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的時代,劍術是每一個武士都必須要修行的一項技能,伴隨著戰國時代硝煙的日益濃厚,各種劍豪,劍聖,慢慢的都走上了曆史的舞台,他們有的是名門出身,有的是草根出生,但是無一例外的這些人都在砍殺別人這件事情上頗有心得,可是天下總歸是要恢複平靜的,這些人慢慢的也不再輕易拔出自己的刀和別人比拚,有的人甘於恢複平靜,於是放下了手中刀,回歸了山林從此成了一隻閑雲野鶴,再也不問世事,而有些則心火難平,轉而放下了鐵刀,拿起了木劍,成了一方教師,傳習劍法。
江戶時代中這些武館有的成功的傳承了下來,有的則在兩百年的時間中慢慢消亡,最後消逝不見,究其原因,無外乎幾個,一種是劍術本身就不是很高端競爭力不強,一種是得罪了公權力或者是得罪了與公權力有關的同行,還有一種就是沒有明確的推銷方向,明明是草根的劍術,不加修改非要讓他上大雅之堂,自尋死路,最後一種就是就覺得自己的劍術高貴無論如何都不能給“賤民”學,最後路越走越窄。
經過這樣的淘汰,留下來的劍術往往都有它的一技之長,亦或是精妙的劍術,亦或是開放的風氣,這裏我們就要說到一個流派,天然理心流,這個流派出現的時間並不是很早是在一七八九年才在江戶創立,但是細細追述可以找到它的起源乃是天正道香取神道流,這個流派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除了教習劍術,槍術,薙刀術這些武藝也都有涉獵,可謂是一個博覽眾長的流派,可是這樣的流派往往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他們沒有自己的絕技,各門各派能偶保證流傳不斷就是因為他們往往掌握著一些比較複雜的刀術,這些刀術無一不是具有大殺傷力卻又很難煉的,最後成為門派的精髓,如果教習的都是大路貨那麽流派很容易就會被埋沒。
但是這個天讓理心流卻沒有被埋沒,原因就是他們找準了市場。別的門派有別的門派的招收弟子的要求,或許是高級武士,或許是低級武士,但是最低的要求都是要有一個武士的身份,而天然理心流則不然,他們不僅招收武士,同樣他們還招收農民。
士農工商本來農民是不允許佩刀的,但是有一些例外的情況。自從日本完成兵農分離以後,但凡是兵卒和武士,都聚集到一處,居住在了領主的城市周圍,這樣大大的削弱了地方豪強的力量同時也減少了叛亂的可能,然後再通過四民的身份以及收繳武器等手段徹底的打破了戰國時代以來地方豪強與中央領主之間的對立,把地方的豪強通通控製在了領主的手裏。可是凡事有利有弊,把分散在地方上的軍力都收集了起來然後職業化,對中央領主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對地方的農民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本來兵農不分,農即是兵的時候,一般的山賊是不敢打村落的,要知道這些兵農混合體,手裏都是掌握著家夥的,或許這些人的戰鬥力要低一點可好歹也是要經受軍事訓練的,而且你也架不住一個村子裏麵到處都是啊,可是兵農分離以後,農民就是農民,同時村寨裏麵要什麽沒什麽,農民也不從事軍事訓練了,這樣山賊啊,強盜啊就開心了,想搶就搶,麵對這樣的情況農民隻能向藩主求救,可是藩主的軍隊會有事沒事給農民剿匪?看玩笑,隻要武士活得好管你農民死與活。
而且強盜山賊,往往都是一打即撤,咬一口就跑,並且沒有什麽規律性可循,就算有那麽一兩個愛民如子的領主,他們也隻能有心無力,山賊強盜往山裏,林裏一藏誰知到他們到哪去了?都不知道他們在哪,還打個毛。麵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幕府最後隻能放鬆了一部分權力,允許村落組織一部分人進行自衛,並且允許這些人使用武器,隻是人數有著具體的限定。可是沒有訓練過的人會用麽?你給人一把武士刀,但是這人一輩子就會割稻子,難不成還把武士刀當做割稻子的練到用麽,這怎麽可能?於是學習如何使用武器就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領主不會把這些人統一起來進行訓練的,這些人隻能自己找人教,天然理心流就隻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在能夠存在下來。他們的市場針對的就是這些村落的自衛組織,一個村子裏麵或許十人或許十幾人都是迫切需要訓練學習的,這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麽。天然理心流不僅自己的開武館讓人來求學,還經常到四處村落去教學,就這樣一步步的發展也成為了江戶時代有點名氣的流派,雖然它沒有什麽絕技,隻是這點名氣麵對老牌的流派,例如北辰一刀流,亦或是神道無念流而言那實在是太不值一提了,甚至天然理心流還會被這些大流派所鄙視。
試衛館就是幕末時代天然理心流在江戶城的武館。試衛館是在一八三九年由近藤周助設立的,作為三代目的天然理心流當主,近藤周助自己的劍術可以說不錯了,不過在現在一八六二年,近藤勇才是天然理心流的當家。近藤勇的出身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且還是最小的兒子,能夠被近藤周助看上並最終成為天然理心流的彈珠,是因為他在十五歲的時候就孤身一人打退了一名凶悍的江洋大盜,體現出了他的武藝和心智,所以成為了一代新任當主,可現在一個機遇的選擇就擺在了近藤勇這位新當主的麵前。
試衛館內,一群人左右坐開,正中間上首坐著近藤勇,這些坐在左右的人都是試衛館的弟子和門客,弟子們分別是,來自近藤勇同鄉多摩郡的土方歲三,井上源三郎,來自白河藩的衝田總司,以及來自北方大藩仙台藩的山南敬助。門客則有來自鬆前藩永倉新八,來自伊予鬆山藩的原田左之助,以及江戶的本地人藤堂平助。這些人都是近藤勇的心腹人,也就是有點本事知道點詩書的文化人,不是土生土長隻會在地裏刨生活的農民。
“你們怎麽看那個召集浪士的事情?”近藤勇問道。“當主,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可以施展我們抱負的機會,守在江戶這個小小道場裏麵我們看不見這天下之大的。”山南敬助首先說話,“勝太,我想看看京都的樣子。”衝田總司說道,勝太這是近藤勇的小名,“近藤,我們都不是真的武士,不過隻是一群名曰武士的農民罷了,想要擺脫這樣的身份必須就要真正的尋找到一個主家,幕府作為天下之主應當是我們的最好的選擇。”土方歲三說道。
“你們的意見呢?”近藤勇點了點頭,然後問向了其他的幾個心腹門客,門課也就是不記名弟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我全憑當主吩咐。”三個門客都沒有具體表達他們的意見,隻是表達出了支持近藤勇的決斷。
近藤勇此時很糾結,他知道這是一個千裁難逢的機會,能夠給自己換來一個好的身份,但是問題所在是如果走了這天然理心流這試衛館怎麽辦,近藤不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的,想要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大多數都是光棍,可現在近藤偏偏不是光棍。雖然天然理心流的弟子不多(到農村傳授劍術的都不能算弟子)可是也有那麽四十來人,自己這麽一走這些人怎麽算?
“近藤,你不想讓天然理心流的名聲更進一步麽?你不想讓這間試衛館擺脫芋頭武館的名字麽?隻要我們能夠在這個浪士隊裏創造出一番名聲,那麽這一切就都可以實現了。”土方歲三明顯是看出了近藤勇的猶豫。“當主,京都乃是天下要衝,如果在那裏能夠修建一處我們的道場,一定是一個好的決策。”山南敬助也這樣說道。
近藤勇閉上了以自己的眼睛,一時間屋子都安靜了。“太安靜了,我出去練劍了,勝太有事情再叫我。”衝田明顯是不喜歡這樣的沉悶氣氛,擺出一副鬼臉,眾人都是臉色一滯,然後擺出無奈的表情,“去吧。”近藤勇白了一眼衝田總司,衝田也毫不在意,樂嗬嗬的就跑出去了,“勝太真不幹脆,想去就去唄,不然就不去,幹什麽那麽糾結。”臨出門衝田冒了這麽一句,然後一陣煙就沒影了。
近藤愣了一下看著沒影的門口,最後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氣,“歲三,敬助,你們到弟子當中問問有多少人願意和我一起去京都,新八,你們三個到門客那邊去問一下,願意去的就同去,不願去的就留在這裏,把這裏的基業守住了,敬助你從弟子當中挑一個機靈點的明白了麽。歲三,你和我一同到那個地方,報名去。”近藤勇一連串的命令發布了出去,絲毫不拖泥帶水。
眾人領命而去,就這樣一個名聲微小的流派,一個微不足道的武館,就此踏上了以天下的為布景的舞台,而且還轟轟烈烈的演出一番可歌可泣的大戲。
【92ks就愛看書網】
江戶時代中這些武館有的成功的傳承了下來,有的則在兩百年的時間中慢慢消亡,最後消逝不見,究其原因,無外乎幾個,一種是劍術本身就不是很高端競爭力不強,一種是得罪了公權力或者是得罪了與公權力有關的同行,還有一種就是沒有明確的推銷方向,明明是草根的劍術,不加修改非要讓他上大雅之堂,自尋死路,最後一種就是就覺得自己的劍術高貴無論如何都不能給“賤民”學,最後路越走越窄。
經過這樣的淘汰,留下來的劍術往往都有它的一技之長,亦或是精妙的劍術,亦或是開放的風氣,這裏我們就要說到一個流派,天然理心流,這個流派出現的時間並不是很早是在一七八九年才在江戶創立,但是細細追述可以找到它的起源乃是天正道香取神道流,這個流派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除了教習劍術,槍術,薙刀術這些武藝也都有涉獵,可謂是一個博覽眾長的流派,可是這樣的流派往往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他們沒有自己的絕技,各門各派能偶保證流傳不斷就是因為他們往往掌握著一些比較複雜的刀術,這些刀術無一不是具有大殺傷力卻又很難煉的,最後成為門派的精髓,如果教習的都是大路貨那麽流派很容易就會被埋沒。
但是這個天讓理心流卻沒有被埋沒,原因就是他們找準了市場。別的門派有別的門派的招收弟子的要求,或許是高級武士,或許是低級武士,但是最低的要求都是要有一個武士的身份,而天然理心流則不然,他們不僅招收武士,同樣他們還招收農民。
士農工商本來農民是不允許佩刀的,但是有一些例外的情況。自從日本完成兵農分離以後,但凡是兵卒和武士,都聚集到一處,居住在了領主的城市周圍,這樣大大的削弱了地方豪強的力量同時也減少了叛亂的可能,然後再通過四民的身份以及收繳武器等手段徹底的打破了戰國時代以來地方豪強與中央領主之間的對立,把地方的豪強通通控製在了領主的手裏。可是凡事有利有弊,把分散在地方上的軍力都收集了起來然後職業化,對中央領主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對地方的農民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本來兵農不分,農即是兵的時候,一般的山賊是不敢打村落的,要知道這些兵農混合體,手裏都是掌握著家夥的,或許這些人的戰鬥力要低一點可好歹也是要經受軍事訓練的,而且你也架不住一個村子裏麵到處都是啊,可是兵農分離以後,農民就是農民,同時村寨裏麵要什麽沒什麽,農民也不從事軍事訓練了,這樣山賊啊,強盜啊就開心了,想搶就搶,麵對這樣的情況農民隻能向藩主求救,可是藩主的軍隊會有事沒事給農民剿匪?看玩笑,隻要武士活得好管你農民死與活。
而且強盜山賊,往往都是一打即撤,咬一口就跑,並且沒有什麽規律性可循,就算有那麽一兩個愛民如子的領主,他們也隻能有心無力,山賊強盜往山裏,林裏一藏誰知到他們到哪去了?都不知道他們在哪,還打個毛。麵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幕府最後隻能放鬆了一部分權力,允許村落組織一部分人進行自衛,並且允許這些人使用武器,隻是人數有著具體的限定。可是沒有訓練過的人會用麽?你給人一把武士刀,但是這人一輩子就會割稻子,難不成還把武士刀當做割稻子的練到用麽,這怎麽可能?於是學習如何使用武器就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領主不會把這些人統一起來進行訓練的,這些人隻能自己找人教,天然理心流就隻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在能夠存在下來。他們的市場針對的就是這些村落的自衛組織,一個村子裏麵或許十人或許十幾人都是迫切需要訓練學習的,這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麽。天然理心流不僅自己的開武館讓人來求學,還經常到四處村落去教學,就這樣一步步的發展也成為了江戶時代有點名氣的流派,雖然它沒有什麽絕技,隻是這點名氣麵對老牌的流派,例如北辰一刀流,亦或是神道無念流而言那實在是太不值一提了,甚至天然理心流還會被這些大流派所鄙視。
試衛館就是幕末時代天然理心流在江戶城的武館。試衛館是在一八三九年由近藤周助設立的,作為三代目的天然理心流當主,近藤周助自己的劍術可以說不錯了,不過在現在一八六二年,近藤勇才是天然理心流的當家。近藤勇的出身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且還是最小的兒子,能夠被近藤周助看上並最終成為天然理心流的彈珠,是因為他在十五歲的時候就孤身一人打退了一名凶悍的江洋大盜,體現出了他的武藝和心智,所以成為了一代新任當主,可現在一個機遇的選擇就擺在了近藤勇這位新當主的麵前。
試衛館內,一群人左右坐開,正中間上首坐著近藤勇,這些坐在左右的人都是試衛館的弟子和門客,弟子們分別是,來自近藤勇同鄉多摩郡的土方歲三,井上源三郎,來自白河藩的衝田總司,以及來自北方大藩仙台藩的山南敬助。門客則有來自鬆前藩永倉新八,來自伊予鬆山藩的原田左之助,以及江戶的本地人藤堂平助。這些人都是近藤勇的心腹人,也就是有點本事知道點詩書的文化人,不是土生土長隻會在地裏刨生活的農民。
“你們怎麽看那個召集浪士的事情?”近藤勇問道。“當主,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可以施展我們抱負的機會,守在江戶這個小小道場裏麵我們看不見這天下之大的。”山南敬助首先說話,“勝太,我想看看京都的樣子。”衝田總司說道,勝太這是近藤勇的小名,“近藤,我們都不是真的武士,不過隻是一群名曰武士的農民罷了,想要擺脫這樣的身份必須就要真正的尋找到一個主家,幕府作為天下之主應當是我們的最好的選擇。”土方歲三說道。
“你們的意見呢?”近藤勇點了點頭,然後問向了其他的幾個心腹門客,門課也就是不記名弟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我全憑當主吩咐。”三個門客都沒有具體表達他們的意見,隻是表達出了支持近藤勇的決斷。
近藤勇此時很糾結,他知道這是一個千裁難逢的機會,能夠給自己換來一個好的身份,但是問題所在是如果走了這天然理心流這試衛館怎麽辦,近藤不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的,想要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大多數都是光棍,可現在近藤偏偏不是光棍。雖然天然理心流的弟子不多(到農村傳授劍術的都不能算弟子)可是也有那麽四十來人,自己這麽一走這些人怎麽算?
“近藤,你不想讓天然理心流的名聲更進一步麽?你不想讓這間試衛館擺脫芋頭武館的名字麽?隻要我們能夠在這個浪士隊裏創造出一番名聲,那麽這一切就都可以實現了。”土方歲三明顯是看出了近藤勇的猶豫。“當主,京都乃是天下要衝,如果在那裏能夠修建一處我們的道場,一定是一個好的決策。”山南敬助也這樣說道。
近藤勇閉上了以自己的眼睛,一時間屋子都安靜了。“太安靜了,我出去練劍了,勝太有事情再叫我。”衝田明顯是不喜歡這樣的沉悶氣氛,擺出一副鬼臉,眾人都是臉色一滯,然後擺出無奈的表情,“去吧。”近藤勇白了一眼衝田總司,衝田也毫不在意,樂嗬嗬的就跑出去了,“勝太真不幹脆,想去就去唄,不然就不去,幹什麽那麽糾結。”臨出門衝田冒了這麽一句,然後一陣煙就沒影了。
近藤愣了一下看著沒影的門口,最後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氣,“歲三,敬助,你們到弟子當中問問有多少人願意和我一起去京都,新八,你們三個到門客那邊去問一下,願意去的就同去,不願去的就留在這裏,把這裏的基業守住了,敬助你從弟子當中挑一個機靈點的明白了麽。歲三,你和我一同到那個地方,報名去。”近藤勇一連串的命令發布了出去,絲毫不拖泥帶水。
眾人領命而去,就這樣一個名聲微小的流派,一個微不足道的武館,就此踏上了以天下的為布景的舞台,而且還轟轟烈烈的演出一番可歌可泣的大戲。
【92ks就愛看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