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騎兵回報情報的速度加快了。


    騎兵回報:史天澤部距萊州城五十公裏,已經與對方探馬相遇,消滅對方兩名人員,繳獲戰馬一匹,己方無損失。


    當時鮑威隊長命令道:“禁止對方探馬靠近萊州作戰戰場!”


    再有一天多吧,史天澤部將要到達預設戰場了。


    他們開始有條不紊地準備了……


    當中書丞相史天澤得知自己的探馬被阻擊了後,他捋著花白的胡子說:“哈哈,就說這些海盜不是烏合之眾嘛,這一路上不可能不知道我大軍的到來!”


    附馬忽刺出說:“他們就在前方,我等加快行程!”


    “不可!行軍百裏可厥其上將……我等反而要慢行,保持體力,攻城嘛,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韃靼人的作戰方式本就不同於北方漢人,他們是要圍困之戰的,不求速度。


    若是他們乘船跑了……那也是一種“剿滅”形式,民心可安。


    就不信他們還真能把大汗的子民都帶走了??


    鮑威隊長確實不可能都帶走,雖然他們的海上運輸能力一天天加強,但是山東半島的開發也要加強。


    比如采摘棉花和收割小麥,這都是極費人工的事情。


    幸好他們所人都聚集在一起了,搶秋工作還算順利。


    騎兵回報:史天澤部距萊州城二十公裏,他們已經安營結寨!


    鮑威隊長在地國上作了一個標記,史天澤這個老家夥,等的讓人心焦呢。


    好吧,他們的準備工作更加不急了。


    雞米是他們當初剿滅土著寨子的一個小俘虜,現在已經逐漸長大,而且學會了大宋話,認識了不少大宋字,當然,沒有土著女孩娜娜那麽聰明,不過比自己的朋友啃狗好一些。


    啃狗是流求島東部的一個土著小孩,他的部落當初是主動投靠的……那時,他部落的人發現,要是主動幫助河口篩沙子的話,比他們打獵要收獲的多多了!


    一人幹活,三個人夠吃,三十個人幹活,全部落都能吃上飯!


    這個時期的土著,他們的狩獵水平太差,竟然不會設計陷阱……隻靠著木標槍或是弓箭,狩獵的效率太差。


    前文說過,他們不會種水稻,隻會胡亂種旱稻,還不吃海魚,隻吃河魚。


    不太會養殖牲畜。


    幸好山區裏有的是野生水果……就算這樣,他們也經常挨餓,要不然也不會個子矮小而瘦弱。


    篩沙子就可以得到鹽、大米和麻布!


    還有一種粗粗的肉!


    他們的族長和長老們想都不想,馬上命令部落裏的年輕男人和女人去篩沙子!


    那個時候張國安島主正缺勞力呢,特別是技術含量低一些的勞力,對這樣的投靠那是大喜啊……馬上接受,而且還讓那些長老們去到處招工,招來人還給好處的。


    結果呢,沒過幾年,一些年紀小的,比如啃狗這樣的土著其本都聽懂了,也能說一些大宋話,個別的,如娜娜之類的,還能寫大宋的字了。


    雞米和啃狗負責安放x型木柵欄的工作。


    這個工作他們很熟悉了。


    雞米對啃狗說:“我們的島主又要我們跟著海船回去了……我們已經不怕冷了呢。”


    啃狗說:“不是壞事的,我聽說是讓我們去渤泥國招工呢。”


    雞米說:“那裏的人很笨的!”


    啃狗說:“我們可以教會他們……”


    前文說過,渤泥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古代小國,也稱“勃泥”或“浡尼”。


    那裏正是位於東南亞加裏曼丹島北部地區,其國名的土著語含義為“生活在和平之邦的海上貿易者”。


    它是一個神秘的熱帶王國,自然風光優美,資源豐富。


    從十世紀起渤泥國與大宋建立友好關係,使節、商人往來不絕。


    王德發和張國安島主商量過了,他們可以一邊招工,一邊準備好開發那裏的石油。


    在那麵的世界裏,那裏的石油本來就是輕質的,而且還有是自噴型的。


    話說這個時空裏,大宋的打井技術說第二,沒有敢說是第一的。


    三佛齊國、渤泥國的人種和流求島上的人種差不多,所以他們去招工或是幫助打石油井都是很方便的。


    王德發還想著把汽油、煤油和柴油搞出來,他的加工水平還不夠馬上把內燃機加工出來,但是,他可以一點點摸索……要是宋子強在這裏就好了,他的加工能力強。


    而且至少可以用它來照明或是工業上用。


    雞米和啃狗兩個人當然還不知道所有原因,他們一邊說話一邊幹活,都在事先練習過很多遍了,不會有什麽影響的。


    他們一共有一千多名後勤人員,很快就搭好了兩趟x型木柵欄,一共有三百米長,已經把兩座丘陵之間的道路都擋住了。


    兩趟x型木柵欄之間有五米的間距。


    這一天晚上,交戰雙方都有些興奮,似乎都睡晚些,他們人人都認為自己贏定了。


    流求衛隊變成了主場做戰,他們舒舒服服地住在萊州城裏,他們認為,對方長途跋涉,辛辛苦苦地跑過來,不死也會脫成皮!


    明天的做戰一定會很容易……不過,各級隊長都交待過了,要他們互相配合,多抓俘虜。


    大家都明白,流求島上和這裏都缺勞動力呢……要不然他們當兵的人,也不能在農活時也要幫工!


    多抓俘虜,自己少幹農活,這是基本的想法了。


    中書丞相史天澤在中軍大帳裏也有些興奮,剛才他在中軍大營裏走了一圈,發現軍心可用。


    這是真的,整支由真定路地區征招的五萬中軍而且還配備上三千騎兵,他們沒有一個不認為自己贏定了。


    弄不好還能從海盜那裏搶回一些損失,人人都知道那些海盜是真能搶……他們自己的家都因為這場戰爭損失好多,那憑什麽不從別人那裏收回一些?!


    關鍵是丞相大人是一個對手下毫不吝嗇的人,他老人家的大方在真定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隻要不亂殺人就可以了。


    所以,他們的大營中也是充滿了喜氣,大家都希望能奪回損失……


    中書丞相史天澤對附馬忽刺出說:“附馬,你對戰後的重建如何看待?”


    附馬忽刺出想了半天,說:“敬請教誨……”


    “嗬嗬,老夫倒是有一些心得。


    首先就是要以德治民,其大義治民……”


    兩人一直聊到子夜時分,方才分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