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別無它事,蕭清婉每日裏隻查看內侍省送來的賬務,或同宸妃一道商議宮務,倒也忙碌。忙裏易過,轉眼就過了兩日。
卻說這日一早,坤寧宮裏才將早膳撤下,內侍省副總管夏長盛便來回事。蕭清婉問明了各樣事由,一一作了處置,就打發了他離去。卻原來蕭清婉自執掌宮務,便定了個規矩,每日巳時內侍省往坤寧宮奏報一日宮務,並呈遞賬簿。那內侍省總管張福全因是貴妃提拔起來的人,忖度著不受皇後待見,恐來回話被尋事責難,就日日隻推了夏長盛來回稟。那夏長盛往坤寧宮走了幾遭,瞧出其中端倪,心裏早另存了一段心思,張福全既推他出去,他自是打蛇隨棍上,跑的越發勤了。
蕭清婉打發了夏長盛出去,穆秋蘭滿麵堆笑的上來添了茶水,道:“娘娘辛苦了一個早上,也該鬆快鬆快了。”蕭清婉笑道:“這有什麽,本宮在家時,那年中秋,母親病了,姐姐又進了宮,家裏的節慶預備,各公侯王府的禮節來往,都是本宮一人打理。眼下這點子事,又算些什麽?”一旁青鶯亦插口道:“那事奴婢記得,初時老爺不叫小姐管的――究竟是沒出閣的姑娘,怕震懾不住。後來瞧著府裏亂的不成樣子,沒奈何才叫小姐管了。雖是有那許多事情,又有許多賓客,又是送禮的又是回禮的,卻再沒亂了分寸。”蕭清婉麵上微紅,笑而不語。穆秋蘭說道:“雖也是娘娘能者多勞,隻是娘娘府上竟沒個姨娘能出來與夫人替替手的麽?”蕭清婉皺眉道:“也不是沒有,隻是沒一個中用的,不是怯懦無用,就是庸碌不堪,即便有那麽一兩個略好些,又不知懷些什麽心思,終究是不放心。”
穆秋蘭又笑著低聲道:“原是這樣,人既不中用,換了就是了。娘娘覺得,這夏長盛可怎樣?”蕭清婉便一手托腮,說道:“人油滑些,倒還算聽話,是個機靈的。”說著,便瞅著穆秋蘭,道:“隻可惜是一副賊骨頭,本宮雖有心要在內侍省抬舉個人出來,卻也不能胡亂便安插,弄個淘氣的出來,反倒是個禍患。且那張福全眼下並沒個錯處,也不好就換了他,反惹人動那唇齒。”穆秋蘭低聲稱是。
眾人正說著話,外頭便報皇帝駕到,蕭清婉整衣起身,走到門前,才跪下口稱臣妾,便覺一股風自麵前刮過,那繡著龍紋的明黃靴子大步的邁了過去。但聽贏烈遙遙的道了聲“都起來罷。”蕭清婉起身,隻覺皇帝今日大不似以往,便提了心走了過去,臉上笑著道:“皇上這是怎麽了,哪裏著了氣惱?如是小事,皇上且說來與臣妾聽,臣妾好給皇上開解開解。”贏烈坐在炕上,沉著臉,半晌都不說話。蕭清婉打量著他神色,亦不敢言語,隻望著青鶯使了個眼色。青鶯會意,走去端了一隻五福捧壽五彩瓷茶盞過來。蕭清婉接了過去,便擱在炕幾上,輕聲道:“若是皇上不想說,就嚐嚐這蓮子芯泡的茶,靜靜心神也好。”
贏烈便拉了她的手道:“今日清晨不必上朝,朕去了書房,會了榮親王,談到小輩婚事,就說起芳華的親事。朕便說武人粗魯,郡主又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怕夫妻不和睦,還是挑個斯文的人好。那榮親王竟句句頂撞於朕,還說什麽朕的江山基業,也是祖宗馬上得來的,要斯文有何用處?到如今竟把這些都拋開了,不是背祖忘宗麽?又說先帝在時,他領兵四處平亂,全仗著武學藝業才保了天下太平,斯文夠做些什麽?朕氣惱不已,隻……隻得將他斥退了。”說至此處,他卻瞟了蕭清婉一眼。原來榮親王軍中極有威望,又很有些交好的將領。雖是如今不再領兵,餘威仍在。贏烈坐著那龍庭,卻也不得不有些顧忌,不好十分斥責。如今當著皇後麵前,提起此事,又自覺窩囊,便支吾了些。
蕭清婉聽著,心裏猜度了一番,便微笑道:“皇上是顧及手足情分,不肯與他撕破臉麵往後難相見,才打發了他去,足見皇上仁慈。”贏烈這才淡淡一笑,道:“你說的很是,論起來他也是上了年歲的人了,讓著他些也不算什麽。隻是如今一來,朕倒不好下旨了。”蕭清婉便道:“臣妾有話,不知能不能說?”贏烈道:“此係家事,且又沒外人在,你在朕跟前想說什麽就說什麽罷。”蕭清婉便道:“臣妾以為,這倒正好呢。”贏烈奇道:“此話怎講?”蕭清婉道:“皇上想,若是皇上選定了人同榮親王說了,榮親王不允郡主下嫁,又提了虎賚將軍這門親事,此事便僵了。皇上雖還可下旨要他們婚配,榮親王自也不能抗旨,雖是成了,卻著實壞了兄弟之義。咱們之前的心思就都付諸流水了。但如今並非這般,皇上沒說要郡主許給何人,榮親王也並未提要與虎賚將軍結親,隻說不與文人成婚,這竟如沒說一般。皇上欲將郡主許給何人,直著下旨便了,能與郡主相配的,朝中也隻那幾個貴胄,他們都有世襲的爵位,祖上也都是開朝時立過軍功的,諒榮親王也挑不出什麽來。”贏烈便看著她笑道:“朕方才還沒轉過來,經你這麽一說,朕是豁然開朗了。”蕭清婉又含笑道:“隻是皇上才與榮親王拌了嘴,此事還是冷上兩日的好,不然人看著,倒像是有意賭氣一般。”
贏烈一笑,就攬了她的腰,道:“朕怎會與人賭氣,倒是你,朕不過是兩日沒過來,今兒來了你竟連茶也不給朕倒一盞,可不是與朕賭氣麽?”蕭清婉紅著臉說道:“原來皇上隻顧想事,旁的一概看不見了。臣妾早端了茶在這兒,是皇上不吃。臣妾若與皇上賭氣,哪裏還跟皇上說這麽多話呢?”說著,便拉扯著贏烈的手,紮掙著要出去。贏烈逗了她一陣,才放了手,又說道:“你這院子到了冬季沒什麽應景兒的花,朕今日才吩咐了花房,叫他們挪些梅花過來,到了冬日下雪時,朕就同你在這屋裏,圍著爐子賞雪看梅。”蕭清婉先謝了賞,又笑道:“皇上心意雖好,眼下卻不是移栽的好季節,怕種不活呢。”贏烈道:“那就是他們的差事了。”
兩人說了些話,蕭清婉命人將果盤子拿來,服侍皇帝吃果子。贏烈端起茶盞,啜了一口,就看著盞中的蓮芯,問道:“這是新剝的蓮子?”蕭清婉笑道:“是,那曬幹了的,怕苦的人受不住。”贏烈便道:“倒是哪個剝的?”蕭清婉道:“自然是臣妾了,若是旁人,臣妾哪裏放心?”贏烈便看著她手上染得豔紅的纖纖十指,道:“你才染的指甲,何苦親手去剝?弄傷了就不好看了。”蕭清婉低頭笑道:“臣妾不在意這個。”贏烈卻道:“你不在意,朕卻心疼。往後這些事情,都叫宮人們去做,你就再不要沾手了。”蕭清婉便應了,又說道:“臣妾才想起一事,想同皇上商議商議。”贏烈道:“你說來聽聽。”
蕭清婉便揮退了宮人,在贏烈身側坐了,道:“臣妾想著,皇上給榮親王的芳華郡主選了個得意夫婿,旁的親王那裏也有些表示才好,不要讓他們覺得,都是一門的兄弟,卻厚此薄彼。下個月十五是菱郡主的生辰,今年是她的及笄之年,不大不小也算個整生日,臣妾想著在宮裏辦上一日的酒宴,替她賀上一賀,皇上說可好?”贏烈皺眉道:“自來沒這規矩,你若破了,往後成了慣例就不好了。”
蕭清婉便道:“也不是指著她的生辰,十五乃是下元節。臣素日裏聽著,這雖不是正日子,各宮妃嬪也有私下聚的,不如就擺上幾席,再將那些各王府的誥命王妃郡主遍邀了聚一聚,隻在宴上提提就是了。再者――”說著,就湊到贏烈耳畔,輕聲細語了幾句。贏烈聽了,就看著她,道:“這好麽?若是失了分寸,就太不成體統了。”蕭清婉便笑道:“皇上且放心,臣妾會好好盯著的,斷不讓他們做出有失禮法之事。隻是此事成不成,臣妾也無十分把握。”贏烈道:“試試也好,若真成了,那就省了許多功夫。榮親王雖有謀算,卻架不住外有聖旨,內裏郡主自己願意。”說著,又望著蕭清婉道:“這般,裏頭的事兒,朕便全交予你了,你仔細留神著,切莫走錯了一步半步。”蕭清婉點頭應諾。
當下,贏烈在坤寧宮與蕭清婉閑話了半日,又用過午膳,午休起來便又往書房去了,留了話晚間過來。
蕭清婉送走了皇帝,正在屋裏坐著看幾個宮女收拾了衣裳,打疊了要送去浣衣坊漿洗,她自己也從旁不時的吩咐幾句。正說著話,外頭宮人進來道:“文淑容打發了巧慧過來送兩件繡品。”蕭清婉心內狐疑,嘴裏道:“宣進來。”
片刻,隻見巧慧低著頭挪著步子進來,望著皇後遙遙跪拜了。蕭清婉令她起身,見她隻是低著頭,臉色倒是頗為從容,便笑道:“文淑容向來不與人私相往來的,如何今日忽的叫你送東西過來?”那巧慧回道:“是奴婢勸了淑容,娘娘既前番賞了珍珠,也該有個回禮才是,淑容便使奴婢拿了兩件繡品過來。”說著,又跪了,道:“奴婢求娘娘給條活路,奴婢願鞍前馬後為娘娘效命!”
卻說這日一早,坤寧宮裏才將早膳撤下,內侍省副總管夏長盛便來回事。蕭清婉問明了各樣事由,一一作了處置,就打發了他離去。卻原來蕭清婉自執掌宮務,便定了個規矩,每日巳時內侍省往坤寧宮奏報一日宮務,並呈遞賬簿。那內侍省總管張福全因是貴妃提拔起來的人,忖度著不受皇後待見,恐來回話被尋事責難,就日日隻推了夏長盛來回稟。那夏長盛往坤寧宮走了幾遭,瞧出其中端倪,心裏早另存了一段心思,張福全既推他出去,他自是打蛇隨棍上,跑的越發勤了。
蕭清婉打發了夏長盛出去,穆秋蘭滿麵堆笑的上來添了茶水,道:“娘娘辛苦了一個早上,也該鬆快鬆快了。”蕭清婉笑道:“這有什麽,本宮在家時,那年中秋,母親病了,姐姐又進了宮,家裏的節慶預備,各公侯王府的禮節來往,都是本宮一人打理。眼下這點子事,又算些什麽?”一旁青鶯亦插口道:“那事奴婢記得,初時老爺不叫小姐管的――究竟是沒出閣的姑娘,怕震懾不住。後來瞧著府裏亂的不成樣子,沒奈何才叫小姐管了。雖是有那許多事情,又有許多賓客,又是送禮的又是回禮的,卻再沒亂了分寸。”蕭清婉麵上微紅,笑而不語。穆秋蘭說道:“雖也是娘娘能者多勞,隻是娘娘府上竟沒個姨娘能出來與夫人替替手的麽?”蕭清婉皺眉道:“也不是沒有,隻是沒一個中用的,不是怯懦無用,就是庸碌不堪,即便有那麽一兩個略好些,又不知懷些什麽心思,終究是不放心。”
穆秋蘭又笑著低聲道:“原是這樣,人既不中用,換了就是了。娘娘覺得,這夏長盛可怎樣?”蕭清婉便一手托腮,說道:“人油滑些,倒還算聽話,是個機靈的。”說著,便瞅著穆秋蘭,道:“隻可惜是一副賊骨頭,本宮雖有心要在內侍省抬舉個人出來,卻也不能胡亂便安插,弄個淘氣的出來,反倒是個禍患。且那張福全眼下並沒個錯處,也不好就換了他,反惹人動那唇齒。”穆秋蘭低聲稱是。
眾人正說著話,外頭便報皇帝駕到,蕭清婉整衣起身,走到門前,才跪下口稱臣妾,便覺一股風自麵前刮過,那繡著龍紋的明黃靴子大步的邁了過去。但聽贏烈遙遙的道了聲“都起來罷。”蕭清婉起身,隻覺皇帝今日大不似以往,便提了心走了過去,臉上笑著道:“皇上這是怎麽了,哪裏著了氣惱?如是小事,皇上且說來與臣妾聽,臣妾好給皇上開解開解。”贏烈坐在炕上,沉著臉,半晌都不說話。蕭清婉打量著他神色,亦不敢言語,隻望著青鶯使了個眼色。青鶯會意,走去端了一隻五福捧壽五彩瓷茶盞過來。蕭清婉接了過去,便擱在炕幾上,輕聲道:“若是皇上不想說,就嚐嚐這蓮子芯泡的茶,靜靜心神也好。”
贏烈便拉了她的手道:“今日清晨不必上朝,朕去了書房,會了榮親王,談到小輩婚事,就說起芳華的親事。朕便說武人粗魯,郡主又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怕夫妻不和睦,還是挑個斯文的人好。那榮親王竟句句頂撞於朕,還說什麽朕的江山基業,也是祖宗馬上得來的,要斯文有何用處?到如今竟把這些都拋開了,不是背祖忘宗麽?又說先帝在時,他領兵四處平亂,全仗著武學藝業才保了天下太平,斯文夠做些什麽?朕氣惱不已,隻……隻得將他斥退了。”說至此處,他卻瞟了蕭清婉一眼。原來榮親王軍中極有威望,又很有些交好的將領。雖是如今不再領兵,餘威仍在。贏烈坐著那龍庭,卻也不得不有些顧忌,不好十分斥責。如今當著皇後麵前,提起此事,又自覺窩囊,便支吾了些。
蕭清婉聽著,心裏猜度了一番,便微笑道:“皇上是顧及手足情分,不肯與他撕破臉麵往後難相見,才打發了他去,足見皇上仁慈。”贏烈這才淡淡一笑,道:“你說的很是,論起來他也是上了年歲的人了,讓著他些也不算什麽。隻是如今一來,朕倒不好下旨了。”蕭清婉便道:“臣妾有話,不知能不能說?”贏烈道:“此係家事,且又沒外人在,你在朕跟前想說什麽就說什麽罷。”蕭清婉便道:“臣妾以為,這倒正好呢。”贏烈奇道:“此話怎講?”蕭清婉道:“皇上想,若是皇上選定了人同榮親王說了,榮親王不允郡主下嫁,又提了虎賚將軍這門親事,此事便僵了。皇上雖還可下旨要他們婚配,榮親王自也不能抗旨,雖是成了,卻著實壞了兄弟之義。咱們之前的心思就都付諸流水了。但如今並非這般,皇上沒說要郡主許給何人,榮親王也並未提要與虎賚將軍結親,隻說不與文人成婚,這竟如沒說一般。皇上欲將郡主許給何人,直著下旨便了,能與郡主相配的,朝中也隻那幾個貴胄,他們都有世襲的爵位,祖上也都是開朝時立過軍功的,諒榮親王也挑不出什麽來。”贏烈便看著她笑道:“朕方才還沒轉過來,經你這麽一說,朕是豁然開朗了。”蕭清婉又含笑道:“隻是皇上才與榮親王拌了嘴,此事還是冷上兩日的好,不然人看著,倒像是有意賭氣一般。”
贏烈一笑,就攬了她的腰,道:“朕怎會與人賭氣,倒是你,朕不過是兩日沒過來,今兒來了你竟連茶也不給朕倒一盞,可不是與朕賭氣麽?”蕭清婉紅著臉說道:“原來皇上隻顧想事,旁的一概看不見了。臣妾早端了茶在這兒,是皇上不吃。臣妾若與皇上賭氣,哪裏還跟皇上說這麽多話呢?”說著,便拉扯著贏烈的手,紮掙著要出去。贏烈逗了她一陣,才放了手,又說道:“你這院子到了冬季沒什麽應景兒的花,朕今日才吩咐了花房,叫他們挪些梅花過來,到了冬日下雪時,朕就同你在這屋裏,圍著爐子賞雪看梅。”蕭清婉先謝了賞,又笑道:“皇上心意雖好,眼下卻不是移栽的好季節,怕種不活呢。”贏烈道:“那就是他們的差事了。”
兩人說了些話,蕭清婉命人將果盤子拿來,服侍皇帝吃果子。贏烈端起茶盞,啜了一口,就看著盞中的蓮芯,問道:“這是新剝的蓮子?”蕭清婉笑道:“是,那曬幹了的,怕苦的人受不住。”贏烈便道:“倒是哪個剝的?”蕭清婉道:“自然是臣妾了,若是旁人,臣妾哪裏放心?”贏烈便看著她手上染得豔紅的纖纖十指,道:“你才染的指甲,何苦親手去剝?弄傷了就不好看了。”蕭清婉低頭笑道:“臣妾不在意這個。”贏烈卻道:“你不在意,朕卻心疼。往後這些事情,都叫宮人們去做,你就再不要沾手了。”蕭清婉便應了,又說道:“臣妾才想起一事,想同皇上商議商議。”贏烈道:“你說來聽聽。”
蕭清婉便揮退了宮人,在贏烈身側坐了,道:“臣妾想著,皇上給榮親王的芳華郡主選了個得意夫婿,旁的親王那裏也有些表示才好,不要讓他們覺得,都是一門的兄弟,卻厚此薄彼。下個月十五是菱郡主的生辰,今年是她的及笄之年,不大不小也算個整生日,臣妾想著在宮裏辦上一日的酒宴,替她賀上一賀,皇上說可好?”贏烈皺眉道:“自來沒這規矩,你若破了,往後成了慣例就不好了。”
蕭清婉便道:“也不是指著她的生辰,十五乃是下元節。臣素日裏聽著,這雖不是正日子,各宮妃嬪也有私下聚的,不如就擺上幾席,再將那些各王府的誥命王妃郡主遍邀了聚一聚,隻在宴上提提就是了。再者――”說著,就湊到贏烈耳畔,輕聲細語了幾句。贏烈聽了,就看著她,道:“這好麽?若是失了分寸,就太不成體統了。”蕭清婉便笑道:“皇上且放心,臣妾會好好盯著的,斷不讓他們做出有失禮法之事。隻是此事成不成,臣妾也無十分把握。”贏烈道:“試試也好,若真成了,那就省了許多功夫。榮親王雖有謀算,卻架不住外有聖旨,內裏郡主自己願意。”說著,又望著蕭清婉道:“這般,裏頭的事兒,朕便全交予你了,你仔細留神著,切莫走錯了一步半步。”蕭清婉點頭應諾。
當下,贏烈在坤寧宮與蕭清婉閑話了半日,又用過午膳,午休起來便又往書房去了,留了話晚間過來。
蕭清婉送走了皇帝,正在屋裏坐著看幾個宮女收拾了衣裳,打疊了要送去浣衣坊漿洗,她自己也從旁不時的吩咐幾句。正說著話,外頭宮人進來道:“文淑容打發了巧慧過來送兩件繡品。”蕭清婉心內狐疑,嘴裏道:“宣進來。”
片刻,隻見巧慧低著頭挪著步子進來,望著皇後遙遙跪拜了。蕭清婉令她起身,見她隻是低著頭,臉色倒是頗為從容,便笑道:“文淑容向來不與人私相往來的,如何今日忽的叫你送東西過來?”那巧慧回道:“是奴婢勸了淑容,娘娘既前番賞了珍珠,也該有個回禮才是,淑容便使奴婢拿了兩件繡品過來。”說著,又跪了,道:“奴婢求娘娘給條活路,奴婢願鞍前馬後為娘娘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