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現在很繁榮麽。”從黑王子號走到英國人的旗艦上,還有一段距離,勝海舟得以非常近距離的觀察著這個港口。雖然他們一行人離開日本的時候也是從橫濱出發的,但是離開日本之時身負重任,行動匆忙,根本就觀察的不細致,現在總算是可以靜下心來觀察了。“是啊,開港以後,各色洋人充斥著這裏,金錢,商品,在這個小小的地方來回的周轉,這裏自然就繁榮了。”福澤渝吉說道,“隻是來回周轉過來,吃虧的一直是我們而已。”


    這句話說出來讓勝海舟大為吃驚,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勝海舟對於內政,經濟這些方麵並不熟悉,但是以他的感覺,幕府現在並不窮困,身後的那艘戰艦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聽聞好友這樣說話,他就知道似乎和他感覺的並不一樣。“我們這裏吐出去的,大多數都是,絲,棉,米這樣的原材料,而買進來的卻都是絲織品,棉織品,還有其他的工業產物,我們賣出去的時候價格是低廉的,買進來時候價格卻貴的離譜,一來一回我們不僅沒有賺,而且還有大量金銀流出了國內,所以吃虧的就是我們了,並且我們現在還根本不可能斷絕和這些洋人的貿易,誰叫他們的產品在國內供不應求啊。”看見勝海舟的驚訝福澤渝吉略帶憂傷的解釋道。


    米本位的經濟模式,金銀的流通較少,民眾一般會以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當然了商業活動譬如吃飯等等用銅錢也是可以的,日本主要流通的銅錢一度就是從中國進口的,後來為了避免產生在經濟上的依賴,幕府停止進口銅錢,開始自鑄,所以說在米本位為主的經濟模式下。基本上不會出現什麽金銀幣這樣用於流通的貴金屬貨幣,大多數都會鑄成中國稱金銀兩,日本稱之為“判”的用於衡量其他物品和進行貯存的大塊的金屬錠,類似與現在專門用於儲藏的金銀錠一樣。


    但是歐洲人在貿易上可不會和米本位國家看齊,金銀的流通在歐洲這片大陸上很早就開始了,所以他們並不認可以物易物的模式。同時對於銅這種廉價金屬一樣不予認可,這樣與洋人們貿易就隻剩下用一直貯藏起來的金銀交易了。本來金銀的產量就有限,這樣一來被洋人套走大量的黃金白銀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這樣的事情在整個被強行開放的亞洲國度上都非常的常見,大量且稀有的白銀,黃金流失進入了歐洲大陸,後來又跑去了美國,使得亞洲大多數國度一度在經濟上完全處於劣勢,對於歐洲各列強完全失去經濟上的抵抗能力。


    當然了最慘的還是中國,被歐洲列強強行的套走那麽多。後來又被日本強盜,給強行掠奪掉,各種賠款層出不窮,在這背後都是貴金屬的流失,而日本在經曆了初期貴金屬流失以後通過幣製改革,以及大規模的對外侵略擴張。重新將自己的貴金屬儲備給補了回來,所以才有了日本明治時代以及大正時代的相對繁榮。


    “這太糟糕了,這樣下去我們的財政早晚會吃不住的。”勝海舟聽完了福澤渝吉的解釋以後說道,確實現在幕府的財政一點都不吃緊,但是長此以往一定會頂不住的,最後造成一旦進入荒年,不論是幕府還是各藩拿難不出金銀購買糧食糾結的領主。最後從基盤上導致統治動蕩。“沒有關係,總裁大人現在正在從國外引進機械,同時讓一些從事賤民工作的人進去工作,隻要我們可以自己生產出來現在需要進口的東西,這樣的局麵就會改觀了。”福澤渝吉一邊走一邊寬慰勝海舟說道。


    實業救國,被侵略的亞洲國家,無一例外都有過這樣的階段,中國也有,日本也有,但是彼此的實現程度就不一樣了,中國的實現程度,一直是看起來很繁盛可最終遙遙無期,而日本是看起來一般般最後成功了,究其理由除開戰亂,政府,政策,還有侵略戰爭這些東西,很重要的一條還是人口和地域,大有大悲哀,雖然土地的廣袤給一個國度帶來了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良田,但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社會財富的積累已經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工業的財富不是根據你有多大,而是根據你能有多少的生產力來計算的。


    舉個例子吧,龐大的中國即使在東南沿海的生產力爆表,也填不上落後地區的黑洞,而日本就那麽點點大,隻要有幾個地方生產力爆表,那對於整個國度的拉進和帶動作用都是明顯的,而且由於小,日本對於工業產品的需求也就相對小,那麽內需的需求就小,很快就可以通過地緣優勢擠走洋人滿足內需然後開始對外進行傾銷,目標也是中國,因為他進不去歐美的市場,畢竟歐美的發展程度要比他高。而中國則永遠填不上這個洞,國內的主要生產力在滿足了沿海以後根本填不上後方的黑洞,那此時洋人的勢力就如同百年老樹一樣,不論那一批愛國的實業家們如何努力那是怎麽擠都是擠不動的,然後再加上各種不利的因素,實業救國就成了一個夢,一個美麗而遙不可及的夢。


    “哦,希望如此吧,哎,那邊怎麽那麽熱鬧。”勝海舟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隨即他就發現在一艘汽輪前麵一群少年人正跪在地上,一個老人站著再和他說些什麽。“那是會津藩準備送到美國去遊學的少年,前一段時間我們這邊也送出去了一批,也送到美國去了。”福澤渝吉看了一眼說道。德川家茂的改革裏麵就有一條送少年人到外國留學,先進的技術,科技知識,隻有自己學會了然後學以致用才能挽救國家,亞洲諸國大多數也都做過了,這些人才無一例外後來都成為了自己國家的棟梁之才,可以說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救國方法,畢竟在那樣的時代環境情況下,出去的少年人或者孩子們身上都背負這國家的希望,他們心中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論他們在國外有怎樣的成績,最後他們都會義無反顧的回來為自己的國家出自己的一份力,中國如是,日本如是。


    此時離英國人的旗艦已經很近了,眼尖的勝海舟突然看見一個身穿黑袍手拿十字架的洋人正在布道,不少的日本人正跪在地上接受布道。“喂,喂,不是不允許基督教的麽,怎麽回事,也沒人來管管。”勝海舟又拉了拉福澤渝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那是法國的傳教士,,你讓我們怎麽管,驅散百姓又不能驅散他,我們一走人又聚集起來了,總不能在橫濱港裏麵整天的盯著他吧?算啦就當沒看見好了。”福澤渝吉搖了搖頭,“是哪艘船來著,你快帶我過去啊,怎麽都變成我帶著你走了。”


    亞洲諸國被強行開國以後,英國人多是商人,德國人多是軍官,唯獨法國人是各種傳教士,理論上來說中世紀已經過去宗教革命已經發生,所有的基督教會都一蹶不振,不論東正教,還是天主教抑或是新教都已經不複榮光,為什麽獨獨法國人還在堅持不懈的傳教呢,此時的法國正處在路易?波拿巴統治下的第二帝國,雖說是帝國但是路易?波拿巴並沒有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封號,所以在實際上他不能算做“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封號隻有由教皇親自冊封才算有效,那怎麽辦,路易?波拿巴多次想要讓教皇給他冊封,但是教皇的要求是你到梵蒂岡我就給你,路易不願意做這麽跌份的事,可又想要那個稱號,於是他就處心積慮的巴結教廷,儼然一副天主教衛道士,以求教皇到巴黎去給他冊封一如他的前輩拿破侖大帝一樣,所以近代亞洲你看見法國人最多的就是傳教士。


    “再走幾步就到了。”勝海舟笑道,其實勝海舟自己也會英語,但是說得不好,所以他拉上了福澤渝吉,一人力窮,兩人力長麽。來到英國旗艦處,長長的木板梯子已經搭好,兩個英國水兵正看守在入口處,看見勝海舟等人,他們彼此點頭讓開,勝海舟一行人踏上了英國人的旗艦。


    ps:


    神聖羅馬帝國還有歐洲的皇帝稱號這麽一碼事,以後有機會再說吧,也是很有趣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日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拉漢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拉漢姆並收藏逆日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