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和小二兩個最終得到了張島主的允許,可以直接加入山東地區的後勤運輸工作中。


    他們連桑給巴爾到印度地區和細蘭島的新航線都首航過,從流求島到山東地區的航行對他們來說,類似於在澡塘子裏遊泳了。


    楊友行主編和沈千千一起到八道河的碼頭送他們。


    王征臨走前拍了拍楊友行主編的左肩說:“別賭博了,攢一份家業才是對的!”


    小二臨走前拍了拍他的右肩說:“財富不是來自於命運,它是來自於海上!”


    楊友行主編一時無語,隻能擠出理解朋友們好意的笑容,擺著手,看他們兩個分別上了兩條海船。


    整支船隊啟航時蔚為壯觀!


    每一條海船上的水手們都忙著升起巨大的船帆-------在滑輪組的助力下,他們喊著口號把那重達數噸的船帆唰唰地升起來!


    首先啟航的海船上,幾十個水手正在齊心和力地把水下的四個船錨搖到船上!


    由於時間的原因,整支僅僅能換了部分實在不堪用的船帆,剩下的能用就隻能將就用了。


    在眾多黑黃不堪的船帆中,那些新換上的船帆顯得格外雪白鮮亮!


    當他們慢慢駛出碼頭時,海船上橫七豎八繃緊的幾百條纜繩在空中微微顫動,似乎能聽到它們在合奏一曲激揚的古箏曲子------


    眾多的海船依次昂然出港!


    這種壯觀是震憾人心的,在流求碼頭,每一次流求船隊出港或入港都會引來眾人圍觀,那些人不分膚色和種族,往往引來一片讚歎。


    在楊友行主編和長裙飄飄的沈千千的身後,便站著黑白黃三類人,他們貌似間雜在一起,但是細看,人群中三類人種還是有非常微妙的界線,黃種人明顯比其它兩種高貴了一些------而且黑白人種遠比黃種人更敬畏那些巨大的海船,也許在他們的家鄉,他們從沒有見過,也從沒有聽過如此巨大的海船。


    這幾年那些當初按照奴隸標準買下的黑白人種,有越來越多的人被賦予了自由。


    張島主曾經說過,最終流求島上不會有一個奴隸,全是自由人------他本人陸續賦予那些奴隸自由,這就是實現承諾的一個明證了。


    但是,他也不可能太脫離這個時空的局限,比如,他如果對自己的家養小子們說,你們可以自己去發展了------估計那些小子會嚇死,以為自己做了什麽不可饒恕的罪惡------所以,家養,主仆,妻妾這樣的附屬關係,張島主他們隻能慢慢來引導別人,無法強求。


    這個過程時間也許會很長,但是,他相信人與人之間不必刻意要求,也最終一定會找到正確的位置。


    楊友行主編和沈千千穿過人群回去的時候,那些黑白人種一路上都恭敬地避讓著他們,隻要看衣著,他們也許就能區別出人的身份。


    這兩個年輕人一定是這裏的大人物------


    楊友行主編小聲對沈千千說:“賭博是不對------但是讓這麽多人知道了,我很丟麵子的------”


    沈千千故做溫柔地說:“要想人不知呀,除非自己莫做呢-------”


    楊友行主編馬上閉嘴,事已如此,多說無益。


    這個時候,有一黑一白兩個車夫,拉了兩架雙輪黃包車等在他們旁邊。


    恢複了自由身份的奴隸們,暫時還沒有人馬上就離開流求島,大多數還從事原先的工作,隻不過開始掙工錢了-------在這裏他們可以掙到遠比在家鄉的工錢高。


    能夠學會大宋話,而且會一些手藝的,他們選擇了當工匠


    沈千千伸出胳膊,讓楊友行主編扶她上車------她得意地說:“從現在開始,你要學會省錢鈔了-------”


    人力車要比馬拉四輪車省錢鈔,它的速度慢,而且因為能聞到車夫的汗味------一般隻有小商人之類的人坐這種兩輪車。


    楊友行主編在心裏咧了咧,無奈地上了另一輛。


    一黑一白兩個車夫便開始小跑起來。


    人力車夫隻需要能聽懂地點,能認路,其它的就看體力了。


    這份工作的收入也不算少,多勞多得。


    他們的人力車都是車行的,想要成為自己的,還要跑上一段時間。


    楊友行主編看他們上衣背後的印記,看出他們屬於兩家車行。


    兩輛車並排跑了起來,由於路況好,一點也不顛。


    沈千千不解地問楊友行主編:“小楊,我有一事不明,那個胡廠長為何對雙輪車和四輪車如此熱衷?寧可無甚利潤也要多多加工出來??”


    楊友行主編知道這裏的原因,張島主當時還給他們講過這裏的道理。


    水上運輸不必多說,陸上運輸,尤其是短距離的運輸工具現在尤其重要了。


    大宋境內一開始時正在流行“去輪化”,那種兩人或是四人抬的人力轎子正在官員大戶之類的人家流行起來,甚至還有把轎子帶到流求島的!


    張島主不知道為何痛恨這種雙輪車到獨輪車甚至到了沒有輪子的人力轎子的發展方式。


    楊友行主編當然不知道後麵的曆史中,無輪化的轎子要持續多少年,他隻能學著張島主的話說:“很簡單啊,雙輪車和四輪車節省很多勞力-------那些勞力要是從事別的工作,豈不讓我們得利更多?!”


    沈千千馬上明白這裏的道理,在流求島的八道河和其它城市看,確實是這樣的。


    她感歎道:“在臨安城恐怕沒有這裏這樣方便-------那裏的拱橋甚多!”


    楊友行主編搖搖頭說:“你有段時日沒回來了,也沒有去臨安城看看,那裏的轎夫已盡失業了-------”


    這是真的-------臨安城裏已經流行起四輪車和兩輪車,甚至都出現了個新行當,在一些極難行進的拱橋上,有一些半大小子幫忙推車,他們還可以掙車夫的一份錢鈔!


    大宋政府對這種新式交通工具還沒有來得及製定什麽管理條例,所以,一時間大商大戶人家的四輪車個個都是金碧輝煌,怎麽能炫耀怎麽來裝飾。


    楊友行主編說:“大宋那麵的工匠也跟著仿製,但是料材不行,一般有條件的人家都直接上我們這裏來定製-------張島主說過,人不能隻考慮掙錢鈔,那就有些小家子氣了-------”


    沈千千不在意地反擊道:“那就去賭博?真不懂你為何會十賭九輸-------”


    楊友行主編偷偷白了她一眼,等你賭蹴鞠,你就明白了。


    流求島八道河城裏的生活也許波瀾不驚,但是山東地區的生活就波瀾壯闊了。


    小二和王征到青島碼頭時,看到碼頭上來來往往的海軍,心裏頓時就激動起來了:


    這是我們的時代!


    大丈夫生逢此時才是最大的幸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