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韃靼使者進賈府,就像是到老朋友家裏做客一樣方便。


    盡管雙方發生了三次軍事交戰,而且最後這一次還正在進行,但是,雙方的使者交往還從來沒有斷過。


    前文說過,出使北方,那對大宋來說是一個苦活兒,可是出使大宋,沒有人不願意,韃靼人手下的漢臣,那都是搶著要來的。


    大宋給錢給物不說,還好吃好喝的招待,談起問題來還趾高氣揚的……所以,是美差一件。


    平章賈似道一開始對流求侯東方愛搭不理的,但是對韃靼使者卻不可以這樣……他當時自認為韃靼人比那個荒島上的人強大多了。


    兩人在賈府的書房裏開談了……平章賈似道聽了韃靼使者的一番話語,心中狂喜,但是麵不改色,卻有一絲為難之情。


    他說:“我大宋雖然沒有和流求島結盟……但是,如何單獨與你們談和呢?這是不是有置人與不義之地呢?”


    那個使者潰敗了……因為他以為這個條件一開出來,平章賈似道會欣然接受,但是他竟能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裝,你就裝吧,你一個小潑皮出身的家夥!


    那個使者不得不把對流求島的和談也說了出來……平章賈似道聽了後,心裏更加有數了,他們打不下去了,想行緩兵之計!


    平章賈似道淡淡地說:“何不先去找流求島和談……”


    那個使者心裏有火還說不出,他哪裏有這個能力,力談兩方?


    他不知道那麵和談的結果啊……


    平章賈似道麵帶微笑,春光燦爛,說:“無妨……茲事體大,多等一些時日,不為過!老夫明日便安排重臣來輪流宴請你……現在大宋多了很多美味。”


    老賈真的沒有吹牛,據說是從流求那裏傳出了很多美味……醬牛肉、燒雞和烤鴨算是一個代表了。


    當然,諸多香料中的“辣椒麵”也廣為流行。


    大宋當然還沒有辣椒了,辣椒那是在明朝後期才傳入的。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大宋人不吃辣椒,但是他們卻喜歡吃辣。


    大宋人把爽口的辣味分成兩種,一種是芥辣,一種是薑辣。


    臨安城早市上常有攤販叫賣薑辣羹,那是用魚頭魚尾和大量的薑末熬製的魚湯,薑辣和魚鮮相得益彰。


    現在湘菜和川菜裏都少不了辣味,大宋那個時候還沒有湘菜,但是已經有了大宋三大菜係:南食、北食、川飯。


    那時候的川菜也很辣,而且跟現在一樣突出麻辣,因為裏麵放了很多胡椒和薑末。


    他們認為,把薑、蒜、韭菜切碎,搗成泥,兌上水,加胡椒,加鹽,混合均勻,是無上的美味。


    奇怪的是,大宋廣東路的人也愛吃辣,廣東路的人喜歡用薑末調製白蟻卵做下酒菜,味道辛辣。


    薑末誰都常常吃,但是聽說那個白蟻卵也是辣口,不知道是什麽味道,隻能憑空想象,想象廣東路生猛飲食習慣的源遠流長。


    事情上,由於通往天竺地區的海路規模上,越來越大,而且安全性越來越高,所以那個香料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大宋用土和蟲子吐的絲,加一定的技術含量就變成了精美的產品,直接換回來更多的香料來。


    香料多了,就會便宜了,民間探索各種飲食的加工方式也就多了。


    所以,自然就多了很多的美味。


    那個韃靼人的使者一時間無可奈何……隻能先等著流求島的消息,因為去流求島的使者是和他一起出發的。


    韃靼強盜集團被打疼了後,方才正式麵對流求勢力,他們背後一查,原來那幫子海盜的老巢是在流求島!


    這一次派出使者較多,他們希望全方位窺視一下那裏的情況,以備剿滅。


    此時,張國安島主還正和王德發一起商量如何擴大民間商業的發展,同時,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變成工廠廠主,哪怕先開始時是一個作坊。


    民間商業提供的稅收雖然不多,但對民間財富的積累、民間商業資本的積聚顯然是有好處的。


    當然,在這時代,民間商人集團的興起,一般並不可能馬上就改變或改善周邊龐大的農民階層的地位和命運。


    但是,它會慢慢改變……隻要工廠裏的技工遠遠超過種地農民的收入,那麽不用去求他們學習技術,也不用號召他們當工人,他們決對是心甘情願的。


    號召別人做什麽的事情,一般都沒有人做。


    兩個人把小算盤打的咣咣響……東邊,進一步打開日本的大門;西邊,發展到波斯灣的巴格達地區和紅海的麥加城和埃及地區。


    這兩邊和沿途重點城市地區都要建上商站,或者獨自己建,或者聯合海商們建……這是一條黃金海道啊。


    這個時候,亞洲和歐洲的主要商業通道是由波斯灣上岸或是紅海海峽上岸,再從陸路到地中海。


    張國安島主當然可以現在就把好望角的這條航線拿出來,他們的海船也有這個能力,但是問題是,他的那條黃金海道建成後,他的產品除了大宋以後,在計劃中計算,很可能三到五年他們都是供應不上了……所以,開發好望角的事情就被他們推後,定下在三五年後再說這件事情了。


    這次的山東之戰讓流求島樂壞了,主要就是人力的收獲,他們可以把許多已經成手的低技術高體力或是繁瑣的工作中的流求工人替換出來,讓那些俘虜去從事……這是一種變相的產業升級方式。


    就好像他們安排雞米和啃狗這樣的小土著都要去南島地區參與招工……土著畢竟和土著的關係相對好說一些。


    光是篩沙和篩石以及搬磚搬瓦這樣的活需要人力從事,而且數目還不小呢。


    這樣的活兒,可以不用話言溝通或是和技術要求的。


    前不久,鮑威隊長他們也來信請示了,說是真定路的世族大家紛紛派人來請求贖回自己的家人,自己該如何處理。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鮑威隊長他們商易時,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堅決不能放回去,要讓那些世族大家們記住我們的厲害,看他們下一次還敢不敢跟站韃靼人作惡!


    另一派認為,用那些人做活兒的收獲還不如收取贖金合適,而且讓他們回去還有利於宣我們的厲害!


    當時,張國安島主和王德發也商量了一下,他們認為這些半大小的大局觀還不行……做戰能力如何,不用威嚇和宣揚,打個一兩次,別人就知道了。


    嘴炮天下無敵……但誰信呀?!


    從長遠的大局考慮,那些世族大家都是真定路當地的“代表”,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再說了,占了山東半島不能光搞農業和礦產業,商業還是要發展的,那些世家大族也正是搞商業的主要對象。


    他們兩個回信把所謂的大局觀講了一番,指出要為以後的建設多想想,不要隻想到戰爭。


    於是,他們按照這個時空的規矩,收了贖金,放了那些世族大家的人,這讓他們感恩不盡。


    用贖金來換回俘虜是很正常的行為……大宋從遼金那裏都用贖金換回過漢人,西方也是這樣。


    被馬穆留克騎兵俘虜的法蘭西國王已經被法蘭西國用重金贖回了。


    這個時候,韃靼人的另一波使者出現在流求八道河河口的海域了。


    從大陸到這裏,現在早就是一條熱線,基本上如果搭乘較大一些的海船,沒有不知道這個地方的。


    他們到了八道河海關時,一上報來說出自己的身份,開始還以為自己會像在宋那樣受到隆重的禮遇,但是沒有想到他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