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實從來就不是個人之間的交往那樣簡單,也不是經商那樣目的明確-------政治要有大局觀,這就要求它本身永遠會是彈性的!


    也就是說,它可以隨著實際情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


    平章賈似道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錯了,但是,他知道張國安島主確實是有些不高興了------嗬嗬,一個後生,又是一個商人,給他些許錢財上的好處,什麽都好了。


    平章賈似道答應了他的條件,這個很容易,就兌換一下你們的流求幣好了!


    其實還不是一樣的,雙方隻是賬麵上轉一圈子,最後都會以實物結算。


    但是,這個傳出去的影響可不一樣了,大宋政府承認了這種貨幣,這一點讓人放心------大宋政府給他們背書了,那個流求幣是可信的,而且接受了這種兌換數字!


    原因很簡單,張國安島主也沒有漲價,相反正在逐步降價。


    僅僅一個階層的消費還不能足夠帶動流求幣的流動問題。


    想都不想就全麵接受流求幣的國家是琉球王國。


    他們本來就是用大宋的貨幣,流求幣一出來,他們馬上就全盤通用------因為他們的利益完全和流求島捆綁在一起了。


    原先,他們是流求島唯一的水牛等牲畜養殖基地,現在不行了,張島主生生占了濟州島,那裏也成了牲畜養殖基地了,兩個島還形成了競爭的關係了。


    不多養一些,會被濟州島比了過去!


    這個時代的大牲畜,那是永遠供應不足的------


    但是,張國安島主沒有在那裏建流求錢行的分行,一是他們的總量太小,二是他們流求幣的主要來源地還是在流求島本身,從這裏打工掙的,向這裏送牲畜掙的,那些流求幣基本上也消化在這裏的購買商品中了。


    臨安城的流求錢行臨安分行是最大的分行。


    古劍山行長在這裏投放了二十名合格的賬房先生,他們都是在流求海關鍛煉出來的。


    簡單說幾句。


    大宋在這個時代是四柱記賬法,這是一種古老而科學的方法。


    所謂的四柱記賬分為“舊管”、“新收”“開除”、“實在”。


    “舊管”的基本含義即“期初餘額(或上期結存)”,“新收”的基本含義即“本期增加額”,“開除”的基本含義即“本期減少額”,而“實在”的基本含義則為“期末餘額”。


    四柱記賬的基本公式為“舊管+新收-開除=實在”。


    因此用現在的話來講,“舊管、新收、開除、實在”就是進行會計核算及會計結算的四大要素。


    古人形象地把它們比喻為支撐大廈的四根支柱,缺一而不可,故名“四柱記賬法”。


    但是,這隻是一種單式記賬法,也許隻適合小規模的經濟體。


    張國安島主一下子就把複式記賬法中包括借貸記賬法、收付記賬法和增減記賬法都拿了出來。


    以借貸記賬法為例:


    這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對每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賬戶進行記錄的一種複式記賬法。


    它是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為理論依據,其實就是一句話: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複式記賬法的好處是,它可以表達每一天的賬項情況,既能看出每一個賬項的入賬情況,又能看出它的出賬情況,所有賬項的來龍去脈都一清二楚!


    張國安島主還編了複式記賬法的口訣:


    複式記賬要牢,設置科目屬第一。複試記賬最神秘,填審憑證不容易。


    等級賬簿要仔細,成本核算講效益。財產清查對賬實,編製報表工作齊。


    這增加了賬房先生的負擔,但是賬目上卻是每天都是清晰------


    臨安分行一開始經營時,人流量不大,更多的大商是處於觀望階段,當他們急需要購買流求島的奢侈品時,他們才會來到這個分行,忍受他們認為的折算不公平的比例。


    但是,大宋政府公然承認了這種貨幣後,這比什麽廣告都好用!


    然後大商們馬上跟上了,隨後蕃商們也跟上了------一開始時,安靜還有些擔心,因為,一但發生了大家擠兌流求幣的事件,都要求換成黃金和白銀的話,他們手裏的貴重金屬還真不夠!


    但是張國安島主心平氣和地說了一個例子,安靜一下子就心安了。


    “倒賣黃金賺不賺錢?肯定賺!比如我們這裏規定金銀是十比一,如果把黃金運到歐洲,轉手就是二十比一!


    憑空就賺了一倍的利潤!


    但是,他們若是用黃金購買我們的產品呢?先不用說傳統的絲綢和瓷器,就是我們的玻璃製品、硫化染料、火柴,哪怕是蠟燭,他們轉手都是十到二十倍的利潤!


    安靜你想吧,他們能隻為了倒賣黃金多掙一倍的利潤而放棄在這裏購買商品?


    這就不是商人的思維了------”


    黃金永遠會自動流向科技發達的地方,從沒有相反!


    安靜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流求島現在連水牛都可以換來黃金,再過三年,他們有信心向大宋出售戰馬,這也可以換回黃金了。


    所以,他們名麵上是以黃金本位製,其實是他們以工業產品、農業產品為本位製。


    果然,蕃商雖然兌換流求貨幣比大宋商人晚一些,但是他們的規模更大!


    至少到現在,他們中沒有一個到流求錢行再要求換成黃金的,反而有不少蕃商拿出自己的黃金來換成流求幣,因為他們的大宋錢鈔,還要留著購買大宋的商品。


    大宋的絲綢係列產品,還有他們的瓷器係列產品,張國安島主實在是打不敗大宋,他們的總量和質量,張國安島主實在是撼動不了!


    流求有骨瓷,但是那個產量太低了。


    安靜甚至都搞過以分文不值的木薯葉子來喂養蠶,出產了一種木薯絲綢------但是,那是一種粗絲,織出的絲綢連安靜自己都不穿,手感遠不及大宋產品。


    但是它的出產成本遠比桑蠶低,要知道桑葉的價錢不低呢。


    當然,現在流求島也正在種植桑樹。


    張國安島主隻好把這種粗綢用在工業上,可以濾布,也可以浸了桐油後用來防水。


    最好的用處是製作成袋茶的包裝物。


    流求島的飲茶方式遠比大宋的方式要簡單,尤其是受出海的人歡迎。


    現在也正在向著全世界流傳呢,這個生意竟然也有人做。


    不過這也沒有什麽讓人驕傲的,大宋的民間不知道怎麽也學會了用木薯葉子喂養了,那粗綢產品幾乎一夜間就超過流求島。


    好吧,張國安島主不得不服了,就像是棉麻製品一樣,他們基本是靠著手工生產戰勝了流求島,誰叫咱們是工業初期階段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