管它是什麽地方的馬,我隻關心它的數量,可惜太少……”


    馬德說:“我們偉大而仁慈的島主說,以後還會有的……這是回回商人主動從天竺帶回來的,聽說得到了巨額的回報!”


    張德培小隊長默默地點點頭,這又是自家島主用利益來做事了。


    沒有人的付出不得到回報,也沒有人的做惡不受到懲罰……


    這個馬瓦裏馬確實是意外之喜,連張國安島主自己都沒有想到。


    馬瓦裏馬是一種優雅的中等高度的強壯的馬,關於它的英勇和忠誠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曆史。


    它以擁有健壯的腳蹄善於長途跋涉而著名,它的家鄉在一個被稱作“馬拉尼”的地區,是是屬於馬瓦裏地區中的巴爾默區的一部分。? ?? ?


    馬瓦裏馬英勇善戰,它可跟隨主人開疆擴土,忠心耿耿,特能吃苦耐勞,僅次與韃靼馬。


    它是阿拉伯馬與土庫曼馬雜交的後代,它能在幹旱貧瘠地形裏很好生存的馬種,而且也是一種耐得起嚴寒酷暑,可以長途疾馳,有著堅強鐵蹄的良駒。


    張國安島主一見到這種馬,高興地差點擁抱那個主動送來的回回商人!


    這太出乎自己的想象了……真是想要什麽,別人竟然能主動送上門來!


    海上運輸馬的成本可不低……一般的海商可不會費力費事販運這個,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這不就有人送上門來了嘛!


    但是,當張國安島主聽到了回回商人提出的要求後。他明白了,這個家夥要價不低……他其實完全為了自己的利益才這樣做的。


    當然,張國安島主也不能不認同,想讓別人無償而且主動為流求島考慮,這個基本不可能。


    那個回回商人提出自己要有優先購買權,不需要排隊等待。


    張國安島主不得不老老實實同意他的要求,這些馬瓦裏馬對自己太有用處了,不光是為了組建騎兵,還有培育和改良新品種馬的需要。? ?


    那個回回商人一下子就把自己的硫化染料買光了……而他自己不得不為自己影響了和別人的合同而付出賠償。


    事實上,流求島上出產的貨物太過高端,比如硫化染料和玻璃之類的,而且低端的產品又出產不足,這都不能完會滿足這個時空的商貿要求。


    海商們也在絞盡腦汁來經營對流求島利益最大的商品……當時香料已經淪為二類貨物,並非是流求島的第一需求,相反流求島的香料倒是更難求了。


    商人們的眼光是精明的,他們發現流求島需要人力和畜力,盡管他們有那種會冒黑煙或白煙的,有著巨大力量的鐵物件,但是,這裏的島主瘋狂的購買人和牲畜……而且,他們不顧及人種的低劣或高貴!


    這就好辦了,於是就有人販賣馬匹了,還有人販賣起人來了。


    前者讓張國安島主歡喜,他千萬百計給與較高的回報;後者讓他無奈了,隻有接受,然後告訴那些人,他們以後一定會是自由人。


    王德發對這個局麵也沒有什麽辦法來解決,他說:“算了,不要在意了,就算是被動的遷徙人口吧。”


    那麽關鍵的問題在哪裏?


    隻能歸咎於他們超前的生產力了。


    兩人共同認為,隻要他們產出更多的商品,那麽這種情況就一直會持續下去,這是無解的。


    或者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到達這裏的交通問題解決一下。


    王德發說:“大宋的老百姓沒有戶口,也準許自由遷徙,不如把我們的航線往他們的內陸延伸一下,不能光盯著幾個沿海城市,搞出一個陸海聯運來,把內陸的人口帶出一些來……想一想就讓人感歎,上億人啊。”


    張國安島主當時明白,他這是又給他自己加工作量了。


    隻要工業口上發展起來,他的農業口就能跟上,商業發展就自然帶動起來,來多少人都能安置了,隻是社會結構複雜一些,人人就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加對這個社會的認同感。


    張國安島主說:“發仔,也不要累到自己……這個時空做什麽事情都以是年為計算單位的,我們隻能達到以月來算,在他們的麵前都是恐怖的存在了。”


    這倒是真的,那些海商們常說,出門做一趟生意,沒幾個月,流求島就要變一個樣子,如果不是看到那些人在幹活,還真以為張島主做了法陣。


    王德發回答說:“真的一點也不累,年輕了二十多歲,這身上都是使不完的精力……以前的青年時代,腦子是一盆漿糊,現在嘛,頭腦清楚,精力充沛,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時代。”


    王德發完全投身於工業發展,這對流求的其它行業有著強大的推動力。


    這當然也表現在軍事上……張國安島主留下兩匹馬瓦裏馬預備培充雜交,其它的馬都送到的山東半島,那裏的環境要比流求島更好。


    王德發很容易把新增的馬匹配備好騎兵的標配,一並都送去了。


    他們兩個都知道山東半島的作戰計劃,評估了一下,認為他們能有七成以上的成功可能,民軍嘛,身份上看也就相當於大宋的廂兵,隻不過似乎更有做戰力一些,但是同樣,當他們從廂兵中選拔出一些後,再提高了他們的武器裝備,特別是他們先前的大勝,給他們提高了很多的自信心,這可不是原先的小規模騷擾戰!


    他們兩個的判斷是準確的。


    整個山東半島都洋溢著一種大戰必勝的信念,連那些暫時遷徙過來的老百姓都認為他們能打贏。


    在馬場裏,張德培小隊長輕快地挎上了馬西裏馬,他馬上感覺以前騎的都是應該叫驢了。


    他禁不住讚歎了一句,說:“這真是高頭大馬也!”


    馬德笑了,說:“張隊長,英格蘭島上有一種用來拉車的馬,能有這樣高!”


    他用手在自己的頭上比劃了一下,張德培嚇了一跳:“我的天神……那是大象吧!”


    馬德沒有騙他,那是夏爾馬,肩高兩米,體重一噸是常態,但是它是走馬,不善於奔跑。


    張德培小隊長馬上又不在意了,他一提馬韁繩,說:“那用怎麽樣?我家島主一定會買來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