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碼頭上,王德發和鮑威大隊長等人檢閱了馬穆魯克騎兵的閱兵儀式。


    鮑威隊長等人無不為那高頭大馬而開心,他們相信自己以後也會騎上這樣的大馬!


    馬穆魯克騎兵們五人一組,排著整齊的隊伍,他們都是用右手抽出雪亮的馬刀,豎放在自己的右肩上,經過王德發時,他們都是扭頭向著他行注目禮。


    在注目禮中,他們都流露出一種恭敬與忠誠之情。


    他們確實是戰士,但是,他們首先是奴隸,沒有個人自由的,他們從小就在軍營中長大。


    原先在埃及地區時,他們隻有做戰了,才會得到一點點賞金------他們可以隨時被主人賞賜給別人。


    他們沒有家和財產的概念,要麽在做戰中被對手殺死,要麽在做戰中慢慢地老死。


    他們的主人,偉大的勝利之王把他們賣到了神秘的東方,他們其實是心裏非常平靜的,到哪裏不是當奴隸兵?!


    但是,在流求島,他們竟然不是了------在休整的那一段時間內,他們住在舒適的軍營裏,什麽都感到好奇。


    他們的營房是十人間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床,竟然還有自己的櫃子!


    他們可以洗上熱水澡,可以用上那種香噴噴的香皂。


    他們有了自己的工錢,可以在休息日時去逛逛市場。


    他們的隊長哈比亞曾經說過,不要不信那些紙片兒,它像銀幣漢尼兒一樣好用,最好每個月留下一些,將來自由後,可以為自己娶到一個妻子。


    他們的翻譯是幾個回回商人的隨從,這些隨從好像會說一切地方的話。


    哈比亞隊長和他們相處的很好,從他們那裏知道了很多的事情。


    馬穆魯克騎兵們發現自己和其它的正規士兵是一樣的待遇,這一點讓他們不得不感歎,他們遇上了仁慈而慷慨的張國安島主!


    所以,他們對王德發也是極為尊重的------當他們走完閱兵後,他們跳下馬,那些所謂的副騎兵們跳了上去。


    他們的裝束都是一樣的,動作也是一樣。


    但是,他們對馬的控製明顯沒有馬穆魯克騎兵們好,隊伍看上去不齊。


    騎馬當然很容易,但是一個合格的騎兵至少要經過一年的訓練,現在不能急。


    這些騎兵的軍營早都建好了,地點選在膠州城。


    所以在外人看來,他們總是不停修建房子。


    統製趙安的眼睛發亮,他才不管這些人是什麽人,而是沒有想到靠買賣也能建起騎兵隊來!


    高頭大馬啊,我大宋缺極了------


    黃祖隊長問他,他若是手下有這樣一隊騎兵,會如何使用。


    當時,統製趙安抱著肩,摸著下巴說:“決不會把他們放在戰場正麵與韃靼人對衝,不如發揮他們的突襲能力!”


    黃祖隊長心裏一笑,他還是受了自己的影響,說:“趙統製果然有辦法!”


    自從張國安島主把流求衛隊拆成水陸兩個軍種後,主管陸軍的鮑威大隊長,就把自己的指揮部搬到了膠州。


    而主管海軍的郭勿語大隊長則把自己的大本營搬到了登州,他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封住韃靼人的北方沿海,讓他們一條海船也通不過,不管是水軍的還是商人的!


    對這些騎兵的使用,大家的議論很多,王德發一開始時沒有插話,讓他們盡量討論。


    還好,這些人沒有一個提出讓他們在正麵戰場上衝鋒,都提出了要發揮他們的流動性。


    王德發當時就給予肯定,這就對了,隻有讓騎兵流動起來才會發揮出他們就大的威力!


    不過首先嘛,先讓他們充當膠州地區和膠水西岸的巡邏兵,正好來熟悉地形,陸上咱們就不出去了,選這裏為預設戰場。


    現在還遠遠不是決戰的時候!


    但是海上還是不能放過對方-----郭勿語大隊長提出他們在騷擾對方時也需要一支騎兵隊,可以放遠巡邏,提前預警。


    王德發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是正確的。


    騎兵的好處之一就是,打贏就是打贏,打不過完全可以跑開。


    這一次郭勿語大隊長想弄一個大一點兒的城市,搶光濱州城!


    濱州地區,從商朝開始就建有蒲姑國,秦朝開始建縣,西漢起先後建有郡或國,隋朝開始置州,一直到現在。


    北宋時代還是著名政治家範仲淹的生長地。


    十年前,在李檀之亂時,大宋派出軍隊正是在此地登陸做戰,一戰而攻下濱州城------但是,他們莫明其妙的北上攻打滄州城,一方麵讓人家倚城防守,另一方麵讓韃靼人的騎兵在身後猛追猛打,結果,他們所謂的北上行動,由於作戰意圖不明失敗了,狼狽地逃回了南方。


    真搞不懂,他們北上要做什麽?!如果準備充足了,你可以北伐,就那麽三五千人,你們北上要做甚?!


    郭勿語大隊長心裏當然明白當前戰局的總體態勢。


    眼下,韃靼強盜集團正在攢兵攢軍資,自己方也是如此。


    從總兵量上說,他們不是對方的水平,而且北方的平原,完全可以讓對方的騎兵來去如風,所以沒有必要和他們死嗑,拖住他們,發展自己的就行了。


    他們當然事先放出去了細作,把濱州城周邊探查的非常清楚。


    那裏隻有不足千名正兵,兩千名廂兵,沒有騎兵!


    原因很簡單,先前都被史天澤調走了------他們正惶惶不可終日!


    他們那裏還有商人帶著單桅或是雙桅小船,偷偷摸摸來登州碼頭做生意,但是現在還是以當地的世家大族為主。


    對於這樣的情況,郭勿語大隊長則允許了,隻要他們不南下就可以,這樣走私式的商業交往,對登州地區有利。


    對於攻打濱州城,他們非常自信,連大宋的軍隊都能打下來,他們更能!


    同樣,他們也借著這樣的機會,偷偷往濱州城裏安插內應。


    他們選擇了秋天開始動手,因為這個時候,濱州城內的轉運使衙門的倉庫裝滿了他們征收的各色稅物,正好可以一鍋端了。


    這些年來,他們已經把一個觀念深入到心裏了,那就是沒有收獲的戰鬥,輕易不去打!


    秋天到了,整個山東半島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


    相比其他地方,這裏的農作物更加的齊整。


    在他們從登州海軍碼頭上,悄悄要出發的時候,王德發從附近的一家金礦趕來送他們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