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玉蓮一番話,平息了一場風波。鍾韶英隻道此事輕易便揭了過去。豈料,如今的宮中已是蕭家姐妹的天下,但有風吹草動,便有人報與兩宮娘娘,更何況是毆鬥這樣的事情?
蕭清婉聽到這消息,便向左右笑道:“鍾韶英如今膽子大了,這樣的事情也敢隱瞞!”穆秋蘭陪笑道:“鍾公公是怕娘娘知道了生氣傷身,也是一番好意。娘娘如今正懷著身子,什麽事也及不上養胎要緊。”蕭清婉淺笑道:“是好意還是他自個兒怕拖累?也罷,你說也有道理,既然事兒已了結了,本宮也懶得再去搗騰。隻是鍾韶英知情不報,私瞞事體,也著實可惡,瞅空子好好敲打他一番。不然,他今兒瞞了這樣的事情,明兒遇上什麽更要緊的事兒,也敢自作主張了。”穆秋蘭道:“娘娘這倒多慮了,奴婢瞧著鍾公公是個知道分寸好歹的。”
蕭清婉不置可否,隻是笑道:“章媛淺薄張狂,攆了就攆了,也不算什麽。隻是這個唐玉蓮,用的一手好計策。還沒敕封呢,就借刀殺人的除掉了仇人,竟還借的是皇上的手,膽子也忒大了。不止如此,還旁觀眾人都道她寬懷大度,溫婉守禮。那些女子可都是即將成為妃嬪的秀女,她唱的這一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算起來,不過白吃了點皮肉上的苦頭,可真是劃算至極。”一旁青鶯聽這話外有音,便問道:“娘娘的意思是,章媛說的是實話?竟真是這唐玉蓮挑唆的?難道不會是章媛惱羞成怒,胡亂扯人墊背?”蕭清婉微微一笑,並未答言。倒是穆秋蘭點頭道:“不錯,依著章媛那一點就爆的直性子,她想不出這些彎彎繞繞。即便要扯人,她在皇上跟前為何不扯呢?事成定局再去毆打唐玉蓮,又能有些什麽益處?可見是怒極之下的實話,足可信的。”說畢,便向蕭清婉笑道:“娘娘的意思是?”
蕭清婉低頭略想了想,便說道:“罷了,本宮也沒力氣與她們淘氣。眼下還是好好養下這胎孩子要緊,別的都略放放。這女子,也不知是敵是友,但卻不能小覷。待分了宮室居所,尋幾個妥帖人看住了她。省的她在宮裏鬧妖,咱們還埋在缸底下呢。”穆秋蘭應下了。
眾人正說話間,先是有禦前侍奉的太監前來傳話,稱皇帝降旨,要皇後自秀女名冊內選出五人,指與二皇子贏綿。
蕭清婉打發了那內監離去,穆秋蘭笑道:“上一次選秀,二皇子年歲還小,隻與了大皇子兩個。如今,也輪到他了。”蕭清婉卻伸出三根春蔥般的玉指比了比,說道:“皇上此舉,有三個意思在裏頭。一來呢,二皇子年歲也到了,該是成家的時候了。但是皇子正室,不能妄定。便先與他納幾房姬妾,料理料理家務。二來,二皇子前番平亂有功,也算有個嘉獎的意思。這其三麽……”她說至此處,忽然笑了,又道:“皇上當年冤枉了二皇子的生母,又讓二皇子受了這些年的委屈,大約也是想補償補償罷。”青鶯是知曉皇後那些往日舊事的,便笑著接口道:“皇上與二殿下的心結開釋,二殿下也可算苦盡甘來了呢。”蕭清婉卻搖頭道:“他那人是個實心眼兒,隻怕沒這般容易。”
稍過片刻,皇宸妃走進來,與她見過。姐妹兩個說笑著攜手在炕上坐了。因前番蕭清婉忙於平亂事宜,無暇分神,與她也就少見。今日相見,兩人難免先說些家常人情冷暖饑飽等語,方才轉入正題。
蕭清婉道:“今日請姐姐來,不為別的。是皇上前兒留了話,叫我給這些秀女定了位份,再分賞宮室居住,好安排侍寢。我一人有些拿不定主意,就請姐姐過來,幫襯幫襯。”皇宸妃卻道:“先不要說這個,延禧宮裏的事兒想必你已知道了。可想過要怎樣麽?”蕭清婉略有詫異,道:“還要怎樣呢?章媛已被攆出宮去了,唐玉蓮又沒什麽罪愆,還在宮裏。”皇宸妃便正色道:“雖是謹妃已去,但眼看著就有新人進來。這唐玉蓮,也還算是有些本事的了。往往這樣的人,最是難弄的。是個安分守己的,也還罷了。若不是,倒要費些心思了。你可想好怎麽辦了麽?”
蕭清婉聽得如此說,先自不語,讓皇宸妃催了幾催,方才吐口道:“姐姐倒聽我一句話,近來咱們還是消停些好。前番平亂,咱們蕭家雖出了大力,卻也太過出挑,我又插手幹預了朝政。外頭未必沒人瞧著眼紅心熱,正尋思抓咱們的把柄呢。皇上雖有意立我腹內孩兒為儲,卻也難保不變了主意。還是等我肚子裏這孩子平安降世,太太平平的做了太子,再說別的罷。”皇宸妃聽她此言有理,點頭應道:“你慮的也是,隻是還要未雨綢繆的好。”蕭清婉淺笑道:“姐姐放心,我自有處的。”皇宸妃見她如此說,便也不再多言。姐妹兩個看了一回秀女名冊,蕭清婉又招了選秀那日在禦花園裏伺候的人來問話,便勾出五個皇帝未必十分中意的,叫送牌子到二皇子府邸上去。旁餘的人,都按著家世品貌,給了位份。就是到唐玉蓮時,略頓了頓。
要說此女出身,那也貴胄世家,當朝大將軍的女兒。然而其並非嫡出,乃是姨娘養下的。這高了也不是,低了也不好。又加上此女心思沉重,蕭清婉與皇宸妃皆不大想抬舉,商議了幾番,便定了個正五品的才人,賜居延春閣。延春閣那地兒,算得上華麗幽靜,離皇上卻遠了些。且前番是梁氏與邱氏的居所,蕭清婉將她安於此處,自是別有用心。
姐妹兩個商議妥當,蕭清婉親自執筆,書寫了名冊,隻待呈遞禦前。兩人就坐著說些閑話。
便在此時,院裏忽然刮起大風,天地變色,鉛雲密布,飛沙走石,少頃隻聽幾聲霹靂雷響,頓時就倒下傾盆的大雨。雨水順著屋簷下流,便如一條條的水簾一般。因悶熱了好些天,忽然來了這場透雨,蕭清婉便命把窗屜子推開,透些水汽進來,又叫人重新燉了茶上來。與皇宸妃兩個,喝茶賞雨。
正瞧在有趣之時,突地便見一人自外頭跑進院裏來,渾身上下淋得水人兒一般。蕭清婉定睛細看,竟是張鷺生的徒弟小許,連忙命人請進屋來。
小許在廊上擰幹了衣裳,才走進房來與皇後打千請安。
蕭清婉便說道:“你這孩子,什麽要緊的事兒,雨裏頭跑過來!瞧這淋得,通身上下再沒一處幹的地兒了。一會兒得了風寒,可怎麽好?”一麵就呼人倒滾茶來與他暖身,一麵就問道:“你這樣急著跑來,可是有緊要的事兒?”小許擦了把臉,氣喘籲籲的道:“是奴才的師傅打發奴才來與娘娘遞句話,奴才還在禦前當差,就是趕著這陣雨才敢過來,雨裏沒人瞧見。”便將張鷺生所捎之事,敘了個原委始末。
原來,今日下了朝,贏烈在書房辦理政務,有諫議大夫秦鏞請求麵聖進言。這等言官,自來是議論朝政、勸諫過失。果然秦鏞一經麵君,三句話過,便談起此次平亂,言說皇後私調兵馬,違背祖製,又稱前番文人上書,乃是蕭府在背後謀劃,雖是非常之策,但難免有收買人心、操縱言論之嫌。
贏烈聞言,麵上不動聲色,口中說道:“你的意思,皇後越俎代庖,幹涉朝政?然而朕既離京,京中自然要有一個妥帖的人,與朕看家。皇後自入宮來,甚合朕意,朕故此放心。”秦鏞垂首奏道:“皇後娘娘秀外慧中,母儀天下。皇上鍾愛娘娘,既是情理之中,也是造化之福。然而皇上若為此故,便默許蕭氏一族任意行事,致使外戚勢大,隻怕昔日呂氏之禍又在眼前。”贏烈麵沉如水,久不開口。秦鏞垂首噤聲,心中也頗為不安。好半晌,贏烈方才道:“你說的,朕記在心裏。你去罷。”秦鏞這才拱手告退,出了門,還擦了擦額頭。
贏烈在書房靜坐,自忖道:蕭鼎仁是當年輔佐朕登基的功臣。這十七年來也一直忠心耿耿,未見異端。這次平亂,她雖身攜兵符一月之久,卻也並未私自調遣挪為己用。便是回了京,她交還的也痛快。京中一月,據安親王的密奏,也並未有逾越之處。她父女二人並他們手下的那起人,該當是可以放心的。然而秦鏞所言,卻也不得不慮。好在乃父為一文臣,手中無有兵馬大權,往後隻需牽製妥當即可。贏烈雖是個多疑多思之人,究竟與蕭清婉情分不淺,蕭鼎仁又是他股肱之臣。若非萬不得已,他是決計割舍不下的。
再者,東海勞軍之前,他曾暗下一道密旨與恒親、永定兩王,令其率軍暗中監視京都,倘或安親王與蕭家等人有逆反之嫌,便立時誅殺。而安親王那裏,也有一道同樣的旨意。皇後手中又握有兵符,此三者成犄角之勢,他故此才放心離京遠去。蕭清婉雖隱隱覺到皇帝該留有後手,但畢竟眼前之計重在擒賊,並且自己並無染指神器之意,便也沒再多想。
想通此節,贏烈心中鬆快,連呼要茶。張鷺生在門口窺聽多時,隻覺這話對皇後不利,便打發了徒弟前去報信兒,自己趕忙進去伺候。
蕭清婉聽到這樣消息,登時如墜冰窟,周身冰冷不已,粉麵也為之一白。皇宸妃於朝政不通,見她麵色有異,隻開口寬慰道:“皇上看你甚重,父親又效力朝廷多年,位高權重。皇上不會聽這等閑言碎語,就要怎樣的。你快休往心裏去。”蕭清婉緩緩搖頭,沉聲道:“姐姐你不明白,武呂二後為千古帝王所忌,這秦鏞竟將咱家比作呂氏,真是其心可誅!禦史言官,自來是靠嘴皮子功夫吃飯的,這也還罷了。我心裏憂慮,隻怕他戳了皇上多疑的心思。”此事,皇宸妃幫不上什麽忙,隻得緘口不言。蕭清婉心中有事,也無心再留她坐,隻待雨停,便著人送她回宮不提。
至晚間,贏烈又過來。蕭清婉接著,雖是心事重重,麵上也毫不帶出,仍是照舊與他說笑戲謔。又將白日與皇宸妃所議好的名冊,交予他看。
贏烈看了一回,便將冊子合了,隨手遞與宮人,說道:“這後宮裏的事兒,你瞧著辦就是了。你覺著好,那就這樣辦罷。朕今兒乏得很,叫人收拾了,咱們睡了罷。”蕭清婉聽說,連忙命宮人去打鋪收拾,又看著人服侍贏烈梳洗了,親手替他脫了衣裳袍靴,同他睡下。
贏烈果然是累了,沾上枕頭便已入夢。蕭清婉卻在旁輾轉反側,窮思苦想,直挨到後夜方才淺淺睡去。
翌日,贏烈上朝而去。蕭清婉吩咐廚房新造了兩碟點心,拿食盒盛了,將前番出宮送信兒的太監小華傳到,令他將此物送到府上去。又交代道:“可記好了,上頭的是椒鹽果餡兒蒸酥,是帶給夫人的。下頭的是茯苓糕,是帶給老爺的。再對老爺說,這是本宮特地為他做的,裏頭放了些藥料,旁人吃了反倒不好。”小華應諾,接盒而去。
蕭鼎仁收到賞賜,拿到房中,揭開盒蓋,將上頭的蒸酥打發人給蕭夫人送去,他自家便把下頭的茯苓糕取了出來。
這茯苓糕一共七塊,拿上用的描金白瓷碟子盛了,隻是精致難得,卻也不見什麽異處。蕭鼎仁心中默忖,便取來筷子將七塊糕一一夾開,果然其中一塊裏頭夾著一張字條。他拈起那字條,展開一看,隻見上頭寫著四個娟秀的小楷:鳥盡弓藏。
作者有話要說:秦鏞其實隻是個小卒子~
蕭清婉聽到這消息,便向左右笑道:“鍾韶英如今膽子大了,這樣的事情也敢隱瞞!”穆秋蘭陪笑道:“鍾公公是怕娘娘知道了生氣傷身,也是一番好意。娘娘如今正懷著身子,什麽事也及不上養胎要緊。”蕭清婉淺笑道:“是好意還是他自個兒怕拖累?也罷,你說也有道理,既然事兒已了結了,本宮也懶得再去搗騰。隻是鍾韶英知情不報,私瞞事體,也著實可惡,瞅空子好好敲打他一番。不然,他今兒瞞了這樣的事情,明兒遇上什麽更要緊的事兒,也敢自作主張了。”穆秋蘭道:“娘娘這倒多慮了,奴婢瞧著鍾公公是個知道分寸好歹的。”
蕭清婉不置可否,隻是笑道:“章媛淺薄張狂,攆了就攆了,也不算什麽。隻是這個唐玉蓮,用的一手好計策。還沒敕封呢,就借刀殺人的除掉了仇人,竟還借的是皇上的手,膽子也忒大了。不止如此,還旁觀眾人都道她寬懷大度,溫婉守禮。那些女子可都是即將成為妃嬪的秀女,她唱的這一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算起來,不過白吃了點皮肉上的苦頭,可真是劃算至極。”一旁青鶯聽這話外有音,便問道:“娘娘的意思是,章媛說的是實話?竟真是這唐玉蓮挑唆的?難道不會是章媛惱羞成怒,胡亂扯人墊背?”蕭清婉微微一笑,並未答言。倒是穆秋蘭點頭道:“不錯,依著章媛那一點就爆的直性子,她想不出這些彎彎繞繞。即便要扯人,她在皇上跟前為何不扯呢?事成定局再去毆打唐玉蓮,又能有些什麽益處?可見是怒極之下的實話,足可信的。”說畢,便向蕭清婉笑道:“娘娘的意思是?”
蕭清婉低頭略想了想,便說道:“罷了,本宮也沒力氣與她們淘氣。眼下還是好好養下這胎孩子要緊,別的都略放放。這女子,也不知是敵是友,但卻不能小覷。待分了宮室居所,尋幾個妥帖人看住了她。省的她在宮裏鬧妖,咱們還埋在缸底下呢。”穆秋蘭應下了。
眾人正說話間,先是有禦前侍奉的太監前來傳話,稱皇帝降旨,要皇後自秀女名冊內選出五人,指與二皇子贏綿。
蕭清婉打發了那內監離去,穆秋蘭笑道:“上一次選秀,二皇子年歲還小,隻與了大皇子兩個。如今,也輪到他了。”蕭清婉卻伸出三根春蔥般的玉指比了比,說道:“皇上此舉,有三個意思在裏頭。一來呢,二皇子年歲也到了,該是成家的時候了。但是皇子正室,不能妄定。便先與他納幾房姬妾,料理料理家務。二來,二皇子前番平亂有功,也算有個嘉獎的意思。這其三麽……”她說至此處,忽然笑了,又道:“皇上當年冤枉了二皇子的生母,又讓二皇子受了這些年的委屈,大約也是想補償補償罷。”青鶯是知曉皇後那些往日舊事的,便笑著接口道:“皇上與二殿下的心結開釋,二殿下也可算苦盡甘來了呢。”蕭清婉卻搖頭道:“他那人是個實心眼兒,隻怕沒這般容易。”
稍過片刻,皇宸妃走進來,與她見過。姐妹兩個說笑著攜手在炕上坐了。因前番蕭清婉忙於平亂事宜,無暇分神,與她也就少見。今日相見,兩人難免先說些家常人情冷暖饑飽等語,方才轉入正題。
蕭清婉道:“今日請姐姐來,不為別的。是皇上前兒留了話,叫我給這些秀女定了位份,再分賞宮室居住,好安排侍寢。我一人有些拿不定主意,就請姐姐過來,幫襯幫襯。”皇宸妃卻道:“先不要說這個,延禧宮裏的事兒想必你已知道了。可想過要怎樣麽?”蕭清婉略有詫異,道:“還要怎樣呢?章媛已被攆出宮去了,唐玉蓮又沒什麽罪愆,還在宮裏。”皇宸妃便正色道:“雖是謹妃已去,但眼看著就有新人進來。這唐玉蓮,也還算是有些本事的了。往往這樣的人,最是難弄的。是個安分守己的,也還罷了。若不是,倒要費些心思了。你可想好怎麽辦了麽?”
蕭清婉聽得如此說,先自不語,讓皇宸妃催了幾催,方才吐口道:“姐姐倒聽我一句話,近來咱們還是消停些好。前番平亂,咱們蕭家雖出了大力,卻也太過出挑,我又插手幹預了朝政。外頭未必沒人瞧著眼紅心熱,正尋思抓咱們的把柄呢。皇上雖有意立我腹內孩兒為儲,卻也難保不變了主意。還是等我肚子裏這孩子平安降世,太太平平的做了太子,再說別的罷。”皇宸妃聽她此言有理,點頭應道:“你慮的也是,隻是還要未雨綢繆的好。”蕭清婉淺笑道:“姐姐放心,我自有處的。”皇宸妃見她如此說,便也不再多言。姐妹兩個看了一回秀女名冊,蕭清婉又招了選秀那日在禦花園裏伺候的人來問話,便勾出五個皇帝未必十分中意的,叫送牌子到二皇子府邸上去。旁餘的人,都按著家世品貌,給了位份。就是到唐玉蓮時,略頓了頓。
要說此女出身,那也貴胄世家,當朝大將軍的女兒。然而其並非嫡出,乃是姨娘養下的。這高了也不是,低了也不好。又加上此女心思沉重,蕭清婉與皇宸妃皆不大想抬舉,商議了幾番,便定了個正五品的才人,賜居延春閣。延春閣那地兒,算得上華麗幽靜,離皇上卻遠了些。且前番是梁氏與邱氏的居所,蕭清婉將她安於此處,自是別有用心。
姐妹兩個商議妥當,蕭清婉親自執筆,書寫了名冊,隻待呈遞禦前。兩人就坐著說些閑話。
便在此時,院裏忽然刮起大風,天地變色,鉛雲密布,飛沙走石,少頃隻聽幾聲霹靂雷響,頓時就倒下傾盆的大雨。雨水順著屋簷下流,便如一條條的水簾一般。因悶熱了好些天,忽然來了這場透雨,蕭清婉便命把窗屜子推開,透些水汽進來,又叫人重新燉了茶上來。與皇宸妃兩個,喝茶賞雨。
正瞧在有趣之時,突地便見一人自外頭跑進院裏來,渾身上下淋得水人兒一般。蕭清婉定睛細看,竟是張鷺生的徒弟小許,連忙命人請進屋來。
小許在廊上擰幹了衣裳,才走進房來與皇後打千請安。
蕭清婉便說道:“你這孩子,什麽要緊的事兒,雨裏頭跑過來!瞧這淋得,通身上下再沒一處幹的地兒了。一會兒得了風寒,可怎麽好?”一麵就呼人倒滾茶來與他暖身,一麵就問道:“你這樣急著跑來,可是有緊要的事兒?”小許擦了把臉,氣喘籲籲的道:“是奴才的師傅打發奴才來與娘娘遞句話,奴才還在禦前當差,就是趕著這陣雨才敢過來,雨裏沒人瞧見。”便將張鷺生所捎之事,敘了個原委始末。
原來,今日下了朝,贏烈在書房辦理政務,有諫議大夫秦鏞請求麵聖進言。這等言官,自來是議論朝政、勸諫過失。果然秦鏞一經麵君,三句話過,便談起此次平亂,言說皇後私調兵馬,違背祖製,又稱前番文人上書,乃是蕭府在背後謀劃,雖是非常之策,但難免有收買人心、操縱言論之嫌。
贏烈聞言,麵上不動聲色,口中說道:“你的意思,皇後越俎代庖,幹涉朝政?然而朕既離京,京中自然要有一個妥帖的人,與朕看家。皇後自入宮來,甚合朕意,朕故此放心。”秦鏞垂首奏道:“皇後娘娘秀外慧中,母儀天下。皇上鍾愛娘娘,既是情理之中,也是造化之福。然而皇上若為此故,便默許蕭氏一族任意行事,致使外戚勢大,隻怕昔日呂氏之禍又在眼前。”贏烈麵沉如水,久不開口。秦鏞垂首噤聲,心中也頗為不安。好半晌,贏烈方才道:“你說的,朕記在心裏。你去罷。”秦鏞這才拱手告退,出了門,還擦了擦額頭。
贏烈在書房靜坐,自忖道:蕭鼎仁是當年輔佐朕登基的功臣。這十七年來也一直忠心耿耿,未見異端。這次平亂,她雖身攜兵符一月之久,卻也並未私自調遣挪為己用。便是回了京,她交還的也痛快。京中一月,據安親王的密奏,也並未有逾越之處。她父女二人並他們手下的那起人,該當是可以放心的。然而秦鏞所言,卻也不得不慮。好在乃父為一文臣,手中無有兵馬大權,往後隻需牽製妥當即可。贏烈雖是個多疑多思之人,究竟與蕭清婉情分不淺,蕭鼎仁又是他股肱之臣。若非萬不得已,他是決計割舍不下的。
再者,東海勞軍之前,他曾暗下一道密旨與恒親、永定兩王,令其率軍暗中監視京都,倘或安親王與蕭家等人有逆反之嫌,便立時誅殺。而安親王那裏,也有一道同樣的旨意。皇後手中又握有兵符,此三者成犄角之勢,他故此才放心離京遠去。蕭清婉雖隱隱覺到皇帝該留有後手,但畢竟眼前之計重在擒賊,並且自己並無染指神器之意,便也沒再多想。
想通此節,贏烈心中鬆快,連呼要茶。張鷺生在門口窺聽多時,隻覺這話對皇後不利,便打發了徒弟前去報信兒,自己趕忙進去伺候。
蕭清婉聽到這樣消息,登時如墜冰窟,周身冰冷不已,粉麵也為之一白。皇宸妃於朝政不通,見她麵色有異,隻開口寬慰道:“皇上看你甚重,父親又效力朝廷多年,位高權重。皇上不會聽這等閑言碎語,就要怎樣的。你快休往心裏去。”蕭清婉緩緩搖頭,沉聲道:“姐姐你不明白,武呂二後為千古帝王所忌,這秦鏞竟將咱家比作呂氏,真是其心可誅!禦史言官,自來是靠嘴皮子功夫吃飯的,這也還罷了。我心裏憂慮,隻怕他戳了皇上多疑的心思。”此事,皇宸妃幫不上什麽忙,隻得緘口不言。蕭清婉心中有事,也無心再留她坐,隻待雨停,便著人送她回宮不提。
至晚間,贏烈又過來。蕭清婉接著,雖是心事重重,麵上也毫不帶出,仍是照舊與他說笑戲謔。又將白日與皇宸妃所議好的名冊,交予他看。
贏烈看了一回,便將冊子合了,隨手遞與宮人,說道:“這後宮裏的事兒,你瞧著辦就是了。你覺著好,那就這樣辦罷。朕今兒乏得很,叫人收拾了,咱們睡了罷。”蕭清婉聽說,連忙命宮人去打鋪收拾,又看著人服侍贏烈梳洗了,親手替他脫了衣裳袍靴,同他睡下。
贏烈果然是累了,沾上枕頭便已入夢。蕭清婉卻在旁輾轉反側,窮思苦想,直挨到後夜方才淺淺睡去。
翌日,贏烈上朝而去。蕭清婉吩咐廚房新造了兩碟點心,拿食盒盛了,將前番出宮送信兒的太監小華傳到,令他將此物送到府上去。又交代道:“可記好了,上頭的是椒鹽果餡兒蒸酥,是帶給夫人的。下頭的是茯苓糕,是帶給老爺的。再對老爺說,這是本宮特地為他做的,裏頭放了些藥料,旁人吃了反倒不好。”小華應諾,接盒而去。
蕭鼎仁收到賞賜,拿到房中,揭開盒蓋,將上頭的蒸酥打發人給蕭夫人送去,他自家便把下頭的茯苓糕取了出來。
這茯苓糕一共七塊,拿上用的描金白瓷碟子盛了,隻是精致難得,卻也不見什麽異處。蕭鼎仁心中默忖,便取來筷子將七塊糕一一夾開,果然其中一塊裏頭夾著一張字條。他拈起那字條,展開一看,隻見上頭寫著四個娟秀的小楷:鳥盡弓藏。
作者有話要說:秦鏞其實隻是個小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