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人的內亂是無可避免的,神原誠作為一個內心非常強勢並且有著極度明確的目的性的後來者,那是一定會把相對保守傳統的島津久光視作一個非常討厭的絆腳石的。而島津久光作為一個無冕之王,對於那個扶保自己上位,掌握了很多黑曆史,同時權力一天天擴大的神原誠從來也沒有放下過提防之心。君主與臣下一旦出現類似這樣的局麵那就必然會發生衝突,其結果要麽是臣子推翻君王,要麽就是君王殺的臣子血流成河,至於曆史評價那就要看君王或臣子在成功以後如何對待失敗對手,如果是和善的那麽曆史就會記下一筆“伐無道”或者“聖賢明君”,反過來要是暴虐的那麽記下來的隻會是“梟雄,篡位”或者“暴君”。
島津久光和人神原誠之間也是這樣,首先是島津久光動的手,作為公權力的核心代表,薩摩藩的無冕之王,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大義名分的島津久光認定自己是站在優勢地位的,在英國人撤離了鹿兒島灣以後,島津久光不顧一片混亂毫不猶豫的拿下了神原誠,理由首先是說他在京都損兵折將,其次就是在英國人的炮擊過程中,神原誠未立寸功,沒有能夠保護住城市此乃大失職,所以島津久光在混亂之中把神原誠拉下了馬。
麵對島津久光的出招,神原誠沒有絲毫的抵抗,主辱臣死這是儒家道德規範裏麵一個非常重要卻又毫無意義的的道德規範,文死諫,武死戰,作為武士就是應該死戰,這裏死戰既可以說是死於戰,同樣也可以說成死戰不退,而深諳戰則必敗的神原誠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在大義上他是理虧的,麵對用公權對付自己的島津久光。如果他抗命,那麽就坐實了叛亂,叛亂的話,將會把薩摩拖入一個深淵。而可怕的未來告誡著神原誠絕對不能失去一個穩固的根據地,所以他隻能被抓走。但是神原誠被抓走絕對不可能代表神原誠就此失敗了,因為從統治基板上來說島津久光正在失去他的統治力。
一開始再通過把前任弄死,自己通過幕後拉線的方式上位的島津久光一度通過大規模振興經濟受到了薩摩人上下的愛戴,但是他的統治從根源上來說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以至於老臣子曾經在評定會上讓島津久光下不來台,這是一個死穴,如果說島津久光的統治一直都是風平浪靜的話那麽他的統治還能勉強保持穩固,但是島津久光不甘寂寞接連做出了幾件大事,如果說幾件事做得很漂亮的話還則罷了。可惜島津久光做的事情一次比一次不靠譜,一次比一次慘,這大大的動搖了他的統治基盤,而且由於連續的失敗,島津久光還不得不進一步加大壓榨薩摩藩各階層。從而補貼由於勞師動眾以及因公受傷的武士,這樣一來再好的名聲也要毀,看穿了這一點的神原誠才能不作任何抵抗的就被帶走,因為他知道隻要再多一點火苗島津久光就會完蛋的。
果不其然,在島津久光把神原誠幽禁起來以後不久,事情就發生了變化。作為薩摩藩獨一無二的新軍指揮官,即使在經曆了京都的幾次失利後。神原誠依舊在新軍內有很高的威望,而島津久光在禁閉了神原誠後,第一反應也是要把新軍重新掌握回手裏,自然空降新的人選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可是島津久光發現,不論他空降誰去帶隊伍。都明顯不適合,因為薩摩藩內熟通洋務的除了神原誠別無他人,所以島津久光空降下去的人,根本無法獲得權力,新軍內部整體無視了他。但是從島津久光那裏,這位空降兵又接到了不可回避的死命令,必須要把軍隊指揮權拿回來,這麽一來這位空降兵隻好鋌而走險選擇使用最為有效但是風險也是最大的方法,那就是清洗。
所謂清洗,就是把原先隊伍裏的其他派係的人全部去除,其手段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殺戮,因為隻要人活著威望就在,威望在那麽就隨時有可能發生不穩定的事件,所以這位空降兵在島津久光的催促與默許下,祭起了屠刀,一時間新軍年內部的中層被殺的風聲鶴唳,但是很可惜這樣的殺戮並沒有能夠讓空降兵獲得權力,反而讓他遭到了所有新軍的仇視,而且由於這位空降兵完全不明白新軍的操練後勤等方法,而神原誠製定的條例,這位空降兵根本就不懂,也不會用,一時間整個新軍一片混亂,在這樣的局麵下,新軍本來隻是無視這位空降兵而現在則是赤裸裸的變成了仇恨。
新軍這邊動蕩不穩,從家臣那邊也一樣不在穩定,由於鹿兒島城在英軍炮擊中變成了一片火海,現在幾乎燒成了一片白地,到處斷壁殘垣。這可是幾十代人的心血啊!這是從戰國時代以來島津家一代代家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點攢起來的,隻是因為現任甚至完全不是藩主的一個一門就害的百年基業一毀而沒,這讓一些幾代都侍奉著島津家的老臣完全不能接受,要知道島津久光幾次要出去浪,家臣中都是年輕的他提拔起來的神原誠大久保一藏在支持他,而現在島津久光自毀長城廢掉了神原誠,而大久保一藏遠在京都,其餘的年輕家臣要麽就是出無首狀態,要不然就是出於支持神原誠從而不和他島津久光一條心,可以說從家臣那邊,島津久光也失去了支持,除了一些極個別的年輕家臣為了搏一個出路和他站在一起,實際上他島津久光已經變成了孤家寡人。
而且老家臣同時也代表了薩摩傳統軍事力量的態度,也就是武士的態度,下克上這種事情本來在武士存在的日本就不是什麽稀有事件,所以在另一方麵上的軍隊態度也已經和島津久光貌合神離。
軍隊,政府,都不和領導人一條心,實際上叛亂的發生就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但是隻要老百姓還在支持,那麽在曆史上或者在國與國之間,這樣的叛亂就是完全非法,沒有道義的。可是現在連老百姓都不支持島津久光了,道理之前說過,老百姓好不容易過上一兩年好日子,現在因為他島津久光連續的浪,不僅日子沒有變得更好發而變得更差,尤其是鹿兒島城的百姓,那根就是無妄之災,如果說這個時候政府和軍隊出麵把百姓的仇恨吸引到國仇家恨,也就把目光轉移到外敵上,那還好說,可是軍隊和政府已經和他島津久光不一條心了,所以百姓的怨氣集中在了島津久光身上,而此時島津久光依舊忙於試圖掌握新軍,根本就沒有注意這些,或者說就算他想注意也已經被中斷了信息來源,島津久光有屬於自己的消息通道,但是神原誠沒有麽?島津久光知道的,神原誠都知道,島津久光不知道的,神原誠也知道,麵對山溝裏的後裔,島津久光自己的消息通道不足一提,所以從消息來源上島津久光也已經被控製了。
最後的致命一擊,還是來源於合法性。薩摩藩有藩主的,有正規的藩主的,島津久光隻是獲得權力但沒有名分,他的身後一直站著個從不甘心的侄子島津忠義,在他如日中天時候或許他還不敢紮刺,但是現在島津久光已經失去了大多數人的支持,那麽他島津忠義的機會就來了,而給他提供台階的還是神原誠,神原誠手下的忍者,通過巧妙的操作,讓島津忠義和舊家臣接上了線,同時這些人把神原誠的命令也有效地傳到了處於群龍無首的新軍和年輕家臣的手裏,終於一場叛亂發生了。
失去了所有人支持的島津久光,毫無懸念的被逼宮了,在千眼寺的正殿,島津久光麵對著包圍了他的人大聲咆哮道:“你們這是叛亂,你們這是下克上,你們這是……”,“好了,我的叔叔,你可以安靜了,來人把他帶走,安排一個好地方讓他養老吧。”島津忠義看著咆哮的島津久光笑嗬嗬的說道。“神原誠呢,讓他來見我,是他吧,是他吧?忠義你要記住,那個家夥是一批披著羊皮的狼,你絕對不能信他啊!”島津久光喊道,“帶走,帶走。”島津忠義不耐煩的說到,“神原,你說我能信你嗎?”島津忠義頭也不回的問道,“誰知道呢,但是我隻知道在現在這個局麵下,我們薩摩人一定要統一口徑。”手裏拿著幕府檄文和文書的麵無表情的站在島津忠義身後說道。“是這樣啊,是啊,我們薩摩人現在確實需要同一口徑才行啊。”聽到神原誠如是說道,島津忠義的眼眯了一下,也是淡淡的說道,在叛亂中薩摩人統一了口徑,開始應對幕府的手段,可是這樣的統一能夠維持多久呢?
島津久光和人神原誠之間也是這樣,首先是島津久光動的手,作為公權力的核心代表,薩摩藩的無冕之王,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大義名分的島津久光認定自己是站在優勢地位的,在英國人撤離了鹿兒島灣以後,島津久光不顧一片混亂毫不猶豫的拿下了神原誠,理由首先是說他在京都損兵折將,其次就是在英國人的炮擊過程中,神原誠未立寸功,沒有能夠保護住城市此乃大失職,所以島津久光在混亂之中把神原誠拉下了馬。
麵對島津久光的出招,神原誠沒有絲毫的抵抗,主辱臣死這是儒家道德規範裏麵一個非常重要卻又毫無意義的的道德規範,文死諫,武死戰,作為武士就是應該死戰,這裏死戰既可以說是死於戰,同樣也可以說成死戰不退,而深諳戰則必敗的神原誠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在大義上他是理虧的,麵對用公權對付自己的島津久光。如果他抗命,那麽就坐實了叛亂,叛亂的話,將會把薩摩拖入一個深淵。而可怕的未來告誡著神原誠絕對不能失去一個穩固的根據地,所以他隻能被抓走。但是神原誠被抓走絕對不可能代表神原誠就此失敗了,因為從統治基板上來說島津久光正在失去他的統治力。
一開始再通過把前任弄死,自己通過幕後拉線的方式上位的島津久光一度通過大規模振興經濟受到了薩摩人上下的愛戴,但是他的統治從根源上來說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以至於老臣子曾經在評定會上讓島津久光下不來台,這是一個死穴,如果說島津久光的統治一直都是風平浪靜的話那麽他的統治還能勉強保持穩固,但是島津久光不甘寂寞接連做出了幾件大事,如果說幾件事做得很漂亮的話還則罷了。可惜島津久光做的事情一次比一次不靠譜,一次比一次慘,這大大的動搖了他的統治基盤,而且由於連續的失敗,島津久光還不得不進一步加大壓榨薩摩藩各階層。從而補貼由於勞師動眾以及因公受傷的武士,這樣一來再好的名聲也要毀,看穿了這一點的神原誠才能不作任何抵抗的就被帶走,因為他知道隻要再多一點火苗島津久光就會完蛋的。
果不其然,在島津久光把神原誠幽禁起來以後不久,事情就發生了變化。作為薩摩藩獨一無二的新軍指揮官,即使在經曆了京都的幾次失利後。神原誠依舊在新軍內有很高的威望,而島津久光在禁閉了神原誠後,第一反應也是要把新軍重新掌握回手裏,自然空降新的人選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可是島津久光發現,不論他空降誰去帶隊伍。都明顯不適合,因為薩摩藩內熟通洋務的除了神原誠別無他人,所以島津久光空降下去的人,根本無法獲得權力,新軍內部整體無視了他。但是從島津久光那裏,這位空降兵又接到了不可回避的死命令,必須要把軍隊指揮權拿回來,這麽一來這位空降兵隻好鋌而走險選擇使用最為有效但是風險也是最大的方法,那就是清洗。
所謂清洗,就是把原先隊伍裏的其他派係的人全部去除,其手段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殺戮,因為隻要人活著威望就在,威望在那麽就隨時有可能發生不穩定的事件,所以這位空降兵在島津久光的催促與默許下,祭起了屠刀,一時間新軍年內部的中層被殺的風聲鶴唳,但是很可惜這樣的殺戮並沒有能夠讓空降兵獲得權力,反而讓他遭到了所有新軍的仇視,而且由於這位空降兵完全不明白新軍的操練後勤等方法,而神原誠製定的條例,這位空降兵根本就不懂,也不會用,一時間整個新軍一片混亂,在這樣的局麵下,新軍本來隻是無視這位空降兵而現在則是赤裸裸的變成了仇恨。
新軍這邊動蕩不穩,從家臣那邊也一樣不在穩定,由於鹿兒島城在英軍炮擊中變成了一片火海,現在幾乎燒成了一片白地,到處斷壁殘垣。這可是幾十代人的心血啊!這是從戰國時代以來島津家一代代家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點攢起來的,隻是因為現任甚至完全不是藩主的一個一門就害的百年基業一毀而沒,這讓一些幾代都侍奉著島津家的老臣完全不能接受,要知道島津久光幾次要出去浪,家臣中都是年輕的他提拔起來的神原誠大久保一藏在支持他,而現在島津久光自毀長城廢掉了神原誠,而大久保一藏遠在京都,其餘的年輕家臣要麽就是出無首狀態,要不然就是出於支持神原誠從而不和他島津久光一條心,可以說從家臣那邊,島津久光也失去了支持,除了一些極個別的年輕家臣為了搏一個出路和他站在一起,實際上他島津久光已經變成了孤家寡人。
而且老家臣同時也代表了薩摩傳統軍事力量的態度,也就是武士的態度,下克上這種事情本來在武士存在的日本就不是什麽稀有事件,所以在另一方麵上的軍隊態度也已經和島津久光貌合神離。
軍隊,政府,都不和領導人一條心,實際上叛亂的發生就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但是隻要老百姓還在支持,那麽在曆史上或者在國與國之間,這樣的叛亂就是完全非法,沒有道義的。可是現在連老百姓都不支持島津久光了,道理之前說過,老百姓好不容易過上一兩年好日子,現在因為他島津久光連續的浪,不僅日子沒有變得更好發而變得更差,尤其是鹿兒島城的百姓,那根就是無妄之災,如果說這個時候政府和軍隊出麵把百姓的仇恨吸引到國仇家恨,也就把目光轉移到外敵上,那還好說,可是軍隊和政府已經和他島津久光不一條心了,所以百姓的怨氣集中在了島津久光身上,而此時島津久光依舊忙於試圖掌握新軍,根本就沒有注意這些,或者說就算他想注意也已經被中斷了信息來源,島津久光有屬於自己的消息通道,但是神原誠沒有麽?島津久光知道的,神原誠都知道,島津久光不知道的,神原誠也知道,麵對山溝裏的後裔,島津久光自己的消息通道不足一提,所以從消息來源上島津久光也已經被控製了。
最後的致命一擊,還是來源於合法性。薩摩藩有藩主的,有正規的藩主的,島津久光隻是獲得權力但沒有名分,他的身後一直站著個從不甘心的侄子島津忠義,在他如日中天時候或許他還不敢紮刺,但是現在島津久光已經失去了大多數人的支持,那麽他島津忠義的機會就來了,而給他提供台階的還是神原誠,神原誠手下的忍者,通過巧妙的操作,讓島津忠義和舊家臣接上了線,同時這些人把神原誠的命令也有效地傳到了處於群龍無首的新軍和年輕家臣的手裏,終於一場叛亂發生了。
失去了所有人支持的島津久光,毫無懸念的被逼宮了,在千眼寺的正殿,島津久光麵對著包圍了他的人大聲咆哮道:“你們這是叛亂,你們這是下克上,你們這是……”,“好了,我的叔叔,你可以安靜了,來人把他帶走,安排一個好地方讓他養老吧。”島津忠義看著咆哮的島津久光笑嗬嗬的說道。“神原誠呢,讓他來見我,是他吧,是他吧?忠義你要記住,那個家夥是一批披著羊皮的狼,你絕對不能信他啊!”島津久光喊道,“帶走,帶走。”島津忠義不耐煩的說到,“神原,你說我能信你嗎?”島津忠義頭也不回的問道,“誰知道呢,但是我隻知道在現在這個局麵下,我們薩摩人一定要統一口徑。”手裏拿著幕府檄文和文書的麵無表情的站在島津忠義身後說道。“是這樣啊,是啊,我們薩摩人現在確實需要同一口徑才行啊。”聽到神原誠如是說道,島津忠義的眼眯了一下,也是淡淡的說道,在叛亂中薩摩人統一了口徑,開始應對幕府的手段,可是這樣的統一能夠維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