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視角看久了,我們把目光轉回好久不見的江戶城。作為天下的核心,江戶城的變化是驚人的,不知何時江戶城的四周豎起了無數的煙囪,一座座的工廠拔地而起美女總裁的貼身秘書。工業與傳統在這座數百年一成不變的城市裏麵出現了嚴重的對立,此時此刻工業的惡魔正如同一個怪物一樣吞噬著傳統的江戶城。而在沿海邊一個明顯軍事要塞化的炮台已經初具規模,在這些炮台和要塞建築的後方則是一個龐大的軍港,在這個軍港裏麵此時此刻停泊著大大小小五六艘船隻,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掛著三葉葵的旗幟,這裏麵最大的那一艘就是從英國進口的勇士級黑王子號戰艦,不過現在他已經換上了一個新的名字,東照號,這是德川家茂看見這艘戰艦以後親自取名的,在這艘龐然大物上他似乎看見了德川家複興的希望之光。


    就在軍港旁邊是三個大小不一幹船塢,這三個幹船塢不僅負責對軍港內部船隻進行維修同時也負責新船隻的建造,此時在最小的那個船塢裏麵正圍著一群人,這群人都看著這個最小的船塢裏麵的那艘小小的蒸汽船,顯然這一群人都是來參加這艘船的下水儀式的。這群人為首的是德川家茂,他的身後站著一大幫子的人,和尚井伊直弼,全身上下披掛整齊手持軍配的勝海舟,還有從武田家居城練兵中趕回來的德川容保,這些大佬們後麵還有一大幫子正在成長的年輕人,他們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小小船塢裏麵船隻。


    這個小小船塢裏麵的船隻是幕府獨立建造的第一艘軍艦,雖然說蒸汽機,還有武裝都還是進口的,但是這也是第一次,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第一次了。一如洋務運動中我們國人自己建造的“遠”字級軍艦,那都是一個國家值得銘記的瞬間。“請將軍殿下賜名。”船塢的負責人此時一陣小跑過來跪倒在德川家茂的麵前。“這裏是什麽地方?”德川家茂回頭看著井伊直弼問道,“此處地名乃是千代田”井伊直弼回答道。“既然是此處所建造的第一艘船就叫他千代田號吧。”德川家茂看著那艘小小的船隻說道。


    “是。”船塢的負責任點頭稱是然後轉身走了,隻見船塢負責人回去以後。船塢裏麵的工人們又是一陣忙碌。“這艘船的船體都是我們募集的人按照洋人給的圖紙自己建造的。但是蒸汽機我們自己還沒有辦法建造,那個機械很複雜,我已經命令一些匠人去研究圖紙了,應該很快就會結果的。”井伊直弼接著說道。人類剛剛進入工業時代以後,由於技術革新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可能隔個一倆年就會發生一次某方麵的技術進步,所以各個強國根本沒有有效的辦法從根源上阻止技術的流失,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實際上就是蒸汽動力的普及,而隻要蒸汽機的生產製造使用原理被流通剩下來的都隻是細枝末節的變化,簡單點說隻要掌握了蒸汽機。並且能夠自主的使用製造蒸汽機,那麽即使是一個工業落後國也可以很快變化成為一個先進國。隻要這個國家有資本,有實力(人口,資源),有耐心,有時間,還有總重要的就是一顆團結一致的上進心那就可以了。(中非一直起不來看看那裏部族的混亂程度就明白了,根本團結不起來的。除非出現一個雄主一掃各部組,可惜這個時代對於再戰出來一個統一部族所有國家都不會支持,中非糜爛至此,少不了我們這些既得利益者的搗鼓)


    清朝的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實際上就是最好的寫照,雖然在現在的曆史書上基本上都把這一次的變革認定成為了一種腐朽的清王朝為了挽救自己的統治而進行的一次失敗的改革,但是撥開所有的政治問題和商業問題,洋務運動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對於我們這個諾大的中國而言萬全不可估量,可以說洋務運動為中國後來數十年乃至到了四九年以後的工業發展都做下了最堅實的基礎。而日本的明治維新更是如此,日本人從完全農耕社會轉嫁成為工業社會乃至第二次工業時代下的社會前後沒有使用超過一百年。而英國人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始祖,自己完成工業化就足足用了一百多年,所以落後的國家一旦給予機會和技術,他的爆發力是不可估量的,歐洲列強明白過來這一點的時候那都是已經到了德意誌挑戰約翰牛的時候了,明明一度是歐洲最落後的國家二三十年不到,居然和英國人叫板了,列強們才如夢方醒,原來落後的國家潛力這麽大,從此開始了技術壁壘政策,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這裏有一點我(作者)要明確的說清楚,清朝的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沒有絲毫的關聯性,似乎現在的曆史課本裏有這樣的一種導向性,仿佛洋務運動也是受到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可實際上看看日子我們就知道這不可能,洋務運動開始的時候日本剛剛開始進入戊辰戰爭,等我們已經有成績了,日本人還在為了西南戰爭而頭疼呢。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清朝的洋務運動所產生的成績大大的刺激了日本人,才讓他們在明治維新的殖產興業策略還沒有達成戰略目的的狀態下,強行的發動了甲午戰爭,這一場戰爭與其說他們本意是為了征服中國征服朝鮮,還不如說是在那幫子長州人眼裏,如果繼續讓中國發展下去,日本將再一次不可避免的被中國所壓製,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再度發生,哪怕就是賭國運於一戰他們也必須要上了,再不上就沒機會了,所以剛打起來的時候從中國到列強甚至日本自己都並沒有覺得日本會贏,中日甲午戰爭在列強看起來,完全就是日本在作死的,而清朝就更不必說了官窺全文閱讀。


    結果沒想到清朝將領二十多年沒打仗(二十多年前太平天國時期那時天天有仗大)一個比一個的膿包,居然讓日本人給賭贏了,你看看日本人的要求賠款和不平等要求上就知道了,他們本源目的根本就是要從根源上破壞中國的經濟和工業體係(一開始就是四億白銀,同時還有允許在中國設廠),而戰爭的勝利同時還滿足了他們小國心態裏麵對於土地和資源的天生渴望(台灣)。甲午戰爭與其說是中國到了不得不戰的時候,不如說是日本到了不得不戰。不是因為資源。不是因為錢財,而是因為不能再讓中國發展下去了,而這一戰日本人贏得太僥幸了不知道已經死去快二百多年的明朝將士看著同樣最初發生在朝鮮土地上這一戰該做何感想那時明朝的將士一樣多年未戰,但是他們贏了,日本人滾了,事隨時變啊。


    “很好,要是那個機器有什麽好消息了記得告訴我”德川家茂說道,此時從船塢裏麵突然傳來一聲嘹亮的呼聲,然後就看見在無人拉動的情況下,幹船塢的閘門緩緩的打開了。裏麵的工人們紛紛站開左右,隻見剛才的那個負責人拉動了一個拉杆。本來被固定船隻船頭朝前呼啦一聲沿著緩緩的斜坡滑到了海中激起了一片水浪,所有觀看的人此時都熱烈的鼓起了掌聲,“你們做的很好,今天晚上你們應該好好的慶祝一下。”站在船塢裏麵德川家茂看著下麵的工人還有負責人說道,“你派人去把賞賜的東西抬進來。”德川家茂回頭對井伊直弼說道,稍過一會,隻見一條大魚還是很多的酒被抬了進來。“這是今天出海捕魚的漁民收獲的,就賜給你們,希望你們以後繼續為我幕府造出更多的船隻。”德川家茂說道,下麵的人自是感恩戴德不必細說,德川家茂點了點頭帶著一大幫子人走了出去。


    “勝,讓你的手下把船開起來我看看。”德川家茂站在前麵回頭說道,勝海舟往前一步微微躬身,然後一轉身,把手裏的軍配一搖。就在剛才說話間的功夫。那艘剛剛下水的小船已經有了船員,勝海舟在江戶除了訓練舊有人員也不斷地在招募新的人員與水手,所以勝海舟現在的手下已經有不少了,停泊在港口裏麵的船每一艘現在都是半編的狀態,都是可以作戰的。那艘小船上的人看見勝海舟的動作,對著岸邊施了一禮,迅速的進入各自位置,很快這艘小船就冒出了濃濃的黑煙慢慢的在海麵上遊開了。


    “勝,幕府的海軍就看你了,你還要努力啊。”德川家茂對著勝海舟說道,勝海舟當即跪地謝恩。之後德川家茂一行人接連參觀了江戶城的多處工廠,這些工廠大多數都和軍事相關,還沒有民用品的工廠,在一個不穩定的國家,工業化的進程一般都是先軍事後民用,畢竟麵臨著叛亂威脅的話,武器才是政府能夠保證自己維持優勢的重要手段,現在在江戶城已經有數個槍炮廠了,這些槍炮廠生產著終於得到專利授權的幾款步槍,分別是夏普斯,斯賓塞還有英國人的恩菲爾德,但是質量和原產地相比還是有所差距的,至於火炮也是如此,阿姆斯特朗火炮本來就比較複雜,所以到現在幕府還沒有能夠按照圖紙完全的製造出來,不過從無到有,幕府的積攢速度還是算快的了,不過加特林機槍倒是仿製成功了,畢竟有發明者本人在此與其說是仿製不如說是換了一個地方重新製造,隻是製造的數量並不是很多,因為多數人都還不明白怎麽用,少數有想法的又被它的子彈消耗,和本身造價擋住了,德川家茂倒是給自己裝配上了。


    “現在我們鋼材是從本地生產的,銅也是,基本上能夠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隻不過生產機械還是從洋人那裏進口的,煤炭則是從北方運過來的,每個月現在除了裝備我們自己以外其他武器都已經可以大規模盈利,北方諸藩還有各親藩譜代都在有計劃的購買我們生產的武器,總體財政現在已經盈餘了。”在參觀一個武器廠時一個隊伍裏麵的年輕人走到了前麵給德川家茂解釋道,年輕人是澀澤榮一,在經濟一道上他很有造詣,雖然不能治本,但是臨時性的通過貿易等手段把幕府先給治了標還是可以的,想要治本隻有從根源裏麵調整日本整體的金融模式,產業結構,不然總是會因為天時而最後導致經濟係統整體的混亂。


    總而言之,現在的江戶城是一個正在邁向軍事工業化的城市,在不知不覺中幕府的軍事力量已經在幕末這個原本不公平的天平上麵重重的加上了一個大砝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日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拉漢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拉漢姆並收藏逆日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