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田屋之事兩天過後島津久光到達了京都,而就在這兩天之間由於島津久光有力的處理了掉了一次即將發生的恐怖事件,島津久光一下子獲得了非常高的名望。但是島津久光甫一到京就收到了來自井伊直弼的一份問責信,信中井伊直弼質問島津久光無辜上洛乃是為何?島津久光接到這份信後,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揚,立馬派人給井伊直弼回複,表示自己隻是到了該參勤交代的時候了,到京都隻是順路而已絕對沒有什麽二心,為了表達自己對幕府的忠心,他馬上就去拜訪井伊直弼。
為什麽島津久光接到這份問責信後不是驚慌而是微微的揚起嘴角?很簡單在他的理解裏,這是井伊直弼在向他求援,井伊直弼已經僵持在京都好幾天了,現在自己這樣亂入進來,自然就成了香餑餑,但是作為幕府大老的井伊直弼不可能就向自己求援的。井伊直弼可以向天皇彎腰,也可以為了江戶向整個進度朝廷服軟,但是井伊直弼絕對不會向一個外樣大名一樣的彎腰服軟,所以借口問責,實則求助自己的力量那就是最體麵的辦法了。
而就在前後腳的,一封敕令也送到了島津久光的手裏,敕令裏天皇要求島津久光覲見自己,島津久光到此刻終於是徹底放心了,他來的時間不早不晚剛剛好,隻好是雙方都需要自己的時候,島津久光現在覺得所有的主動權一下子都握到了自己的手裏,自己成了救世主一般的人物,之前由於寺田屋事件他還以為即使自己解決了也還是會留下負麵影響,可是沒有想到大久保一藏處理的那麽完美,不僅沒有負麵效果,反而還給自己弄了個好名聲,滿意非常的滿意,這是島津久光此刻唯一的心情。
島津久光在京都裏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開始著手準備在井伊直弼和孝明天皇之間玩起腳踩兩條船的任務。但是一個問題擺在了島津久光的麵前,先去拜訪誰,這是一個問題。腳踩兩條船不是那麽好踩的,得罪了誰都不好使了。在糾結了片刻後,島津久光作出了,先見天皇的決定。
在島津久光看來,京都現在是處於劣勢地位的。雖然天皇依舊死扛著,但是如果沒有外力支援的話很快就會堅持不住了,那麽自己腳踩兩條船的設想就不存在了,那麽先見天皇給天皇一份信心穩住不穩定的京都方麵,然後再到井伊直弼處賣個萌表明自己願意為京都求娶公主出一份力,最後在自己的撮合下兩方麵達成共識,這樣的話腳踩兩條船的任務就可以達成了。
於是到達了京都的島津久光先行覲見了天皇。不得不說島津久光的到來,給已經要剛不住正麵的孝明天皇來了一針最猛的興奮劑。在覲見過程中,島津久光表示自己一定忠於朝廷,一定會為朝廷肝腦塗地。這些話讓孝明天皇非常的受用,雖然孝明也知道這些話的水分要多大有多大,但是有一個表了態支持者,總比連一個支持者都沒有的情況要好,所以孝明天皇非常高興,當即表示要給島津久光加官進爵。不過島津久光拒絕了,京都的官看起來確實很養眼,但是也就局限於養眼,毛用也沒有,而且要是自己接受了這個加封,說不準後麵見井伊直弼的時候自己就要倒個黴,所以島津久光婉轉的回絕了天皇的加封。
從天皇處一出來,島津久光就直撲井伊直弼的住所,按著島津久光的想法,井伊直弼應當是開門接客,笑臉相迎,可是沒有想到在井伊直弼這裏他吃了一個大大的閉門羹。在井伊直弼的門前島津久光隻接到了井伊直弼的一句話,“如果真的效忠幕府,請立即離開京都前往江戶。”這下島津久光傻了,千算萬算沒算到井伊直弼又一次沒按照他所認為的常理出牌,居然讓自己離開京都,搞沒有搞錯?可是島津久光在經過思考後,認定這還隻是井伊直弼的矜持罷了,井伊直弼再牛在現在這種僵持局麵下也是需要我這個外力的,不可能就這樣單純的給我一個閉門羹,於是島津久光決定也耗在京都了,隻要井伊直弼繼續矜持下去,自己就一定有機會。
可實際情況是什麽呢?真實情況是,井伊直弼根本就沒有打算要島津久光來幫忙,甚至井伊直弼對於島津久光的這樣亂入感到了非常不悅。在井伊直弼原先的計劃裏,下一步就是直接逼宮了,這樣不僅把公主弄到手,而且也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雖然一定會在那群尊攘派之間繼續加深惡名,但是井伊直弼在從井上村輔(王博)處了解了曆史原先的大概情況後判定即使就是幕府老老實實地,尊攘派最後還是會爆發推翻幕府的,那麽多這麽一個借口和少一個借口有區別麽?況且這樣把公主弄到江戶去,對於江戶而言還多了一道保護符,因為這樣將軍在實際上成為了天皇的一門,那麽尊攘派以任何理由攻擊幕府攻擊將軍都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是天皇的一門,不論過程如何隻要最後的結果成立那就足夠了。
至於之前的服軟,那是因為井伊直弼一開始真的沒有打算用過強的手段,能夠自己以上洛壓製京都眾人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足夠了,可是一路上麻煩不斷變數不斷,最後天皇居然和他擺起譜來,麵對著這些變數井伊直弼不得不用強的,所以在最後一次演戲成功進入京都後,井伊直弼再也沒有絲毫的服軟的跡象,反而開始步步緊逼,眼見著自己就要成功,島津久光又打亂了自己的計劃,還想著這裏麵渾水摸魚從中得利,這不得不讓井伊直弼非常的不悅啊。於是在島津久光一到京都井伊直弼就給了他一份問責信,可是島津久光居然依舊我行我素,還在拜訪了天皇之後,還來擺放自己,這不是自討沒趣是什麽?
這下京都的局勢又詭譎了起來,本來是東風壓倒西風的節奏,島津久光亂入後變成了不穩定的“三足鼎立”,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半個月,井伊直弼到達京都的時候十一月中旬,而島津久光到達的時候則是十二月初,現在在經曆了半個月的詭譎之後,井伊直弼終於動手了,他先是以嚴厲的口吻再次問詢島津久光留在京都的意圖,其後迅速下令京都附近幕府譜代各藩調集本藩兵馬入京,準備武力驅逐島津久光,隨後逼宮。
在接到了井伊直弼的第二次問責後,島津久光終於明白井伊直弼壓根就沒想過要借用他的力量,而同時島津久光也接到了井伊直弼準備調兵對付他的消息,本來這個消息是比較機密的,但是島津久光之前的名望,使他獲得不少的人緣,所以他也得到了這個消息,這下島津久光有點懵了,本來是打算做“和事佬”的,現在把自己還搭進去了,這隻是無話可說了。
為什麽島津久光接到這份問責信後不是驚慌而是微微的揚起嘴角?很簡單在他的理解裏,這是井伊直弼在向他求援,井伊直弼已經僵持在京都好幾天了,現在自己這樣亂入進來,自然就成了香餑餑,但是作為幕府大老的井伊直弼不可能就向自己求援的。井伊直弼可以向天皇彎腰,也可以為了江戶向整個進度朝廷服軟,但是井伊直弼絕對不會向一個外樣大名一樣的彎腰服軟,所以借口問責,實則求助自己的力量那就是最體麵的辦法了。
而就在前後腳的,一封敕令也送到了島津久光的手裏,敕令裏天皇要求島津久光覲見自己,島津久光到此刻終於是徹底放心了,他來的時間不早不晚剛剛好,隻好是雙方都需要自己的時候,島津久光現在覺得所有的主動權一下子都握到了自己的手裏,自己成了救世主一般的人物,之前由於寺田屋事件他還以為即使自己解決了也還是會留下負麵影響,可是沒有想到大久保一藏處理的那麽完美,不僅沒有負麵效果,反而還給自己弄了個好名聲,滿意非常的滿意,這是島津久光此刻唯一的心情。
島津久光在京都裏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開始著手準備在井伊直弼和孝明天皇之間玩起腳踩兩條船的任務。但是一個問題擺在了島津久光的麵前,先去拜訪誰,這是一個問題。腳踩兩條船不是那麽好踩的,得罪了誰都不好使了。在糾結了片刻後,島津久光作出了,先見天皇的決定。
在島津久光看來,京都現在是處於劣勢地位的。雖然天皇依舊死扛著,但是如果沒有外力支援的話很快就會堅持不住了,那麽自己腳踩兩條船的設想就不存在了,那麽先見天皇給天皇一份信心穩住不穩定的京都方麵,然後再到井伊直弼處賣個萌表明自己願意為京都求娶公主出一份力,最後在自己的撮合下兩方麵達成共識,這樣的話腳踩兩條船的任務就可以達成了。
於是到達了京都的島津久光先行覲見了天皇。不得不說島津久光的到來,給已經要剛不住正麵的孝明天皇來了一針最猛的興奮劑。在覲見過程中,島津久光表示自己一定忠於朝廷,一定會為朝廷肝腦塗地。這些話讓孝明天皇非常的受用,雖然孝明也知道這些話的水分要多大有多大,但是有一個表了態支持者,總比連一個支持者都沒有的情況要好,所以孝明天皇非常高興,當即表示要給島津久光加官進爵。不過島津久光拒絕了,京都的官看起來確實很養眼,但是也就局限於養眼,毛用也沒有,而且要是自己接受了這個加封,說不準後麵見井伊直弼的時候自己就要倒個黴,所以島津久光婉轉的回絕了天皇的加封。
從天皇處一出來,島津久光就直撲井伊直弼的住所,按著島津久光的想法,井伊直弼應當是開門接客,笑臉相迎,可是沒有想到在井伊直弼這裏他吃了一個大大的閉門羹。在井伊直弼的門前島津久光隻接到了井伊直弼的一句話,“如果真的效忠幕府,請立即離開京都前往江戶。”這下島津久光傻了,千算萬算沒算到井伊直弼又一次沒按照他所認為的常理出牌,居然讓自己離開京都,搞沒有搞錯?可是島津久光在經過思考後,認定這還隻是井伊直弼的矜持罷了,井伊直弼再牛在現在這種僵持局麵下也是需要我這個外力的,不可能就這樣單純的給我一個閉門羹,於是島津久光決定也耗在京都了,隻要井伊直弼繼續矜持下去,自己就一定有機會。
可實際情況是什麽呢?真實情況是,井伊直弼根本就沒有打算要島津久光來幫忙,甚至井伊直弼對於島津久光的這樣亂入感到了非常不悅。在井伊直弼原先的計劃裏,下一步就是直接逼宮了,這樣不僅把公主弄到手,而且也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雖然一定會在那群尊攘派之間繼續加深惡名,但是井伊直弼在從井上村輔(王博)處了解了曆史原先的大概情況後判定即使就是幕府老老實實地,尊攘派最後還是會爆發推翻幕府的,那麽多這麽一個借口和少一個借口有區別麽?況且這樣把公主弄到江戶去,對於江戶而言還多了一道保護符,因為這樣將軍在實際上成為了天皇的一門,那麽尊攘派以任何理由攻擊幕府攻擊將軍都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是天皇的一門,不論過程如何隻要最後的結果成立那就足夠了。
至於之前的服軟,那是因為井伊直弼一開始真的沒有打算用過強的手段,能夠自己以上洛壓製京都眾人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足夠了,可是一路上麻煩不斷變數不斷,最後天皇居然和他擺起譜來,麵對著這些變數井伊直弼不得不用強的,所以在最後一次演戲成功進入京都後,井伊直弼再也沒有絲毫的服軟的跡象,反而開始步步緊逼,眼見著自己就要成功,島津久光又打亂了自己的計劃,還想著這裏麵渾水摸魚從中得利,這不得不讓井伊直弼非常的不悅啊。於是在島津久光一到京都井伊直弼就給了他一份問責信,可是島津久光居然依舊我行我素,還在拜訪了天皇之後,還來擺放自己,這不是自討沒趣是什麽?
這下京都的局勢又詭譎了起來,本來是東風壓倒西風的節奏,島津久光亂入後變成了不穩定的“三足鼎立”,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半個月,井伊直弼到達京都的時候十一月中旬,而島津久光到達的時候則是十二月初,現在在經曆了半個月的詭譎之後,井伊直弼終於動手了,他先是以嚴厲的口吻再次問詢島津久光留在京都的意圖,其後迅速下令京都附近幕府譜代各藩調集本藩兵馬入京,準備武力驅逐島津久光,隨後逼宮。
在接到了井伊直弼的第二次問責後,島津久光終於明白井伊直弼壓根就沒想過要借用他的力量,而同時島津久光也接到了井伊直弼準備調兵對付他的消息,本來這個消息是比較機密的,但是島津久光之前的名望,使他獲得不少的人緣,所以他也得到了這個消息,這下島津久光有點懵了,本來是打算做“和事佬”的,現在把自己還搭進去了,這隻是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