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茗予翻翻眼睛,“鋪子當然是賺錢的。不過往往槍打出頭鳥,紅火的生意不光要會營生,還得有能裏保得住。笑笑將來給別人家做媳婦兒,產業太惹眼了,在婆家怕是惹人眼紅,若是女婿少點兒骨氣,怕是忍不住打她陪嫁的主意。還是莊子好,莊子離的遠不紮眼,莊子上忙活的都是祖祖輩輩辛苦種地的,好拿捏。再說我那莊子產出也是非常可觀的,倒不會虧待了笑笑,往後日子還長,莊子還能慢慢擴大點兒。”


    陳氏這又閉了眼睛,點點頭又搖搖頭。她對薛茗予對於三處大點的產業的分析是認同的,但是對於曾孫女的未來又氣悶的很。“你說的是在理,可我不這麽看。笑笑哪能長大了一點兒能耐沒有,被婆家女婿吃的那般死死的?再說了,那時候你和九爺都是沒嘴兒葫蘆不是?女兒的嫁妝也敢讓人染指了!如若是那沒骨氣的女婿,你們夫妻倆的眼珠子都鼓哪兒去了?!”


    “嘿嘿。您老說的還真是!”處處罵,薛茗予聽著心裏反倒還舒坦了。她的女兒怎麽會是那無用任人欺淩的呢。而且,若不是她看得上眼的女婿,還真別想求她家的女兒。


    賬目敲定了,就開始準備往各府送年節禮了。薛茗予深深鄙視自己一眼,都以為她在家閉門不管窗外事呢,其實還真是一件俗事都沒落下的。若不是笑笑小舍不得她寒冬奔波,陳氏年紀大不放心她老人家一個人在山莊,薛茗予這年冬又沒去莊子上溜達的。


    但是往各家送的禮,還是那老幾樣,都是山莊的產出,陳大關鍵,丁大誌,陸管家,萬管事,盡皆出動,一車車水靈靈菜熟,別有風味的臘貨送往豔京各大府邸。這都成了她薛茗予送年節禮的最大的標誌了。不過確實別具一格廣受歡迎。


    二十四之前,禮都送完了。二十四這天,大槐街譚府辦喜事,娶湯家的姑娘過門兒。薛茗予一大早就覺得心跳時而有些不正常。於是陳氏一再保證能帶好笑笑,勸她出去走走時,薛茗予皺皺每天一貫堅定的否決了。心神不安,還是在家的好。於是安嬤嬤和無暇帶著禮代她去了。


    譚府還是那個含蓄低調的舊門戶,不過有了譚府坐陣的大槐街已經不是以往那個大槐街了。二十四這天的大槐街,一早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送禮的,賀喜的,標誌不同的各家馬車是絡繹不絕人聲鼎沸,就連來瞧熱鬧的閑散百姓都聚集了不少,當然得來看看熱鬧了,譚家倆兒子可是一個比一個會找媳婦兒,一個是湯家的女兒,一個是皇家的女兒,聽聽就夠那些平頭老百姓興奮得臉通紅的。就差去打聽譚家祖墳朝哪個方向埋的了。


    這天的譚府真真是當得賓朋滿座,譚大人從龍有功皇恩正盛,譚家的親家也是一個比一個有臉麵,這一天,可以說是大概除了宮裏的皇上和皇後,其他各大衙門裏頭有點身份地位的,都來賀喜送禮來了。就是皇上皇後,能也是一大早就讓太監送來了不少賞賜和賀禮,很是讓譚家風光了一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女難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曲菱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曲菱萱並收藏嫡女難嫁最新章節