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清婉與皇宸妃聽聞蕭夫人言說孟心蕊已有心儀之人,不禁皆有些詫異,皇宸妃笑道:“這倒稀奇,她是個沒出閣的姑娘,竟然自己張口求女婿?倒不大像她往日的性格呢。”蕭清婉也道:“到底是怎樣的,那人又是誰家的公子?母親快說與我們聽聽。”蕭夫人便將那其中原委一一道來。
原來孟心蕊鍾情之人,竟然就當朝新貴、去年的新科狀元李十洲。李十洲自拜了蕭鼎仁作門生,蕭鼎仁因喜他才學,對他十分看重,常邀他至家中談論詩文,或議論時政,有時也與他商議些事情。雖則蕭府門禁森嚴,內防嚴苛,但蕭鼎仁愛才心切,偶爾也將他叫到花園中的小書房裏去,密談上幾時。孟心蕊便在花園中見過他兩次。李十洲中舉出仕,也算一朝得誌,揚眉吐氣,一洗往日的酸腐之氣,很有些意氣風發的樣子,加之他本人生的麵若冠玉,溫文爾雅,孟心蕊又正在流年似水的時候,一見之下,心中難免動情留意。日間又自丫頭仆婦的嘴裏,打聽得此人的身家根底,得知是位朝廷新貴,就暗暗動了相托終身之意。
李十洲正在孑然一身,見到孟心蕊這樣的如花美眷,一般也動了那風月心思。然而他自知此女乃是當朝宰相的外甥女,皇後的親表妹,乃父亦是封疆大吏,也算出身勳貴世家。自己不過是個才發跡的新科舉子,自慚形穢,難以匹配,又知孟心蕊亦在選秀之列,時常於月下星前長籲短歎,不敢登門求娶。這兩人雖身在異地,卻情發一心!
落後,宮中大選,孟心蕊身在秀女之列,也到那禦花園中走了一圈。因皇後早有囑托,贏烈便撂了她的牌子。孟心蕊落選歸家,那求親的人便絡繹不絕而來——她出身本好,又有個做皇後的表姊,誰不想求上這門親事,靠到這棵大樹上去?
蕭鼎仁與蕭夫人見她已到了適人之齡,不想有負其父之托,便也著實的挑選起來。孟心蕊在後宅裏,既不知姨父姨母會挑中何人,又不知那李十洲是個什麽意思,每日裏隻焦的團團轉,茶飯不思,險些病倒。一日,李十洲又來拜訪,她心中一橫,就打發了一個心腹丫鬟,暗中送了條手帕與他,問他的意思。那李十洲得聞此訊,如聽綸音佛語,哪有不肯的道理?隻將心中所慮托那丫頭代轉,並將一枝並蒂蓮瓣的金簪子與她算作信物。
孟心蕊收到消息,心中便打定了主意,又基於蕭清婉的前車之鑒,也顧不得許多,忍羞含恥的將心事同蕭夫人說了。蕭夫人聞知此事,先自吃了一驚,隻恐她趁人不察,已然汙了清白,密密的審問了她一回。幸得這兩人都是恪守禮節之輩,蕭相治家也頗為嚴謹,還並沒做下陽台雲雨、桑中密約之事。孟心蕊又含淚訴說了心事,若是姨父姨母又或父親不肯應允,她便剪了頭發做姑子。倘或強將她許與旁人,那就隻得一死了。
蕭夫人見她話說到如此地步,也覺難以強扭,便先同蕭鼎仁商議。蕭鼎仁倒並沒別話,他很是中意李十洲的人品才學,常說此人乃他得意門生之一,又言其前程不可限量,自然沒什麽不願意。倒是憂慮孟父嫌他根基淺薄,不肯將女兒下嫁,才叫夫人進宮來討皇後的話。待有了懿旨,孟父也難再說什麽。
蕭夫人說了一遍,又笑道:“老爺的意思,是很願意結這門親事的,就是怕心蕊的父親有話說。雖然她母親故去的早,好歹她是孟家的嫡長女,這夫婿人選,自然不能輕視。”蕭清婉聽了這話,冷笑了一聲,說道:“我還不知道姨父那人?心蕊在他,不過是個拿去攀親結貴的好路子。他已是望四的年紀了,偏姨娘養下的哥兒還小,凡事都指望不上。也就隻好在這東床快婿身上,打些個主意了。”皇宸妃接口道:“誰說不是呢,隻是這話也不好去當麵說破的。現下不提這些個,倒是這個表妹夫,娘娘覺得怎樣?”
蕭清婉笑道:“我倒覺得挺好。李十洲雖是草芥爆發的,但他是科舉出身,是皇上欽點的狀元,平日裏就是皇上說起,也常讚他才學滿腹。這樣的人,自有本事在身,不比那尋常人家的紈袴膏粱,為人淺薄張狂,隻知敗家生事!他入朝為官不過一年不到,就升到了都察院右都禦使,滿朝算起來,升的是極快的了。比起那些已成沒落之勢的所謂世家,不知好上多少。再者,此人的性情,我也算知道一二,他能在患難之時,對他妹妹不離不棄,也算是有情有義了。他這樣的為人,如今的世道裏,很是難得了。心蕊嫁與他,必能得他好生相待了。以我說,不要盡想什麽榮華富貴,光耀門楣,能得個知冷知熱,會疼人的夫婿,就是好的了。”
她一席話說的蕭夫人與皇宸妃都笑了,皇宸妃打趣兒道:“聽妹妹這口氣,倒似是嗔怪皇上待妹妹不好,妹妹抱怨呢。其實滿宮裏誰不知道,皇上待妹妹真稱得上是情深意篤,六宮裏誰敢匹敵呢?”蕭夫人也接口道:“別說宮裏,就是外頭也傳遍了。世人都道皇上與娘娘,真可謂是神仙也羨的一對眷侶呢。”說畢,兩人對視一笑。蕭清婉急了,便嗔道:“好好說著話,母親和姐姐又來捉弄我,存心看我笑話呢!”
母女三人正在說笑之際,忽聞外頭一人朗聲說道:“誰要看你的笑話?”話音才落,贏烈便邁步進門。
蕭夫人不防皇帝到來,趕忙依著命婦之禮,參見過了。贏烈含笑令起了,便拉著蕭清婉的手,一道在炕上坐了。蕭夫人與皇宸妃便在地上立著。
贏烈說道:“你們也坐下罷,橫豎此間並無外人。論起來,咱們都是有服之親,是一家人。”蕭夫人與皇宸妃連稱不敢,贏烈再四讓她們坐下,她們才在宮人搬來的椅子上,淺淺的坐了。
贏烈便向蕭夫人笑問道:“宰相身子可好?病的怎樣了?朕連日朝政冗繁,少去看他。”蕭夫人趕忙回道:“拙夫不才,染此微恙,勞皇上掛懷,妾身一家上下,無不涕零。拙夫吃了王太醫的藥,已然好了許多,還請皇上放心。”贏烈點頭道:“宰相還是快些好起來罷,這朝裏朝外的許多政事,朕也離不得他。”蕭夫人唯唯應諾。
贏烈又道:“宰相一向勤於政務,凡百事體,無不躬親,功在社稷,朕記在心上。夫人在家,相夫教子,打理家務,也功不可沒。”蕭夫人忙稱不敢,又道:“拙夫既身為人臣,為皇上效力,自然理所當然。皇上所言,真是愧煞妾身。妾身合家上下,殺身也難報皇恩。”贏烈含笑頷首,又問蕭鼎仁幼子近來如何。蕭夫人微笑回道:“勞皇上記掛了,犬子倒是康健的很,自打出世,便少有病痛。”贏烈道:“好生看養著,依著蕭相的教導,這孩子將來長起來,亦必是朝中棟梁。”蕭夫人聽皇帝此言有蔭庇子孫之意,趕忙應下。
贏烈又問道:“方才朕進來,聽見你們說笑的熱鬧。什麽事,這樣高興?”蕭清婉眼睛一轉,便笑顏相向,將孟心蕊的婚事說了,又軟語央告道:“不知臣妾有沒有這個臉麵,能求皇上給賞這個恩典?”皇宸妃也在旁笑著接口道:“若得皇上親口禦賜,那可真是莫大的榮耀了。”贏烈是早知李十洲同蕭家熱絡的,聽得這樣事情,心裏略忖了忖,料李十洲亦不過一介文臣,終究也不能怎樣,便當即應了,向蕭清婉笑道:“既然你喜歡,那朕就替你開這個口。李十洲是你父親的門生,如今又做了你家的女婿,這倒也算是一樁佳話。”蕭夫人喜出望外,連忙同著皇後、皇宸妃一道起身拜謝。
蕭夫人又坐了盞茶時候,便告辭去了。皇宸妃本也要去,卻為贏烈留了,閑話至傍晚時分,一道用過了晚膳方才離去。
晚間,贏烈於窗下坐著看書,蕭清婉在旁邊打理了些針線活計坐陪,兩人不時說些話。因說到秀女敕封一事,贏烈說道:“你送來的冊子,朕已看過了,都很妥帖。”蕭清婉微微一笑,說道:“臣妾自作主張,剔除了幾人,皇上別嫌臣妾擅專就好。”贏烈莞爾道:“章媛那樣的人,本就不配留在宮中,自然要攆出宮去。你見得有理,朕怎麽會嫌你。”蕭清婉聽他提及章媛,心念微動,含笑說道:“說起這位姑娘,也真算得上位巾幗英雄了,真是性情剛烈,頗有些俠義風氣。臣妾聽底下宮人說嘴,她走的時候,還同一位名叫唐玉蓮的秀女打了一場呢。”贏烈皺眉,說道:“竟有這樣的事?她以庶人之身,毆打宮嬪,豈非以下犯上?”因又問道:“到底為的什麽?”蕭清婉見問,忙笑回道:“好似是為了什麽唱歌的事兒?臣妾也不大清楚,隻是聽延禧宮的宮人說,章姑娘口口聲聲說唐才人攛掇她去唱曲兒,才讓她被驅逐出宮。臣妾想著她是一時激憤的糊塗話,又是個行將出宮的人,底下也沒人來報,不如息事寧人罷,就沒降罪於她。”說畢,又笑著添了一句:“章姑娘縱然落選,畢竟也是將門之後。倘或過於為難了她,於章將軍的麵上也不好看。”
贏烈微微頷首,麵沉如水,好半日才又開口道:“你說的倒也不錯。這事兒傳揚開來,也隻是損了皇室的顏麵。”說著,又淡淡的道了句“這個唐秀女……”話隻說了一半,便停了。蕭清婉見方才言語已然奏效,便不再多言,仍舊垂首做著手中針線。
贏烈張眼望了望她手裏的活計,見是一方小小的肚兜,大紅織金的綢緞,描了五福呈祥的圖樣,雖然並未繡完,但那已見針工細密,構思精巧。贏烈看了一回,笑問道:“這樣小的肚兜,做出來給誰穿?”蕭清婉微笑著摸了摸小腹,說道:“自然是給他的。待生產的時候,天就冷了,棉鞋和帽子,臣妾都做下了。待孩子生下來,立時就能穿上了。”贏烈便笑道:“你也太仔細了,朕的孩子,豈會缺了這些?你又何必親自動手,倒熬壞了自己的眼睛。”蕭清婉淺笑道:“話雖如此,臣妾也知道到時候,針工局必然是什麽都預備好的,但是這孩子身上穿著自己做的衣裳,做娘的瞧在眼裏,心也是甜的。”贏烈聽了,微微歎息,繼而笑道:“這孩子是個有福的,能穿上母親給做的衣裳。朕自小時候起,身上一針一線都是針工局裏出來的。”
蕭清婉大約也聽過些往年的舊事,知道當年的太後不受寵愛,才生下當今皇帝時,險些連太子之位也給人奪了去,正是處心積慮保儲的時候,哪裏還有閑心做這個呢。便停了針線,伸手過去握了贏烈的,柔聲道:“皇上若喜歡,待臣妾閑了,與皇上也做幾件衣裳出來。臣妾大衣裳雖不能夠,旁的還是成的。”贏烈握著她的手,頗為動容道:“待你生產了再說罷。現下,還是好生保養身子要緊。”兩人又說了一回話,看看已是更深天氣,便收拾著睡下了。
蕭夫人自回府中,將這皇帝的口諭帶到。蕭鼎仁頗有些出乎意料,但轉而便想通其中關竅,便隻撚須而笑,親自執筆修了一封家書,寄往江蘇任上告與孟父。又打發了人去知會李十洲。蕭夫人又進內宅,將宮中情形告訴了孟心蕊。
孟心蕊正在急切盼望消息,忽然聞得這樣喜訊,便如天上落下,歡喜的無可無不可,又覺害臊,自己的心事也為兩位表姐得知,便躲進房裏不肯出來。蕭夫人知曉其情,也不拿言語取笑於她,隻交代了丫頭們好生服侍,自又回上房去,與蕭鼎仁商議婚嫁聘娶等相應事宜。因這二人如今是欽點的婚姻,便要待禦前降下聖旨,擇吉日而完婚。
卻說流光易逝,荏苒飛梭,十日展眼已過,贏綿自已啟程前往東海,而那新選入宮的秀女也都安頓妥當,預備侍寢了。
這日,正是群妃與皇後請安的正日子,新晉秀女也都前來拜見皇後。
蕭清婉盛妝麗服坐在殿上,皇宸妃、蘇昭媛也都按品裝備,分坐兩旁。便是連那久病不出的惠妃,今日也打扮了過來了。許是因著天氣和暖,她的氣色倒比以往好了許多。
少頃,眾新晉宮嬪進得殿內,走到階前,聽候女官吩咐,齊齊拜下,各自口呼嬪妾,與皇後行了參見大禮。又依著女官指點,與旁的妃嬪一一行禮見過。
蕭清婉定睛望去,果然各個妝妍鬥媚,衣香鬢影,姿容豔麗,中有幾個是分外出色的。她旁人先不去瞧,隻看著立在後頭的一個身著天青色輕容紗半臂對襟衫、係著蔥綠水波紋拖泥裙的女子,細細打量。
作者有話要說:新人要出來蹦躂了~
原來孟心蕊鍾情之人,竟然就當朝新貴、去年的新科狀元李十洲。李十洲自拜了蕭鼎仁作門生,蕭鼎仁因喜他才學,對他十分看重,常邀他至家中談論詩文,或議論時政,有時也與他商議些事情。雖則蕭府門禁森嚴,內防嚴苛,但蕭鼎仁愛才心切,偶爾也將他叫到花園中的小書房裏去,密談上幾時。孟心蕊便在花園中見過他兩次。李十洲中舉出仕,也算一朝得誌,揚眉吐氣,一洗往日的酸腐之氣,很有些意氣風發的樣子,加之他本人生的麵若冠玉,溫文爾雅,孟心蕊又正在流年似水的時候,一見之下,心中難免動情留意。日間又自丫頭仆婦的嘴裏,打聽得此人的身家根底,得知是位朝廷新貴,就暗暗動了相托終身之意。
李十洲正在孑然一身,見到孟心蕊這樣的如花美眷,一般也動了那風月心思。然而他自知此女乃是當朝宰相的外甥女,皇後的親表妹,乃父亦是封疆大吏,也算出身勳貴世家。自己不過是個才發跡的新科舉子,自慚形穢,難以匹配,又知孟心蕊亦在選秀之列,時常於月下星前長籲短歎,不敢登門求娶。這兩人雖身在異地,卻情發一心!
落後,宮中大選,孟心蕊身在秀女之列,也到那禦花園中走了一圈。因皇後早有囑托,贏烈便撂了她的牌子。孟心蕊落選歸家,那求親的人便絡繹不絕而來——她出身本好,又有個做皇後的表姊,誰不想求上這門親事,靠到這棵大樹上去?
蕭鼎仁與蕭夫人見她已到了適人之齡,不想有負其父之托,便也著實的挑選起來。孟心蕊在後宅裏,既不知姨父姨母會挑中何人,又不知那李十洲是個什麽意思,每日裏隻焦的團團轉,茶飯不思,險些病倒。一日,李十洲又來拜訪,她心中一橫,就打發了一個心腹丫鬟,暗中送了條手帕與他,問他的意思。那李十洲得聞此訊,如聽綸音佛語,哪有不肯的道理?隻將心中所慮托那丫頭代轉,並將一枝並蒂蓮瓣的金簪子與她算作信物。
孟心蕊收到消息,心中便打定了主意,又基於蕭清婉的前車之鑒,也顧不得許多,忍羞含恥的將心事同蕭夫人說了。蕭夫人聞知此事,先自吃了一驚,隻恐她趁人不察,已然汙了清白,密密的審問了她一回。幸得這兩人都是恪守禮節之輩,蕭相治家也頗為嚴謹,還並沒做下陽台雲雨、桑中密約之事。孟心蕊又含淚訴說了心事,若是姨父姨母又或父親不肯應允,她便剪了頭發做姑子。倘或強將她許與旁人,那就隻得一死了。
蕭夫人見她話說到如此地步,也覺難以強扭,便先同蕭鼎仁商議。蕭鼎仁倒並沒別話,他很是中意李十洲的人品才學,常說此人乃他得意門生之一,又言其前程不可限量,自然沒什麽不願意。倒是憂慮孟父嫌他根基淺薄,不肯將女兒下嫁,才叫夫人進宮來討皇後的話。待有了懿旨,孟父也難再說什麽。
蕭夫人說了一遍,又笑道:“老爺的意思,是很願意結這門親事的,就是怕心蕊的父親有話說。雖然她母親故去的早,好歹她是孟家的嫡長女,這夫婿人選,自然不能輕視。”蕭清婉聽了這話,冷笑了一聲,說道:“我還不知道姨父那人?心蕊在他,不過是個拿去攀親結貴的好路子。他已是望四的年紀了,偏姨娘養下的哥兒還小,凡事都指望不上。也就隻好在這東床快婿身上,打些個主意了。”皇宸妃接口道:“誰說不是呢,隻是這話也不好去當麵說破的。現下不提這些個,倒是這個表妹夫,娘娘覺得怎樣?”
蕭清婉笑道:“我倒覺得挺好。李十洲雖是草芥爆發的,但他是科舉出身,是皇上欽點的狀元,平日裏就是皇上說起,也常讚他才學滿腹。這樣的人,自有本事在身,不比那尋常人家的紈袴膏粱,為人淺薄張狂,隻知敗家生事!他入朝為官不過一年不到,就升到了都察院右都禦使,滿朝算起來,升的是極快的了。比起那些已成沒落之勢的所謂世家,不知好上多少。再者,此人的性情,我也算知道一二,他能在患難之時,對他妹妹不離不棄,也算是有情有義了。他這樣的為人,如今的世道裏,很是難得了。心蕊嫁與他,必能得他好生相待了。以我說,不要盡想什麽榮華富貴,光耀門楣,能得個知冷知熱,會疼人的夫婿,就是好的了。”
她一席話說的蕭夫人與皇宸妃都笑了,皇宸妃打趣兒道:“聽妹妹這口氣,倒似是嗔怪皇上待妹妹不好,妹妹抱怨呢。其實滿宮裏誰不知道,皇上待妹妹真稱得上是情深意篤,六宮裏誰敢匹敵呢?”蕭夫人也接口道:“別說宮裏,就是外頭也傳遍了。世人都道皇上與娘娘,真可謂是神仙也羨的一對眷侶呢。”說畢,兩人對視一笑。蕭清婉急了,便嗔道:“好好說著話,母親和姐姐又來捉弄我,存心看我笑話呢!”
母女三人正在說笑之際,忽聞外頭一人朗聲說道:“誰要看你的笑話?”話音才落,贏烈便邁步進門。
蕭夫人不防皇帝到來,趕忙依著命婦之禮,參見過了。贏烈含笑令起了,便拉著蕭清婉的手,一道在炕上坐了。蕭夫人與皇宸妃便在地上立著。
贏烈說道:“你們也坐下罷,橫豎此間並無外人。論起來,咱們都是有服之親,是一家人。”蕭夫人與皇宸妃連稱不敢,贏烈再四讓她們坐下,她們才在宮人搬來的椅子上,淺淺的坐了。
贏烈便向蕭夫人笑問道:“宰相身子可好?病的怎樣了?朕連日朝政冗繁,少去看他。”蕭夫人趕忙回道:“拙夫不才,染此微恙,勞皇上掛懷,妾身一家上下,無不涕零。拙夫吃了王太醫的藥,已然好了許多,還請皇上放心。”贏烈點頭道:“宰相還是快些好起來罷,這朝裏朝外的許多政事,朕也離不得他。”蕭夫人唯唯應諾。
贏烈又道:“宰相一向勤於政務,凡百事體,無不躬親,功在社稷,朕記在心上。夫人在家,相夫教子,打理家務,也功不可沒。”蕭夫人忙稱不敢,又道:“拙夫既身為人臣,為皇上效力,自然理所當然。皇上所言,真是愧煞妾身。妾身合家上下,殺身也難報皇恩。”贏烈含笑頷首,又問蕭鼎仁幼子近來如何。蕭夫人微笑回道:“勞皇上記掛了,犬子倒是康健的很,自打出世,便少有病痛。”贏烈道:“好生看養著,依著蕭相的教導,這孩子將來長起來,亦必是朝中棟梁。”蕭夫人聽皇帝此言有蔭庇子孫之意,趕忙應下。
贏烈又問道:“方才朕進來,聽見你們說笑的熱鬧。什麽事,這樣高興?”蕭清婉眼睛一轉,便笑顏相向,將孟心蕊的婚事說了,又軟語央告道:“不知臣妾有沒有這個臉麵,能求皇上給賞這個恩典?”皇宸妃也在旁笑著接口道:“若得皇上親口禦賜,那可真是莫大的榮耀了。”贏烈是早知李十洲同蕭家熱絡的,聽得這樣事情,心裏略忖了忖,料李十洲亦不過一介文臣,終究也不能怎樣,便當即應了,向蕭清婉笑道:“既然你喜歡,那朕就替你開這個口。李十洲是你父親的門生,如今又做了你家的女婿,這倒也算是一樁佳話。”蕭夫人喜出望外,連忙同著皇後、皇宸妃一道起身拜謝。
蕭夫人又坐了盞茶時候,便告辭去了。皇宸妃本也要去,卻為贏烈留了,閑話至傍晚時分,一道用過了晚膳方才離去。
晚間,贏烈於窗下坐著看書,蕭清婉在旁邊打理了些針線活計坐陪,兩人不時說些話。因說到秀女敕封一事,贏烈說道:“你送來的冊子,朕已看過了,都很妥帖。”蕭清婉微微一笑,說道:“臣妾自作主張,剔除了幾人,皇上別嫌臣妾擅專就好。”贏烈莞爾道:“章媛那樣的人,本就不配留在宮中,自然要攆出宮去。你見得有理,朕怎麽會嫌你。”蕭清婉聽他提及章媛,心念微動,含笑說道:“說起這位姑娘,也真算得上位巾幗英雄了,真是性情剛烈,頗有些俠義風氣。臣妾聽底下宮人說嘴,她走的時候,還同一位名叫唐玉蓮的秀女打了一場呢。”贏烈皺眉,說道:“竟有這樣的事?她以庶人之身,毆打宮嬪,豈非以下犯上?”因又問道:“到底為的什麽?”蕭清婉見問,忙笑回道:“好似是為了什麽唱歌的事兒?臣妾也不大清楚,隻是聽延禧宮的宮人說,章姑娘口口聲聲說唐才人攛掇她去唱曲兒,才讓她被驅逐出宮。臣妾想著她是一時激憤的糊塗話,又是個行將出宮的人,底下也沒人來報,不如息事寧人罷,就沒降罪於她。”說畢,又笑著添了一句:“章姑娘縱然落選,畢竟也是將門之後。倘或過於為難了她,於章將軍的麵上也不好看。”
贏烈微微頷首,麵沉如水,好半日才又開口道:“你說的倒也不錯。這事兒傳揚開來,也隻是損了皇室的顏麵。”說著,又淡淡的道了句“這個唐秀女……”話隻說了一半,便停了。蕭清婉見方才言語已然奏效,便不再多言,仍舊垂首做著手中針線。
贏烈張眼望了望她手裏的活計,見是一方小小的肚兜,大紅織金的綢緞,描了五福呈祥的圖樣,雖然並未繡完,但那已見針工細密,構思精巧。贏烈看了一回,笑問道:“這樣小的肚兜,做出來給誰穿?”蕭清婉微笑著摸了摸小腹,說道:“自然是給他的。待生產的時候,天就冷了,棉鞋和帽子,臣妾都做下了。待孩子生下來,立時就能穿上了。”贏烈便笑道:“你也太仔細了,朕的孩子,豈會缺了這些?你又何必親自動手,倒熬壞了自己的眼睛。”蕭清婉淺笑道:“話雖如此,臣妾也知道到時候,針工局必然是什麽都預備好的,但是這孩子身上穿著自己做的衣裳,做娘的瞧在眼裏,心也是甜的。”贏烈聽了,微微歎息,繼而笑道:“這孩子是個有福的,能穿上母親給做的衣裳。朕自小時候起,身上一針一線都是針工局裏出來的。”
蕭清婉大約也聽過些往年的舊事,知道當年的太後不受寵愛,才生下當今皇帝時,險些連太子之位也給人奪了去,正是處心積慮保儲的時候,哪裏還有閑心做這個呢。便停了針線,伸手過去握了贏烈的,柔聲道:“皇上若喜歡,待臣妾閑了,與皇上也做幾件衣裳出來。臣妾大衣裳雖不能夠,旁的還是成的。”贏烈握著她的手,頗為動容道:“待你生產了再說罷。現下,還是好生保養身子要緊。”兩人又說了一回話,看看已是更深天氣,便收拾著睡下了。
蕭夫人自回府中,將這皇帝的口諭帶到。蕭鼎仁頗有些出乎意料,但轉而便想通其中關竅,便隻撚須而笑,親自執筆修了一封家書,寄往江蘇任上告與孟父。又打發了人去知會李十洲。蕭夫人又進內宅,將宮中情形告訴了孟心蕊。
孟心蕊正在急切盼望消息,忽然聞得這樣喜訊,便如天上落下,歡喜的無可無不可,又覺害臊,自己的心事也為兩位表姐得知,便躲進房裏不肯出來。蕭夫人知曉其情,也不拿言語取笑於她,隻交代了丫頭們好生服侍,自又回上房去,與蕭鼎仁商議婚嫁聘娶等相應事宜。因這二人如今是欽點的婚姻,便要待禦前降下聖旨,擇吉日而完婚。
卻說流光易逝,荏苒飛梭,十日展眼已過,贏綿自已啟程前往東海,而那新選入宮的秀女也都安頓妥當,預備侍寢了。
這日,正是群妃與皇後請安的正日子,新晉秀女也都前來拜見皇後。
蕭清婉盛妝麗服坐在殿上,皇宸妃、蘇昭媛也都按品裝備,分坐兩旁。便是連那久病不出的惠妃,今日也打扮了過來了。許是因著天氣和暖,她的氣色倒比以往好了許多。
少頃,眾新晉宮嬪進得殿內,走到階前,聽候女官吩咐,齊齊拜下,各自口呼嬪妾,與皇後行了參見大禮。又依著女官指點,與旁的妃嬪一一行禮見過。
蕭清婉定睛望去,果然各個妝妍鬥媚,衣香鬢影,姿容豔麗,中有幾個是分外出色的。她旁人先不去瞧,隻看著立在後頭的一個身著天青色輕容紗半臂對襟衫、係著蔥綠水波紋拖泥裙的女子,細細打量。
作者有話要說:新人要出來蹦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