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求的金票、銀票和銅票同樣是按照貴重金屬的比值來確定的……隻不過麵值更加細化。


    銅票是青銅色和黃色套印,帶水印紋,迎向光亮處可見。


    它的麵值分為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等九個級別。


    它前後主要圖案是單桅帆船。


    銀票是銀白色和紅色套印,帶水印紋,迎向光亮處可見。


    它的麵值分為一貫、二貫、五貫、十貫、二十貫、五十貫、一百貫等八個級別。


    它前後主要圖案是三桅帆船,這是目前最普遍應用的船形。


    最後是金票,隻有一個麵值,一千貫。


    它是金黃色的,圖案為五桅帆船,一共有五處水印紋。


    張國安島主決定徹底和大宋的錢鈔脫離關係,無法製裁你大宋,我們還不能盡量在經濟上躲你遠一些?


    他認定自己發行的紙幣和同等麵值的貴重金屬等價……當然,這隻是他自己單方麵的指認,不重要的,關鍵是要所有人認可。


    他們必須要有自己的錢行,否則沒有辦法來發行。


    小小的流求,剛剛長出點肌肉,就要在經濟上挑戰大宋的經濟了。


    張國安島主親自主抓流求錢行體係的建設,他把古劍山從海關抽了出來當自己的副手。


    事實上,流求島上早就有商人開辦質庫了……他們接受商人或百姓的質押提供相應的貸款業務,當然,他們的規模有大小之分。


    大宋發行錢鈔,他們是憑借國家信用,而且有時候講道理,知道不能多印;但是,有時候急著需要了,他們才不管呢,雕了木版就印。


    所以,這總是讓流求島上的張國安島主緊張,不停地觀察大宋經濟的發展,真是讓人不放心。


    流求發行的流求錢明麵上以貴重金屬為標誌,但是本質上是以自己的產品為信用。


    他們最終決定不得不大力向軍工產品加工上進軍,因為在這個到處打仗的時空,隻有軍火是最好賣的,而且一定能賣出去的。


    同時他們還要想辦法搞到真正的黃金和白銀,當然,這個隻是在發行初期時有用,隻要時間一長,他們的產品威力再加大後,所謂的貴重金屬隻是象征了。


    張國安島主一麵在山東半島的登州、明州、建康、臨安、泉州、福建和廣州甚至內陸的鄂州、襄陽等地建立錢行,一麵要對日本的石見銀山下手了。


    石見國日本的令製國,相當於大宋的州級單位。


    石見國在現在的鐮倉幕府時期的守護本是大內氏,但統治力並不強,國內各種地方勢力林立不窮,有點亂。


    銀見礦脈位於石見國的東部,在現在的時候,那裏已經有零星開發,但是日本人根本還不太會冶煉白銀,所以產量極低。


    全日本地區內在這個時期還是普遍使用木炭,沒有像大宋那樣使用煤炭甚至焦炭。


    使用木炭,由於熔點的原因,他們就無法順利完成普通的冶煉需求。


    如果曆史不發生變化,二百多年後,他們從當時的大明那裏學會了精煉技術中的灰吹法後,白銀的產量和質量才得到提高。


    更讓人高興的是,那裏還有黃銅礦、黃鐵礦、方鉛礦等礦脈。


    所以那一座石見銀山,是一座真正的寶山。


    張國安島主召來長駐八道河的三原小井還有薩摩藩島津家族的族商,人家兩個家族現在已經成為了聯合體,正處在互惠互存的時期,關係比較好。


    張國安島主直接對他們提出要他們想辦法占了石見山的要求,隻要他們采了礦石運回來就可以了,不用管後續的處理。


    張國安島主給出的交換條件是可以提供各種鋼甲或是索子甲,當然其它貨物也可以。


    石見山有銀,這個大家都聽聞過,但是出產還比不上付出的代價,除非銀的品位極高,而且還都是粗銀。


    三原小井當時就把這個情況說了……張國安島主笑著解釋說,不用怕,自己有科學陣法來對付它。


    薩摩藩島津家族的族商當時就趴在地上給跪了。


    他們家族現在真的沒有辦法來進一步發展商貿路子,總靠著輸出勞力和雇傭軍,他們那裏已經沒有潛力可挖了。


    薩摩藩從流求這裏引進了各種糧食神種後,果然收獲極大,但是,糧食的經營季節性太強,而且利益相對來說偏小。


    薩摩藩相對日本的其它地區來說,除了旱田多,其它啥也沒有。


    他們族商就是家臣,就需要廣開自己的商業路子來發財,沒有辦法,條件越好,他們的家主還越能花錢。


    事實上,那個薩摩藩島津家族的族商看中了流求的捕鯨業,他一直在勸家主開展這個行業。


    這個行業好啊,單單就是鯨油的出產就有幾百貫錢了,還沒有算它的皮和肉呢,甚至還有它的內髒和骨頭……隻要捕到一頭,深身都是寶,成本隻是需要捕鯨船和工具,還有相關的水手。


    關於日本人想學捕鯨的事情,張國安島主一開始還真沒有想到,直到王德發來了後發現,他們雇傭的水手中,日本薩摩藩的水手偏多在捕鯨船和鯨魚處理廠打工從業。


    王德發提出他們日本水手多喜歡從事捕鯨業的看法後,這才引起了張國安島主的注意。


    張國安島主那時冷笑著說:“如果他們按照原始辦法去捕鯨,我不反對也管不著,但是想要用我們的設備,那可要賣個好價錢了……”


    果然,當薩摩藩島津家族的族商提出購買所需要的捕鯨船和處理鯨魚的相關設備後,他發現這真是一個高昂的價錢!


    買不起……


    幾年輸出勞力和雇傭軍所掙到的錢鈔,這一下子就付出去了。


    這個時空的日本造船事業太低了,連五十噸以上的海船都製造不出來……他們又準備派出勞力跟著學造船。


    但是又發現造船又有許多設備,他們不僅還要跟著學,而且也必須買……隻能慢慢攢錢了!


    看著流求打的一條條大鯨魚慢慢被拖進鯨魚處理廠,然後再看著那鯨魚處理廠的大煙囪快樂地升起來煙霧,真是眼饞死了!


    現在,機會來了,隻需要去開礦,可以用礦石來換商品,那就意味著他很快就可以買到捕鯨的設備了!


    張國安島主笑嗬嗬地把他從地上拉了起來,這是一個什麽時代?是一個共同發財的時代,不要這樣客氣,你們開采時,也可能不是那麽容易。


    三原小井搖頭說,很容易的,我去過那裏購買鉛和錫還有蜂蜜……那裏的各級地方官也非常喜歡經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