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清晨起來,蕭清婉侍奉著贏烈出門上朝,因昨夜睡得晚今日又起得早,身上還乏的厲害,就回去又略躺了一回,才起來。
今日該著絳紫文燕當值,文燕上來伺候著穿了衣裳,絳紫便給皇後梳頭。擺弄了半日,總是不合皇後心意。蕭清婉便說道:“你隨著明月學梳頭也有日子了,怎麽還是這樣毛手毛腳的?你瞧瞧這發髻,能見人麽?”絳紫便漲紅了臉,小聲道:“奴婢粗笨,惹娘娘生氣了。”蕭清婉看她臉上現出羞愧之色,又覺話說重了,究竟也是跟了自己幾年的人,就溫言道:“也罷了,想來你是不慣做這個的。丟下這個,去把香茶端來罷。”絳紫聽了吩咐,便出去了。蕭清婉拿了那檀木梳子,自家梳了個倭墮髻,想著今日不必見什麽人,就沒戴冠。
穆秋蘭進來回話,見著蕭清婉自己梳頭簪花,忙走上前去,嘴裏笑道:“才見著絳紫姑娘出去,還道是娘娘已梳好了頭了。要知道娘娘這邊還沒好,奴婢就過來伺候了。”說著,就站到妝台跟前,聽蕭清婉的吩咐,開妝奩,取簪釵首飾。蕭清婉道:“是本宮打發她出去的,梳了半日總不稱心,還是自己動手的好。”一麵說,一麵就指了一樣點翠蝶伏牡丹墜米珠珊瑚步搖,一支似錦團花壓鬢,一枚草蟲頭麵,另幾支新掐的秋海棠。穆秋蘭在旁聽著,一樣一樣的取了,小心的替皇後插在了鬢上。
待都好了,蕭清婉看著菱花鏡中妝容妥帖了,方才笑了。穆秋蘭看皇後神色緩和,就笑道:“還是明月姑娘手巧,娘娘也格外疼她一些。”蕭清婉卻說道:“在本宮身邊的,隻要忠心辦事,本宮都一樣待他,並不分什麽親疏。這事兒也怨不著絳紫,她本不是幹這個的。在家時,隻明月一個給本宮梳頭,她們幾個各有各的差事。進了宮,因著值夜,明月就忙不過來了,才叫著她來做這個。雖是跟著明月學了幾日,究竟是不順手。”穆秋蘭便說道:“娘娘可要奴婢去問問,誰梳的好發髻,叫上來伺候?”蕭清婉皺著眉頭道:“罷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外頭那些宮人,誰知道他們幹不幹淨,叫上來再弄出事,反倒多費手腳。”穆秋蘭聽了,就點了點頭,道:“娘娘慮的也是,坤寧宮上上下下太監宮女加起來得有二十來人,也沒那許多功夫一個個的去查探來路。”蕭清婉接口道:“就算來路幹淨,也難保他們日後不與人沾染,還是叫絳紫跟著明月再學學罷。”
一時皇後梳頭已畢,穆秋蘭拊掌笑道:“奴婢本是進來討娘娘的話的,可是給渾忘了。”便說道:“娘娘早起侍奉皇上用早膳,自家卻沒吃什麽,奴婢叫小廚房留了幾樣點心粥菜,娘娘可要用些?”蕭清婉便笑道:“還是穆姑姑心細,本宮還真有些餓了。早間禦膳所送來的烏米粥,本宮看著很好,要有就拿一碗上來。再有別的什麽下飯菜蔬,也拿幾樣上來就是了。”穆秋蘭頷首道:“還有筍丁煨火腿、蠶豆瓣炒的蝦仁、溜三絲、桃花運司糕並肉餡兒卷酥,都是娘娘素日愛吃的,娘娘看看要吃些什麽?”蕭清婉道:“把那炒蝦仁、溜三絲並糕兒拿一碟上來,旁的就不消了。”說著,就起身往外頭廂房裏去了。穆秋蘭就到後頭小廚房裏端了皇後說的那幾樣粥飯點心過來,文燕收拾了床鋪也出來,伺候皇後用點心不提。
贏烈到得太和殿上,同文武百官議了一回政事,因朝裏並沒什麽大事,就早早的散了。下了朝,贏烈出了太和殿,張鷺生就要叫了步輦過來伺候,卻被贏烈喊住了。但聽他說道:“今日天氣溫和,朕倒想走走。”張鷺生連忙應了,叫抬輦的公公跟在儀仗後頭,自己便隨在皇帝身後伺候。
待下了大殿台階,張鷺生便問道:“討皇上示下,眼下往哪兒去?”贏烈心裏也並沒什麽要去的地方,隻不做聲。張鷺生瞧了出來,便說道:“不然還是去坤寧宮坐一陣子?”贏烈卻道:“不必,朕叫了幾位大臣到文淵閣候著,略走走就要過去,到了坤寧宮也坐不住,咱們就往禦花園走一遭罷。”說著,邁步行去。張鷺生忙跟了上去。
走到禦花園裏,也碰上了幾個無事出來閑逛的嬪妃,贏烈隻略點了點頭就過去了。走了幾步,便見到了幾株臘梅樹,眼下不是花開的時節,鬱鬱蔥蔥的長滿了葉子。贏烈瞧著,就想起了昨晚上見著的那雙鞋,便吩咐張鷺生道:“你去內侍省,拿了南邊進貢來的那兩斛珠子,送到坤寧宮去。朕昨日許下皇後的,別再給忘了,就鬧笑話了。”張鷺生應諾,又瞅著皇帝心情甚佳,便笑道:“皇上同皇後娘娘真是恩愛非常,便是宸妃娘娘,皇上也不是這般。”贏烈笑道:“朕與她,自然是與旁人不一樣的。”這張鷺生在旁聽著,他伺候贏烈已是有許多年頭了,很知道些往日裏的舊事,連著皇帝為何娶了這個皇後,亦是知情的。眼見皇上提起,便不禁觸了舊日裏的事情,又看皇帝臉色不錯,便大著膽子問道:“皇上,就料定了皇後娘娘便是瑛主子的再世麽?”
豈料,贏烈立時便沉了臉,冷聲道:“管好你的舌頭,這是該你問的事麽?”張鷺生連忙跪了,自己打著嘴連聲道:“奴才該死,奴才多嘴!”贏烈靜了片刻,方才道:“起來罷,你是朕身邊的老人,會問起這個也是情理之中。朕原本也不信,隻是她額有朱砂,又是那個生辰,容貌又和當年頗為相似,叫朕如何不信?定然是蒼天憐朕,叫她投到了宰相之家,來和朕成就了這段姻緣――若是旁的人家,朕倒還要思量思量,蕭家是開朝的元勳,蕭鼎仁當年又是助朕登基的有功之臣,也還算得上忠心,門戶也匹配的上,朕也就沒那許多顧慮了。”張鷺生自地上爬起,見皇帝並不怪罪,又陪笑說道:“奴才平日裏瞧著,皇後娘娘同瑛主子的性子是全然不同,這容貌卻比當年的瑛主子更出挑了好些。”贏烈想起蕭清婉,不由微笑道:“朕同她在一起時,常常也沒覺得她就是瑛兒,她們的脾氣性格竟是截然相反的。她活潑、開朗、嬌俏,有她在跟前,朕心裏就高興。看著她笑,朕也開心。她很聰明――隻別用歪了地方就好。朕也沒很想著她是誰,她在朕身邊,就夠了。”張鷺生連連點頭,又笑道:“皇上,依著奴才說,皇後娘娘是不是瑛主子都不打緊,皇上心裏頭的那個人才是最要緊的。”贏烈瞥了他一樣,說道:“辦你的差去罷,有在朕跟前磨牙的這功夫,也去了坤寧宮了。”張鷺生笑著應了,就低頭去了。
禦花園中的事,坤寧宮內自然是一無所知。蕭清婉吃過了粥飯,內侍省便將新生的賬務送了過來,又回了幾樣事情。正自忙亂著,外頭門上的內監又來奏報,皇帝有賞賜到。蕭清婉知是昨夜贏烈說起的事,忙宣了人進來。
張鷺生進來,打千問了安,便將那兩斛珍珠呈上。蕭清婉叫穆秋蘭記了冊子收了,又讓文燕挪了雞翅木方杌請張鷺生坐。張鷺生連連推卻,還是穆秋蘭在旁笑道:“公公還是坐罷,娘娘的脾氣,公公是知道的。這是有事要對公公說呢。”張鷺生這才告罪,斜著身子坐了。蕭清婉便將日前議好的事情說了,又道:“這事,還是要讓他們自己出來。不然,外人是難管這事的。待到了官,就好辦了。”張鷺生連連應諾,又說道:“娘娘肯給這個主意,已是天大的恩惠了。”蕭清婉聽他這樣說,便笑道:“雖是這位大人與家父無甚來往,但聽他為官清明,執法最是嚴明,想來是不會因著誰的麵子,就胡亂判了的。再者,也不是就這樣罷了。待得令嫂同令侄到了京中,自然有人去接應的。該說什麽,該做什麽,也有人教與他們,公公也不必太過憂慮。眼下最為要緊的是,讓張公子寬了心,好生保養著身子。不然,到得京裏,誰去對簿公堂?莫不是讓他母親出來麽?婦道人家,怎好拋頭露麵。”張鷺生連忙道:“娘娘說的很是,奴才也是這般說。隻是小人家沒見過世麵,自己隻是想不開,鑽在死胡同裏不肯出來。”蕭清婉道:“他若想要回那丫頭,還是想開了的好。”張鷺生連聲稱是。蕭清婉又問道:“臨朐縣到京裏,共需幾日路程?”張鷺生回道:“若是馬上趲行,也就一日一夜,隻是奴才那侄兒身子不好,趕不得路。慢慢走來,怕不要三天才能到了。”蕭清婉頷首道:“你這回去,就托人捎信兒去罷。此事務要機密,不要走了風聲,讓他們得了信兒,可就壞了事了。”張鷺生道:“娘娘說的,奴才心裏都明白。”蕭清婉點了點頭,又交代了幾句,才打發了他出去。
張鷺生去了,絳紫走來笑道:“皇上送來的那兩斛珍珠,成色是頂好的。娘娘不瞧瞧麽?”蕭清婉便來了興致,笑著叫她取來。絳紫便捧了那兩斛珍珠過來,蕭清婉看了一回,見那兩斛珠子,各個都有指頂大,光澤圓潤,日頭一照便漾著光彩,更難得的是兩斛竟是一般大小,就笑道:“合浦的珍珠,往年也很見過些,但這樣好的還是頭一回見呢。好好收著,現下用不著,等年下看看串個什麽又或者鑲個什麽來戴。”說著,就想著要分了一斛送到宸妃那兒去,待要吩咐,又思量著別讓人瞧著太過厚此薄彼,就讓文燕稱了六錢珠子出來,分了三份,自外頭喊了個宮人,叫給文淑容、黎順容同梁美人送去。餘下的大半斛,就吩咐文燕道:“送到鍾粹宮去,若瞧著姐姐無事,便請她過來坐坐。”
今日該著絳紫文燕當值,文燕上來伺候著穿了衣裳,絳紫便給皇後梳頭。擺弄了半日,總是不合皇後心意。蕭清婉便說道:“你隨著明月學梳頭也有日子了,怎麽還是這樣毛手毛腳的?你瞧瞧這發髻,能見人麽?”絳紫便漲紅了臉,小聲道:“奴婢粗笨,惹娘娘生氣了。”蕭清婉看她臉上現出羞愧之色,又覺話說重了,究竟也是跟了自己幾年的人,就溫言道:“也罷了,想來你是不慣做這個的。丟下這個,去把香茶端來罷。”絳紫聽了吩咐,便出去了。蕭清婉拿了那檀木梳子,自家梳了個倭墮髻,想著今日不必見什麽人,就沒戴冠。
穆秋蘭進來回話,見著蕭清婉自己梳頭簪花,忙走上前去,嘴裏笑道:“才見著絳紫姑娘出去,還道是娘娘已梳好了頭了。要知道娘娘這邊還沒好,奴婢就過來伺候了。”說著,就站到妝台跟前,聽蕭清婉的吩咐,開妝奩,取簪釵首飾。蕭清婉道:“是本宮打發她出去的,梳了半日總不稱心,還是自己動手的好。”一麵說,一麵就指了一樣點翠蝶伏牡丹墜米珠珊瑚步搖,一支似錦團花壓鬢,一枚草蟲頭麵,另幾支新掐的秋海棠。穆秋蘭在旁聽著,一樣一樣的取了,小心的替皇後插在了鬢上。
待都好了,蕭清婉看著菱花鏡中妝容妥帖了,方才笑了。穆秋蘭看皇後神色緩和,就笑道:“還是明月姑娘手巧,娘娘也格外疼她一些。”蕭清婉卻說道:“在本宮身邊的,隻要忠心辦事,本宮都一樣待他,並不分什麽親疏。這事兒也怨不著絳紫,她本不是幹這個的。在家時,隻明月一個給本宮梳頭,她們幾個各有各的差事。進了宮,因著值夜,明月就忙不過來了,才叫著她來做這個。雖是跟著明月學了幾日,究竟是不順手。”穆秋蘭便說道:“娘娘可要奴婢去問問,誰梳的好發髻,叫上來伺候?”蕭清婉皺著眉頭道:“罷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外頭那些宮人,誰知道他們幹不幹淨,叫上來再弄出事,反倒多費手腳。”穆秋蘭聽了,就點了點頭,道:“娘娘慮的也是,坤寧宮上上下下太監宮女加起來得有二十來人,也沒那許多功夫一個個的去查探來路。”蕭清婉接口道:“就算來路幹淨,也難保他們日後不與人沾染,還是叫絳紫跟著明月再學學罷。”
一時皇後梳頭已畢,穆秋蘭拊掌笑道:“奴婢本是進來討娘娘的話的,可是給渾忘了。”便說道:“娘娘早起侍奉皇上用早膳,自家卻沒吃什麽,奴婢叫小廚房留了幾樣點心粥菜,娘娘可要用些?”蕭清婉便笑道:“還是穆姑姑心細,本宮還真有些餓了。早間禦膳所送來的烏米粥,本宮看著很好,要有就拿一碗上來。再有別的什麽下飯菜蔬,也拿幾樣上來就是了。”穆秋蘭頷首道:“還有筍丁煨火腿、蠶豆瓣炒的蝦仁、溜三絲、桃花運司糕並肉餡兒卷酥,都是娘娘素日愛吃的,娘娘看看要吃些什麽?”蕭清婉道:“把那炒蝦仁、溜三絲並糕兒拿一碟上來,旁的就不消了。”說著,就起身往外頭廂房裏去了。穆秋蘭就到後頭小廚房裏端了皇後說的那幾樣粥飯點心過來,文燕收拾了床鋪也出來,伺候皇後用點心不提。
贏烈到得太和殿上,同文武百官議了一回政事,因朝裏並沒什麽大事,就早早的散了。下了朝,贏烈出了太和殿,張鷺生就要叫了步輦過來伺候,卻被贏烈喊住了。但聽他說道:“今日天氣溫和,朕倒想走走。”張鷺生連忙應了,叫抬輦的公公跟在儀仗後頭,自己便隨在皇帝身後伺候。
待下了大殿台階,張鷺生便問道:“討皇上示下,眼下往哪兒去?”贏烈心裏也並沒什麽要去的地方,隻不做聲。張鷺生瞧了出來,便說道:“不然還是去坤寧宮坐一陣子?”贏烈卻道:“不必,朕叫了幾位大臣到文淵閣候著,略走走就要過去,到了坤寧宮也坐不住,咱們就往禦花園走一遭罷。”說著,邁步行去。張鷺生忙跟了上去。
走到禦花園裏,也碰上了幾個無事出來閑逛的嬪妃,贏烈隻略點了點頭就過去了。走了幾步,便見到了幾株臘梅樹,眼下不是花開的時節,鬱鬱蔥蔥的長滿了葉子。贏烈瞧著,就想起了昨晚上見著的那雙鞋,便吩咐張鷺生道:“你去內侍省,拿了南邊進貢來的那兩斛珠子,送到坤寧宮去。朕昨日許下皇後的,別再給忘了,就鬧笑話了。”張鷺生應諾,又瞅著皇帝心情甚佳,便笑道:“皇上同皇後娘娘真是恩愛非常,便是宸妃娘娘,皇上也不是這般。”贏烈笑道:“朕與她,自然是與旁人不一樣的。”這張鷺生在旁聽著,他伺候贏烈已是有許多年頭了,很知道些往日裏的舊事,連著皇帝為何娶了這個皇後,亦是知情的。眼見皇上提起,便不禁觸了舊日裏的事情,又看皇帝臉色不錯,便大著膽子問道:“皇上,就料定了皇後娘娘便是瑛主子的再世麽?”
豈料,贏烈立時便沉了臉,冷聲道:“管好你的舌頭,這是該你問的事麽?”張鷺生連忙跪了,自己打著嘴連聲道:“奴才該死,奴才多嘴!”贏烈靜了片刻,方才道:“起來罷,你是朕身邊的老人,會問起這個也是情理之中。朕原本也不信,隻是她額有朱砂,又是那個生辰,容貌又和當年頗為相似,叫朕如何不信?定然是蒼天憐朕,叫她投到了宰相之家,來和朕成就了這段姻緣――若是旁的人家,朕倒還要思量思量,蕭家是開朝的元勳,蕭鼎仁當年又是助朕登基的有功之臣,也還算得上忠心,門戶也匹配的上,朕也就沒那許多顧慮了。”張鷺生自地上爬起,見皇帝並不怪罪,又陪笑說道:“奴才平日裏瞧著,皇後娘娘同瑛主子的性子是全然不同,這容貌卻比當年的瑛主子更出挑了好些。”贏烈想起蕭清婉,不由微笑道:“朕同她在一起時,常常也沒覺得她就是瑛兒,她們的脾氣性格竟是截然相反的。她活潑、開朗、嬌俏,有她在跟前,朕心裏就高興。看著她笑,朕也開心。她很聰明――隻別用歪了地方就好。朕也沒很想著她是誰,她在朕身邊,就夠了。”張鷺生連連點頭,又笑道:“皇上,依著奴才說,皇後娘娘是不是瑛主子都不打緊,皇上心裏頭的那個人才是最要緊的。”贏烈瞥了他一樣,說道:“辦你的差去罷,有在朕跟前磨牙的這功夫,也去了坤寧宮了。”張鷺生笑著應了,就低頭去了。
禦花園中的事,坤寧宮內自然是一無所知。蕭清婉吃過了粥飯,內侍省便將新生的賬務送了過來,又回了幾樣事情。正自忙亂著,外頭門上的內監又來奏報,皇帝有賞賜到。蕭清婉知是昨夜贏烈說起的事,忙宣了人進來。
張鷺生進來,打千問了安,便將那兩斛珍珠呈上。蕭清婉叫穆秋蘭記了冊子收了,又讓文燕挪了雞翅木方杌請張鷺生坐。張鷺生連連推卻,還是穆秋蘭在旁笑道:“公公還是坐罷,娘娘的脾氣,公公是知道的。這是有事要對公公說呢。”張鷺生這才告罪,斜著身子坐了。蕭清婉便將日前議好的事情說了,又道:“這事,還是要讓他們自己出來。不然,外人是難管這事的。待到了官,就好辦了。”張鷺生連連應諾,又說道:“娘娘肯給這個主意,已是天大的恩惠了。”蕭清婉聽他這樣說,便笑道:“雖是這位大人與家父無甚來往,但聽他為官清明,執法最是嚴明,想來是不會因著誰的麵子,就胡亂判了的。再者,也不是就這樣罷了。待得令嫂同令侄到了京中,自然有人去接應的。該說什麽,該做什麽,也有人教與他們,公公也不必太過憂慮。眼下最為要緊的是,讓張公子寬了心,好生保養著身子。不然,到得京裏,誰去對簿公堂?莫不是讓他母親出來麽?婦道人家,怎好拋頭露麵。”張鷺生連忙道:“娘娘說的很是,奴才也是這般說。隻是小人家沒見過世麵,自己隻是想不開,鑽在死胡同裏不肯出來。”蕭清婉道:“他若想要回那丫頭,還是想開了的好。”張鷺生連聲稱是。蕭清婉又問道:“臨朐縣到京裏,共需幾日路程?”張鷺生回道:“若是馬上趲行,也就一日一夜,隻是奴才那侄兒身子不好,趕不得路。慢慢走來,怕不要三天才能到了。”蕭清婉頷首道:“你這回去,就托人捎信兒去罷。此事務要機密,不要走了風聲,讓他們得了信兒,可就壞了事了。”張鷺生道:“娘娘說的,奴才心裏都明白。”蕭清婉點了點頭,又交代了幾句,才打發了他出去。
張鷺生去了,絳紫走來笑道:“皇上送來的那兩斛珍珠,成色是頂好的。娘娘不瞧瞧麽?”蕭清婉便來了興致,笑著叫她取來。絳紫便捧了那兩斛珍珠過來,蕭清婉看了一回,見那兩斛珠子,各個都有指頂大,光澤圓潤,日頭一照便漾著光彩,更難得的是兩斛竟是一般大小,就笑道:“合浦的珍珠,往年也很見過些,但這樣好的還是頭一回見呢。好好收著,現下用不著,等年下看看串個什麽又或者鑲個什麽來戴。”說著,就想著要分了一斛送到宸妃那兒去,待要吩咐,又思量著別讓人瞧著太過厚此薄彼,就讓文燕稱了六錢珠子出來,分了三份,自外頭喊了個宮人,叫給文淑容、黎順容同梁美人送去。餘下的大半斛,就吩咐文燕道:“送到鍾粹宮去,若瞧著姐姐無事,便請她過來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