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德裏地區的軍事情報不斷地被送到馬布裏國……而馬布裏國的擴軍行動也很快被德裏蘇丹了解。


    馬布裏國軍隊可以隱瞞他們的軍事訓練,但是,他們無法隱瞞大規模招兵買馬的行動……天竺大陸上的南北兩地由於商業的發展,互相往來人員太多了,根本無法完全阻斷對方派來的細作。


    德裏地區位於朱木拿河一處容易橫渡的地方,它的南方有綿延的丘陵提供保護,北方和西方分別是喜馬拉雅山和拉賈斯坦的塔爾沙漠形成的壁壘,東方則是深入天竺中央平原的恒河流域。


    整個德裏地區的地勢一般都是平坦低窪,隻不過排水有些不暢。


    德裏地區可以說是存在於天竺河流域去恒河流域的要道之處,在交通、戰略上居重要位置,自古即為天竺北部地區的重鎮。


    這個優秀的地理位置讓曆任蘇丹都沒有擔心過德裏的安全問題。


    那裏1月份的平均氣溫14.0c,5~6月34.0c,最高溫可達45c以上,年降水量715毫米,其中7~9月的季風雨占全年降水量66%。


    早在公元前1世紀時,孔雀王朝的拉賈·迪盧便修建此城,並命名為德裏。


    直到1206年,德裏蘇丹的奴隸王朝時期的第一位統治者艾巴克在那裏建立起了德裏蘇丹國。


    現在正是由奴隸王朝的第9任蘇丹,老朽的吉亞斯丁·巴勒班執政。


    蘇丹之下,還有有四十人的軍事權貴集團,他們各自掌據了奴隸王朝的大軍,分別駐紮在整個國家的北方重鎮,嚴防韃靼強盜南下,也同時負責平息國內的反叛行為。


    這四十人基本算是奴隸王朝的軍事權貴集團,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他們如果聯合起來發話,老朽的蘇丹吉業斯丁·巴勒班也不得不聽從。


    老蘇丹的兒子們一個比一個軟弱無能,根本沒有被軍事權貴集團們所看中。


    權貴集團中最有實力的是菲魯茲·卡爾吉將軍,他的手下擁有十幾萬的精銳騎兵。


    他們所有人都信奉****教……****教神學家烏萊馬也具有相當的宗教權力。


    這一次南下臣服馬布裏國的要求是菲魯茲·卡爾吉將軍提出來的,得到了軍事權貴集團的大力支持。


    暫時沒有了韃靼強盜的壓力,軍事權貴集團需要軍事行動來彰顯自己的實力,而且還要得到更多的財富。


    他們認為,那些老朽的文官與宗教中的貴族們掌握了太多的財富,而新興的軍事權貴集團則較為貧困,無力擴充自己的實力……這與他們的身份不相稱!


    隻有戰爭才能讓軍事權貴集團更加強大起來……


    天竺南部地區的馬布裏國突然富裕起來了,這是上天賜與他們的最好的戰爭理由。


    於是,四十人的軍事權貴集團要求蘇丹允許他們發動戰爭……而蘇丹與其它文官不得不答應了下來。


    德裏蘇丹國的政治體製及統治政策本來是實行***教國家的****製度。


    蘇丹遵循****教神學家烏萊馬所解釋的****教法典“沙裏阿”進行統治……他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教最高教長,集君權和神權於一身。


    整個蘇丹的中央政府有36個部。


    中央政府的首席大臣“瓦齊爾”名義上掌管各部,但實際上隻管理財政。


    他與軍事部總督、宗教和司法部大臣、機要秘書兼情報大臣成為蘇丹國家的 4根棟梁。


    此外,德裏蘇丹國還建立了行省製的地方統治體係,由地方上的軍事權貴家族掌權。


    但是隨著蘇丹吉亞斯丁·巴勒班的老朽,軍事權貴集團的實力日益增強……他們的話語權權力越來越大。


    這一次能發動對南方的征服之戰便是明證……盡管老朽的蘇丹吉亞斯丁·巴勒班和***教神學家烏萊馬等並不讚同此時發動征服南方的戰爭。


    這裏的原因很簡單。


    德裏蘇丹其實是早已接受****教的突厥人建立起的天竺曆史上第一個****帝國。


    從建政起,這些突厥貴族通過武力征服的方式來傳播****教,其政策遠比當初的回回人傳教時更激進。


    回回帝國在擴張的時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隻要交納人丁稅就可保留信仰,很明顯他們在宗教寬容方麵遠比基督教國家做的好。


    但突厥人建立的德裏蘇丹在天竺北部的行為卻截然不同!


    他們大肆燒殺搶掠,摧毀佛教寺院和天竺教廟宇,強迫異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


    佛教和天竺教同時受到了嚴重打擊,


    信奉****教的突厥人從左邊殺過去,又從右邊殺過來……被征服的民眾要麽接受****教,要麽隻有死亡一途。


    許多天竺教神廟和佛教寺院都在劫掠一空後被焚燒,並在其原址上建立起清真寺。


    但這種燒殺搶掠對似乎對佛教的打擊更大,因為佛教此時主要集中在北天竺和東天竺的少數繁華地區,突厥人隻要占領這些地區就可以徹底摧毀佛教寺院,消滅佛教的有生力量。


    而天竺教神廟則遍布天竺的各地,從大城市到小村社無處不在,突厥人無法控製天竺的每一個城市和鄉村,自然也就無法根除他們認為的邪教。


    更重要的是,天竺教的哲學思想和社會綱領已經滲透到天竺教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和天竺本地貴族的上上下下,任何一個外族統治者都似乎必須利用天竺教來控製天竺地區。


    而佛教對天竺社會雖然曾有很大影響,但卻遠沒有天竺教那麽深那麽廣,因而很容易就能被突厥人將其一舉擊潰,使佛教遠走他鄉。


    所以,老朽的蘇丹吉亞斯丁·巴勒班和***教神學家烏萊馬等人都認為,眼下仍是繼續破壞天竺教,徹底鎮壓住各地天竺教徒的反叛時期,如果能讓天竺教如同佛教那樣遠走他鄉……德裏蘇丹才能算是真正占據了整個天竺地區,可以萬年不變了。


    這個計劃與菲魯茲·卡爾吉將軍等人的要求不同……軍事權貴集團要的是財富和實力,他們不想來回奔跑去平息幾十幾百個天竺農民的反叛,那對他們的實力隻能是損失,反而讓文官們與阿、訇們坐大,讓他們趁機占有更多的田地。


    德裏蘇丹現在分封賞賜土地的規模更加擴大。


    蘇丹將被征服的天竺國土以伊克塔即是軍功田和瓦克夫即是清、真寺教田與伊納姆即是教內阿訇的終身賜及田的形式封賜給有軍功的*****事集團權貴及清、真寺和阿訇們,作為他們的軍事封建采邑領地和教產。


    領有“伊克塔”的軍事權貴被稱為“伊克塔達爾”,最大的“伊克塔達爾”叫作“穆克蒂”,封地多達一省甚至數省。


    但是,讓軍事貴族不滿的是,伊克塔達爾對其封地的占有隻能終其一生,死後必須歸還蘇丹,而且蘇丹還保有收回和更換封地的權利!


    所以,軍事權貴集團必須要通過對外的戰爭來擴張自己……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