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沒有客人上門,蘇婧趁著這會把早晨賬理了一下,蘇麟因為年紀還小,早晨的時候就讓他幫忙記賬來著,賣出去了什麽,就在東西後頭寫正字計數。
蘇婧瞧著紙上橫平豎直的“正”字,倒是有些得意。因為第一天,東西都按照七折來算,抵消了成本,幾乎是沒賺到錢,不過看今天的勢頭,接下來的生意,應該是不會太差。
草草的吃了午飯之後,蘇婧就讓幾個小孩一起,幫她寫了不少宣傳單。寫好了以後,她就拿著單子,沿街一路下去,派發了一些,又跟街上的店家說自己店裏的吃食可以送貨上門,隻需要多出一文錢打包費就好。她這條街上,基本都是手藝店,老板跟夥計們大多都是在自家店裏隨便吃點,就算解決了一頓,她這送貨業務一出,倒是讓他們方便不少。
第二天一早,剛開店沒多久,金老就帶著自家小孫女來店裏報到了,蘇婧趕緊先給他盛了兩碗豆漿,金老笑嗬嗬的拿著調羹,給他家寶貝孫女喂了一口豆漿。
小姑娘生的玲瓏可愛,許是覺得豆漿不夠甜,嚐了一口之後就不肯再喝,奶聲奶氣的說要吃甜餅。
金老忙說,快給他孫女拿兩個甜餅來,蘇婧問:“那老爺子要些什麽?”
老先生原本還想再要一份生煎的,結果半道改了口,說上點別的讓他嚐嚐。蘇婧問了他喜歡甜口的還是鹹口的之後,就去後廚給他拿了蒸餃煎餃各一半,連帶著小姑娘要的甜餅,一起端上了桌,她還另外拿了一調羹白糖來,趁著豆漿還熱,給小丫頭化開在裏頭。
小姑娘嚐了甜頭,連帶著嘴巴也甜了,對著蘇婧姐姐,姐姐的喊,萌的她找不著北。
金老對她道了謝,又喂了孫女幾口豆漿之後,拿了個甜餅試了試,覺得不燙手了,才遞給了小姑娘,讓她小心些吃,之後才從筷筒裏拿了筷子,夾了隻煎餃,蘸了準備好的調料嚐了嚐。
蘇婧家的煎餃是白菜雞肉加上雞蛋餡的,喂了讓煎餃更香,還特地用的雞油煎,配上她調好的醋汁,味道絕對是沒話說的。金老吃了連連點頭,又去夾了蒸餃吃。蒸餃是韭菜豬肉餡,選的是上好的五花肉,跟韭菜一起細細的剁碎了,包出來的餃子蒸好以後,透著淡淡的綠色,好看又好吃。
當然,餡料上講究了,餃子皮也不能馬虎,小小的蒸餃,蘇婧著實是花了不少功夫。
老先生是吃上頭的行家,也知道生意人的忌諱,所以並不多作言語,隻在臨走的時候說,明個還會再來。蘇婧聽的心花怒放,知道是吃的合了他的心意。
“我的生煎怎麽還沒上啊!”那邊客人已經等得著急了,蘇婧趕緊回了神:“稍等,這就給您去催!”
這一忙,又是忙到下午才得了閑,蘇婧又算了一次帳,今天早晨刨去本錢,一共賺了四百文,也算過的去了,茶館一般都是早晨生意好,過午之後就基本都是些零散生意了,如果一直都這下去,估摸著一天的進賬也就五百文的樣子,一個月下來進賬也不過隻有十五貫錢的樣子,壓根賺不了大錢。
謝家二老倒是對這個成績很滿意,一個月能有十五兩銀子的進賬,放在以前的話,那是想都不敢想的,都勸蘇婧這樣也就差不多了,而且看樣子,他們的生意肯定是會越做越好的,以後肯定不止這些。
蘇婧想了想也是,現在糾結這個也沒啥用,不如放寬了心,好好做做生意呢。想通之後,她心思又開始活絡了,想著怎麽能減少成本支出,偷工減料的事情,她肯定是做不出來的,那還有什麽辦法呢?
想來想去,蘇婧想到家裏的雞再養段時間,就可以產蛋了。於是趕緊把以前店家的煤爐給弄到了前頭店裏,找了口鍋,架在茶館門前,開始煮茶葉蛋。
茶葉蛋的香味惹得路過行人,都要停下來想買個嚐嚐,隔壁紙傘鋪子的老板娘,溫娘子都被茶葉蛋的香味引來了,可惜蘇婧卻隻煮不賣:“不好意思各位,我這茶葉蛋,買不了啊……”
“小姑娘,你這茶葉蛋不賣?”要是不賣的話,為啥要支個鍋在門口煮?
蘇婧趕緊給他們解釋說:“我這茶葉蛋是新煮的,還不入味呢。”
一群人圍著,眼巴巴的等著,溫娘子沒耐心,急著問:“還要等多久?”
蘇婧硬著頭皮說明天才能好,搞得溫娘子掃興的很,埋怨她明天才賣的東西,怎麽今天就拿到門前來顯擺,弄的人心癢癢。
蘇婧在心裏喊了一句冤枉,她可不是為了顯擺的,隻是印象裏一般茶葉蛋都放在店門前煮,她是煮了以後才想起來,自己這蛋現場賣不了啊!
溫娘子瞧著吃不上現成的,隻好說明個再來買,圍著的人聽了,也說明個來買了嚐嚐看。這倒讓蘇婧又高興了,沒想到塞翁失馬,自己棋差一招,竟然還成了提前的廣告了,她忙說自己一會再多煮一鍋去,好給他們留著。
溫娘子捏著帕子笑了,說要是自己明個來吃不著,可是要賴著不走的。
蘇婧瞧著紙上橫平豎直的“正”字,倒是有些得意。因為第一天,東西都按照七折來算,抵消了成本,幾乎是沒賺到錢,不過看今天的勢頭,接下來的生意,應該是不會太差。
草草的吃了午飯之後,蘇婧就讓幾個小孩一起,幫她寫了不少宣傳單。寫好了以後,她就拿著單子,沿街一路下去,派發了一些,又跟街上的店家說自己店裏的吃食可以送貨上門,隻需要多出一文錢打包費就好。她這條街上,基本都是手藝店,老板跟夥計們大多都是在自家店裏隨便吃點,就算解決了一頓,她這送貨業務一出,倒是讓他們方便不少。
第二天一早,剛開店沒多久,金老就帶著自家小孫女來店裏報到了,蘇婧趕緊先給他盛了兩碗豆漿,金老笑嗬嗬的拿著調羹,給他家寶貝孫女喂了一口豆漿。
小姑娘生的玲瓏可愛,許是覺得豆漿不夠甜,嚐了一口之後就不肯再喝,奶聲奶氣的說要吃甜餅。
金老忙說,快給他孫女拿兩個甜餅來,蘇婧問:“那老爺子要些什麽?”
老先生原本還想再要一份生煎的,結果半道改了口,說上點別的讓他嚐嚐。蘇婧問了他喜歡甜口的還是鹹口的之後,就去後廚給他拿了蒸餃煎餃各一半,連帶著小姑娘要的甜餅,一起端上了桌,她還另外拿了一調羹白糖來,趁著豆漿還熱,給小丫頭化開在裏頭。
小姑娘嚐了甜頭,連帶著嘴巴也甜了,對著蘇婧姐姐,姐姐的喊,萌的她找不著北。
金老對她道了謝,又喂了孫女幾口豆漿之後,拿了個甜餅試了試,覺得不燙手了,才遞給了小姑娘,讓她小心些吃,之後才從筷筒裏拿了筷子,夾了隻煎餃,蘸了準備好的調料嚐了嚐。
蘇婧家的煎餃是白菜雞肉加上雞蛋餡的,喂了讓煎餃更香,還特地用的雞油煎,配上她調好的醋汁,味道絕對是沒話說的。金老吃了連連點頭,又去夾了蒸餃吃。蒸餃是韭菜豬肉餡,選的是上好的五花肉,跟韭菜一起細細的剁碎了,包出來的餃子蒸好以後,透著淡淡的綠色,好看又好吃。
當然,餡料上講究了,餃子皮也不能馬虎,小小的蒸餃,蘇婧著實是花了不少功夫。
老先生是吃上頭的行家,也知道生意人的忌諱,所以並不多作言語,隻在臨走的時候說,明個還會再來。蘇婧聽的心花怒放,知道是吃的合了他的心意。
“我的生煎怎麽還沒上啊!”那邊客人已經等得著急了,蘇婧趕緊回了神:“稍等,這就給您去催!”
這一忙,又是忙到下午才得了閑,蘇婧又算了一次帳,今天早晨刨去本錢,一共賺了四百文,也算過的去了,茶館一般都是早晨生意好,過午之後就基本都是些零散生意了,如果一直都這下去,估摸著一天的進賬也就五百文的樣子,一個月下來進賬也不過隻有十五貫錢的樣子,壓根賺不了大錢。
謝家二老倒是對這個成績很滿意,一個月能有十五兩銀子的進賬,放在以前的話,那是想都不敢想的,都勸蘇婧這樣也就差不多了,而且看樣子,他們的生意肯定是會越做越好的,以後肯定不止這些。
蘇婧想了想也是,現在糾結這個也沒啥用,不如放寬了心,好好做做生意呢。想通之後,她心思又開始活絡了,想著怎麽能減少成本支出,偷工減料的事情,她肯定是做不出來的,那還有什麽辦法呢?
想來想去,蘇婧想到家裏的雞再養段時間,就可以產蛋了。於是趕緊把以前店家的煤爐給弄到了前頭店裏,找了口鍋,架在茶館門前,開始煮茶葉蛋。
茶葉蛋的香味惹得路過行人,都要停下來想買個嚐嚐,隔壁紙傘鋪子的老板娘,溫娘子都被茶葉蛋的香味引來了,可惜蘇婧卻隻煮不賣:“不好意思各位,我這茶葉蛋,買不了啊……”
“小姑娘,你這茶葉蛋不賣?”要是不賣的話,為啥要支個鍋在門口煮?
蘇婧趕緊給他們解釋說:“我這茶葉蛋是新煮的,還不入味呢。”
一群人圍著,眼巴巴的等著,溫娘子沒耐心,急著問:“還要等多久?”
蘇婧硬著頭皮說明天才能好,搞得溫娘子掃興的很,埋怨她明天才賣的東西,怎麽今天就拿到門前來顯擺,弄的人心癢癢。
蘇婧在心裏喊了一句冤枉,她可不是為了顯擺的,隻是印象裏一般茶葉蛋都放在店門前煮,她是煮了以後才想起來,自己這蛋現場賣不了啊!
溫娘子瞧著吃不上現成的,隻好說明個再來買,圍著的人聽了,也說明個來買了嚐嚐看。這倒讓蘇婧又高興了,沒想到塞翁失馬,自己棋差一招,竟然還成了提前的廣告了,她忙說自己一會再多煮一鍋去,好給他們留著。
溫娘子捏著帕子笑了,說要是自己明個來吃不著,可是要賴著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