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決定出現了分歧。


    當時的情況是一隊要留守做戰,一隊是要突擊做戰。


    兩人其實一直在軍職上有一些微妙的關係。


    趙安在大宋軍隊裏是有統製的官職,但是在流求衛隊裏,他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隊長,在兩隊出外做戰時,黃祖隊長應該是兩隊的主導。


    但是在內部,兩隊都沒有出去做戰時,趙安統製的權力似乎更大一些,大家都希望他能安撫住那些來此地的大宋軍隊。


    這些都是他們特工隊的潛規則,一開始時,大家也都能按照這種潛規則行事,由於一直打勝仗,所以也沒有出現什麽差錯。


    可是現在出現了重大的分歧!


    黃祖隊長咬著牙命令道:“發射三枚綠色火箭!”


    三枚綠色火箭代表了全力追擊,或是全麵撤退了------黃祖隊長不得不這樣做。


    在這極短的時間內,他判斷敵人一定是事先有了充足的準備,其目的就在引誘自己上鉤,所以留下來硬抗肯定是死路一條!


    他們是特工隊,流動作戰才是根本,固守也不是不行,但是一定要有事先準備才可以。


    內部要有人員和軍火裝備上的準備,外部要有支援上的準備------所以,僅憑現在的人手,加上軍備,肯定等不到援軍!


    但是------自己就這樣走了??


    前麵的逃兵人影綽綽------走吧!先把隊員們帶到安全位置後,再說!


    趙安統製這時正在緊急布置戰場,他要決一死戰,至少把這次被襲變成熱血之戰!


    這也是一份大大的戰功!


    他忽然看到了西邊的上空升起了三枚綠色的火箭------黃祖他們要跑!


    趙安統製恨恨地握了一下刀把子,他是一個懦夫!


    他的隊員們也看到了,當時都呆了一下,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一方是三紅,另一方卻回了三綠的情景,這是嚴重的分歧!


    趙安統製馬上安撫人心,決定自己單獨固守了!!


    他大聲說:“他們隻不過是北方人,是韃靼的走狗耳!諸位害怕乎?!”


    不!絕不!


    多少次的交鋒了,他們戰無不勝!


    這種經驗讓他們無比自信!


    剩下的近兩百人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戰意,沒有人怕他們!


    大家利用現有的條件,快速地布置著戰場------


    右丞相右丞張弘範此時正在一處秘密的中軍大帳中正坐,大帳裏燭火明亮,不停地有手下人前來稟報戰況。


    這一切都是他精心策劃和布局的,當然,他不僅得到了大頭目忽必烈的信任,也得到了整個張氏家族的全力支持,特別是他的爹爹張柔,雖然他早幾年前就病死了,但是他在戰略思想上對他留下了正確的指導不說,還給他留下了寶貴的軍事遺產,近萬名的實戰之軍!


    ------拚了,這一次好比平定李檀之亂了,隻要過了這個難關,張氏家族將會萬古永存!


    先前說過,他的爹爹張柔,字德剛,易州定興人,是金末河北地區漢人土豪。


    金朝末年,韃靼大軍大舉攻伐,盜賊四起,張柔以聚眾自保為名,拉起一支隊伍,號稱保鄉為金國,很快人數上兩萬了。


    當時的金國的中都經略使苗道潤很賞識他,保奏其為定興令,後來金國朝廷又加昭毅大將軍,“權元帥左都監”。


    這些高官美職,是讓張柔為金朝效力。可是不久啊,由於權力的內部鬥爭,苗道潤為其副使賈潤所殺。


    此時恰逢韃靼軍隊突襲紫荊口,在狼牙嶺一役中,張柔馬蹶被俘,立刻向韃靼大軍投降,並掉返頭率眾猛攻賈潤,以為苗道潤報仇為名,把金軍殺得大敗。


    最後執俘賈潤後,張柔生剖其心,以祭奠恩公苗道潤。


    此舉,看似為老上司報仇,實則是向老東家開刀,賈潤手下兵將畢竟都是金國所屬。


    背叛這個活兒要是幹好了,那就叫為恩人報仇!


    甭說,投降韃靼人後,張柔越戰愈勇,大敗金國真定主帥武仙,攻克三十餘座城池,被韃靼人授與榮祿大夫、河北東西諸路都元帥,自己家族的實力越來越大。


    日後,韃靼大軍圍攻金國都城汴京,張柔居功甚大,最終把老東家滅族殲種,把金國送上不歸之路。


    滅金後,張柔又賣力為韃靼人進攻大宋,並派出他手下最得力的諸將隨蒙哥汗進攻蜀地。


    他本人跟從忽必烈進攻鄂州,屢立戰功。


    忽必烈北還與阿裏不哥爭汗位,下令張柔率軍入衛,並調派其手下漢族勁卒數千人拱衛大都,可見張柔是多麽地讓元世祖“放心”。


    直到1269年,張柔病死,年七十九。


    韃靼人的得力大狼狗,善終於床榻,諡忠武,日後還被追封為“汝南王”。


    老狼狗一共有十一個兒子,個個都是一顆紅心向韃靼,其中以張弘範最知名。


    老狼狗通過自己的言行教給他的第一點就是,已經選定了主子,那麽就全身心的投入;第二點就是戰略思想;第三點就是把自己的戰兵留給了他。


    老狼狗張柔曾經對他說:“你圍城時勿避險地。


    若是立營險地,你自己肯定無怠心,如此,手下兵士也會有必死爭勝之心。


    軍中主帥知道你堅守險地,也一定從全軍利益出發,敵人來攻時,他當然會傾力赴救,如此,你正好可因之立大功!”


    平定李檀之亂時,張弘範把老子一番話牢記心中,他跟隨韃靼宗王合必赤圍濟南,自告奮勇,果然立營於地勢最險的城西


    。李檀派兵出城突營,惟獨不衝擊張弘範一軍。


    文韜武略,將門有子,張弘範不傻,他囑誡手下說:“我軍營於險地,李檀獨向我們示弱,不以軍來犯,定會趁夜突襲。”


    言畢他命軍士築起長壘,埋伏戰士,並在壘外挖深壕,並大開軍營東門。


    天剛黑,張弘範又讓兵士把白天所挖的壕溝加深加寬近兩倍。


    果不其然,大半夜,李檀果然派人來偷營,他們擁抬飛橋和長梯,蜂擁而至。


    李檀的軍人白天看見張弘範兵士挖壕溝,根據目測,他們趕製了尺寸差不多的攻具。


    結果,因張弘範趁黑讓兵士加深加寬了壕溝,突襲的李檀軍收腳不住,連同雲梯、飛橋等物一並栽入溝中,登時摔死不少人。


    即使沒摔死,也被埋伏的韃靼軍砍死。


    就這樣,還是有數百人躍上濠溝,未近壘門,皆被韃靼伏兵張弩射殺,一個不剩。


    李檀手下數千人一夜被殺,二主將被擒。


    老狼狗張柔聞知,掀髯大笑,高叫“真吾子也!”


    這一次伏擊流求衛隊,他也是秉承了爹爹的戰略戰術------


    他認為已經是萬無一失了,隻待流求衛隊前來受死,但是,他竟然得了一個報告,說是有一支隊伍竟然衝出了埋伏圈子!


    這讓他勃然大怒,狠狠摔碎了手中的茶杯!


    那裏麵的袋袋茶早已經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就像是那支逃出埋伏圈子的隊伍一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