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同文燕忙忙走回坤寧宮,蕭清婉問了她幾句,文燕回道:“因看娘娘不在,走去淨手,就走開了。”蕭清婉趕著赴席,不疑有他,就叫她重新梳了頭,戴了冠,往暢音閣去了。
回至席上,座中王公大臣俱已得了消息,都在竊竊私語。中有幾個知道底裏的,皆笑而不語。皇帝便稱榮親王家中有事,先行離去,就揭了過去。
到晚間席散,蕭清婉吩咐內侍省總管夏長盛料理此間事宜,自家回坤寧宮正殿坐著,等內眷一一進來磕頭告去。待人散盡了,方才使人接了宸妃過來,在明間內與蕭夫人、孟心蕊坐了說話。
那孟心蕊今日穿了一件蔥白綾對襟襖,外頭是綠遍地錦比甲,下頭穿一件湖藍的妝花拖泥裙,脖子上戴了一串蕭夫人與她的白玉珠串,打扮的十分清雅秀麗。走上前來,就要與兩位娘娘磕頭行禮。蕭清婉與宸妃連忙使人扶住了。蕭清婉也還罷了,宸妃卻與她是幾年不見了,今日乍逢,心裏悲喜交加,表姐妹二人抱在一處,涕淚縱橫。蕭夫人也在旁抹了把淚,還是蕭清婉說道:“姐姐與心蕊,別隻顧著哭,這入宮的時候是有數兒的,還是說說話的好。”就勸解開了。
宸妃拉著孟心蕊,上下打量了一番,含笑道:“比及我離家的時候,長得更好了。聽皇後娘娘說,你現下在家幫著夫人打理家務,甚是勞苦,我這做表姐的,還該謝謝妹妹呢。”孟心蕊忙笑道:“娘娘說哪裏話,夫人對我疼愛有加,我能為夫人略盡綿薄之力,都是該當的。再者府裏大小事宜,也是夫人拿的主意,我不過在旁幫襯描補罷了,有何勞苦?”宸妃又向蕭清婉道:“咱們是都到了這兒,再沒法子的了。心蕊眼看著也大了,姨媽又去的早,咱們可要好好的為她挑上一房好夫婿,讓心蕊風風光光的出閣,不使人看輕了她。”蕭清婉笑道:“我也是這麽個主意,就是沒選定人家,也不知道心蕊自己個兒的意思。”言畢,就瞧著孟心蕊。
孟心蕊聽兩人談及自己婚事,早紅了臉,低頭含笑,推擺弄手帕,不肯言語。一旁蕭夫人笑道:“有兩位娘娘做主,自然再好不過的了。但有一件,心蕊父親那邊,各樣嫁妝還沒置辦齊備,心蕊也還不大,這事兒倒還不急。”宸妃也知府裏那些事情,就道:“那再等等也好。”又問蘭姨娘身孕,蕭夫人道:“她身子還好,胎像也穩固,倒是勞兩位娘娘掛心了。”
眾人正說著話,外頭宮人忽走來報信,稱禦駕正往坤寧宮而來,已在半道上了。蕭夫人與孟心蕊慌忙起身,蕭清婉叫人把預備下的禮物拿了出來,給兩人帶上,宸妃便送了出去。
這起人走了不過片時,禦駕已到了門前,蕭清婉出門笑迎了,同皇帝一道進來。
贏烈入內,不見蕭夫人,便道:“你母親已經走了?”蕭清婉回道:“是,母親說今兒已是叨擾了一日了,還是早些家去的好。她與父親都出來了,家內無人,還有個懷孕的姨娘,怕沒人照看。”贏烈微微頷首,又問道:“那隨你母親一道來的,是你什麽人?”蕭清婉先捧了茶與他,說道:“皇上吃了一日的酒,怕口渴,又吃多了葷腥。這是才燉的六安茶,皇上吃一盞解解油膩。”便回道:“是臣妾姨家的表妹,臣妾姨母早逝,她在家裏過的不順心,臣妾母親就常接她家去排解排解。今歲上,臣妾姨夫外放了江蘇巡撫,帶著她不甚方便,母親就把她接來了,與臣妾在一處。偏臣妾造化大,進了宮,又分開了。臣妾倒也還罷了,隻是姐姐自進宮就再沒見過她了,想念的緊,趕上這次的下元節酒宴,臣妾便叫母親也攜帶她進宮走走,見上一麵。”贏烈聽著,端起茶碗,他是吃了一日酒的人,果然有些渴了,登時一飲而盡。蕭清婉連忙叫宮人再倒一盞子上來。
贏烈吃了茶,說道:“生得好模樣,你娘家倒是個美人窩。”蕭清婉聽說,將頭一偏,笑睨著他,說道:“皇上已是要了臣妾母家兩個女孩兒了,莫不是還想要第三個麽?難道偏臣妾母家的都是好的,皇上定要都拉進宮裏來麽?臣妾姐妹二人服侍皇上也夠了,臣妾這姨表妹,臣妾可舍不得她與人做妾。宮裏見放著這麽些花容月貌的女子,皇上還要往宮外尋,想來皇上是瞧著臣妾並這些姐妹都膩煩了。皇上看上了誰,直對臣妾說便是。臣妾明兒就封了她做妃,來伺候皇上。”一席話,說得贏烈又氣又笑,上來擰她的嘴,道:“偏是這等愛攬酸吃醋,耍小家子脾氣!朕不過白問問,哪就有這個心思了!你恁說的,倒讓朕沒話講。嘴又快,人又倔,讓人惱也不是愛也不是。待朕哪日閑了,與你好好的做場功課,你才知道厲害!”
兩人嬉鬧了一陣,贏烈攬著她的纖腰,說道:“你病才好,就忙著打理酒宴,連日的操勞,這腰身上都細了幾分了,朕倒要好好慰勞你一番才是。”蕭清婉倚在他懷裏,淺笑道:“皇上有這個心就夠了,能為皇上分憂,臣妾心裏高興。但有件事,今兒雖咱們辦成了,臣妾倒慮榮親王不認此事,仍執意將郡主許與唐家。榮親王到底位高權重,怕也沒幾人敢虎口捋須,說郡主的閑話。”贏烈道:“這事兒不必你費心,朕自有處置。今日一過,郡主的名節就損了,那唐徊秉也是朝中積年的老將,焉肯吃這等啞巴虧。隻是你這計謀,也未免陰毒了些。”蕭清婉便仰了頭,瞧著他臉色,輕聲問道:“皇上責怪臣妾麽?”贏烈低聲道:“你能為了朕的事兒出謀劃策,朕心裏高興。你替朕拔了一根心頭刺,朕還該好生謝謝你呢。”言畢,便在她耳畔低語了幾句。
蕭清婉聽了贏烈耳語,不覺將臉紅了,在他身上戲打了一把,啐道:“好好兒的,皇上又沒正經來!這是什麽下流主意,皇上也想得出來,沒得昏亂了!臣妾今兒若依了皇上,明兒要怎麽見這底下的人!皇上便厚了臉皮,臣妾可成不得!”贏烈皮著臉笑道:“罷麽,你是皇後,誰敢在你跟前造次。快吩咐她們辦了,時候不早了呢。”這般一來二去,蕭清婉禁不住他軟磨硬泡,就叫了青鶯等四個素日裏貼身侍奉的宮女,將沐房收拾了,燒了一池子的熱水,便打發了她們下去。自己摘了冠,頭上隻用一根金簪子挽了,脫了外頭的衣裳,隻穿著一件素紗羅衫,白綾綢褲。走去沐房,一人不用,親身侍奉贏烈洗浴。此間事宜,外人自然無從得知,青鶯、明月、絳紫、文燕四個大宮女在外頭足足等了兩個時辰,皇帝與皇後才洗好出來。那四人進去,見裏頭到處都潑滿了水,各樣擺設淩亂不堪,連皇後頭上的金簪子也撇在了地上,各自心中暗度其情,也都不敢言語,收拾了半日方才妥帖。
因才洗了澡,頭發濕著不好就睡。贏烈便與蕭清婉靠在火盆邊上烘頭發,穆秋蘭又端上了茶食點心,二人說了好一陣子話,才入內就寢,一夜無話。
榮親王一家回至王府,榮王妃便趕忙盤問郡主今日事宜。芳華郡主本性老實,父母跟前不會說謊,榮王妃問得又極細致,少不得含羞忍恥將各種經過一五一十的說了。榮親王在旁聽的直頓足,連聲嗔怪榮王妃道:“如何不看緊了女兒,倒中了人的連環套!”榮王妃百口莫辯,隻得又去責罵自家女兒道:“換了衣裳就回來罷!好不好,隨皇後去看什麽魚!”芳華被斥得滿心羞愧,說不出話來,隻是哀哭連連。
榮親王與榮王妃寬慰了女兒一陣,便自她房裏退了出來。榮王妃滿麵愁容道:“如今可怎生是好?一個沒出閣的姑娘,叫個大男人摟在懷裏,還讓那麽多人瞧見,傳出去可成什麽樣子!就算咱們捂了耳朵不理會,唐親家不怪麽?”榮親王躊躇了一陣,道:“也罷,這是皇帝使的連環計,咱們暫且按兵不動,不理此事,看他能拿咱們怎樣!今日撞見此事的,不過是些宮人侍衛,本王倒要瞧瞧,誰敢出去說本王家裏的閑話!”榮王妃愁道:“隻恐沒這般簡單了事,皇上既走了一步,豈有不做全套的道理!”榮親王將眉一橫,道:“那又如何,皇帝不提,本王也不提;皇帝若提了,本王倒要問問他,郡主在宮中落水,該是誰的過犯?!本王的女兒,豈能嫁與司徒仲那破落戶!”榮王妃雖心覺不妥,卻也想不出對策,隻好罷了。半日,忽又道:“他們都是做成的圈套,連皇後幾時帶了芳華出去,妾身都沒察覺。”榮親王冷冷一笑,道:“這皇後娘娘年歲不大,人倒是恁般機靈,鬼花樣兒還真不少。不愧是蕭鼎仁的女兒,從前以往,還真小瞧了她!”榮王妃便問道:“皇帝新立中宮,皇儲事宜變數頗多,這位皇後瞧來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王爺,還要保大皇子麽?”榮親王道:“三位皇子中,也就這大皇子瞧來易於擺布,他母妃趙氏也不過是求一己之榮華,沒什麽大的見識。將來扶了他上去,這天下還不是本王說了算?待時機成熟,再廢了他,這江山便是咱們的了。若換了旁人,咱們也就隻好世世代代守著親王的帽子了。”榮王妃聽聞,便點頭不語。
回至席上,座中王公大臣俱已得了消息,都在竊竊私語。中有幾個知道底裏的,皆笑而不語。皇帝便稱榮親王家中有事,先行離去,就揭了過去。
到晚間席散,蕭清婉吩咐內侍省總管夏長盛料理此間事宜,自家回坤寧宮正殿坐著,等內眷一一進來磕頭告去。待人散盡了,方才使人接了宸妃過來,在明間內與蕭夫人、孟心蕊坐了說話。
那孟心蕊今日穿了一件蔥白綾對襟襖,外頭是綠遍地錦比甲,下頭穿一件湖藍的妝花拖泥裙,脖子上戴了一串蕭夫人與她的白玉珠串,打扮的十分清雅秀麗。走上前來,就要與兩位娘娘磕頭行禮。蕭清婉與宸妃連忙使人扶住了。蕭清婉也還罷了,宸妃卻與她是幾年不見了,今日乍逢,心裏悲喜交加,表姐妹二人抱在一處,涕淚縱橫。蕭夫人也在旁抹了把淚,還是蕭清婉說道:“姐姐與心蕊,別隻顧著哭,這入宮的時候是有數兒的,還是說說話的好。”就勸解開了。
宸妃拉著孟心蕊,上下打量了一番,含笑道:“比及我離家的時候,長得更好了。聽皇後娘娘說,你現下在家幫著夫人打理家務,甚是勞苦,我這做表姐的,還該謝謝妹妹呢。”孟心蕊忙笑道:“娘娘說哪裏話,夫人對我疼愛有加,我能為夫人略盡綿薄之力,都是該當的。再者府裏大小事宜,也是夫人拿的主意,我不過在旁幫襯描補罷了,有何勞苦?”宸妃又向蕭清婉道:“咱們是都到了這兒,再沒法子的了。心蕊眼看著也大了,姨媽又去的早,咱們可要好好的為她挑上一房好夫婿,讓心蕊風風光光的出閣,不使人看輕了她。”蕭清婉笑道:“我也是這麽個主意,就是沒選定人家,也不知道心蕊自己個兒的意思。”言畢,就瞧著孟心蕊。
孟心蕊聽兩人談及自己婚事,早紅了臉,低頭含笑,推擺弄手帕,不肯言語。一旁蕭夫人笑道:“有兩位娘娘做主,自然再好不過的了。但有一件,心蕊父親那邊,各樣嫁妝還沒置辦齊備,心蕊也還不大,這事兒倒還不急。”宸妃也知府裏那些事情,就道:“那再等等也好。”又問蘭姨娘身孕,蕭夫人道:“她身子還好,胎像也穩固,倒是勞兩位娘娘掛心了。”
眾人正說著話,外頭宮人忽走來報信,稱禦駕正往坤寧宮而來,已在半道上了。蕭夫人與孟心蕊慌忙起身,蕭清婉叫人把預備下的禮物拿了出來,給兩人帶上,宸妃便送了出去。
這起人走了不過片時,禦駕已到了門前,蕭清婉出門笑迎了,同皇帝一道進來。
贏烈入內,不見蕭夫人,便道:“你母親已經走了?”蕭清婉回道:“是,母親說今兒已是叨擾了一日了,還是早些家去的好。她與父親都出來了,家內無人,還有個懷孕的姨娘,怕沒人照看。”贏烈微微頷首,又問道:“那隨你母親一道來的,是你什麽人?”蕭清婉先捧了茶與他,說道:“皇上吃了一日的酒,怕口渴,又吃多了葷腥。這是才燉的六安茶,皇上吃一盞解解油膩。”便回道:“是臣妾姨家的表妹,臣妾姨母早逝,她在家裏過的不順心,臣妾母親就常接她家去排解排解。今歲上,臣妾姨夫外放了江蘇巡撫,帶著她不甚方便,母親就把她接來了,與臣妾在一處。偏臣妾造化大,進了宮,又分開了。臣妾倒也還罷了,隻是姐姐自進宮就再沒見過她了,想念的緊,趕上這次的下元節酒宴,臣妾便叫母親也攜帶她進宮走走,見上一麵。”贏烈聽著,端起茶碗,他是吃了一日酒的人,果然有些渴了,登時一飲而盡。蕭清婉連忙叫宮人再倒一盞子上來。
贏烈吃了茶,說道:“生得好模樣,你娘家倒是個美人窩。”蕭清婉聽說,將頭一偏,笑睨著他,說道:“皇上已是要了臣妾母家兩個女孩兒了,莫不是還想要第三個麽?難道偏臣妾母家的都是好的,皇上定要都拉進宮裏來麽?臣妾姐妹二人服侍皇上也夠了,臣妾這姨表妹,臣妾可舍不得她與人做妾。宮裏見放著這麽些花容月貌的女子,皇上還要往宮外尋,想來皇上是瞧著臣妾並這些姐妹都膩煩了。皇上看上了誰,直對臣妾說便是。臣妾明兒就封了她做妃,來伺候皇上。”一席話,說得贏烈又氣又笑,上來擰她的嘴,道:“偏是這等愛攬酸吃醋,耍小家子脾氣!朕不過白問問,哪就有這個心思了!你恁說的,倒讓朕沒話講。嘴又快,人又倔,讓人惱也不是愛也不是。待朕哪日閑了,與你好好的做場功課,你才知道厲害!”
兩人嬉鬧了一陣,贏烈攬著她的纖腰,說道:“你病才好,就忙著打理酒宴,連日的操勞,這腰身上都細了幾分了,朕倒要好好慰勞你一番才是。”蕭清婉倚在他懷裏,淺笑道:“皇上有這個心就夠了,能為皇上分憂,臣妾心裏高興。但有件事,今兒雖咱們辦成了,臣妾倒慮榮親王不認此事,仍執意將郡主許與唐家。榮親王到底位高權重,怕也沒幾人敢虎口捋須,說郡主的閑話。”贏烈道:“這事兒不必你費心,朕自有處置。今日一過,郡主的名節就損了,那唐徊秉也是朝中積年的老將,焉肯吃這等啞巴虧。隻是你這計謀,也未免陰毒了些。”蕭清婉便仰了頭,瞧著他臉色,輕聲問道:“皇上責怪臣妾麽?”贏烈低聲道:“你能為了朕的事兒出謀劃策,朕心裏高興。你替朕拔了一根心頭刺,朕還該好生謝謝你呢。”言畢,便在她耳畔低語了幾句。
蕭清婉聽了贏烈耳語,不覺將臉紅了,在他身上戲打了一把,啐道:“好好兒的,皇上又沒正經來!這是什麽下流主意,皇上也想得出來,沒得昏亂了!臣妾今兒若依了皇上,明兒要怎麽見這底下的人!皇上便厚了臉皮,臣妾可成不得!”贏烈皮著臉笑道:“罷麽,你是皇後,誰敢在你跟前造次。快吩咐她們辦了,時候不早了呢。”這般一來二去,蕭清婉禁不住他軟磨硬泡,就叫了青鶯等四個素日裏貼身侍奉的宮女,將沐房收拾了,燒了一池子的熱水,便打發了她們下去。自己摘了冠,頭上隻用一根金簪子挽了,脫了外頭的衣裳,隻穿著一件素紗羅衫,白綾綢褲。走去沐房,一人不用,親身侍奉贏烈洗浴。此間事宜,外人自然無從得知,青鶯、明月、絳紫、文燕四個大宮女在外頭足足等了兩個時辰,皇帝與皇後才洗好出來。那四人進去,見裏頭到處都潑滿了水,各樣擺設淩亂不堪,連皇後頭上的金簪子也撇在了地上,各自心中暗度其情,也都不敢言語,收拾了半日方才妥帖。
因才洗了澡,頭發濕著不好就睡。贏烈便與蕭清婉靠在火盆邊上烘頭發,穆秋蘭又端上了茶食點心,二人說了好一陣子話,才入內就寢,一夜無話。
榮親王一家回至王府,榮王妃便趕忙盤問郡主今日事宜。芳華郡主本性老實,父母跟前不會說謊,榮王妃問得又極細致,少不得含羞忍恥將各種經過一五一十的說了。榮親王在旁聽的直頓足,連聲嗔怪榮王妃道:“如何不看緊了女兒,倒中了人的連環套!”榮王妃百口莫辯,隻得又去責罵自家女兒道:“換了衣裳就回來罷!好不好,隨皇後去看什麽魚!”芳華被斥得滿心羞愧,說不出話來,隻是哀哭連連。
榮親王與榮王妃寬慰了女兒一陣,便自她房裏退了出來。榮王妃滿麵愁容道:“如今可怎生是好?一個沒出閣的姑娘,叫個大男人摟在懷裏,還讓那麽多人瞧見,傳出去可成什麽樣子!就算咱們捂了耳朵不理會,唐親家不怪麽?”榮親王躊躇了一陣,道:“也罷,這是皇帝使的連環計,咱們暫且按兵不動,不理此事,看他能拿咱們怎樣!今日撞見此事的,不過是些宮人侍衛,本王倒要瞧瞧,誰敢出去說本王家裏的閑話!”榮王妃愁道:“隻恐沒這般簡單了事,皇上既走了一步,豈有不做全套的道理!”榮親王將眉一橫,道:“那又如何,皇帝不提,本王也不提;皇帝若提了,本王倒要問問他,郡主在宮中落水,該是誰的過犯?!本王的女兒,豈能嫁與司徒仲那破落戶!”榮王妃雖心覺不妥,卻也想不出對策,隻好罷了。半日,忽又道:“他們都是做成的圈套,連皇後幾時帶了芳華出去,妾身都沒察覺。”榮親王冷冷一笑,道:“這皇後娘娘年歲不大,人倒是恁般機靈,鬼花樣兒還真不少。不愧是蕭鼎仁的女兒,從前以往,還真小瞧了她!”榮王妃便問道:“皇帝新立中宮,皇儲事宜變數頗多,這位皇後瞧來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王爺,還要保大皇子麽?”榮親王道:“三位皇子中,也就這大皇子瞧來易於擺布,他母妃趙氏也不過是求一己之榮華,沒什麽大的見識。將來扶了他上去,這天下還不是本王說了算?待時機成熟,再廢了他,這江山便是咱們的了。若換了旁人,咱們也就隻好世世代代守著親王的帽子了。”榮王妃聽聞,便點頭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