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正濃,燭火搖曳。微微的燭光照耀出兩個人影,一個躺在地上,而另一個則是坐在這個人的身邊,燭光之下兩個人的身影重合在一起,看起來充滿了違和感。這兩個人自然就是我和德川家茂兩個人了,我的話就像是滔滔江水一樣,而德川家茂就在一旁的聽著,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我說的內容那就是責任內閣以及君主立憲了。君主立憲的出現最早要從英國人的憲法說起,立憲指的不是後來的《權利法案》,而是《大憲章》。這份大憲章最早製定的時候其實是一群英國貴族用自己的武力威逼著一個不論從法統繼承還是從文治武功上都有問題的英國國王簽訂的一份幾乎完全放棄皇室所有權利的這麽一份文件,後來雖然幾經波折,內戰,再發布,修訂,再發布,最終成為了一份讓後世不論是國王還是貴族都接受了的這麽一份帶有法律性質的文件,它在文字內容上限製了王權並為以後很多的其他補充法律提供了最基礎的原型,可是《大憲章》在真實的實行過程中還是會被有心人給刻意的遺忘,並沒有那麽強大。


    而君主立憲真正形成的一個標誌就是“光榮革命”,“光榮革命”的具體過程沒有必要細說,期間紛紛擾擾好幾十年,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但是到最後還是東風勝利了,光榮革命發生以後英國的政治家們為了徹底把王權給關進籠子裏麵,最後弄出了一部《權利法案》把王室的權力給全麵的限製起來,但是限製不等於剝奪,王室依舊還是英國的最高統治者。


    所權利法案的頒布的時候君王的權力雖然遭到了限製,但是他的權威還是無二的,那麽對於國事君王還是擁有話語權的,畢竟內閣在理論上還是要英國國王來主持,因為內閣的本質就是英國國王為了管理國事而設置的一個谘詢機構。而國王徹底成為吉祥物還是要從責任內閣製的形成說起,英國實行責任內閣實際上是一個臨時性的應急措施,因為新的英王他的前半生不是在英國過的而是在德意誌過的,所以他說不好英語,也沒有辦法主持內閣會議,於是他隻好命令一個內閣大臣來主持這個內閣會議,自己呢就在旁邊聽聽就當學英語了,本來麽就這麽應急一下,結果這讓本來就一直致力於削弱王權的政治家們逮著機會了,通過不斷的操作,最後這位被選中的大臣成為了唯一向英王的負責的首相,並且領導內閣建立起英國的實際政府,徹底把國王給扔到一邊去了。


    本來就已經被限製了權力的國王從此以後終於變成了人畜無害的吉祥物,而伴隨著議會的逐漸民主化以及議會權力的逐漸擴大,責任內閣就此穩固了下來,於是形成了英國後世的政府。說到了這裏就還要說到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議會,議會的前身多種多樣,比如羅馬的元老院,比如雅典城邦,這些都有議會的影子。而到了文藝複興時期,由於手工業與商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些曾經在中世紀飽受欺淩的行業也開始尋找如何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於是在一些比較有活力的城市當中就出現了以這些行業人士為主的城市議會,雖然這些議會和現在的議會來比還是有很大差異性但是可以說這就是現在議會的實際前身。


    英國也不例外自然也形成了自己的議會前身,但隨後伴隨的權力的不停的從王室中和平的分割出來,原先的那些個政治家所代表的黨派或團體已經無法承受了,或者說真的要是全部接受下來,且不論會不會導致黨派碾壓,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就會形成一個新的權力怪物,為了英國的未來與穩定,這些有遠見的政治家們慢慢的把分出來的權力過渡到了新興的議的手中,而議會也伴隨著權力成長了起來,最後和從國王手中分離出來的內閣結合到了一起,構成了英國以後所有的政府形態。


    可以說英國的君主立憲就是這樣的一環扣一環的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那麽這就導致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日本這一塊土地根本就不可能立馬執行,為什麽?因為權力已經在一個無君之名而有君之實的將軍手中,或者說是已經在一個以將軍為首的名叫幕府的政治集團的手中了,而君權也就是天皇的權力自從應仁之亂以後就再也沒有過了,這樣的話,日本根本就沒有實行英國式君主立憲的土壤和基石,況且君主立憲責任內閣裏麵還有一個無法回避的東西,那就是權力的分散化,權力不是集中一個人或是幾個人的手中,而是分散到了一個幾百人的議會當中,並且還不世襲,這樣體製,你說交給一個幕府將軍,他會願意麽?


    正史裏的日本,與其說是什麽要還政於天皇還不如說是,英國式的君主立憲根本就不可能在日本實現,而日本當時的實際情況顯然和已經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德意誌相仿(都是封建向資本,都是分裂到統一,都有皇帝,都有官僚集團),所以日本上下的主流人士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德國式的君主立憲,一是土壤合適,二麽也可以堵住世人悠悠之口(倒幕就是為了還政天皇),最後還不用擔心議會這麽一個奪權的東西。所以在後麵的實行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這幫子長州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把幕府的老傳統獨裁給繼承了下來,既不要議會,也不要天皇,政府自成一脈,軍隊自成一脈,政治變成了軍隊和政府之間的博弈。


    而在這裏,我選擇了最難的一條路並且正在慷慨激昂向德川家茂說著絲毫沒有考慮到這條路的困難性。“信茂,你是說,我德川家要放棄這來之不易的世襲權力麽?”終於德川家茂開口問話了,一問就是直指本源。德川家茂的打斷,讓我渾身一抖,隨後我咬緊了牙關,想了想說道,“將軍大人,這就如同土地和權柄一樣,王誰都想當,這就表明這是一個靶子隻有放棄了世襲才能摘掉這個靶子,隻要能夠實際掌握權柄,那麽就可以保證德川家的經久不衰,所以下臣認為世襲是一定要放棄的,而想要像清國廢藩置縣加強中央的權力,就一定要以身作則把自己的土地先廢除,不然沒有人會做的。”


    這樣的話已經有點大逆不道了,畢竟這裏還是一個封建的國度,麵前還是一個封建的君王,如果這樣的一番話出現在明朝或者清朝那已經是誅滅九族的事情了,但是現在我的眼前是一個新興的君主,一個圖強的人,所以我再賭,沉默,深深的沉默,“很好我知道了,你說的很大膽。”德川家茂最後不置可否,但是在我的感覺中,德川家茂此時此刻的心情不是暴怒,也不是嘲弄,而是一種深深的糾結,想要在封建的土地上種出近代化的花何其難也。


    【92ks就愛看書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日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拉漢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拉漢姆並收藏逆日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