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李和康棣在接下來的農業參觀中大有收獲。
他們沒有吃驚流求島上的農村裏牲畜多,也沒有吃驚幾乎每個村子裏都有鍋駝機機井------他們吃驚於這裏農田的產出竟然是訂單式的!
聽陪同他們的農人說,他們種什麽莊稼基本都是有糧商提前預定的!
葉李好奇地問道:“那你們如何與糧商們聯係的?”
那農人說:
“不用去找他們------每年村裏都會有糧商派人來設立場子,發下單子,指明所需之物,有願意接的就接下,不願意接的,就去種自己想種的莊稼。
今年開春之前,我就接了一份老品種水稻的單子,種了足足五十畝!”
葉李知道一些農家之事,馬上問道:“老品種水稻產量不到新品種的一半,你這不是虧了本錢嘛?!”
那個農人笑了,說:“嗬嗬,我如何能不知?那糧商指明要原先的品種,還給了高價錢,我算了一下,比種新品種更合適呢!
不過話說回來,新品種產量是高------但是口味比不上老品種-------人若是吃飽了飯,挑撿就大了。
聽聞有大戶人家,專門要吃過去的水稻------隻要人家出了錢鈔,想吃啥,咱就種啥!”
康棣聽了連連點頭,當年流求島流傳出來的祥瑞良種產量驚人,但是口味上確實比先前產量低的老品種差些。
這正如那玉米神種,產量高,但那麵粉卻遠不及小麥麵粉好吃。
康棣問道:“我聽說前兩年有糧賤傷農之事------你們村子遇到過此事嘛?”
那農人搖搖頭說:
“我們的縣裏有帝國糧庫,年年放開收糧,糧食價錢高的時候,那裏的收購價錢不顯得高,我等可以尋別的糧商賣高價;糧食價錢低的時候,那裏的收購價錢不顯得低,賣於他們多少,他們都會按質按量如數買下------”
葉李眼睛一眯,馬上明白了,所謂的帝國糧庫就是聯邦帝國給農業托底呢!
有它的存在,任何奸商想炒做糧食都無法得逞------
葉李又問道:“你家幾口人來種五十畝田地?”
“我家有兩頭水牛,一頭牛犢------家裏本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成家之後,在這裏與我一同種地,小兒子讀不下書本來也該幫家裏種地,但是他嫌這裏寂寞,一個人跑去八道河城了,在那裏的軸承廠做活,幹了兩年後,就當上了技術員。
他每個月都回來一次,現在掙的工錢竟然比全家都高!
聽他說他喜歡上麻紡廠的一個高麗女子,還是個車間主管------若是結婚也不會再回來了。
還勸我帶著他的娘親一起去住,說是讓我享清福。
我可不能去,那裏太吵鬧了,白天晚上都不讓人安生------我若是走了,我的兩條大牛怎麽辦?那牛犢又怎麽辦?!
它們如同人一樣懂事,我舍不得送到養牛專業者家裏去代養------”
這是一家幸福而辛苦的自耕農。
他們去的那個村子基本都是這樣的人家,據說他們都是早期來這裏居住與生活的人。
隨後,他們又去了幾家私人的農莊,據說都是後期來這裏成片購田的大商、大戶、大家族購買的。
在那裏,他們見識了什麽叫農業產業化!
一個人種不了十畝水田,兩個勞動力加上牲畜便可以種上五十畝,可是兩百個勞動力再加上牲畜和鍋駝機設備就可以種上一萬畝!
那些勞動力有的是同族之人,他們在農莊裏有股份,有的是外麵雇傭的職工,按月發放薪水------還有購買的奴隸,黑鬼與白鬼都有。
聽說這縣裏的司農還會按季節派人四處教授農技,如何播灑有機農藥,如何追有機農肥,都有講解。
其實葉李與康棣一直不太明白,說是農藥與農肥,這個可以理解,但是為何要加上有機一詞?!
葉李狠下心來,老老實實問了那些帶他們參觀的年輕人。
他們馬上給了詳細的解答。
原來是有機是指絕對含碳,無機是指可不含碳------有機物是生命的產物也是生命的基礎。
嗬嗬,碳這東西,他可知道,《小學化學》裏提到過的。
他們最後回到了帝國飯店之時,大家再聽吳大鵬講學,感覺明白了很多緣由。
慢慢地,大家同樣開始投入進來有時還爭辯幾句。
有人提到要重視工業,因為工業產出的利稅極大!
有人提到要重視農業,因為農業產出是社會之本!
還有人提到的要重視教化-------還有人提到要重視商業!
吳大鵬耐著性子,坐在下麵聽他們在台上搖頭擺尾的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還裝模作樣地記下了筆記。
最後,他實在受不了他們動不動就走向偏頗的觀點,合上筆記本,決定還得讓他們走上一大圈!
吳大鵬安排了一條三桅式飛剪船,讓人帶他們分別去山東地區、鴨綠江江口自貿區、濟州島、石見國自貿區,最後再去澳洲西部走一走。
原本一個月的時間,現在變成了半年。
預算的費用也翻了好幾倍!
張安國其實一直對這個方法不感興趣,他看到吳大鵬獨自忙碌,認為他不值。
張安國說:“你讓貓拉車,貓肯定會把車拉到床底下-------他們的智商確實沒有問題,但是思想已經固化了,眼界又窄又低,你呀,想一想那麵世界的中年中小學老師吧,他們是有知識有智商,但是哪個思想上不極端保守?!
真怕白費力氣!”
吳大鵬咬著牙說:“窮則思變,如果一個中年知識分子都過成這個逼樣了,還天天覺得倍爾爽,今天真高興,那才是真正不可救藥了------他們至少還敢來看看,也想要抓住什麽機會,那就再給他們機會!”
張安國歎了口氣,他知道吳大鵬身上有一種不達到目的不算完的狠勁兒,隨他自己去忙了。
把那幫子人送去參觀各個地區的發展,是不得以而為之的辦法,光看資料是不夠的。
吳大鵬希望他們在各個不同的地區能夠看到不同的發展模式,學會因地製宜,學會整體通盤考慮,知道或明白一些近現代的技術,能接受一些近現代的管理理念-------
宋子強對他的這種野望嗤之以鼻,說:“得了吧,你不是想讓他們去南美,在印加人那裏傳播文化嘛,他們現在的水平足夠用了,你太超前了!”
吳大鵬點頭認可,說:“我知道以大宋的文化來說,征服個印加什麽的綽綽有餘,但是我想還要打上我們的烙印啊!”
“我們有槍有炮的,你多此一舉!”
“有槍有炮隻能征服肉體,把我們的文化灌到他們的腦子裏,那才是一生一世的影響,你不懂的------”
ps:感謝書友澳洲老吳、楚望台上人的打賞。
他們沒有吃驚流求島上的農村裏牲畜多,也沒有吃驚幾乎每個村子裏都有鍋駝機機井------他們吃驚於這裏農田的產出竟然是訂單式的!
聽陪同他們的農人說,他們種什麽莊稼基本都是有糧商提前預定的!
葉李好奇地問道:“那你們如何與糧商們聯係的?”
那農人說:
“不用去找他們------每年村裏都會有糧商派人來設立場子,發下單子,指明所需之物,有願意接的就接下,不願意接的,就去種自己想種的莊稼。
今年開春之前,我就接了一份老品種水稻的單子,種了足足五十畝!”
葉李知道一些農家之事,馬上問道:“老品種水稻產量不到新品種的一半,你這不是虧了本錢嘛?!”
那個農人笑了,說:“嗬嗬,我如何能不知?那糧商指明要原先的品種,還給了高價錢,我算了一下,比種新品種更合適呢!
不過話說回來,新品種產量是高------但是口味比不上老品種-------人若是吃飽了飯,挑撿就大了。
聽聞有大戶人家,專門要吃過去的水稻------隻要人家出了錢鈔,想吃啥,咱就種啥!”
康棣聽了連連點頭,當年流求島流傳出來的祥瑞良種產量驚人,但是口味上確實比先前產量低的老品種差些。
這正如那玉米神種,產量高,但那麵粉卻遠不及小麥麵粉好吃。
康棣問道:“我聽說前兩年有糧賤傷農之事------你們村子遇到過此事嘛?”
那農人搖搖頭說:
“我們的縣裏有帝國糧庫,年年放開收糧,糧食價錢高的時候,那裏的收購價錢不顯得高,我等可以尋別的糧商賣高價;糧食價錢低的時候,那裏的收購價錢不顯得低,賣於他們多少,他們都會按質按量如數買下------”
葉李眼睛一眯,馬上明白了,所謂的帝國糧庫就是聯邦帝國給農業托底呢!
有它的存在,任何奸商想炒做糧食都無法得逞------
葉李又問道:“你家幾口人來種五十畝田地?”
“我家有兩頭水牛,一頭牛犢------家裏本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成家之後,在這裏與我一同種地,小兒子讀不下書本來也該幫家裏種地,但是他嫌這裏寂寞,一個人跑去八道河城了,在那裏的軸承廠做活,幹了兩年後,就當上了技術員。
他每個月都回來一次,現在掙的工錢竟然比全家都高!
聽他說他喜歡上麻紡廠的一個高麗女子,還是個車間主管------若是結婚也不會再回來了。
還勸我帶著他的娘親一起去住,說是讓我享清福。
我可不能去,那裏太吵鬧了,白天晚上都不讓人安生------我若是走了,我的兩條大牛怎麽辦?那牛犢又怎麽辦?!
它們如同人一樣懂事,我舍不得送到養牛專業者家裏去代養------”
這是一家幸福而辛苦的自耕農。
他們去的那個村子基本都是這樣的人家,據說他們都是早期來這裏居住與生活的人。
隨後,他們又去了幾家私人的農莊,據說都是後期來這裏成片購田的大商、大戶、大家族購買的。
在那裏,他們見識了什麽叫農業產業化!
一個人種不了十畝水田,兩個勞動力加上牲畜便可以種上五十畝,可是兩百個勞動力再加上牲畜和鍋駝機設備就可以種上一萬畝!
那些勞動力有的是同族之人,他們在農莊裏有股份,有的是外麵雇傭的職工,按月發放薪水------還有購買的奴隸,黑鬼與白鬼都有。
聽說這縣裏的司農還會按季節派人四處教授農技,如何播灑有機農藥,如何追有機農肥,都有講解。
其實葉李與康棣一直不太明白,說是農藥與農肥,這個可以理解,但是為何要加上有機一詞?!
葉李狠下心來,老老實實問了那些帶他們參觀的年輕人。
他們馬上給了詳細的解答。
原來是有機是指絕對含碳,無機是指可不含碳------有機物是生命的產物也是生命的基礎。
嗬嗬,碳這東西,他可知道,《小學化學》裏提到過的。
他們最後回到了帝國飯店之時,大家再聽吳大鵬講學,感覺明白了很多緣由。
慢慢地,大家同樣開始投入進來有時還爭辯幾句。
有人提到要重視工業,因為工業產出的利稅極大!
有人提到要重視農業,因為農業產出是社會之本!
還有人提到的要重視教化-------還有人提到要重視商業!
吳大鵬耐著性子,坐在下麵聽他們在台上搖頭擺尾的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還裝模作樣地記下了筆記。
最後,他實在受不了他們動不動就走向偏頗的觀點,合上筆記本,決定還得讓他們走上一大圈!
吳大鵬安排了一條三桅式飛剪船,讓人帶他們分別去山東地區、鴨綠江江口自貿區、濟州島、石見國自貿區,最後再去澳洲西部走一走。
原本一個月的時間,現在變成了半年。
預算的費用也翻了好幾倍!
張安國其實一直對這個方法不感興趣,他看到吳大鵬獨自忙碌,認為他不值。
張安國說:“你讓貓拉車,貓肯定會把車拉到床底下-------他們的智商確實沒有問題,但是思想已經固化了,眼界又窄又低,你呀,想一想那麵世界的中年中小學老師吧,他們是有知識有智商,但是哪個思想上不極端保守?!
真怕白費力氣!”
吳大鵬咬著牙說:“窮則思變,如果一個中年知識分子都過成這個逼樣了,還天天覺得倍爾爽,今天真高興,那才是真正不可救藥了------他們至少還敢來看看,也想要抓住什麽機會,那就再給他們機會!”
張安國歎了口氣,他知道吳大鵬身上有一種不達到目的不算完的狠勁兒,隨他自己去忙了。
把那幫子人送去參觀各個地區的發展,是不得以而為之的辦法,光看資料是不夠的。
吳大鵬希望他們在各個不同的地區能夠看到不同的發展模式,學會因地製宜,學會整體通盤考慮,知道或明白一些近現代的技術,能接受一些近現代的管理理念-------
宋子強對他的這種野望嗤之以鼻,說:“得了吧,你不是想讓他們去南美,在印加人那裏傳播文化嘛,他們現在的水平足夠用了,你太超前了!”
吳大鵬點頭認可,說:“我知道以大宋的文化來說,征服個印加什麽的綽綽有餘,但是我想還要打上我們的烙印啊!”
“我們有槍有炮的,你多此一舉!”
“有槍有炮隻能征服肉體,把我們的文化灌到他們的腦子裏,那才是一生一世的影響,你不懂的------”
ps:感謝書友澳洲老吳、楚望台上人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