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果然在那個萊蕪監司使的床下,發現了一個錢窯。
趙安統製當時正讓自己的隊員從裏麵往外麵起獲銅錢,好幾個人一起忙著。
他哈哈大笑地對穆木隊長說:“老穆,你們總是說什麽‘耗子都是給貓攢的’,我今日方才領會出這裏麵的快活!哈哈!”
穆木隊長看那些銅錢差不多都生出綠鏽了,而且有的銅錢都已經鏽成一大坨。
最後忙活了半天,連帶著一些銅器也算上,大約能有五千貫的樣子,差不多兩噸重吧。
穆木隊長看著這一堆錢,深有體會地說:
“這些不過都是商品的等價物,辛辛苦苦貪汙、搶奪來,希望永遠占有此物,可是到頭來能用上多少?!
錢鈔無罪,人心有罪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趙安統製心裏翻了個個兒,他想,自己剛才讓人打撈銀鋌時,沒有其它人看到------殺了那個萊蕪監司使全家,也沒有人能發現,那麽,他也就是說說罷了,沒有其它所指。
他幹笑著說:“正是,正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樣的人也隻看到眼前了。”
穆木隊長正色道:“趙統製,此言有理,我記下了。”
趙安統製眼皮跳了一下,沒有多現說話。
他們從裏麵挑出些還能用的銅錢,剩下的打包送回流求島回爐。
然後,他們就以萊蕪監司使的家為駐地,開始探討這裏的防禦問題了。
淄博城遇到的問題也和萊蕪城差不多。
淄博位於山東路中部,南依沂蒙山區,北臨濱州城地區,東接濰州,西與濟南城接壤。
這裏到處都是丘陵和叢林。
大宋時,臨淄縣屬青州;大金時,臨淄縣屬益都府;到了1266年,臨淄縣剛剛並入益都行政區。
淄博城地區是溝通中原地區和山東半島的咽喉要道,如果能守住這裏,北麵的來敵基本隻能走海路到山東半島了。
張國安島主當然還知道,這裏的礦產聚集度較高,煤、鐵、鋁土礦、耐火黏土等重要礦產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區。
所以,無論是從地理位置和礦產角度看,必須完全占有這裏!
鮑威大隊長派出了公認為行事最穩重的梅樂芝隊長。
當他們快速急行軍趕到時,這裏竟然無一人逃走,反而是舉縣投降!
原來,這裏離濱州城比較近,原先兩邊的人時常走動不說,還各自有親戚朋友在兩城居住,山東半島的流求人對濱州城的人如何,他們都了如指掌。
所以,淄博城裏的一些人還委屈呢,當初為何不帶上我等?
原先濱州城裏的人還沒有我縣富裕,可是他們現在比我等好過,還不用交各種稅物------就有私下裏往山東半島跑路的人家。
淄博的知縣是小家小戶出身,沒有門路晉升不說,而且每年都被科捐雜稅的催繳弄得欲生欲死,有時都要自己掏錢鈔補上。
上麵,他被長官罵的像一條狗;下麵,那些大商大戶不甚理會他,又有窮凶極惡的礦主口出惡言,動不動就以礦工鬧事來威嚇他。
這知縣當的太沒有意思了,可是又無法辭職而去------他能去哪裏?
若是公開跑到山東半島,人家會不會當他是細作?
若是被抓回來了,全家都完了。
所以,他有時都在期盼,流求人,你們快來占城啊!
防不住你們可不是我的錯------
梅樂芝隊長的騎兵隊一到這裏,這裏的人馬上夾道歡迎他們。
最高興的恐怕是這裏的知縣了,因為他今年根本完不成稅收的任務,被狂罵一頓肯定跑不了的。
這一下子好啊,如果稅物被流求海盜搶了,可不怪我了!
當梅樂芝隊長宣布他們將永久駐紮在這裏,而且如山東半島一樣,不收任何稅務時,淄博知縣大喜,這樣好啊!
就算是以後他們失敗了,自己也是無錯的,並不是他主動投敵,隻不過是被俘罷了!
如果不失敗,自己更好了,終於不用操心那些閑事------隻不過真要是沒有了知縣的官位,心裏又不大是滋味。
他正是左右為難時,梅樂芝隊長又宣布了,讓他仍就當知縣------事先早就調查過了,此官還算正直,在普通百姓心中官望不錯。
淄博知縣大喜過望,他聽說過流求人任命大宋太學生擔當知縣的事情,認為那個官是天底下最容易當的官,隻要不被要求征收科稅,什麽事情不好辦?!
淄博知縣來了底氣,他衝著梅樂芝隊長作了個揖,說:“梅將軍,在下可否能得到與那山東半島的知縣同等的對待?!”
梅樂芝隊長想都沒有想就同意了,公平對待,這是流求島的理念之一。
他說:“你這裏還會得到更多的援助------”
果然,當張國安島主收到了他們的總結報告後,用圓規畫了三個套在一起的圈子,決定放棄城牆式防守,那樣太限製發展了,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那就放開了自己,擴大防守範圍,敢讓對手進到自己的圈子裏!
他給半大小們的建議是十六字方針:因地製宜,合理布防,保護自己,打擊敵人。
他加大了對那三城的物資供應,讓他們自己操作。
是時候了,要讓更多的人做出自己的選擇。
現在整個山東半島也成為了他們的供應基地,更不用說是流求島了。
當他們完全占有了三座城之後,鮑威大隊長緊接著下了第二個命令,讓他們分兵去接收其它地區,不放過山東路的任何角落。
他們要實現整個山東路的完整性,不留下任何隱患,最好成為鐵板一塊兒。
郭勿語大隊長讓張德培隊長帶著五條戰船奪下密州城,同時讓他又帶著隊員們向棗莊地區前進。
另一支船隊則在西海州登陸,他們事先已經和那裏的知州聯係過,大宋政府事先也同意了。
西海州地區在大宋太宗時期屬淮南路,後為金國侵占。
大宋高宗時期海州複歸大宋,不幾年後,又再割讓給金國。
直到1220年,海州又一次回歸大宋,改名為西海州。
但是目前有些特別的狀況。
西海州城確實是歸大宋管,但它北部的地區則被韃靼強盜集團強占,屬於一地兩製。
西海州的知州心中常苦悶,但是又無可奈何。
因為當年李檀作亂時,大宋的一支軍隊從此處出發,想去接應李檀,結果讓韃靼軍隊一頓暴打,狼狽逃回,韃靼軍隊則尾隨而至,占了北部大塊土地,竟然與山東路融成一體了。
先前,流求海軍沒少搔擾那裏,但是傷害不大,沒有動到韃靼人的根本。
這一次,郭勿語大隊長要求封爭隊長必須清剿了那個地方的韃靼勢力。
事先調查過的,那裏沒有騎兵,兵不足五百。
但是就這樣水平,西海州的知州也不敢私自奪回,怕擔上了私啟戰端的責任。
流求海軍哪裏管這些,他們不允許自己的背後還有韃靼勢力!
前方可以有,那樣他們可攻可守,才能永遠占有主動。(未完待續。)
趙安統製當時正讓自己的隊員從裏麵往外麵起獲銅錢,好幾個人一起忙著。
他哈哈大笑地對穆木隊長說:“老穆,你們總是說什麽‘耗子都是給貓攢的’,我今日方才領會出這裏麵的快活!哈哈!”
穆木隊長看那些銅錢差不多都生出綠鏽了,而且有的銅錢都已經鏽成一大坨。
最後忙活了半天,連帶著一些銅器也算上,大約能有五千貫的樣子,差不多兩噸重吧。
穆木隊長看著這一堆錢,深有體會地說:
“這些不過都是商品的等價物,辛辛苦苦貪汙、搶奪來,希望永遠占有此物,可是到頭來能用上多少?!
錢鈔無罪,人心有罪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趙安統製心裏翻了個個兒,他想,自己剛才讓人打撈銀鋌時,沒有其它人看到------殺了那個萊蕪監司使全家,也沒有人能發現,那麽,他也就是說說罷了,沒有其它所指。
他幹笑著說:“正是,正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樣的人也隻看到眼前了。”
穆木隊長正色道:“趙統製,此言有理,我記下了。”
趙安統製眼皮跳了一下,沒有多現說話。
他們從裏麵挑出些還能用的銅錢,剩下的打包送回流求島回爐。
然後,他們就以萊蕪監司使的家為駐地,開始探討這裏的防禦問題了。
淄博城遇到的問題也和萊蕪城差不多。
淄博位於山東路中部,南依沂蒙山區,北臨濱州城地區,東接濰州,西與濟南城接壤。
這裏到處都是丘陵和叢林。
大宋時,臨淄縣屬青州;大金時,臨淄縣屬益都府;到了1266年,臨淄縣剛剛並入益都行政區。
淄博城地區是溝通中原地區和山東半島的咽喉要道,如果能守住這裏,北麵的來敵基本隻能走海路到山東半島了。
張國安島主當然還知道,這裏的礦產聚集度較高,煤、鐵、鋁土礦、耐火黏土等重要礦產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區。
所以,無論是從地理位置和礦產角度看,必須完全占有這裏!
鮑威大隊長派出了公認為行事最穩重的梅樂芝隊長。
當他們快速急行軍趕到時,這裏竟然無一人逃走,反而是舉縣投降!
原來,這裏離濱州城比較近,原先兩邊的人時常走動不說,還各自有親戚朋友在兩城居住,山東半島的流求人對濱州城的人如何,他們都了如指掌。
所以,淄博城裏的一些人還委屈呢,當初為何不帶上我等?
原先濱州城裏的人還沒有我縣富裕,可是他們現在比我等好過,還不用交各種稅物------就有私下裏往山東半島跑路的人家。
淄博的知縣是小家小戶出身,沒有門路晉升不說,而且每年都被科捐雜稅的催繳弄得欲生欲死,有時都要自己掏錢鈔補上。
上麵,他被長官罵的像一條狗;下麵,那些大商大戶不甚理會他,又有窮凶極惡的礦主口出惡言,動不動就以礦工鬧事來威嚇他。
這知縣當的太沒有意思了,可是又無法辭職而去------他能去哪裏?
若是公開跑到山東半島,人家會不會當他是細作?
若是被抓回來了,全家都完了。
所以,他有時都在期盼,流求人,你們快來占城啊!
防不住你們可不是我的錯------
梅樂芝隊長的騎兵隊一到這裏,這裏的人馬上夾道歡迎他們。
最高興的恐怕是這裏的知縣了,因為他今年根本完不成稅收的任務,被狂罵一頓肯定跑不了的。
這一下子好啊,如果稅物被流求海盜搶了,可不怪我了!
當梅樂芝隊長宣布他們將永久駐紮在這裏,而且如山東半島一樣,不收任何稅務時,淄博知縣大喜,這樣好啊!
就算是以後他們失敗了,自己也是無錯的,並不是他主動投敵,隻不過是被俘罷了!
如果不失敗,自己更好了,終於不用操心那些閑事------隻不過真要是沒有了知縣的官位,心裏又不大是滋味。
他正是左右為難時,梅樂芝隊長又宣布了,讓他仍就當知縣------事先早就調查過了,此官還算正直,在普通百姓心中官望不錯。
淄博知縣大喜過望,他聽說過流求人任命大宋太學生擔當知縣的事情,認為那個官是天底下最容易當的官,隻要不被要求征收科稅,什麽事情不好辦?!
淄博知縣來了底氣,他衝著梅樂芝隊長作了個揖,說:“梅將軍,在下可否能得到與那山東半島的知縣同等的對待?!”
梅樂芝隊長想都沒有想就同意了,公平對待,這是流求島的理念之一。
他說:“你這裏還會得到更多的援助------”
果然,當張國安島主收到了他們的總結報告後,用圓規畫了三個套在一起的圈子,決定放棄城牆式防守,那樣太限製發展了,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那就放開了自己,擴大防守範圍,敢讓對手進到自己的圈子裏!
他給半大小們的建議是十六字方針:因地製宜,合理布防,保護自己,打擊敵人。
他加大了對那三城的物資供應,讓他們自己操作。
是時候了,要讓更多的人做出自己的選擇。
現在整個山東半島也成為了他們的供應基地,更不用說是流求島了。
當他們完全占有了三座城之後,鮑威大隊長緊接著下了第二個命令,讓他們分兵去接收其它地區,不放過山東路的任何角落。
他們要實現整個山東路的完整性,不留下任何隱患,最好成為鐵板一塊兒。
郭勿語大隊長讓張德培隊長帶著五條戰船奪下密州城,同時讓他又帶著隊員們向棗莊地區前進。
另一支船隊則在西海州登陸,他們事先已經和那裏的知州聯係過,大宋政府事先也同意了。
西海州地區在大宋太宗時期屬淮南路,後為金國侵占。
大宋高宗時期海州複歸大宋,不幾年後,又再割讓給金國。
直到1220年,海州又一次回歸大宋,改名為西海州。
但是目前有些特別的狀況。
西海州城確實是歸大宋管,但它北部的地區則被韃靼強盜集團強占,屬於一地兩製。
西海州的知州心中常苦悶,但是又無可奈何。
因為當年李檀作亂時,大宋的一支軍隊從此處出發,想去接應李檀,結果讓韃靼軍隊一頓暴打,狼狽逃回,韃靼軍隊則尾隨而至,占了北部大塊土地,竟然與山東路融成一體了。
先前,流求海軍沒少搔擾那裏,但是傷害不大,沒有動到韃靼人的根本。
這一次,郭勿語大隊長要求封爭隊長必須清剿了那個地方的韃靼勢力。
事先調查過的,那裏沒有騎兵,兵不足五百。
但是就這樣水平,西海州的知州也不敢私自奪回,怕擔上了私啟戰端的責任。
流求海軍哪裏管這些,他們不允許自己的背後還有韃靼勢力!
前方可以有,那樣他們可攻可守,才能永遠占有主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