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渤泥國的王德發確實是讓一條路過的商船帶了一封信給張國安島主。


    現在,渤泥國地區已經成了重要的商貿地區,過往的海船日益增多……由於大宋式船帆是縱帆式,所以,就算風向不利也有商船為了利潤而出行,苦了點,慢了點都不算啥。


    渤泥國地區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停靠補給點,這裏的淡水資源和水果、糧食都非常充足,加上這裏也是著名的香料出產地,所以很容易就發展起來了。


    王德發帶著一支專業打井隊,相關的設備,還有一眾土著助手們來這裏後,他們先住在了流求商站裏過渡了一段時間,隨後就開始去找油田了。


    那麵世界的油井經緯度都是現成的資料,王德發借助手表和六分儀就很容易確定下來。


    他們穿越時沒有攜帶六分儀,因為隻要知道原理,那個很容易就能加工出來,而且以他們的精度來說,很容易達到10角秒的精確度。


    六分儀的原理就是通過對地平線和中午的太陽之間的夾角的測量,或通過對地平線和某顆固定星之間的夾角的測量來確定緯度。


    王德發設計的六分儀是一種扇形框架的結構,它的背麵有手柄供握持用,框架上裝有活動臂,活動臂最上端即是指標鏡。


    六分儀的左側也就是中部,正對望遠鏡者的地方,安裝了半反射式地平鏡。


    在它的旁邊還配有濾光片供測量太陽等明亮天體時使用。


    測量天體地平高度時,隻要手持六分儀,讓望遠鏡鏡筒保持水平,並從望遠鏡中觀察被測天體經地平鏡反射所成的像;同時要調節活動臂,使星象落在望遠鏡中所見的地平線上就可以了。


    確實很簡單的,在天體的像與地平線重合時,該天體高度等於地平鏡與指標鏡夾角的二倍。


    根據這一點來恰當地設計圓弧標尺上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讀出天體高度。


    為提高讀數精度,王德發還在六分儀的活動臂上加了鼓輪和遊標尺。


    這樣,六分儀的精度比較高,很容易達到10角秒,且輕便易用……但是這裏還有兩個重要的地方,一個是要有準確的時間,另一個還要能看到天體。


    隻有這兩點同時具備,才可以知道準確的經緯度……這個時期有高明的老水手,可以主要依靠北極星的高度來測定緯度,這種方法在北半球非常適用。


    通過北極星高度來算出緯度的方法,是大宋時期航海中最精確最方便的方法。


    還有就是依靠太陽中天高度測定當地緯度法也是很容易的。


    當然,老水手們還沒有經緯概念,但是他們可能通過某個島嶼來充當地標……這個隻能和經驗有關了。


    但是關於經度的測量則一直困擾著大宋時代的航海家們,他們沒有準確的時間概念……但是能知道大約在哪裏,對他們已經就夠用了。


    這個時空的航海技術,還是經驗大於科學的時期,並且還要持續很久。


    王德發找到了那麵時空的油井位置後,想到自己應該早一點把大座鍾之類的加工出來,從技術含量上說,這也不算是難事。


    那樣他可以培養大宋水手使用六分儀了-------不過,時間還有的是,不急。


    王德發有些遺憾的是,他發現相當一部分油井的位置竟然是在河麵下!


    看來那裏還要經過幾百年的滄桑變化後,才能完全露出水麵來。


    不過隻要有那麽一兩處,以現在的用量來說,應當是足夠了。


    王德發還請了不少土著勞工,當時,他馬上指揮他們清除那個油井位置的雜草和雜樹。


    同時,他安排人在四周都點燃了幹艾蒿------於是,四周彌漫起一種中草藥的特殊香味。


    那些油井的位置是在河岸邊,雜草和雜樹比較旺盛。


    他們幾百個人足足花了三天時間才清除出半平方公裏的工作麵來。


    王德發沒有著急打油井,他先讓自己的助手們建起板式房和大帳篷,相關材料都是早就準備好的。


    這裏距離渤泥國的都城足有三十公裏遠,必須要在這裏安好家再說。


    在大家都忙忙碌碌的時候,雞米和啃狗也沒有閑著,他們兩個要照顧幫助打油井的五頭大水牛,要趕去河邊吃草,還要趕回牛欄休息。


    王德發知道這裏從來沒有什麽猛獸,也就放心他們兩個去放牛。


    這一天上午,他們兩個趕著牛去了河流的更上遊了。


    啃狗一邊走,一邊哼著小曲。


    “我有一頭大水牛,特別的執拗~~我叫它向東它向西,從來不讓騎~~”


    這其實是流求地區放牛時常常可以聽到的放牛小調,但是雞米卻怎麽也學會不會。


    他於是挑起啃狗的毛病。


    “你看清楚了,這是一,二,三四五,五頭大水牛,怎麽是一頭!


    它向東向西和不讓你騎有什麽關係!”


    啃狗揮著藤條,斜著眼看了雞米一下,說:“你想娜娜了吧?”


    “你如何知道的?!”


    “你昨晚睡覺時喊她的名字了!”


    “------”


    啃狗當時幽幽地說:“我也想-----你說她怎麽那麽漂亮呢?比千千還漂亮!”


    雞米點頭說:“千千太白了,也太高個子了,不好看呢。”


    此時已經是正午時分了,太陽幾乎高懸在他們的頭頂,熱帶雨林那種特有植物味道隨著陽光的猛烈照射向著空中散去,有點像剛打開蒸籠時,便立刻向外散發水蒸汽的樣子。


    大水牛們找到了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它們愉快地吃著青草,並在水裏快樂地嬉戲著。


    他們兩個人頭上頂著芭蕉葉子,準備找一個好地方涼快一下,但是哪裏都像蒸籠一樣,他們差點學狗那樣吐舌頭了。


    這個時候,叢林裏鑽出十幾個人來!


    兩個人嚇了一大跳,天神啊,這些是野人!


    他們手裏有的拿著硬木矛,有的拿著弓箭,其中一個拿著蛇形金屬刀。


    兩個人的芭蕉葉子都嚇掉了,然後做了這裏人常用的一種姿勢,雙手平攤著向上,表示根本沒有武器。


    那些人見了後,也慢慢收了武器,臉上沒有了太多的緊張感。


    拿著蛇形金屬刀的家夥身體最壯,他說:“!@#¥%%……”


    雞米和啃狗對視了一眼,完了,根本不是渤泥地區的語言!


    但是身體語言,還有類似的皮膚和相貌,還是讓他們容易溝通。


    雞米拿出來粗大的鯨魚肉香腸,那是用鯊魚魚腸裝的,自然風幹的。


    由於香料足,味道相當不錯。


    那些野人接過來後,他們品嚐後的表情說明了這一點。


    啃狗拿出了條狀麵包,這是早晨剛剛烤出來的,裏麵還有白糖呢。


    食物是最好的潤滑劑,那十幾個人帶走他們時,都沒有綁住他們兩個,動作還是比較溫柔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